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太空战略背景下的太空资产及其管理模式研究

2022-04-18赵新元刘如意

财会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太空通路资产

■/ 吕 晨 赵新元 刘如意

一、引言

太空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理应和平、有序的开发,这也是我国太空战略的核心内容。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对太阳系、乃至外太空进行探索成为人类航天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我国下一个百年的战略目标。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多次出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星际探测等相关内容,提出要实现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发展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等战略目标,体现了我国的太空战略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2021 年9 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驻陕西部队某基地视察调研,更是高瞻远瞩的指出:太空资产是国家战略资产,要管好用好,更要保护好。同时指出要加强太空交通管理,确保太空系统稳定有序运行,开展太空安全国际合作,提高太空危机管控和综合治理效能。

要实现有效的太空资产管理,必须首先对其进行明确的概念界定和内涵分类,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管理方式。但文献分析显示,现有研究既未对太空资产进行准确的界定,也未能对其进行清晰的分类,更未给出针对太空资产的具体管理方法,难以支撑我国太空资产管理实践。

基于此,本文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缺口,力图回答以下研究问题:一是在当前国家太空战略背景下,太空资产应当如何界定;二是太空资产的具体管理方式如何。针对以上研究问题,本文以国家太空战略为背景,从太空资产的分类、特点、管理原则和管理模式等个方面展开研究。

二、太空资产的内涵及其分类

资产的一般定义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此,太空资产的本质就是太空中的各类太空资源。

(一)太空资源的内涵

太空资源的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各种自然资源,也包括一些人为创造的资源。

1.太空自然资源的内涵及其种类。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所发表的《神奇的星空》认为太空资源泛指太空中客观存在的、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环境和物质。有学者认为太空资产主要包括矿产资源(秦克章和邹心宇,2021;李守定等,2019),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太空资源的主要内涵是辐射资源(王文轩,2012;陈嘉胜和吕凌霄,2011),还有学者认为太空资源包括能源资源(余谋昌,2015),以及旅游资源(徐广玉等,2020)。综合以上学者研究,并结合我国太空战略,本文认为矿产资源、辐射资源、能源资源和旅游资源构成太空资产的主要内容。

(1)太空矿产资源。我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将矿产资源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水气矿产四类。太空中的矿产资源的内涵不变,但在空间上则拓展至各类星体上的矿产资源。例如,月球上已知有大量钾、铝、铁、硅、镍、钠、铬、镁等矿产,月壤中富含的氦-3元素,小行星和彗星上也有大量地球稀缺的矿产资源(张克非等,2020)。这些矿产资源不仅是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储备,更是未来我国实现国家太空战略的关键资源。

(2)太空辐射资源。辐射主要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其中电离辐射包括宇宙射线、X 射线和来自放射性物质的辐射等;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热辐射、无线电波和微波等低能量的电磁辐射等。目前,辐射资源被广泛应用到诸多领域,如农产品(徐兰等,2009)、核技术(张斌团等,2011)、制冷用品(芮智刚等,2010)、食品安全(朱凯阳等,2021)、水利(江浩源等,2021)、医学(彭伟等,2021)等。因此,辐射资源必将成为实现我国太空战略的重要资源之一。

(3)太空能源资源。传统意义上的能源资源是指在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能量的物质和自然过程(王郁,2015),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风、河流、海流、潮汐、草木燃料及太阳辐射等。太空能源资源的范围更广,还包括太空航行和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其中不仅包括太空航行过程中为实现转航借助的引力,还包括航天器、卫星等飞行借助的微重力资源;另外,还可能包括一些目前未知的,但未来人类太空航行和探索开发可能利用的能源,如暗物质、反物质等(梁子章,2017)。

(4)太空旅游资源。随着太空技术的完善,太空旅游必将成为重要的旅游项目。太空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行星地球天文旅游资源、天体天文旅游资源和天文文化旅游资源三类。行星地球天文旅游资源是地球作为行星由于其自身的运动特征、形态特征以及与其他星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对旅游者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天文现象,例如日食、月食、太阳辐射、磁暴与黑子活动、宇宙射线等可供人们观测的天文景观现象。天体天文旅游资源是由于天体的运动或变化所引起的天象变化,例如凌日、合日、冲日、行星连珠、掩星等天象变化。天文文化旅游资源是人类宇宙探索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理论等的物质载体,形成太空人文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未来,太空旅游资源将成为普通人前往外太空的重要动因,更是未来实现国家太空战略重要的经济支柱。

