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理论下的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介研究
2022-04-16刘炜
刘 炜
(南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一、前 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1]。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代表,它是民族集体智慧和精神的象征。文旅部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指出:要“加强非遗国际传播,充分运用非遗资源,讲好中国故事”[2]。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源远流长。来自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官网的资料显示,目前,江西拥有国家级非遗文化项目88项,省级非遗文化项目558项,在种类和数量上都非常可观,且极具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近年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相关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和研究方兴未艾。因此,传播推广好江西非遗文化既能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又能提高江西非遗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本文以传播学理论为指导,分析江西非遗文化传播译介的主要原则以及影响江西非遗文化译介传播的关键要素,探究存在的问题,寻求促进江西非遗文化对外传播的举措,为江西非遗文化对外译介传播提供参考借鉴。
二、江西非遗文化传播现状
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非遗文化传播意识的不断提高,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内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媒体传播、旅游传播外,非遗文化还开始与新媒体、影视动漫、教育、会展等领域深度融合。2020年江西电视台推出了系列人文纪实片《赣风》,以江西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为世人展示出一幅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的江西民俗风情画卷,对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推介效果。非遗类书籍《文化遗产在江西》《南昌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读本》相继推出,图文并茂、生动翔实,向不同年龄层的读者普及推广江西非遗文化。除了传统领域,江西非遗还开始与新兴业态广泛融合,2020年10月抖音面向全国手艺人开启的“看见手艺”传播计划,创新了非遗传播途径,江西多位非遗传承人化身主播,将非遗文化带入大众视野,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既传播普及了非遗文化,增强了大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又带动了非遗经济增长;2022年5月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与腾讯联袂打造的融动漫游戏与非遗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手游《御龙在天》正式上线,让游戏玩家通过不同打法,走进江西非遗文化,是江西非遗与电娱行业的一次成功试水,创新了非遗传播形式。
此外,学术界对江西非遗文化的传播研究也日益关注。丘冰利用目前成熟的云计算技术,建立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播平台,形成客家文化知识图谱,将客家非遗技术融入科普传播主线,实现多渠道客家文化传播[3]。邓丹以赣南采茶戏为例,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了解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通过采用包括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在内的统计分析方法来探讨和研究市场、政府和社会等外部因素和自身内部因素对赣南采茶戏传承的影响[4]。未来,随着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逐步深入和各领域专家的通力合作,江西非遗文化传播研究必将吸引更多的目光,取得更多的成果。
相比国内传播的力度,江西非遗国际传播力度不强、相关政府部门关注度不够,网络上能搜索到的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资料比较匮乏,主要散见在中国日报英文网站上,形式以文字为主,部分配以图片,尚无对江西非遗文化的系统性译本,知网上能搜索到的有关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研究还较零落,江西非遗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亟待提升。
三、传播学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英译原则
