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让红色歌曲在感悟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2022-04-17陈郴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2年3期
关键词:东北军报效祖国事变

陈郴

在执教小学《音乐》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六课《松花江上》时,我结合歌词内容、歌曲情绪、让学生在感悟“九·一八”事变背景中汲取思政教育营养。

同学们,我们先来了解《松花江上》的创作背景。张寒晖1935年在西安城外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了这首抗日歌曲。在此,我要与同学们分享一个小故事:在这首歌曲创作之后,爱国将领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前夕,正好遇到西安爱国青年前去临潼请愿,当行至十里铺时,张学良将军驱车前去劝导学生勿去临潼,此时,刚好旁边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声悲壮,令人断肠。张学良将军听到后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一定会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这首歌对“西安事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毛泽东曾这样说:“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在日寇大举侵华的紧要关头,《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乃至全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进一步唤醒了中华儿女的民族之魂,点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烽火。同学们,你们听完之后,围绕“九·一八”事件大家想说点什么呢?

生1:“九·一八”是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

生2: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生3:“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

师:“九·一八”很凄惨,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中国东北军牺牲惨烈、老百姓无家可归、人民流离失所……

师:我们生在新中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你们作为新时代好少年,你们想对祖国说点什么呢?

生1:祖国,我爱你!

生2:我们要热爱祖国。

师:大家为什么这么热爱祖国呢?

生3:因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生4:因为祖国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

师:同学们接下来应该用怎样的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呢?

生5:我們一定要努力学习,才能为祖国做贡献。

生6:我们要记住历史,好好锻炼身体,才能报效祖国。

生7: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当解放军,去保家卫国。

师:同学们的回答真是鼓舞人心,我们长在红旗下,生在春风里,我们既不经历战乱,又不缺衣少食,所以,我们要从小立志勤奋学习、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强健体魄,长大之后才能报效祖国,祖国才能越来越强大。

思政教育核心:热爱祖国,勤奋学习,保家卫国,报效祖国。

猜你喜欢

东北军报效祖国事变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
张家坤
浅析中原大战后山东政治格局的变化
关于校园“感恩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好事变“坏”事
谈东北沦陷谁之过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查活动研究
感悟红色经典,激发爱国情怀
浅析1928—1936年张学良对日态度
f日本侵华史上一桩“悬案”的历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