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杯的身世之谜
2022-04-18马志飞
马志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翰的这首《凉州词》描写了古代边塞将士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他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出一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情感,具有一种激情豪迈、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诗中提到的葡萄美酒和琵琶都具有鲜明的西域特色,传入中原之后,它们迅速融入了中原文化,为今天的我们所熟识;唯独夜光杯,后世罕见流传,给我们留下了未解之谜。
历史上的夜光杯究竟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它真的能够在夜里发光吗?
有关夜光杯的记载最早见于我国古代志怪小说集《海内十洲记》:“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冥夕,出杯于中庭以向天,比明而水汁已满于杯中也。汁甘而香美,斯实灵人之器。”其中所提到的“夜光常满杯”,即为夜光杯。不过,《海内十洲记》是一本古代志怪小说集,其中所记述的为古代传说中仙人所居住的十洲的异物,大多是荒诞不经的仙家故事;加之,此书被认为是后人假托西汉著名辞赋家东方朔之名的伪作,可信度不高。
尽管如此,在古代文人墨客所留下的诗文作品中,有关夜光杯的描述并不少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在王翰写下《凉州词》的100多年前,南北朝时期的官员张正见曾在一首诗中写道:“琴和朝雉操,酒泛夜光杯。舞袖飘金谷,歌声绕凤台。”这意味着,在南北朝时期,夜光杯就已经出现了。明代官员朱之蕃则专门写过一首题为《夜光杯》的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晶莹绝胜金樽艳,华彩浑添玉液芳。”想必,他是手把酒盏,于醉意阑珊之时写下的这首咏物诗,所咏赞的对象——夜光杯应当是实实在在的珍宝。
尽管今天的我们从未见识过夜光杯的真实造型,但仍然能够从古人留下的文献资料中依稀想象出它大概的模样:产于西域,玉石制成;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酒与玉交相映衬,闪闪发亮;夜光杯还能吸附露水,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聚成小水珠附着在杯壁上,不斟而能自满。这的确是令人叫绝的奇珍异宝。
提起“夜光”二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夜明珠。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夜明珠的传说和文献记载。古籍《三秦记》中记载:“始皇冢中,以夜光珠为日月,殿悬日月珠,昼夜光明。”不过,夜明珠究竟是何物,文献中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目前,大家普遍接受的说法是,夜明珠为萤石矿物。
自然界中有极少数矿物具有发光性,当它们受到外界能量的激发,如紫外线、X射线等的照射,或者在遭受打击、摩擦以及加热等情况下,能够发射出可见光。具有这种特性的矿物包括金刚石、白钨矿、硅锌矿、萤石等。其中,萤石最常见,它又被称为氟石,是氟和钙的化合物。有些萤石中含有少量硫化砷,在白天阳光照射或经过加热之后,可以产生磷光效应,发出微弱的光芒。由于硫化砷能慢慢释放能量,这种发光效应可长达数小时之久,甚至一直持续到夜晚。因此,古人所说的夜明珠可能就是这种具有磷光效应的萤石。
有学者据此推断,夜光杯可能是由一种能够发光的萤石制成。例如,我国学者胡淼在《唐诗中的博物学解读》一书中认为,在古代有限的生产条件下,要制作精美的夜光杯,只能使用天然材料,所以,夜光杯应该就是人们用萤石制作的。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常把色彩美艳的萤石作为工艺雕刻材料。不过,他也同时指出,萤石再美,也不过是华而不实的石头,远没有玉的坚韧与珍贵。主要原因在于,萤石十分常见,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在我国浙江、江西、福建、安徽等很多地方都有萤石矿区;而且,这种矿物的硬度较低,莫氏硬度为4,易于被碰坏,并不适宜作为宝石。
如果传说中的夜明珠和夜光杯只不过是常见而且易碎的萤石,那么它们的价值岂不是大打折扣?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关于夜光杯的材质是萤石的说法就值得怀疑了。
据媒体报道,在2008年举行的一次珠宝学术交流会上,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王春云博士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王翰《凉州词》中所提到的夜光杯是用琥珀制作的。
琥珀是在几千万年以前的地质历史时期,松柏科植物分泌的树脂被掩埋于地下后经石化作用而形成的有机宝石,其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琥珀的质地很轻,比重只有1.06~1.07,略大于水,被称为“世界上最轻的宝石”。相比于钻石、水晶等无机宝石,琥珀表面闪耀着松脂光泽,看起来更为温润。如果用手或纸摩擦其表面,还会散发出淡淡的松香味道。