(一)拉斯韦尔5w传播学概述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其《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5W传播学理论,对传播学发展影响深远。文章中,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过程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who)、说什么(what)、对谁说(to whom)、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具体说,“谁”就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任务,传播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或专门机构;“说什么”是指传播内容,它是由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信息组合,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渠道”是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信件、电话等人际之间的媒介,也可以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谁”指传播受众,如读者、听众、观众等,它是传播的最终对象和目的地;“效果”指信息到达受众后在认知情感、行为各层面所引起的反应,即对信息的接受情况,它是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5]。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以及“效果分析”,不仅对传播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对翻译活动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江西非遗文化传播译介原则
1.非遗文化再现与传播效果并重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旨在更好地传播人类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介到国际社会中去,让世界更好地理解、认同中华文化,从而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愿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因此,非遗文化英译传播的根本目的是要再现中国非遗文化中体现的民族审美和集体智慧,这是非遗传播的意义所在。但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的异质性和多元性,不同国家受众的文化心理、文化期待千差万别,若只注重非遗文化内涵的再现,而忽视传播受众的接受以及传播效果,很可能造成传播失败。根据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的传播学5w理论,传播过程中的5个基本要素中,最关键的便是传播效果,这是其他4个因素围绕的重点。因此,要做好非遗传播英译并得到外国受众的认同、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须兼顾非遗文化内涵的再现和传播效果,既要在传播内容上做足研究,巧妙选择符合受众审美心理、文化期待的江西非遗文化作为传播内容,又要选择适切的传播视角、传播媒介,生动再现江西非遗文化艺术美、生态美和民族智慧,使江西非遗文化英译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6]。
2.传播受众中心原则
传播受众的文化认同是关系到江西非遗文化能否有效传播的重要因素。传播学理论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接收者的接受习惯是不同的,唯有传播的信息符合传播受众的文化期待和文化心理,信息才能成功地进行传递。因此,非遗文化的传播者和接收者的文化差异会直接影响非遗文化传播效果。翻译时若不能对目标受众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背景加以充分考虑,非遗文化翻译的传播效果就难以达到,信息传播的终端即目标受众就会对传播信息产生对抗心理[7]。因此,非遗文化国际传播须建立在对受众对象的充分认识和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在江西非遗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必须尊重传播受众、分析传播受众、适应传播受众。而这需要分析传播受众所处的文化环境,并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选择受众群体接受程度高的传播内容,采取适切的传播策略、传播形式以满足他们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期待,提升非遗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
3.传播媒介多元化原则
著名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一切媒介都是我们感官的延伸[8]。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同等重要,传播媒介的形式会极大地影响传播效果。传播同样的内容,运用的传播媒介不同,取得的传播效果就会大相径庭。