2.太空通路资源的内涵及其种类。建立有效的通路是获取以上大部分资源的前提条件,因此通路资源也是太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路资源是指太空航行网络中具有遏制性作用的关键通道,多为地球到达其他行星的通道或者为了到达某颗行星而需要经过多颗起中转作用行星的通道,其中包括自然存在的通路资源和人为开发的通路资源。

(1)自然存在的通路资源。自然存在的通路资源是指在太空中自然存在的,具有关键性、高效性和安全性的太空航行通道,需要人类探索实践才能发现。在太空中,这种资源能够缩短航道航行时间,降低耗费成本,增加部分收益,同时保证航行安全(张治国,2018)。

(2)人为开发的通路资源。人为开发的通路资源是指当自然通路资源不能达到时间最短、成本最省、收益最高、安全性最高时,通过人为开发形成的太空航行通道(史春林和李秀英,2014)。这类通道往往是当人们在多次往返后发现的、但是需要较大成本开发的通路,具有一次开发永久获益的特点,例如苏伊士运河的开凿。这类通路资源面临的主要管理问题是产权的合理划分。

本文认为,通路资源是实现太空战略的重要保障。一方面,为了获取太空中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旅游资源,自然通路资源必然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通过人为开发,不仅可以提高自然通路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能够提高人类通往其他星球的安全性和效率性,并为太空战略的实现提供经济支持。

3.太空研究与开发类资源。除上述资源外,在探索太空的活动中,研究与开发类资源也必不可少。这类资源为人类探索太空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保障,是探索太空不可或缺的软硬件基础。

(1)太空理论研究资源。太空开发需要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需要构建大量相关软、硬件对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如大型粒子加速器,以保证太空航行和资源开发的安全和高效。此类资源主要是人为构建的各种软硬件资源,例如“天眼”工程。

(2)太空开发应用资源。为了利用太空资源,必然需要开发相关应用技术。例如“天宫”空间站的建立,为中国科研人员进行太空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作为中国天地往返运输器,为空间站接送航天员。

本文认为,研究与开发类的太空资源是实现国家太空战略最核心的太空资源,它们不仅为开发太空矿产、辐射和能源资源提供理论基础,也是保证资源有效利用的前提,更是开发自然通路资源和构建人为通路资源的科技保障,因此具有极高的重要性。

综上,本文认为太空资源分为太空自然资源、太空通路资源和太空研究与开发类资源。由于资产的本质是各类资源,因此本文以此为基础提出太空资产的概念及分类。

(二)太空资产的概念及其分类

如前文所述,太空资产泛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国家或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各类太空资源,这些资源预期会给国家或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根据前文对太空资源的分类,本文认为太空资产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类、通路类和研究开发类资产,如图1所示。

图1 太空资产的分类

1.自然资源类资产。如前文所述,太空自然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矿产资源,辐射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太空自然资源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太空资产管理的主要对象。当我国利用自身开发能力,在符合联合国要求框架下,实现和平开发的太空自然资源,均可以被认定为自然资源类太空资产。

2.通路类资产。如前文所述,通路资源包括自然形成的通路资源和人为开发的通路资源。与自然类相同,只要我国利用自身开发能力,在符合联合国要求框架下发现或构建的通路类资源,均可确认为我国的通路资产。这类资产自从人类大航海时代开始就是重要的资源,其产权归属和资产管理经历过诸多的变革和纷争。因此,在我国构建太空资产的过程中,必须着重设计此类资产的有效管理方式,尤其是产权归属和管理权限的设计十分关键。

3.研究开发类资产。研究开发类资产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其中理论研究类主要是相关专利的研究;开发应用类主要包括太空中的卫星、空间站、太空基地等,地表上的天眼、超级计算机天线等。

