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思政课教师科研之困与突围之路

2022-04-16李丽娜彭静静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思政院校高职

李丽娜,彭静静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并将之提到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予以大力建设。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岗位要求,提出要坚持以思政课教学为核心的科研导向,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开展科研。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体现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要求。《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首次提出要“建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思政课程”。2021年10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的工作要求。因此,高职思政课教师要在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开展科研的基础上,研究高职思政课教学特点和规律,使高职思政课改革创新符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技能型社会建设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

一、科研能力是高职思政课教师的必备素质

必备的科研能力是对全体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统一要求。初等和中等教育更加强调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教学规范性等教学方面的要求,而高等学校对于教师科研能力的要求更为重视。可以说科研能力的高低是区别初、中等学校教师与高校教师的重要核心素质。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突飞猛进,逐渐满足了课堂教学的需要,接下来亟需通过科研能力的提升反哺支撑教学,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

(一)科研能力是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实效的重要基础

我们稍微考察一下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就会发现,没有科研支撑的教学难以称之为高质量教学。从动态角度看,科研与教学是一对深层互动、密不可分、相得益彰的关系,二者互为条件,互相转化。互为条件表现在科研以教学为基础,教学以科研为动力,通过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意识捕捉选题,开展学术探究,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互相转化表现为教学中的问题可以上升为科研选题,科研成果可以转化为教学内容。从静态角度看,教学包含着科研,科研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进行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科研过程。

高校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课程体系,其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的显现将直接受制于教师的科研能力。“深入浅出”是思政课教学普遍采用的授课方法,其中离不开科研的功劳。研究越深入,思维就越深刻,理解就越透彻,讲授越能达到更高层次的通俗易懂,即浅出。对于高职思政课教师来说,要把教书育人与重视科研科学地有机统一起来,以学术讲政治,同时关照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和高职学生的鲜明特点,真正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学生技能成才培养目标。

(二)科研能力是思政课教师职业认同的主要来源

职业认同与科研能力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凡是能够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和尊重的职业,其从业者的科研能力一般都处于较高水平。以前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思政课教师在内,都认为与高校其他课程相比,思政课学科性较弱、学术性欠缺、专业性不足,难以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由此产生技不如人、矮人一等、自我否定的看法,甚至一些人认为思政课是门“水课”,谁都能讲,这种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轻视大大削弱了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重视与日俱增,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自信也水涨船高,但仍不乏对科研持可有可无、畏难恐慌、无所适从等态度者。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要”的要求,主要包括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其中“思维要新”和“视野要广”,都是需要通过提高研究能力才能达到的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严格按照这六项要求,苦练内功、夯实基础、提高修养,以科研引领思政课程改革创新与实践,以科研提升思政课思想性和理论性,以科研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义无反顾走上科研之路,下大力气破解教学重点难点,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崇高使命,以丰硕的科研成果提升身份认同感和职业成就感。

(三)科研能力是思政课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

2021年12月召开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公布,截至2021年11月底,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人数超过12.7万,比2016年增加6万〔1〕,五年来增长近50%。随着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扩充,以数量增加为短期目标的任务完成后,必然要开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而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既是对教学的深入探索,也符合教师的成长规律。

高校思政课教科研是一项需要长年累月、日复一日做下去的持久事业,如果没有研究的拓展和深化,教师势必会在一成不变的重复中丧失前进的动力,学生的出勤率、抬头率和点头率更是难以保证。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总体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教学与科研难以统筹兼顾、平衡发展、两全其美〔2〕。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当教师通过持之以恒的科研对所讲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时,他就会自然树立起学术自信,讲授的内容会更具逻辑性、系统性、全面性,讲授的方式引经据典、信心十足、激情澎湃,讲授的效果引人入胜、意犹未尽。这种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教学成就感将大大激励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成长,实现由普通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二、高职思政课教师的科研困境

尽管明确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具备必要的科研能力,不因教育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实际上,同为高校思政课教师,高职教师与本科教师相比,在科研水平、科研成果、科研平台建设等各个方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弱势,高职思政课教师身受科研之困,难以通过高质量科研支撑深度教学。

(一)科研基础薄弱

从学校历史沿革层面来看,许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院校、技工学校合并、升级组建而成,对原有中等教育的管理模式的路径依赖较为明显,缺乏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入了解,科研基础和管理经验比较欠缺。受此影响,高职教师在论文发表、课题申报、成果获奖等方面,往往受制于院校平台和职称学历等门槛要求,屡遭失败,难以刊发高水平论文,申报高级别课题,获评高等级奖项,导致高职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普遍不高,进而形成了越是科研条件不足,越是缺少科研动力,越是难以产出科研成果,并且凭借个人努力难以突破的恶性循环。高职院校人文社科研究能力发展迟缓,其创新性、前瞻性、实效性偏低,人文社科类成果应用价值、社会认可度不理想〔3〕。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的实际成效。

具体到高职思政课,这一点就表现得更为突出。由于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在短时期内得到了大量的扩充,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培养的研究生一时间供不应求的情况。为了满足国家1∶350的思政课师生比例,许多学校不得不从一些相近学科,比如教育学、历史学、政治学、哲学等学科背景相近的教师队伍中遴选思政教师;还有一些具备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领导干部、辅导员、行政人员也成为思政课教师队伍扩充的重要来源。队伍的快速发展暂时满足了思政课教学的需要,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融合度较低的多元化、复杂化的学科背景,也对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出了挑战:囿于原有的学科思维背景,加之高职院校通常比本科院校要求更多的教学任务,高职教师难以围绕思政课教学产生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二)科研意识淡薄

