APP下载

研发费用粉饰对绩效的影响研究

2022-04-19郑芳

经济师 2022年4期
关键词:粉饰研发费用企业绩效

郑芳

摘 要:文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研究粉饰研发费用对企业的绩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粉饰研发费用对企业未来短期财务绩效具有较大的影响,带来短期财务绩效的提升,但是会使企业长期市场绩效下降。

关键词:粉饰 研发费用 企业绩效 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4-103-02

随着创新越来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希望以此激励企业加大对创新项目的投入,引进专业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而中国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并不逊于其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于2008年4月14日由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国内企业出现研发粉饰的时间并不长,对此的研究尚未形成成熟完备的体系,无法对研发粉饰行为的监管做出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因此,对研发粉饰行为与组织绩效关系的探讨,有助于丰富对研发粉饰行为的研究,弥补在研发粉饰行为经济后果方面研究的不足。

一、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近年来,政府激励政策的出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16年底,张维迎教授与林毅夫教授就“产业政策之争”华山论剑,再一次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上风口浪尖。对于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双方立场鲜明,观点明确,难分伯仲。政府出台研发激励政策导致的企业研发粉饰行为也因此引起了学者的高度关注。研发粉饰行为的相关研究从“研发费用”这一具体会计科目出发,针对企业为应对激励政策而产生的操纵行为,探讨了企业粉饰行为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从微观视角探寻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学者们在对以往真实盈余管理及研发操纵行为的研究基础上,对研发粉饰行为的动机、经济后果、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但研究尚存在不足,需要学者们从更多的角度、更深层次的方面论证政府产业政策的作用。

关于研发粉饰行为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从真实盈余管理出发,到研发操纵行为,再到研发粉饰行为,根据研发粉饰行为的定义,逐渐细化研究对象,以此为切入点,从定义、动机、影响因素、经济后果等多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通过对文献的回顾,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内外学者已经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动机、后果、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并在这些方面形成了相对系统性的结论。综观这些成果,真实盈余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四个特征:首先,真实盈余管理利用了真实的交易活动,涉及企业生产、销售等日常经营的各个环节;其次,企业可能出于股权再融资、股权激励等原因进行真实盈余管理,这与企业的日常目标相悖,是管理者处于特定环境下,出于自身利益而做出的最佳选择;再次,真实盈余管理虽然粉饰了报告盈余,使短期财务绩效获得提升,但却可能对企业未来绩效产生负面影响;最后,事务所行业专长、内部控制等因素已被证明对真实盈余管理具有抑制作用,但另有一些因素的抑制作用仍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研发操纵行为的研究从研发支出这一特定会计科目出发,为已有基于盈余门槛的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对比国内外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国外学者较国内更早进行对于研发操纵行为的研究。传统经济学早已认识到研发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就研发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包括股票价值上升、取得先发优势等。随后,国内学者们也开始关注真实盈余管理中研发操纵这一重要组成部分,对研发操纵行为的目的、削减R&D支出对企业创新和税收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经总结不难发现,研发操纵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较显著的,尤其是在高科技公司中,会阻碍创新效率,加重税收负担,并产生潜在成本。

二、粉饰研发费用行为的理论分析

作为研发操纵行为中更为特殊的一类,研发粉饰行为与上述一般研发操纵行为存在差异。研发粉饰行为特指公司为达到研发激励政策设定的研发门槛而增加研发支出的过程。看似企业因此而增加了研发支出,根据以往对一般研发操纵的研究,似乎会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事实上,由于通过研发粉饰行为增加的研发支出并非真正用于有价值的科技创新,因而这些支出并不能转化为切实的创新能力。现有研究一致认为,研发激励政策确实激励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但也促使部分企业进行研发粉饰,最终抑制了这种激励效应,甚至导致企业未来绩效的下降。但在研发粉饰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方面,大多数研究都仅考虑了技术创新效率这一方面,并以专利产出为衡量标准。仅有一项研究进行了区分, 考虑了短期财务绩效和企业市场绩效。因此,在研发粉饰行为的经济后果部分,后续可进行更多探讨。此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学者开始从新的角度考虑这一问题。一些学者根据动机的不同,将研发粉饰行为分为不同的种类,分别研究其后果;也有学者按不同的高新认定阶段考虑其影响;而从经济学角度解释研发粉饰相关问题的研究更是为此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近年来,研发粉饰行为引起了学者的高度关注,學者们在一些方面已取得共识,对于研发粉饰行为的研究已基本成形,但在其影响因素、经济后果等方面还存在研究空间,可以进行更多深入的研究。同时,希望之后的研究能从更多元化的角度解读研发粉饰行为,为立法者制定产业激励政策提供更有力、丰富的经验证据,助力政府深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切实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拨付到真正对国家创新发展有推动作用的、研发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中。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H1:研发粉饰行为对企业短期财务绩效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

