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翻瓣术修复牙列缺损患者的效果及对牙周指标和龈沟液炎症水平的影响
2022-04-18胡亚利杨洋余跃
胡亚利,杨洋,余跃
汉中市口腔医院特诊科1、牙周黏膜病科2、急诊科3,陕西 汉中 723000
翻瓣术是用手术方法将牙周袋内壁先分离,然后翻起黏骨膜瓣使病损充分暴露,从而达到去除刺激物及平整根面的目的[1]。口腔修复治疗的方式主要有种植修复、黏结修复和美学修复。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牙齿损伤、牙齿丢失使其固定牙齿发生松动缺损,严重时会影响患者对食物的磨碎、发音器官的发音不完全,同时对口腔健康产生极大影响[2]。缺失牙的部位和数量不同,其影响的方面和程度也不同[3]。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有摘除被破坏的牙齿、固定义齿(固定桥)、使用覆盖材料固定义齿、使用新型材料种植牙齿等[4]。本研究旨在探究牙周翻瓣术口腔修复后对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牙周指标、龈沟液炎症指标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8 月至2019 年8 月汉中市口腔医院收治的80 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 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各项检查结果均符合牙列缺的诊断标准;②具备口腔种植修复缺损的手术指征;③具备牙列缺的临床症状:牙齿数量不一致、咀嚼功能异常及发音障碍。排除标准:①未合并严重的感染、心脏病、2 级以上高血压及空腹血糖大于8 的糖尿病;②未合并牙齿固定部位的缺损或发育不良[5]。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 例,女性17 例;年龄19~60岁,平均(42.58±3.56)岁;前牙错位10例,前牙粗糙不平12 例,牙槽嵴缺损18 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2 例,女性18 例;年龄21~62 岁,平均(43.26±4.21)岁;前牙错位11 例,前牙粗糙不平13 例,牙槽嵴缺损16 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病史采集,包括主诉、现病史等。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修复。主要步骤如下:在进行修复前对患者手术部位的黏膜及被覆组织使用碘伏棉球进行消毒,局麻,然后清除患牙残留体,通过X 线、咬合力测试及牙龈周围肌肉的肌电图确定准备替换牙的详细模型。最后制作患牙模型并让患者佩戴。研究组患者给予牙周翻瓣术口腔修复,术前常规对患者手术部位的黏膜及被覆组织使用碘伏棉球进行消毒,局麻,根据患者缺损部位确定口腔修复的手术部位。手术步骤:(1)术前,清除术区的菌斑应用龈上洁治术,责任护士指导患者使用0.14%的双氯苯双胍己烷口服不吞咽清洁口腔内部2 min,使用75%的医用消毒酒精由内向外范围15 cm清洁口唇周围皮肤组织;使用4%利多卡因由浅入深进行局部麻醉。(2)术中:手术医师以牙槽嵴顶为切口,执笔式拿手术刀切开牙槽黏膜覆盖区域,对于牙槽骨表面不平整的牙槽黏膜覆盖区域进行两次切开,随后将刀片从袋底切入,沿“L”型切口分离袋壁黏膜组织与牙的最外表面,直达牙槽嵴顶或其附近。然后将刀尖与牙长轴垂直,在骨嵴顶的冠方水平切断已经被分离的上皮领圈等组织,使用卵圆钳沿牙周骨组织90°翻折牙周的黏膜及周围瓣膜组织,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切开病变部位后使用过氧化氢及生理盐水充分冲洗病变部位,去除周围的毛细血管、胶原纤维及残留的牙齿,对于与牙周袋交叉部位的手术刀探查不到部位,使用刀片缓慢去除残留的病变杂质及周围组织。完成上述步骤后,使用可吸收缝线从里到外逐渐缝合周围组织,将周围瓣膜组织充分固定于期望手术效果部位,使表面的组织与牙的骨组织充分黏连贴合。术后口服抗生素甲硝唑(武汉江心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H14020964),嘱患者7 d后拆线。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检测)方法 (1)治疗效果: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疗效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能发挥正常的食物磨碎功能,而且牙齿的外观、及坚硬程度均能恢复到治疗前水平;有效,治疗后患者基本能发挥牙齿的磨碎功能,且没有脱落、松动或折裂;无效,治疗后患者基本不能正常咀嚼,出现脱落、松动或折裂。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6]。(2)牙周指标: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牙周指标水平,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临床附着丧失(CAL)、牙周附着水平(AL)。应用威廉姆斯公司的牙周检测探针检测4个出血部位的深度(PD)及牙周相关组织的被覆水平(AL),取均值,分别计算探针出血百分率BOP=(出血部位的大小范围/被检查初步范围大小)×100%。(3)龈沟液炎症指标:治疗6 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龈沟液炎症指标,包括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8 (MMP-8)、白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使用一次性吸附试纸收集患者治疗后龈沟液,浸泡30 min,离心10 min 收集洗脱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NF-α、IL-6 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法)。(4)牙齿功能: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牙齿功能,主要包括咀嚼功能、舒适度、牙齿美观度。牙齿功能评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①牙齿整齐程度及前牙覆合恢复情况:整齐且恢复良好、有缺陷且恢复一般、恢复差且有缺口;②口腔咀嚼能力:优、一般、差;③术后3个月随访期间牙齿是否有明显异常:无异常、一般异常、明显异常;④口腔美观度:完美、漂亮、瑕疵。每个指标3 个维度。3 个维度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治疗的有效率越高[7]。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7,P=0.007<0.05),见表1。典型病例图片见图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例)
