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高校加强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2-04-16皮坚
皮 坚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高校加强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教育的路径探析
皮 坚
(长沙市教育保障服务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0)
国家治理现代化着力于提高完善基本政治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使得政治体制更为完善,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高校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是培养全面发展大学生的重要举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未来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推动者和促进者。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专业素质、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等诸多方面,积极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基本要义。因此,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教育,探索其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家治理现代化;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教育;路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面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1]。
一 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内容体系
积极心理素质是在个体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社会化进程所形成的正向的综合心理能力和质量。目前积极心理学界普遍认为积极的人格包括6种美德(智慧、勇气、仁慈、公正、克制、超越)和24种品格力量(创造力、好奇心、头脑开明、爱学习、洞察力、勇敢、坚持、正直、有活力、爱、善良、交际、公民权、公正、领导能力、宽恕和仁慈、谦虚谦逊、谨慎、自律自控、欣赏美丽和卓越、感恩、希望、幽默、精神信仰)[2]。上述6种美德和24种品格力量构成了奠定人全面发展的品格和心理基础,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人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
(一)积极认知
积极认知是个体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抱有积极预期的思维过程,直接影响着个体未来所采取的行动。大学生自我认知是在大学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对自身的状态以及自身与客观环境,自身与周围人群关系的评价和判断,从而得出自身是否与周围环境和人群相处融洽的结论。不同的认知决定了个体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态度[3]。拥有积极认知的大学生会正确地看待事物,持之以恒地坚持目标并不断达成预期目标;拥有消极认知的大学生则片面地看待事物,情绪消极悲观,自尊心、自信心、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相对薄弱,容易出现各种适应性障碍和心理困惑。积极认知是大学生对自身以及自身与周围环境、人际关系所做出的一种正向的、积极的评价和判断。
培养积极认知需要个体积极参与社会交往、合理运用社会比较策略、综合利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来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在全面客观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心理品质。在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全面的自我评价和积极的自我悦纳,能够正视自身的优缺点,扬长避短,不断实现超越和突破;要注重引导学生确立适当的期望水平,量力而行、量体裁衣,定准自己的期望和目标,有效激发个体潜能,锻炼个体的意志品质;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归因训练根本在于引导个体进行成功的内部归因(自身的努力、能力等)和失败的外部归因(外部的环境、运气等),从而提升个体的成就感、自信心和自尊心。高校教师因进行个性化归因训练,针对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归因训练,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归因;要注重引导学生提高抗挫能力,耐心细致地陪伴帮助学生进行正确归因,转变认知,努力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4]。
(二)积极情绪
关于积极情绪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不同的界定和描述。总体而言,积极情绪应包括两个核心要素:一是有产生积极情绪的来源或刺激,即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个体的目标得以实现等。二是必须伴随有愉悦的主观体验。概言之,积极情绪是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所产生的愉快、幸福的主观体验。根据Fredrickson的观点,积极情绪主要包括快乐、兴趣、满足、爱、自豪和感恩六种情绪[5]。积极情绪能扩展个体认知,促进个体有效解决问题、促进个体创造力发展;积极情绪能使个体有效应对和舒缓生活中的压力,促进个体身心健康,保持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个体社会适应水平,促进个体社会化;积极情绪能使因消极情绪所引起的个体生理机能高度唤醒的状态恢复到正常水平,促进个体身体健康,也能消解高度紧张状态下个体思维活动受到限制的状态,使个体思维活动恢复正常。此外,积极情绪对于集体和组织也至关重要,能够在组织内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励组织内成员积极进取,提高组织效率。
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是维护个体身心健康、提高个体学习效率、发展和谐人际关系、促进个体社会适应和社会化进程的重要基础,高校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开发情绪智力和增进学生幸福感,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促进学生积极情绪的产生;通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发展移情的能力,利他利己,分享合作;通过组织各种角色扮演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积极的情绪,最终悦纳自己;通过组织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熏陶培养开发学生情绪智力。高校要帮助学生塑造乐观、外向、自尊和内控的积极人格;帮助学生树立理性的比较标准和对象,在理性的比较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得到更多的幸福感,提升幸福指数;帮助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和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这有利于帮助学生顺利排解各种心理困惑,积极应对人生的低潮;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预期,确立可行的目标,目标的实现、任务的完成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提升幸福感。
(三)积极意志行为
意志与行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坚强的意志维持并促进行为的发生,消沉的意志导致行为的减少。意志力是后天习得的,能够通过训练来进行培养和获得。积极意志行为是指一个人拥有明确的目标任务,为了完成目标任务,个体随时进行自我调节并使行为坚持下去的过程。
积极意志行为是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行为发挥着组织、调节、保障等重要功能。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定型期的大学生意志行为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呈现出自觉性普遍较高、坚韧性逐渐增强、独立性得到锻炼但仍具有一定依赖性、行动迅速但不够持久的普遍特征[6]。基于意志的后天形成性和可塑性,高校教师应顺势而为,主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意志行为。高校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循序渐进地养成,督促学生时刻进行自省,加强自我克制,自觉抵制外界诱惑,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正确面对失败挫折,坚定目标信念,严格执行目标计划,不断锤炼坚强的意志行为。
(四)积极人格