当前,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中国非遗项目的跨文化传播。一方面,相较于传统媒介形式,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富媒体传播形式更加丰富,传播手段更生动、具象,也更真实、贴近生活,更能调动传播受众的关注和兴趣;另一方面,传统单向度的传播模式中,受众缺乏主动权,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相比,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社交媒体的互动传播模式更具交互性。因此,非遗文化的传播既要重视包括报纸、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的作用,更要重视新媒体为中国非遗文化传播带来的新机遇,尤其是抖音、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和自媒体。要根据受众特点多维立体地使用现代媒体技术传播江西非遗文化。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便是李子柒的短视频在海内外的爆火,她的短视频虽然没有一句英文,却用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画面让国内外诸多观众认识了中国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更让海外人士了解了中国民俗、中国美食以及视频中体现出的仁爱、勤劳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理念。因此,中国非遗项目的传播也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选择微博、facebook以及tweet等适合受众使用习惯的传播媒介进行跨文化传播。
四、江西省非遗文化传播译介关键要素
非遗翻译的目的是传播中国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彰显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中国文化的魅力,其本质是一种传播活动。根据拉斯韦尔的5W传播学理论,结合江西非遗文化英译的性质、特点和目的,可看出江西非遗对外传播译介过程中的主要要素为:(1)译介主体;(2)译介内容;(3)译介途径;(4)译介受众;(5)译介效果。而其中翻译效果是决定江西非遗传播成功与否的重中之重,是前四个要素的着眼点,各要素之间彼此关联彼此制约。优秀的译者能根据非遗文化项目的特点、翻译受众的文化背景、阅读期待选择读者最关注的翻译内容和翻译策略进行翻译。因此,根据这五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笔者分析梳理出江西省非遗传播的关键点及其中的不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深厚的译者素养
传播学理论认为,传播主体是传播活动的发起者,是传播活动的中心人物,对传播过程产生直接影响。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不仅需要对传播信息进行甄别、筛选、加工、处理;同时还担任传播内容“把关人”的角色,负责对非遗信息进行审查与合理过滤,保证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9]。传播非遗文化,地域色彩浓厚,文化内涵丰富,对译者的文化和语言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做好非遗翻译不但要有扎实的英汉双语能力,更要熟悉非遗文化项目的历史发展、形态特征、内涵特点、现世意义,熟谙西方受众的心理需求和阅读期待。目前,江西非遗文化翻译活动主要由新闻媒体或高校翻译专业教师、学者承担,翻译形式主要以针对个别项目的摘译为主,非遗文化项目名称及文化专有项英译不统一、译介较零散,译介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存在不足。如江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余夏布绣在英语新闻平台上的翻译就有Xinyu Xia embroidery、Xinyu grass linen embroidery和Xinyu grass cloth embroidery三种形式,江西非遗文化话语体系亟待建立,非遗文化翻译人才亟待培养。
(二)多元的传播媒介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大众媒体的传播形式和特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媒体时代以数字传播、网络传播和全球传播为主要特征[10],具有传播模式的多样化、信息传播渠道的融合化等诸多优势,这就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模式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实现了突破,不仅仅局限于图文传播和口耳相传,而且表现为视听语言更加生动丰富多彩的音视频传播,在传播深度、广度以及互动参与等方面也有着突出表现[11]。中宣部也多次强调要融通多媒体资源,加大传播力度,增强传播效果,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因此,多媒体资源的广泛应用对江西非遗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至关重要。目前江西非遗项目译介主要以图片加文本的形式运用互联网技术或结合旅游景区公示语进行传播,传播媒介较单一,传播效果有限,难以充分发挥视频和博客等新媒体、自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行网络传播和推广。
此外,江西非遗文化的本土译介传播还应充分利用虚拟技术,借助旅游景区体验式项目进行跨文化传播。目前,部分江西非遗场馆及园区尚未配有英文标识、英文简介、英文导游词,一些体验式项目也未充分考虑到外国游客需求,受众的体验感不强,这些都影响了江西非遗的国际传播。随着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资源越来越多地和文化传播深度融合,非遗文化中大量的民间技艺和传统文化可以通过旅游景点,运用英文图文、音频、视频甚至是虚拟技术、体验项目进行跨文化传播,让游客身临其境,充分体验感受江西非遗项目的艺术美、形态美,领略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三)适切的翻译策略