(三)太空资产的特点

1.关系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包含多个领域,如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其中太空安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未来,太空安全为其他领域安全提供支撑,并且与其他安全领域相互融入、相互促进。

当前,太空领域及其相关技术已成为大国追逐的对象,有时甚至严重影响国际战略的稳定与平衡(仲晶,2020)。2018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开发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中国倡导世界各国一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深人开展外空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将太空安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融合,以相关太空领域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太空安全和发展,解决太空现有矛盾、同时构建太空共同的安全制度,体现了我国和平开发外太空的重要战略要义。

2.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太空资产的构建不仅周期长,而且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例如,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项目约花费10 亿人民币;即将建成的吉利全球低轨卫星星座,总投资41.2 亿。而且,一旦建成还需配备大量地面设施和优秀的技术人才以维持其运行。

长周期也是太空资产的重要特点。如“天眼”工程于1994 年由中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提出,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正式启用,直到近年才开始推动对宇宙的探索。

高额的投入也伴随较高风险。例如,2013 年国家航天局掌握的资料统计,不包括嫦娥三号,全球共进行129次月球探测活动,共成功或基本成功66次,失败63次,成功率仅有51%。

风险也伴随收益。例如,北斗卫星系统已在我国的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等多方面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服务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并且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北斗网发布消息中指出,在北斗系统的加持下,2020年天津港集团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35 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1%,增幅位居全球十大港口首位。

3.技术迭代快。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太空技术的迭代逐渐加速。例如,绿色燃料、发射方式、“胖五”火箭等技术的迭代突破,促进了国家对于太空的探索。然而,技术的快速迭代会造成既有太空资产价值的快速贬损,导致技术落后的资产出现闲置情况,这也是太空资产管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4.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人类拥有同一地球,也探索着同一片天空,在履行自身探索权利的同时,更应该义无反顾的承担起自身应负的责任(李婧和陈晓英,2020),并以“绿色太空丝路”推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太空人类命运共同体(张耀军和江训斌,2021)。例如,太空垃圾已经成为当前太空基础设施建设不容忽视的威胁,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显示,目前绕地球飞行的约6000颗人造卫星中,有60%已废弃并成为太空垃圾,因此在太空开发的过程中尤其要关注太空垃圾的循环利用。

三、太空资产的管理模式

(一)太空资产管理原则——产权明晰、主题明确、制度规范

产权明晰是指政府部门或企业在产权关系方面应做到归属明确、清晰,有效减少产权争议的发生,降低类交易成本,提高内部监督效率。主体明确是指不同太空资产管理部门分工明确,分部门对不同类别的太空资产进行管理。制度规范是指政府部门应对太空资产管理进行规范、制约与监督,制定的相应的规定、方法与标准体系。

(二)太空资产管理模式——三定、四管、五化

在太空资产管理原则的指引下,本文提出三定、四管、五化的太空资产管理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太空资产管理模式

1.三定。

(1)定类型。定类型是指对太空资产进行准确分类。为了方便分类管理,按上文所述将太空资产管理分为:太空自然资源、通路资源、研究开发三类,以此为基础确定相应的管理范围。

(2)定范围。“定范围”是指按照太空资产的分类使国家各相应部门或企业明确自身管理的范畴,从而有利于提高太空资产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本文建议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辐射资源由国家自然资源部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管理,其下应专设太空相关的部门,负责制定相应太空资产使用制度并监督实施,建立相应太空资源市场交易规则和交易平台,组织开展相应太空资源市场调控,拟订相应太空资源开发利用标准,开展评价考核,指导节约、集约利用。

通路资源和旅游资源建议新设立太空通路及旅游部管理,负责统筹规划太空旅游产业发展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对太空旅游产业进行监管,依法规范太空旅游市场,并且负责通路资源的建设开发、运行维护、保障太空航行安全和实时监控相关事项。

研究开发类资产建议由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管理,主要负责开发类资源的使用、运行、监控、收益和收益分配等事项,同时负责相关太空资产理论的研究,拟订和组织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保护太空资产相关知识产权,促进太空资产相关知识产权的运用与监管。