人格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积极人格是个体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是积极的、正向的,包括“正性的利己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7]两个主要特征,对内能悦纳自己,对外能与他人保持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人格包括上述所提的6种美德和24种品格力量。积极人格对于保持个体身心健康,提升个体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伴随着大学生因人格障碍问题引发的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率居高不下,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整体上大学生积极人格发展水平比非大学生群体高,但也存在显著的群体内差异性。例如,学生干部群体积极人格整体高于非学生干部群体,学习成绩优异者优于成绩较差的群体。“人不是按照由基因图谱规定的规定路径来发展自己的,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内在因素、外部行为、社会文化环境是交互作用的。”[8]人格亦是个体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积极人格高校要注重为学生创设积极的、良好的校园物质精神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环境中熏陶、潜移默化地养成积极人格;要组织开展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党团活动、班级活动、心理健康团体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体验中锤炼积极人格;教师群体要注重自己积极人格的修炼,以身示范,做学生积极人格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二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校要落实这一重大举措就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解决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生成长困惑和发展困境的重大任务。
(一)面对社会深刻变迁过程中各种适应压力和发展困境的必然之举
工业化和技术革命以前所未有的范围、幅度和速度掀起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技术革新。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使社会上所有组织都越来越窘于应付,处理不当,给现代人的适应和发展造成了困惑。面对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变得越来越无所适从,无处安放:越来越细化的分工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且沦为高速运转的机器附庸;高密度的人口集中和市场所倡导的竞争提升了人的生存成本,加剧了人的生存压力,导致人际冲突加剧,违法犯罪频发;传统核心家庭结构遭遇消解,家庭的生产、生殖、教育等功能日益消退,家庭不再是温暖的港湾[9]。
片面追求知识和技能的现代教育,忽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导致学生出现各种适应障碍和成长困惑;价值取向多元化使个体经常处于价值冲突和矛盾之中,导致个体内心的冲突,造成了现代社会整体的价值危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们之间的直接交往被虚拟交往所逐渐取代,彼此之间形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10]。面对社会深刻变迁过程中现代人所遭遇的适应发展困境,高校有责任将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前置,在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时期的大学阶段因时而化,适时开展学生积极心理素质培育。
(二)党和国家应对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失序和利益冲突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使命责任
积极追求幸福感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类社会的历史追求,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确证。提升人的幸福感是近代心理科学和中国共产党人共同的使命和责任。近代科学心理学具有三项重要的使命:一是治疗精神疾病,二是使普通人的生活更加幸福,三是发掘并培养人才。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初心和使命。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和风险高发期。尽管自2010年以来我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显著提升,综合国力越来越强,但是人民的幸福感并没有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而成直线上升的趋势,诸多矛盾叠加,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既注重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也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加保障、更可持续。
(三)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生成长困惑和发展困境的重大任务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到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提高了高等教育普及率,使更多的学生拥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提升了我国劳动者整体素质和水平,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解放。然而,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和发展给高校和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校的发展速度和教师的素质提升,迫切需要满足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需要。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也使得大学生不再是社会的稀缺资源,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入社会,如何拥有核心竞争力以致于被社会所需要实现个人价值成为每个大学生的发展困惑。反观大学校园,一些高校出现了教育价值失衡,教育行为失措,学校功能变异,学术道德沦丧等诸多问题;学生层面出现了伦理道德滑坡,人生理想丧失,价值观沦丧,学习目标缺失,发展适应困难等现实问题,“啃老族”“毕业即失业”“丧文化”等消极的人生信条在高校屡见不鲜,更为痛心的是每年因为各种心理困惑没有得到排解导致自杀、他杀等校园悲剧的现象在高校时有发生[11]。适应和发展的困惑成为当前高校普遍面临的难题,因此对学生开展积极心理素质教育,挖掘学生的积极力量,培养其积极认知、积极情感、积极意志行为和积极人格,正确看待人生困境是高校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
(四)反思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偏离心理健康工作使命的回顾之举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是高校管理者关注的重大课题。科学心理学的三大重要使命分别是治疗精神疾病、使人生活得更加幸福以及发掘并培养人才。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迫于从上至下一以贯之的“学生非正常死亡零容忍”的目标压力,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仅仅停留在治疗精神疾病的最低使命层次,“保底线、求稳定、不因心理问题而死人”成为了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最重要的工作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以及通过个别心理咨询消除心理问题学生危机成为了这支队伍最主要的工作方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形式化、课程化和医学化[12]。底线式的工作格局严重违背了心理学促进人的幸福、培养人才的高层次使命,无法触及学生的心灵,无法挖掘学生积极的潜能,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治疗模式,而不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发展模式。积极心理素质发展视域下的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应该从根本上树立积极的心理取向作为引领,创造积极的心理实践作为途径,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增强积极的心理体验、激发积极的内在潜能和优势,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个人幸福感和价值感的获得,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三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高校加强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的实践路径
