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民办院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2022-04-17李娜漫

民族文汇 2022年10期
关键词:民办院校资助育人立德树人

李娜漫

摘 要:从民办院校精准资助育人现状出发,研究民办院校的学生特点,探讨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构建与探索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不同,民办院校普遍存在学费较高、学生前期学习投入较大等特点,这就要求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人员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民办院校学生特点积极探索高效的资助育人工作方法,有的放矢地开展育人工作,以便于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资助育人工作实效。

关键词:立德树人;民办院校;资助育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对高校的教学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号召,教育部曾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强调,立德树人是推动我国特色化社会主义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培育全方面发展的现代社会建设者及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思想是指引前行的明灯,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何以指引我们的行动,因此育人体系的建立要以德育为先。因此,如何使高校资助工作切实达到育人的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思考。

民办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资助工作理应也必须回归到“育人”的本质上来,坚持立德树人,要注重学生资助工作的顶层设计和制度规范,将资助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上来,不断加强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切实切将国家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一、“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困境

1.家庭经济困难资格认定不够精准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格认定是实施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工作环节,目前,各大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根据学生所填上报的家庭情况证明材料及学生所在地社区开具的贫困证明进行判定。可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基层部门工作人员无法全面掌握学生的真實家庭情况,部分地区审核流程不够严谨,这为民办高校的困难生认定工作带来更大挑战与困难。

2.资助渠道单一,供需矛盾突出。

各民办高校在当前的资助体系下,普遍采用有偿资助和无偿资助,两种方式具有不同的实施方式,其中有偿资助项目的方法为国家助学贷款以及生源地贷款,而无偿资助项目则是通过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三种方式共同组建、除此之外部分民办高校还特别设立学校奖学金、评优评先、各项竞赛奖金、勤工俭学与贫困生资助紧密相关。就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来说,虽然有着金额大的特点,但呈现受助面较窄的特点。我国民办高校普遍建校时间短,校友资源有限,难以获得企业赞助或个体资本青睐,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结构不合理。国家加大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伴随着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建立与完善。但是却没有针对性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加大,而是根据学院在校人数进行分配。随着近年来民办高校扩招幅度较大,经济困难学生比例有所上升的现象,需要帮助的学生越来越多,造成了供需矛盾的问题。

3.单一注重物质资助。

高校资助工作对学生心理、思想及精神上的指导与帮助有所不足。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学校的长期资助下,认为得到经济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并没有感恩之心。一方面,部分学生利用资助金购买自己喜爱的物品,没有将其用在学习上,致使资助金与奖学金失去了原本的价值与意义。有些大学生因自身家庭困难,在社交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另一方面,贫困生毕业生就业也存在许多问题,学生需除了需要独立解决个人发展问题,还需要承担家庭负担。在目前如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贫困生易产生悲观情绪。但是目前民办高校建立与精神相匹配的资助体系不够完善,不能针对性的指导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利于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这些情况,都充分说明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应的心理问题。

二、“立德树人”视野下高校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的路径

1.改进教育方式,渗透感恩诚信教育。

现阶段,部分贫困生存在严重的思想道德品质问题,在获得资助后并未形成感恩的心态,甚至部分贫困生追求更高的物资生活,购买高端商品与同学攀比,实施效果有与实施目标背道而驰。相关数据显示,少部分通过助学贷款顺利完成学业的学生,就业后存在延迟还款、失联和拒不还款的行为。这部分学生感恩意识淡薄、诚信意识不足。所以民办高校加强对学生思政教育刻不容缓,在申请助学金贷款的过程中需要渗透诚信教育,签订诚信承诺书,并进行后期的诚信监督,告知学生毕业会还清贷款需要履行的义务。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渗透诚信和感谢教育。在实际育人过程中,应深入挖掘并树立典型模范,从贫困大学生群体中挖掘并树立学习的榜样。此外,在立德树人视野下创新资助育人方式,还应充分借助网络平台。实施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与网络环境密不可分,不仅要在学生聚集范畴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教育的积极作用与影响,同时也要运用现代化网络形式让学生更愿意接受。只有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圈内,才能进一步增强育人的实效性。

2.完善资助育人保障体系确保立德树人的实施

有效地完成对广大学生资助的办理及全方位的服务,才能真正让学生受益,才能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的贯彻与落实。资助育人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从资助育人保障机制层面上看,资助育人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有较强的政策性,并且覆盖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以往的相对传统的管理形式已经无法顺应当前的发展形势与需求。对此,加强高校学生资助育人保障体系建设,结合学生资助育人管理工作的具体作用,简化实际工作流程、减少交叉工作强度,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满意程度,同时也能为管理工作人员节省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立德树人教育中。从增强资助育人管理工作精确度层面上看,原有的资助育人管理工作模式受到多重限制,只有努力构建并优化学生资助育人管理体系,并深入挖掘大数据,,根据全面的分析与研究,精准地识别真正需要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对他们个人的基本信息、实际需求及整体表现进行合理掌控。这样的体系能帮助管理人员对受到资助的贫困大学。

三、结语

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是长期不断积累与融合的过程,只有明确正确的大方向,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才能利用多种有效举措解决各种难题,才能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毛羽.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需求与精准援助[J].公关世界,2020(12):120-121.

[2]李娟.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11):95-96.

[3]黄顺.如何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后的感恩意识[J].青年与社会,2019(16):29584BD0A3E-9038-4F33-8939-7D37B7AD61DF

猜你喜欢

民办院校资助育人立德树人
陕西民办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基于民办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慕课平台使用情况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