本文还建议设置协调部门,负责各类太空资源的登记和数据收集,对相关太空资产数据进行分析,给需要的国家相应部门提供咨询,协调以上部门相互配合,调配资源。

(3)定权属。定权属是指明确相应各部门或企业的权利和责任。按上文所述不同太空资产管理部门分工明确,国家应要求分类管理部门明确各自责任,并协调合作。同时,各部门可以在产权范围内形成有效的激励、进行资源有效配置、规范主体行为,并协调部门或企业之间的关系。

2.四管。

(1)登记管理。登记管理是指各太空资产在使用前必须依法登记。登记管理主要包括国内登记和国际登记。国内登记是指相关太空资产的开发、使用、运行等必须在国家相应部门进行登记。依法对国有太空资产进行不动产登记(程雪阳,2018),并接受广大人民的监督。另外,根据联合国《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公约》规定外太空的相关太空资产也需要进行登记。

(2)运维管理。运维管理是指在太空资产使用过程中相关事项管理,主要包括太空资产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管理。运行管理主要包括资产使用、运行协调、结果输出、收益管理、技术支持和实时监控。维护管理则主要包括软件维护、硬件维护两方面。不同的太空资产对不同方面的维护需求程度不同,但基本都包括软硬件的维护。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太空资产制定与之相应的运维管理制度。

(3)处置管理。处置管理是指对部分太空资产的处理,其基本流程包括登记、审批、执行、回收、监管等,以确保其安全、有效的转型或回收利用。

太空资产是比较典型的重资产,而一旦被迭代更替,其价值就会面临较大的贬值,但还可能存在一定的民用可能性,此时,重资产的轻资产化成为太空资产处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齐静和齐锋,2016),例如,对技术迭代较快但收益较高的太空资产,可以Reits 或参股等方式实现轻资产化;又例如,通路资源类资产前期是完全由国家管控的重资产,随着某些科技的发展,某些通路资源也可以逐渐轻资产化,由国家和社会共同参股,在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的同时,有利于国家资金的回收,用以扩大投资,开发新的太空项目。

另外,太空资产的处置还须充分考虑“绿色”目标和“双碳”承诺。根据联合国《外空物体所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参与国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对本国的太空垃圾及时管制处理,对本国的太空垃圾进行回收利用;随着我国《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政策的推行,在太空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保持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升自身对“双碳”目标能力。

(4)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应用的过程。例如,自然资源的调查、登记、监督、共享、业务和备份,需要对自然资源数据的研究中构建数据库(孙炎,2018)。另外,国家应搭建数据管理中心,用于统一管理登记、运维和处置三方面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监测数据的高效使用情况。

3.五化。

(1)制度化。如前文所述,制度化是实现高效太空资产管理的保障。将太空资产管理所涉及的内容整体纳入制度框架内,建立和巩固一整套便利、有效、有约束力的规则和制度体系,为太空资产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

(2)标准化。标准化是指通过简化的方式实现太空资产管理的统一与协调。标准化的基本原则是“统一、简化、协调、优化”。同时应进行定期检测,避免标准化带来的管理形式化问题,以此加强管理质量。

(3)专业化。专业化要求不同类型的太空资产由国家相应部门或企业管理,同一部门或企业内部也需要专业化分工。太空资产管理的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各相应部门或企业拥有明确的分工,聘请专业的专家和技术工人,应用专业化的机器设备,并制定专业化的制度规范。

(4)精益化。精益化要求太空资产管理的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精益思维。相应部门或企业在太空资产的使用、运行和收益分配中都应实施精益化管理,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大的价值。太空资产管理精益化可以有效防止资源浪费,提高太空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5)迭代化。迭代化是指由于科技进步或者项目需要更新换代,对太空资产进行技术迭代。太空资产的技术迭代速度快,尤其是在通路资产和研究类的资产方面更为显著。快速的迭代化可以通过重资产的轻资产化实现,从而有利于资金的回收,扩大投资,开发新的太空项目。

猜你喜欢

太空通路资产
氧化槐定碱体内体外通过AKT/mTOR通路调控自噬抑制HBV诱发肝纤维化
上太空,安个“家”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促使性早熟形成的作用观察
HGF/c—Met信号转导通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通路快建林翰:对重模式应有再认识
太空遇险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