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某研究所为例
2022-04-16郭淑敏
郭淑敏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当前,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日益加快,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实力的基石。但有些科研单位,重视科技创新而轻成果转化[1,2],导致许多科技创新成果一旦形成后,就成为实验室待嫁的公主,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失去其应有的成果价值。据测算,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距发达国家约80%还有很大差距[3],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迫在眉睫[4]。
1 研究方法与手段
文章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三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套调研问卷,通过座谈交流、填写问卷、收集材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并通过问卷星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次问卷设计题目有单选题和多选并排序题。单选题以答题百分率统计其概率度。多选并排序题则采用各选项的权重及赋分和综合得分计算。数据呈现形式有表格型、饼状图、柱状图等。参加此次问卷调研的人员共56 人,有4 类:管理人员占12.50%,团队首席占19.64%,团队骨干占44.64%,一般科研人员23.21%。26 个选择题分类统计结果:在该研究所近10 年取得的成果类型调研中,新技术比例占71.34%、新专利占71.43%、新产品占48.21%、新著作(包括软著)占44.64%、新模式或新理念占35.71%。在已转化成果中,新技术综合得分最高为4.52 分,其次是新专利得2.89 分,新产品2.77 分。尽管该研究所领导和各团队都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作用,正日益重视并积极布局成果转化工作,但经过系统研究发现,该所成果转化工作存在一定制约因素,还有很大潜力和提升空间。
2 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2.1 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尽管该研究所在逐步重视成果转化工作,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部、院号召,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成果转化的制度和政策,对促进该研究所成果转化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与成果转化优秀案例院所相比,与该研究所科技创新取得的累累硕果相比相对没有发挥出最大潜力,还有很大空间待挖掘。仔细分析该研究所近10 年来制定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其特点就是比较宏观和笼统,缺乏对不同学科成果的针对性,体制机制的创新性不强,与农业农村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需求结合不够紧密。虽然有总体管理制度,但没有一些实施细则和具体办法,对科研人员激励机制除经济奖励外,在年终考核、评职、评优中没有充分体现,没有最大程度地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开展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对该研究所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2.2 机构设置及工作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的直接部署与领导下,2018 年该研究所成立了科技与成果转化处,并明确了其成果转化职责,相关工作由一名副处长负责,对该研究所成果转化工作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但就该研究所科技创新取得的累累硕果对成果转化工作的要求、与当前各团队对加强成果转化工作的期望与诉求相比,成果转化人员力量配备明显不足。从此次调研看,约70%的团队首席和科研骨干都明确对该研究所在加强成果转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方面提出了强烈要求,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薄弱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研究所成果转化工作的高效开展。
2.3 资金短缺限制了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据调研,因为缺乏必要的成果转化资金,一大部分专利等成果一旦获得专利权证,就成了实验室“待嫁的公主”被束之高阁,没有得到有效及时转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时效性越来越差,最终失去了成果的使用价值。目前国家资助科技创新立项时,不再专门资助成果转化方面的配套资金(从2018年后国家取消成果转化资金)。而研究所没有提供成果转化资金的能力,加上大部分科研人员科研强,引资能力弱,缺成果转化资金就成了普遍现在。该次调研统计数据表明,在制约成果转化的外部因素中,资金短缺成为成果转化的重要制约因素。有些成果转化成功投入因素中,靠合作企业投入占比最高,其次为政府投入,其它途径比例极小。在科研立项时都做过精细化预算,根本没有成果转化这笔预算,导致一大批优秀科技成果因缺乏成果转化资金而无法继续深入到生产系统、产业系统,没有解决科技创新“最后1公里”问题。
2.4 转化渠道单一阻碍了成果转化效率
