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小学生使用手机现状研究

2022-04-17姬静怡李振良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育观身心健康智能手机

姬静怡 李振良

摘   要:疫情防控常态化使得线上学习普遍化和电子设备使用经常化,也使得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利弊问题进一步凸显。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是学习、个性发展的需要,同时受环境和教育观的影响,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也会给小学生带来一些危害。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克服这些不利影响,需要小学生自身、家长、学校及社会等各方正确认识其利弊,建立齐抓共管的趋利避弊体系,帮助小学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机,消除其不良影响,使其更好地为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关键词:疫情防控常态化;小学生;教育观;智能手机;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9-010X(2022)09-0036-04

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成为了影响学校教育手段与方式的最大变量。疫情防控常态化使得线上学习普遍化,由此带来的结果之一是电子设备使用的经常化,其中,智能手机的使用最为普遍。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在线学习时使用最多的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占据样本总量的73%,智能手机作为当今互联网接入量最高的电子设备,几乎每一个家庭都具备,另外,因其使用简单、便于携带、不受地点限制等特点,因此,在学生进行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就使得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利弊问题重新被广泛提及,小学生使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设备终端用于生活、学习以及学校的日常管理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一、疫情前后有关小学生使用手机政策的简要回顾

过早使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引发人们的担忧。智能手机的使用促进了人们学习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但小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一旦沉迷于手机和网络,将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2018年8月,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禁止小学生把智能手机带到学校,并且学校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但实际执行过程却并不理想,特别是在某些发达地区的小学,使用各种教学APP布置作业并在线提交,教师即时批阅和反馈后由家长辅导订正再上传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上的软件布置作业已成为越来越多学校的常规操作,有些学校已然过度依赖。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1月27日《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提出“各类学校要加强寒假期间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随之利用各种资源通过网络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成为了常规化工作。为“搭建云课堂,让孩子们在家也能开展学习”,以智能手机为主的学习终端设备被高频使用起来。针对其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教育主管部门又发布通知指出:“指导家长督促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注意用眼卫生,课间放松眼睛、眺望户外,严控电子游戏,保护学生视力。”“各地要结合本地学习资源,统筹安排,针对不同情况,实事求是,……学校教师要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资源,限时限量合理安排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由此,“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得到进一步重视。

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后,2021年1月,教育主管部门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有限带入校园”原则,即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教育部门对小学生使用手机采取“有限否定”态度,要求“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校手机管理情况纳入日常监督范围”。可见,小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仍然是当前一个十分值得关注和进一步讨论的重要问题。

二、对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利弊的评价

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利弊问题一直以来是充满争议的,不仅表现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做法,还表现在认识和日常管理中的举棋不定。为此,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当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一)作为个性发展的工具

无论是从现有文献成果还是从实证调查来看,目前智能手机主要是应用于部分地区、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上。对于欠发达地区或者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来说,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的加大和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提高,学校基本都配备了电化教学设备,基本能满足学生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化技术学习的基本需求。虽然小学生对智能手机有强烈需求,但现有技术手段完全可以满足基础教育的目标。

(二)环境因素的影响

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小学生关于智能手机的持有率与环境条件有着紧密关系。大致表现在:第一,社会经济环境。区域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在经济水平不同的地区,小学生智能手机持有率差别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对于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接受度要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城市地区小学生智能手机持有率也要高于农村地区。第二,家庭教育环境。与家长进行访谈后得知,多数家长认为在小学阶段使用智能手机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家长多是限制孩子使用智能手机。当然,也不能排除个别家庭“穷家富养”和盲目攀比现象的存在。第三,学校管理环境。目前的小学校园对于智能手机的管理多是严禁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也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应用,小学生基本上是在放学后的课余时间内使用智能手机。可见,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是缺少环境基础的。

(三)教育观基础

教育观会影响教育行为。通过对家长、教师、学校及社会等管理主体的分析,笔者发现大部分的管理主体对于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这一问题多采取严格控制的措施,在客观上忽视了小学生对于智能手机的需求。剖析其背后的原因,笔者认为涉及教育价值观的选择问题。

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想的教育观主张面向社会、面向实际、面向人类生活培养人,使教育切实服务于社会和人类生活。从小学生对于智能手机的需求性上可以发现,智能手机在很多方面能够满足小学生的需求,为其生活带来便利。对于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需求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今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多是以娱乐、学习(提高成绩)、便于管理和社交活动为目的,属于工具性需求,但它对小学生可能带来的危害也是现实的和不可回避的,其中不乏功利主义的动机,如“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而理想的教育目的则应当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三、对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利弊的认识

智能手机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危害。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笔者从需求性、危害程度这两方面对于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力求进一步发现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现实问题。

(一)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趋势不可逆转

智能手机已成为小学生在信息时代的主要娱乐工具;在学习中,智能手机也成为部分小学生在网络学习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在人际交往方面,虚拟的网络社交成为现代和未来社会的基本交往方式。