H2:研发粉饰行为与企业长期市场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二)样本与数据选择

因为有些数据在本研究中需要滞后,因此,本文只选取了2013—2017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从中剔除了金融类公司和ST、ST*、ST**公司,剔除变量缺失的观察值。分析过程中,已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上下1%的缩尾处理。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于Wind和 CSMA数据库,或由原始数据计算得出。

(三)变量定义

1.解释变量。对于研发粉饰行为的衡量本文借鉴了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建立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之间比值的估计模型,通过对每一行业—年份进行回归,估计出该比例的正常值。将估计所得正常值与当年真实值进行对比,如果企业当年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值未能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证要求的标准,而企业却在未来三年内取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则认为其存在研发粉饰行为,WD取值为1,否则

为0。

2.被解释变量。(1)财务绩效。国内外学者常通过ROA衡量企业财务绩效。ROA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该指标包括两个因素,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及总资产。不仅能体现公司剔除政府补助等损益后的企业整体日常经营情况,也为包括债权人在内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此外,ROE考虑了负债的影响,体现出企业利用净资产产生收益的效率。将两者综合考量,能更全面地评价公司的财务绩效状况。因此,本文选用ROA和ROE作为衡量财务绩效的标准。同时,由于研发粉饰行为会对当期财务状况产生影响,不适合以当期财务指标衡量其绩效,本文采用滞后一期、滞后两期的的ROA与ROE以衡量研发粉饰行为对未来财务绩效的影响。(2)市场绩效。TobinQ反映一个企业两种不同价值估计的比值,是体现了公司成长性的重要指标。而为了较好体现企业的长期绩效,本文选用滞后四期TobinQ作为衡量标准。

3.控制变量。Controls代表模型中使用的所有控制变量。为了更好地体现研发粉饰行为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本文控制了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之比(RS)。为了控制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本文还控制了公司上市年限(Age)、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占营业中收入之比(CF)、产权性质(SOE)等因素。此外,代理问题也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为控制代理问题产生的影响,本文还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Fist)、第一大股东与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总和之比(Bargain)、董事长和CEO是否为同一人(Dual)等方面进行了控制。最后,本研究加入了行业和年份固定效应。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从表1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中可以发现,WD的均值为 0.1537,表明总样本中有15.37%的企业存在研发粉饰行为,存在比例较高。ROE最大值与最小值差距较大,且ROA与 ROE的巨大差距,表明企业负债总额较大。CF最小值为负,说明存在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Fist)的均值为36.0863,说明第一大股东占有较高的控股比例。CEO与董事会主席是否是同一人(Dual)的均值为 0.2827,说明大多数公司不存在兼任情况,进行了两职分离。是否为国有企业(SOE)均值为0.3439,表明大部分企业为国企。

(二)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本文关键变量的相关性分析,这一分析的目的在于检测样本的可靠性。根据以往文献,ROA、ROE与WD应当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TobinQ与WD应当存在显著地负向关联。本文相关性分析的结果中,ROA和ROE与WD的相关系数均为正值,TobinQ与WD的相关系数为负值,且P值均小于 1%,表明上述关系在本文样本中成立,本文的样本是可靠的。

(三)多元回归分析

研发粉饰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回归结果。WD对此后一年及两年的ROA均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0.0069(p=0.0000)和0.0037(p=0.0080),说明有研发粉饰行为的企业相对于没有研发粉饰行为的企业ROA分别增长了0.69%和 0.37%。而就ROE而言,WD与之后一年、两年的ROE间回归系数分别为1.6078(p=0.0000)和0.9837(p=0.0000),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据此,假设H1得到证实,即研发粉饰行为与企业未来财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为企业带来了短期财务绩效。

TobinQ与WD间的回归系数为-0.510(p=0.0990),呈显著的负相关。由此,假设H2得到实证验证,研发粉饰行为与企业长期市场绩效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研发粉饰行为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激励政策下企业应对行为为切入点,选取2011—2015年在我国沪深两大交易所上市的上市企业为初始样本,研究研发粉饰行为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以此研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证可能产生的激励“扭曲”效应及其经济后果。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企业研发粉饰行为与未来财务绩效呈正相关;与短期市场绩效呈正相关;与长期市场绩效呈负相关。

因此,本文建议:一是加强相关管理。加强对高新技术认定的审查,重点关注企业研发投入中是否存在虚增的部分,通过适当的方法有效识别此类行为,确保企业研发投入的真实性。同时,应加强企业资质认定通过后的复查制度,确保企业研发活动的稳定性。二是加强信息披露,让投资者更多地了解企业研发真实情况,使股价更好地反映企业绩效。

参考文献:

[1] 王越.真实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6(25)

[2] 谢德仁,崔宸瑜,汤晓燕.业绩型股权激励下的业绩达标动机和真实盈余管理[J].南开管理评论,2018(01)

(作者单位:立信會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浙江分所 浙江杭州 310020)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粉饰研发费用企业绩效
蛋炒饭的哲学
粉饰平安夜
刍议企业如何有效运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监管
中央房企国家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分析
创新视角下企业吸收能力、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爱上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