虽然每年一定时期国家和不同层级的管理部门也举办一定范围的成果交易会等,上级管理部门也成立了成果转化或技术转移服务中心等平台,但由于受成果形成中试熟化等时间节点影响,线上登记注册往往不够及时,线上线下对接环节较多等原因,导致有些最新的科技成果不能更广泛及时地宣传推介。据调研,该研究所多数科技成果转化是通过本团队或成果持有人个人途径宣传推介乃至成功转化的。毕竟,团队或团队内科研人员转化资源是有限的,宣传推介的广泛性也是有限的,这严重制约了成果的高效转化,而且,科技成果转化的时效性很强,错过了成果转化的最佳时机就会降低成果的利用价值,在国际、国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就容易被同行赶超甚至替代[5]。
2.5 人才奇缺制约成果转化能动发展
从该研究所科技、管理、支撑与转化4只队伍配备来说,成果转化人才奇缺、队伍最弱。首先,从管理层来说,尽管该研究所工作职责明确其成果转化工作由科技与成果转化处一名副处长负责,仅仅一人,没有成果转化专职队伍,力量明显不够,影响成果转化工作;其次,从团队来讲,绝大多数团队没有明确设置成果转化岗位,基本上由课题组根据各自成果产出情况自行转化,有的因人力受限,专利等科技成果产出后被束之高阁而丧失了成果的使用价值;第三,因成果转化资金短缺等原因更没有聘任所外职业经理人或职业经纪人等专业人员协助完成成果转化工作,但专业人员对市场需求动态信息了解更及时和全面,成果转化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强,因而可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3 促进研究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根据研究所六大学科群不同学科特点,给每个团队建立目标责任,研究所与团队首席签订具体量化目标合同,年底完成和完不成目标任务都有明确奖惩办法。二是加快制定研究所科技特派员制度,有条件的团队聘任有责任、有担当,热爱“三农”事业的资深科研人员为科技特派员,每年到基层蹲点时间、实施成果转化推广面积和效益都有具体量化标准。三是每个团队明确设置转化岗位—成果转化专员,每年从创新工程或基本科研业务费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支持成果转化工作,对完成任务的专员给予荣誉奖励和一定比例物质奖励。总之,通过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使研究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并积极促进工作开展。
3.2 强化组织机构建设
一是尽快成立成果转化专门处室,配备相应人员,强化成果转化队伍,对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保护、成果培育及市场开发等进行系统管理。要定期举办知识产权、合同法及市场培育等专业培训班,强化全所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知识保护意识,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科研人员熟悉市场及开拓市场的综合能力。二是如果研究所因编制受限不能尽快成立成果转化专门处室,也要努力加强成果转化方面的组织力量,增加配备1~2名成果转化专(兼)职人员,加强成果转化方面组织、宣传、协调、引导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工作,加强与各团队联系,对各团队研究方向符合生产实际需求、有望培育成重点成果的加以重点扶持。
3.3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一是研究所每年从科技创新工程经费或基本科研业务费中抽出一定比例,筛选出与国家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与产业发展结合紧密并在3年内有望培育成更大成果的科技成果,经过严格申报与考核,予以重点支持。二是鼓励各团队成果转化骨干积极“走出去”,通过多种途径争取国际、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多方资金支持,促成成果转化高效开展。
3.4 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一是加快培养成果转化管理人才,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专业机构,对管理岗位人员开展合同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相关法规较为系统的培训,并加强宣传、推介和服务技能培训,使这些部门人员都具备成果转化管理相应的知识和较高技能。二是加快培养成果转化科研复合型人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办法培养成果转化专(兼)职专员,增强成果转化综合能力。三是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聘任所外成果转化职业经理人或职业经纪人,兼职从事研究所成果转化工作,同时尽快培养出本单位成熟的成果转化队伍,促进研究所成果转化工作实现新突破。
3.5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搭建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6,7]。以研究所六大学科群14 个创新团队为主体,以所外相关研究所学科团队为补充,建立跨学科、跨团队、跨研究所的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由相关机构专人负责,主要为相关成果的大联合、大协作、大集成提供信息服务、组织引导、协调推进等。二是尽快健全分类考核评价机制。根据研究所学科和成果特点,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的维度分出软科学类、产品类、应用技术类等不同评价标准,并加强研究,努力制定出一套综合权衡的指标体系,为研究所全面发展服务,避免出现某学科全国排第一,研究所团队排名滞后的尴尬局面[8]。三是探索建立有效的成果转化模式。对一些全国权威学科,如肥料、智慧农业、食用菌等可参照茶叶所“五个一”模式,在全国建立紧密联县机制,指定一位专家+编制一个规划+扶持一个产业+推广一套技术+转化一批成果,长期扎下根去,久久为攻,抓出成效。四是加强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对一些优势学科和团队,所里给予颁证、授权、制定目标、考核奖励,通过长期扶持,产生更大社会经济效益[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