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部门联动对抓好防范学生溺水工作的重要性

2022-04-19吴健俊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9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排查事故

吴健俊

溺水,是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高发时段是每年的5月到9月。为有效预防和遏制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发生,我们应该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排查防溺水重点人群,采取一对一重点教育,联合辖区政府部门,形成联动机制,通过多方式强化校外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防范学生溺水的良好氛围。下面就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谈谈本人对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一些做法吧。

一、学生溺水情况分析

本人自2011年以来开始从事校园安全工作,一直以来都对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从中找出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薄弱环节,抓住重点,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遏制学生溺水事故发生。据统计,2013至2017学年度,恩平市发生多起学生溺亡事故,而这些溺水事故都发生在校外,非上学时段,多发于学生擅自组织,在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到江河、山塘、水库等没有安全防护措施,不了解水域状况的野外天然“游泳池”游泳而发生的;在学生溺水事故中,农村学生占比72%,城区占比28%;男生占比72%,女生占比28%;小学生及幼儿占比77%,中学生占比23%;其中,外来务工子弟及留守儿童、问题家庭的孩子,出现溺水事故的比例比较高。

从以上分析得知,我们防溺水的宣传教育要更实效,除了对广大师生积极开展外,还应该偏向于乡镇、低学段的学生,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留守儿童、问题家庭子女等高危人群;并且溺水事故多发于校外,涉及到复杂的社会因素,所以,单靠学校的宣传教育还远远不够,必须要联合属地政府部门,建立完善工作措施,结合学校宣传教育职能,不断强化学生的防溺水意识和家长的监管责任,动员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维护,才能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二、防范溺水主要工作措施

(一)压实学校责任,将防范溺水宣传教育落到实处

我們教育系统高度重视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2018年其更是以痛定思痛、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打好防溺水攻坚战,有效遏制了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为抓早、抓好、抓实防溺水工作,本人在3月底就印发《恩平市教育系统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工作方案》,落实层级责任。由教育局与校长、校长与教师、学校与家长层层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书,明确家校责任。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完善相关制度,反复开展“十个一”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为了收到实效,本人以近几年我市发生的溺水事件为案例,编写了《恩平市教育系统防溺水安全教育读本》,各校以《读本》和恩平电视台拍摄的近几年发生在我市的真实溺水事件报道为警示教育载体,对学生进行具有极具震撼性的警示教育。

每年,我市学校召开的防溺水专题教育大会不少于174场,主题班会3000节以上,召开家长会87场,与6.6万名家长签订防溺水及校外安全责任书,黑板报、手抄报300多版,《致家长一封》超13.4万份,学生防溺水集体签名宣誓活动87场,签订承诺书6.6万分,家访近6万户,张贴防溺水海报6000份,遍布全市176个村居委会,1696条自然村,发送短信、微信不计其数。

(二)主动沟通,借力形成长效机制

防溺水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形成部门联动的机制方能确保落到实处。为此,我局多次主动与市主要领导和其他职能部门沟通,全力编织学生安全网。市领导高度重视学生的防溺水工作,市委书记和市长刘兵多次到我局调研,也多次召集各职能部门一把手及各镇(街)书记、镇长召开防溺水专项工作会议,亲自部署防溺水有关工作,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指导意见。为抓好贯彻落实,压实各职能部门及镇街责任,我市以安全生产委员会名义制定全市防溺水工作方案,成立由市领导为组长,各职能部门及镇街分管领导为组员的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坚持“预防为主、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防溺水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治理和日常管理,深入开展防溺水工作。

为防止溺水事故发生,我市选择适当位置设置警示标志、摆放救生圈、竹竿、救生绳等器材,将防溺水作为工程管理责任予以落实;同时,结合实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把防溺水作为各级河长巡河护河的一项责任任务予以明确,特别对镇(街)、村(居)级河长,落实落细落小,打通防溺水责任的最后一公里。

各镇(街)负责对辖区防溺水对象和重点人员(特别是学前儿童、留守儿童等)进行排查摸底,以村(居)为单位登记建档,一村一策,台账管理,建立联系人制度,由村(居)干部、各自然村村长担任联系人,实行一对一管理;做好溺水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建立防溺水安全巡查制度,做好安全警示标志标识设置、救援器材配置、救援队伍配备和防护设施建设等工作;同时借助河(湖)长制工作开展,将防溺水工作纳入河长制管理,4-10月汛期期间、节假日开展防溺水专项巡查。落实池塘、山塘水库等承包经营或管理者安全第一责任,加强防溺水管理,完善防溺水相关措施。

各村(居)委会、社区和自然村按照联系人制度要求落实一对一人员,进一步夯实最后一公里责任,加强对辖区内重点水域和重点人群的排查巡查,密切关注外来人员的动态,开展常态化防溺水巡查检查,每年汛期、节假期要加密;各行政村两委干部带头,整合基层力量,组织河长制将防溺水列入工作内容,自然村村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增设1至2名安全保卫员,各镇视经济能力按月给予适当的补助,负责本村池塘、河(渠)等水或进行防溺水巡查。同时,负责对防溺水对象登记造册,完善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设置竹竿、救生绳等。

(三)以问题为导向,有效遏制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

经过我们对近10年的溺水事件研究和分析得出:学生溺水事件都是发生在校外和非上学时段,尤其是节假日,而且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和问题家庭学生为多。为此,我们每年要求各校对全校学生进行排查,主要是排查出留守学生、外来务工子弟、单亲家庭学生、问题家庭学生、平时喜欢玩水和抓鱼的学生,然后名单制包干到各班班主任和科任及学校行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盯人”做法。此外,我们还结合工作重点,充分调动企业、村委参与防溺水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019、2020、2021年,指导学校在暑假期间率领党员教师深入到学生较多的企业(如大槐镇的百卓鞋业,沙湖的陶瓷厂)开展防溺水宣传,也得到了企业领导们的认可和支持,使得我市防溺水工作的覆盖面更广,宣传效果更好。

三、工作效果

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近5年来,我市学生溺水事件,由原来的高发,下降至偶发、甚至零发生,由2017年的5宗、到2018年1宗、2019年1宗、2020至2021年零事故。防溺水工作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数据和效果也再次证明,防范学生溺水工作,单靠学校的宣传教育还远远不够,必须要联合属地政府部门,建立完善工作措施,结合学校宣传教育职能,不断强化学生的防溺水意识和家长的监管责任,动员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维护,才能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责任编辑:张晓东)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排查事故
重卡雨刮工作原理及电器故障排查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学中文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废弃泄漏事故
如何排查并改错
新时期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要有所创新
抚松农发行开展贷款风险排查
用电安全知多少
夏季旅行中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