王春云认为,夜光杯自身不会发光,所谓的夜光应该来自于杯体本身产生的透过光:当人们往夜光杯中斟满酒后,月光、灯光或火光透过杯壁与酒色相互映照,呈现出夜光的光彩。由于琥珀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在吸附液体后显得“汁甘而香美”。这非常符合夜光杯的特性。事实上,在古墓葬中的确出土过用琥珀制作的酒杯。如1821年在英国布莱顿附近的古墓穴中出土的后茯琥珀杯,就是由一整块血红色琥珀雕刻而成的。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对于以琥珀为材质的酒器的描写并不少见。“诗仙”李白曾赋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另一位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也曾写下“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的诗句。五代十国时期的著名词人冯延巳说:“歌阑赏尽珊瑚树,情厚重斟琥珀杯。”清代光绪年间,浙江景宁有位名叫杨葆光的知县,其诗词在当地小有名气,他写过“琥珀夜光杯,莫放酒阑人醒”的诗句……这些都反映了琥珀与夜光杯的微妙关系。
不过,“琥珀说”同样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与萤石相比,琥珀的硬度比更小,莫氏硬度值仅为2.0~2.5,尚不及萤石,与人的手指甲硬度差不多。这也就意味着,有些琥珀能被手指甲划出痕迹来。尽管琥珀十分美丽,很早以前就被人们用来制作各种饰品,但是用这种既轻又软的材料所制作的酒杯未免显得不够厚重、大气。因此,关于夜光杯的材质是琥珀的说法也仅仅是一家之言而已。
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流传千古的夜光杯应该产自甘肃酒泉。据有关学者考证,早在西周时期,夜光杯就是名贵的贡品。它所选用的材质“白玉之精”乃是产自新疆的和田玉,只因当时进贡路途遥远,夜光杯常有损坏;后来,人们就把采集到的和田玉运送到酒泉(古称肃州),进行加工雕琢;再后来,和田玉断供,人们干脆就在祁连山当地开采一种新的玉石,用来制作夜光杯。
这种新的玉石因产于祁连山而被称为祁连玉,又被称为酒泉玉。它的主要矿物成分是蛇纹石。其实,在我国琳琅满目的玉石大家族中,除了酒泉玉外,还有很多玉石都与蛇纹石有关,如产于辽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的岫玉,产于广东信宜市的南方玉、甘肃武山县的鸳鸯玉、辽宁丹东市的丹东绿、吉林集安市的安绿玉、新疆托里县的蛇绿玉、广西陆川县的陆川玉以及青海的乐都玉和墨绿玉,等等。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蛇纹石,只是其中所含的次要矿物成分不完全相同,故而在颜色、光泽、透明度以及纹理等方面有所差别,玉石的品相质地也各有千秋。酒泉玉的外观为暗绿色,其中含有黑斑和不规则黑色团块。这是酒泉玉区别于其他玉种的最典型特征。
当然,这种说法也存在一个漏洞:祁连玉本身并不会发光,那夜光杯之名从何而来呢?对此,有专家利用光线的折射原理给出了解释:首先,用祁连玉做成的酒杯如同鸡蛋壳一样轻薄,这样一来,酒杯便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其次,当人们把夜光杯斟满酒后,月光、灯光或火光斜射至酒水表面,光线因为发生折射而到达杯子底部,形成亮光的效果,让人误以为酒杯本身会发光,故而得名“夜光常满杯”,意思就是“杯满才会有光”。
2006年,甘肃酒泉的夜光杯雕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了全国70个产品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酒泉夜光杯名列其中。自此,其制作質量技术要求和20道加工工艺流程,甚至杯身主要部分的尺寸大小,都有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其中,对酒泉玉的质量要求包括:主要矿物成分为蛇纹石,结构紧密,莫氏硬度不小于4,颜色鲜艳,主要呈绿色、墨绿色、黄绿色等;产品具有油脂光泽,为半透明——透明状,且无裂纹。
关于夜光杯的材质问题,除了上面这几种看法外,还有“水晶说”和“玻璃说”等。
虽然今天的我们尚未完全破解夜光杯的身世之谜,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喜爱夜光杯,甚至将其作为收藏和馈赠亲友的手工艺品。悠久的历史光环凝结成夜光杯的千古传奇,赋予其厚重的人文底蕴。如今,夜光杯正以崭新的姿态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
位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中珍藏着一只高约15.8厘米的玻璃杯,名叫“莱克格斯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它是用宝石制成的杯子。直到1950年,科学家对“莱克格斯杯”进行全面“体检”时才发现,杯子的材料是人造玻璃。更有趣的事情发生在1990年,当科学家用光源从外面照射“莱克格斯杯”时,发现杯子呈现出淡淡的绿色;可是,当把光源移至杯子里面向外照射时,奇怪的一幕出现了————杯子竟然变成了红色。
对于这个现象,考古学家苦苦思索,始终没能找到答案。2013年,伦敦大学的考古学家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莱克格斯杯”的玻璃碎片,发现其中含有极其细小的金银微粒,它们的直径大约为50纳米,尺寸比可见光的波长还短。如果光源照射到这些金属颗粒,就会引发电荷振动,即所谓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从而根据光照方向的不同而改变自身的颜色。
对此,科学家和考古学家感到十分震惊:莫非早在1600多年前,古罗马人就已经掌握了纳米技术了吗?可是,这件玻璃杯十分罕见,未见有批量生产,所以,有人认为,它里面所含有的极微量的金银颗粒很可能是在制造过程中遭受外界污染所致,如生产车间里的金银粉尘。
尽管“莱克格斯杯”只是一个玻璃杯,但它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现象是否也能给我们破解夜光杯之谜提供一些线索?或许,只有等到考古学家发掘出一只真正的夜光杯,才能彻底解开这个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