作为一项传播活动,江西非遗项目的译介传播目的在于让读者受众充分认识、领略、欣赏江西非遗文化的内涵和艺术魅力,按照Newmark的文本类型理论,非遗文化外宣英译属于呼唤型文本,在翻译上遵循“读者第一”的原则,翻译方法上侧重使用交际翻译方法,表达形式上主要以欠额翻译为主,译文力求通顺、简朴、清晰、直接[12]。因此,译者不但要坚守文化自信,坚持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又要力求使译文在本土化过程中为他者所接受[13],既要熟悉江西非遗文化项目的历史内涵、形态特征,使用适切的翻译策略呈现地域色彩独特的非遗项目名称等文化专有项,传递出江西地方文化内涵,又要了解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和阅读期待,遵循英美国家的语篇习惯,传播策略,灵活采用编译、摘译、变译法等翻译方法和策略进行语篇的重构和翻译。换句话说,译者在非遗文化项目内涵特色上要“存异”,在非遗译介传播风格和特点上要“求同”[14]。目前,针对非遗项目的名称和文化专有项英译,国内主流的翻译策略是直译或音译结合释译法,但在语篇翻译上,仍主要采用直译法,过分忠实于汉语外宣材料原文,忽视目标语文化和目标国受众接受,未结合传播受众阅读期待和目标语的语篇特点对原文文化核心信息进行提取和再创[15],影响了外宣传播的实际效果。如下例中国日报官网上有关江西非遗项目南丰傩舞的英文介绍节选[16],文本篇幅过长,傩舞典型的形态特征和风格特点信息不够突出、语言不够精练,文本过于忠实原文,未充分考虑读者受众的阅读期待和体验。
五、江西非遗文化传播译介提升策略
(一)鼓励非遗专家与中西译者三方协作,强化非遗翻译团队建设
目前,江西省共有3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其中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4个、研究基地3个、传承基地4个、传播基地14个[17],对江西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非遗文化译介传播相关研究相对滞后。要改善这一现状,政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应发挥统筹和主导作用,建立非遗传播译介平台,促进非遗文化研究机构与高校翻译院系的合作。非遗文本中包含大量文化专有项,既要有非遗研究专家与译者的交流,以再现非遗文化内涵;又需中西译者的通力合作,以提高传播受众对非遗文化的接受和认可。此外,政府还应积极牵头建立江西非遗双语语料库,提高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言规范性,建立江西非遗话语体系,推动非遗文化国际传播。另一方面,非遗文化译介人才的培养也直接影响到非遗传播的发展。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高校加快培养政治意识强、跨文化能力突出、翻译素养高的翻译人才,提高非遗文化翻译人才储备,促进江西非遗文化翻译向专业化、团队化方向发展。
(二)借力新媒体技术与旅游产业发展,拓展传播渠道
当前江西非遗文化数量众多、种类丰富,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但其国际译介传播效果还不理想,传播媒介、传播渠道不丰富。因此,江西非遗传播主体应积极统筹推进江西非遗英文网站建立、江西非遗英语宣传画册编撰工作,要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媒体资源和科技手段促进非遗译介传播,丰富江西非遗跨文化传播手段。江西非遗项目中,大量民间技艺、舞蹈、戏曲、体育项目都具有较高的体验感和观赏性,在江西旅游业发展迅猛、媒体形态多样的今天,江西非遗传播应开拓多语种多元化传播媒介,充分发挥旅游景点的传播作用,将多模态传播媒介甚至是虚拟科技融入景区中非遗文化项目的译介传播,既能提高传播受众的体验感,又能增加他们的参与性。如南丰傩舞非遗项目,可以利用VR技术让中西方游客体验不同傩舞角色扮演,配以角色和道具的英文介绍,增强非遗文化的趣味性、体验性和科技感,让非遗文化传播摆脱传统文字图片的束缚,从单一的图文媒介向立体多维的多模态、交互媒介转变,使江西非遗文化传播真正地活起来。
(三)重视受众反馈,建立传播反馈机制
江西非遗传播效果是衡量非遗传播的关键,而这直接取决于传播受众对非遗文化的接受度。陈小慰在谈到外宣翻译时曾指出:受众是不可缺少和必须考虑的因素,说服的成功取决于受众对说服者言谈方式的认同。然而,“我们目前的对外宣传缺乏内外有别的意识,没有考虑国外受众的思维共性、心理习惯、信息需求和言语表现形式等因素,造成受众对其缺乏认同,从而导致宣传失败”[18]。目前,在江西非遗国际传播中,尚无国外受众信息反馈相关研究与机制,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缺乏双向互动渠道。江西省文旅厅等非遗传播主体可以利用网络等渠道对省内留学生群体进行受众反馈,了解异域文化受众的心理需求和感受,优化非遗文化英译,灵活使用摘译、编译、变译法,使译文贴近受众心理期待和阅读习惯。此外,江西省非遗传播研究机构应加大非遗国际传播研究力度,鼓励非遗传播专家学者基于非遗传播受众问卷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平行文本对比研究方法,分析目标受众的认知心理和阅读感受,优化江西非遗文化传播英译策略,提升传播效果。
总之,江西非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译介传播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相较于国内传播,江西非遗文化国际传播译介仍处起步阶段,在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江西非遗文化要提高国际影响力,应重视传承人与中西译者三方合作、变“译者主体”为“受众主体”、变“传统媒介主体”为“新媒体主体”、变“译者单向传播”为“译者受众双向互动”,充分再现江西非遗文化的内涵美、意蕴美、文化美的同时,紧跟时代发展,创新传播内容、传播形式,构建多维度、多渠道、交互式江西非遗传播译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