图1 患者,男,46岁,牙列缺损术前术后图像
2.2 两组患者的牙周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牙周指标PD、SBI、CAL、AL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牙周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牙周指标比较(±s)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4040 PD(mm)3.43±0.512.12±0.6110.4200.001 AL(mm)3.61±0.232.16±0.5315.8730.001 CAL(mm)2.53±0.611.83±0.326.4270.001 SBI 2.66±0.730.97±0.2917.2190.001
2.3 两组患者的龈沟液炎症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龈沟液炎症指标CRP、MMP-8、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比较(±s)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4040 CRP(ng/mL)7.71±1.235.36±1.218.6140.001 MMP-8(pg/mL)532.91±45.63364.30±46.8916.3000.001 IL-6(ng/mL)3.67±0.892.20±0.627.6830.001 TNF-α(ng/mL)4.26±1.303.06±1.014.1120.001
2.4 两组患者的牙齿功能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咀嚼功能、舒适度、牙齿美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牙齿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的牙齿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4040咀嚼功能64.37±12.8479.69±14.064.0920.001牙齿美观度69.01±2.5383.10±9.439.1270.001舒适度57.10±11.9072.61±13.202.2330.015
3 讨 论
口腔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得到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及个人的重视。口腔系统的健康关系人体日常重要的咀嚼、吞咽、语言、呼吸等生理功能。该系统异常引起的牙周问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面部整体的美观性产生巨大的影响[8]。其中最常见的牙列缺失不仅影响患者的颜面美观,降低食物的有效咀嚼率及营养物质的消化,而且导致口腔失去原生牙列本来的正常功能,对患者未来的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据相关研究显示牙周翻瓣术后不仅能够对牙列缺损、牙周病、牙体损坏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而且能增强牙齿的硬度,还能提高患者的自信心[9-10],已成为目前临床解决口腔问题的重要方式。
口腔中牙的固定主要依靠牙龈,而龈沟液是牙龈组织通过牙龈沟上皮进入牙龈间隙的液体,其存在不仅影响患者口腔内的微环境,且其组分与血清高度相似,故可通过其分泌量反应炎症变化[11-12]。各项龈沟液炎症因子指标均能有效的反映患者牙齿局部的健康状态,其中CRP主要由促进趋化因子、黏附分子及炎症介质产生,是各种炎症反应的主要指标。该指标不仅能够导致启动牙周炎,也参与牙周病变的发展[13-14]。既往的口腔手术中一般采用手术刀治疗,治疗后2 周手术瘢痕大,而且治疗过程中可能造成出血,术后发生感染的概率增大。而牙周翻瓣术口腔修复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出血、感染等的发生。正如本研究所示:牙周翻瓣术口腔修复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D、SBI、CAL、AL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牙周指标是评估患者术后能否有效恢复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PD能够衡量牙周病变,SBI能够反映龈炎的活动状况,故采用牙周指标能够有效地评价其安全性及可靠性[15]。本研究显示,应用牙周翻瓣术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传统义齿修复的80.00%;患者的PD、SBI、CAL、AL水平均明显低于传统义齿修复的患者,CRP、MMP-8、IL-6及TNF-α水平也明显低于传统义齿修复的患者;而患者治疗后的咀嚼功能、舒适度及牙齿美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义齿修复的患者。说明牙列缺损患者应用牙周翻瓣术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牙周指标、龈沟液炎症指标,同时也可提高患者牙齿的美观性,值得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牙周翻瓣术修复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牙周指标,抑制了龈沟液炎症水平,值得广大临床医师不断探究发展。同时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牙列缺的程度采取个性、合理的治疗方式,不断调整完善牙周翻瓣手术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