(二)过度使用智能手机的危害不可逆转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小学生借助智能手机上的解题软件可轻松获取答案,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容易使学生养成懒惰的不良心理和懒于思考的不良学习习惯,这种不劳而获式的网络学习方式给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引发的身体问题同样不可忽视,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可影响睡眠、视力等。

(三)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不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小学生在心理状态上是处于求知与获得归属与爱的需要的主要阶段,需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来满足需求。因过度使用智能手机造成的惰性心理、孤独感等都不利于满足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对于之后的生命周期的健康心理的形成也会带来不良影响。

四、引导小学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机

如果需求是不可替代的,那么就需要对这种需求进行慎重地探讨;如果危害是不可逆转的,就需要对这种危害高度重视,并想方设法趋利避害,将危害降到最低。通过对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现状的实证调查与智能手机的利弊分析得出: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总体上弊大于利,但这并不是“一禁了之”的理由。相反,要更加智慧和积极地迎接信息技术新时代的挑战。

(一)小学生要树立正确目标,提升自身意志力

小学生作為智能手机使用的主体,是探索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引导方法的内因,对于改善使用智能手机所产生的问题起到决定性作用。小学生需加强自我控制、增强自律性,从根本上抵制智能手机带来的危害。而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计划是成功的关键。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长远的学习目标。通过树立学习目标、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可规避小学生滥用手机、摆脱手机依赖症,进而合理使用智能手机、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应充分认识到智能手机对学习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明晰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最有助于成长进步,并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身学习实际,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制定符合自身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长远学习目标,并付诸实际行动。

(二)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增进亲子关系

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第一个外部环境,家长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心智发育尚未成熟,虽然对客观事物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心理和行为上对于成人的依赖还很强。蒙台梭利对亲子关系这样阐述:“父母只要集中在有限的时间里,专心陪伴孩子,让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注与重视,这就算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其实,孩子的内心世界简单而纯粹,家长作为孩子最亲密的人,应当更多地关注与理解孩子。

在家庭管控措施上,家长不能凭借其权威不讲方式地将孩子与智能手机强制分离,如没收手机、禁止上网。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将孩子的注意力从智能手机转移到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上来,帮助孩子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走出来,在现实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学校要改进校园管理办法,宽严相济

首先,学校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当前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缺少规范性和连续性,更多的是一种主观上的随意选择,且多以娱乐为主要需求,无法使小学生形成系统的媒介知识。要避免智能手机对于小学生的不良影响,减少对于小学阶段学习的冲击,学校要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到课堂,并建立系统的媒介教育学科和管理体系,帮助小学生实现早期的社会化过度。

其次,学校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校园管控措施。一方面,要严格禁止小学生在课堂使用智能手机;另一方面,在课余时间,可采取较为灵活的形式,对于不同学龄的小学生采取层级管理,如三年级以下学生禁止携带智能手机进校园,其余年级的学生可以由家长写出书面申请并交由学校批准后在紧急情况下方可使用智能手机。此外,学校要根据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使用智能手机的管理制度,以管理学生在校内使用智能手机。

最后,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通过与众多一线教师的交流后发现,多数教师表示当今小学生较难管理,原因是现代社会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学生的想法比过去复杂。这说明,要想更好地教育与管理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就需跟上时代步伐,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在师范类课程的设置上,可增加网络素养的课程内容,丰富教师的网络媒介教育;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多运用民主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此外,社会要加强监督管理,净化社会环境。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社会现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智能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硬件供应商可开发出更加智能健康的产品,软件提供者可提供更加丰富健康的信息,社会管理者可提供更为人性化的监管,为服务好小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付卫东,谭杰文.疫情期间中小学学生在线学习精准画像——基于全国62446位中小学生家长在线问卷调查的数据[J].教师教育论坛,2020,(09).

[2]伤眼、伤神、伤财……不用电子产品,孩子做不了作业?[EB/OL].http://www.banyuetan.org/jy/detail/20181012/

1000200033136041539306479877095348_1.html(2020-02-22).

[3]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2002/t20200212_420435.html

[4]郭楠轩.新媒体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5]王   琛.中小学智能手机使用利弊分析及管理对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2).

[6]贺雪欢,张志花.手机依赖对小学生身心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05).

[7]杨淑娟.小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调查与教育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

[8]牛   琳.网瘾少年增多,折射家教失误[N].中国妇女报,2006-01-18.

[9]柴祥德.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现象及学校管理思考[J].数字教育,2016,(03).

猜你喜欢

教育观身心健康智能手机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An Evaluation of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in Light of Skopos Theory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四个季度下滑缓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瑜伽与艺术体操对运动者身心健康影响作用比较分析
智能手机今年拼什么?
教育观形成的一般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