国家治理现代化着力于提高完善基本政治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使得政治体制更为完善,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高校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身心健康是人的发展的健康基础和根本前提,积极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核心和主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迫切需要高校加强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教育,构建融积极的校园文化、课堂教学、网络服务平台、心理咨询和团体训练于一体的实施体系。
(一)夯实积极心理素质熏陶的校园文化基础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由师生共同创造并逐渐凝练而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总称”,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审美的校园物质文化、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和凸显人性化的校园制度文化,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与影响作用”。校园建筑、学生宿舍、学校食堂、学校文化广场、运动场、图书馆、实验室、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站等等都是校园物质文化的直观体现,“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校园物质文化蕴含着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文化和办学理念。校园物质文化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运动息息相关,是学生日常最亲密、接触最频繁的场所,因此高校要注重以积极的理念打造校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楼一舍等,使学生在日常的接触中能受到校园物质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本质体现。校风校训校史、人文精神、学校传统都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精神文化具有稳定性、传承性。校园精神文化承载着学校的历史积淀、文化底蕴、精神动力,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宝贵精神财富,启迪学生思想智慧、育化学生道德品质、涵养学生胸怀格局、塑造学生个性品质。高校要把握学生入校教育关键时机,将学校精神文化精神主动贯彻给学生;在学生入校之后,学校各级组织团体要通过文体活动、学术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等载体形式培育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刚性体现。校园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章程、校纪校规、各部门管理制度等。校园制度文化能规范师生言行举止,使师生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使学校各项工作能有序进行,促进师生形成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使自由纪律、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文化深入师生。
(二)把握积极心理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阵地
课堂教学是开展学生积极心理素质教育的最直接、最快捷、最主要的途径。积极心理素质课堂教学主阵地的把握关键在于两个要素:一是教师。教师要落实“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学生不分等次,每个学生都有成长的潜能;教师需要从传统教育体制下唯分数和知识灌输的理念中跳出来,实施学生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注重赏识学生,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成长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本人也要以正确的“三观”、积极的风貌、乐观的态度引领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示范者。此外,高校全体教师都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体教师也都应该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积极心理素质发展的责任人。二是课堂环境。课堂环境要倡导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改革课堂考核评价标准。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课堂还是其他教学课堂,教师都要积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共同参与的师生关系,把学生作为平等的主体来对待,在新型师生关系氛围下成长的学生人格会更健全。心理健康素质的养成是长期的、隐性的、滞后的,在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方面要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改革课堂考核评价标准,从定量评价转向定性评价,从分数评价转向实践活动过程所形成的积极认知、积极情感、积极意志、积极行为评价。
(三)完善积极心理素质服务的多元网络平台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融入社会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13],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教育也要因时而化,因势而化,顺势而为,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完善心理健康网络平台建设,发挥网络平台“自助、互助、求助”功能,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服务。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测量测试、传授心理健康训练方法帮助学生“自助”;通过网络BBS社区、QQ群、微信群、微博等网络虚拟空间引导学生之间“互助”;通过公开心理求助信息途径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心理帮助。
(四)开展积极心理潜能挖掘的心理咨询和团体训练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为大学生求助者提供心理帮助和心理指导,解决其心理问题的过程。心理咨询和团体训练对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积极心理素质视角下的大学生都是具有良好潜能且能够发展出积极品质的个体。该理念下的心理咨询颠覆了传统心理咨询关注问题本身的模式,以来访者为中心,寻找个体生命中的积极力量,关注事件的积极意义,关注发展,重视潜能的开发。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郭雯.性格优势与美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3]肖永春.幸福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张艳霞.学生归因训练的途径和方法[J].当代教育科学,2009(17).
[5]郭小艳,王振红.积极心理情绪的概念、功能与意义[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
[6]邓艳香.大学生意志力培养探析[J].时代教育,2013(9).
[7]李燕.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的实践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8]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9]秦浩平.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J].上海商业,2008(7).
[10]刘丛丛.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虚拟实践——以人的发展旨趣为依归[D].浙江师范大学,2011.
[11]李华伟.当代大学生生活空虚化的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7).
[12]孙硕.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4(4).
[13]饶立新.精准判断历史方位全面推进我国信息化事业高质量发展[EB/OL].(2019-12-31)[2021-10-09].http://theory. people.com.cn/n1/2019/1231/c40531-31530376.html.
2021-11-06
皮坚(1975-),女,湖南平江人,长沙市教育保障服务中心政工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3-2219(2022)02-0090-04
(责任编校: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