正是由于高职院校的科研基础较为薄弱,许多人认为高职教师搞科研是没有前途的,即使必须要面对科研也是迫于评职称或考核要求。因此,在教育实践中,高职教师往往会把工作重心放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上,试图以此达到以己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甚至会以教学任务繁重为由,作为自己科研能力不足的慰藉。这种教学科研“二分法”思维的背后有迫于现实的无奈,也是对高职科研工作的误解。

具体到高职思政课教师,其科研意识相较于专业课教师则更为淡薄。随着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点在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强化类型属性,并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期实现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但在高职院校技术技能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高职思政教育的探索则严重滞后,类型化特点消解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路径依赖中〔4〕。这就导致高职思政课教师的科研一方面在和本科思政课教师同台竞技“高阶性”的过程中败下阵来,另一方面又缺乏对高职思政课“类型化”研究的意识,难以实现对科研困境的有效突破。

(三)科研能力不足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不断得到提升。但与本科相比,高职教师的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快速扩充的过程中,博士研究生或正高级职称是本科院校人才引进的标配,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主要流向本科院校。尽管近年来国家不断重视和加强职业教育,但受到层次属性和发展平台等因素限制,在双向选择中,很多博士、高级职称教师仍缺少到高职院校就职的意愿。

目前,高职思政课新教师仍以年轻的硕士研究生为主。由于缺少博士阶段的学术训练,加之承担了较多的教学任务,年轻硕士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成绩难以实现短期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师中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比例偏低,专家学者型教师人数较少,科研能力比较薄弱,学术氛围不够浓厚,缺乏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科研团队,都导致高层次的科研成果微乎其微,整体科研水平偏低。

三、高职思政课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突围之路

科研能力的提升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无论是高职还是本科思政课教师,在申报科研项目、发表科研成果方面都是统一标准、同台竞技。但从结果看,高职在与本科思政课教师科研的同台竞争中,无论是科研立项的数量和质量,还是成果的层次和水平,都处于绝对弱势,与占高等院校数量半壁江山的分量极不相称,高职思政课教师也面临发展瓶颈,深受科研之困,亟需寻找突围之路。

(一)夯实科研基础

1.打破路径依赖,加强顶层设计。高职院校应提高站位、一体谋划、统筹推进科研工作。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突出了高职思政教育的类型特色。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提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的工作要求。一系列的文件出台,意味着高职院校要把思政课科研工作放在事关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加以考虑,从为党和国家培养接班人的高度,结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和高职思政课特点,全面加强科研工作的顶层设计。

2.加强科研管理,营造良好氛围。管理和服务是对顶层设计理念的具体落实。第一,加强对教师的科研指导。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部门要拓宽信息渠道,及时关注、搜集、发布、解读最新的科研政策和信息,增强教师对科研动态的敏感度。搭建学术研究平台,通过“教育教学论坛”“青椒荟”等形式开展关于科研课题申报、科研成果评奖、论文写作发表、出版资助等方面的培训讨论和分享交流,增长教师开展科研的经验。第二,加大科研经费的保障力度。参考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以及省市级各类思政专项研究课题申报要求,设立校级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课题,并给予经费支持,培育重点项目,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科研积极性。第三,建立健全科研考核制度。科研与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理应彼此支撑、相互转化。但在考核中,许多学校采取教学与科研双线考核的方式。教学与科研成果无法转化,教师花费大量心血,参加教学能力大赛、集中攻克教科研难题,却因难以兼顾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考核,落下未完成考核任务的口实,滋生躺平心态。高职教育亟需探索教学与科研打通的动态考核机制,促进科研与教学的双丰收。

3.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引领科研方向。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通过创新马克思主义学院职能,探索建设具有类型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为高职思政课教师提供肥沃的科研土壤,这既是高职“德技并修”育人机制的体现,也是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基础。第一,建立新老教师“传帮带”制度,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经验优势,指导新教师尽快适应思政课教师岗位要求;新教师的内在活力也会反过来激发老教师的工作热情,实现新老教师协同发展。第二,注重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团队协作,构建“双向助课”“结对备课”制度,引导思政课教师参与学生技术技能学习过程,使高职思政课对接专业群,实现两支队伍的优势互补、高效联动、集体攻关,延伸思政课的时空线。第三,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要求思政课教师也要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思政课针对性之“矢”射企业需求之“的”,为此要建立思政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充分发挥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联动效应。

(二)增强科研自觉

1.树立正确的科研观。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促进教学与科研一体化是正确科研观的核心。第一,思政课教师要以严谨求实、主动自觉的态度认真准备每一节课的内容,做到理解通透;先以自己思考产生的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做到说服自己,并在此过程中提升研究能力和水平。第二,把研究得出的结论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运用到教学中,检验效果。如运用问题链、翻转课堂、实践教学等教学设计,将富有科研含量的教学内容融入课堂,打造“配方科学、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的高水平思政课。第三,教师要明确自身既是教书“先生”,也是研究“学生”的双重身份,平衡合理、协调规划教学与科学的投入,实现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的良性循环。

2.培养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推进研究的原动力。在高校思政课的教材中,每一章都会有相应的重点和难点,把这些重点难点通过辅助性的研究或思考,将之转化为教学讲稿,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会涉及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会涉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生态文明、就业民生等;形势与政策课中,会涉及港澳台、内政外交等凸显深层次矛盾,但深深触碰学生心灵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阐释,从根本上影响到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教师要将此类问题作为研究内容加以深化,引导学生关注、思考、分析社会矛盾问题,提升其理论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关注课程内容与身处高职教育中的大学生的关系,通过研究阐释,让高职学生明白自身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扮演的角色,明确努力方向,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导向,促升教学实效。

3.培塑不懈的创新精神。思政课的魅力根植于教师对教学改革的创新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逐步加大对思政教育相关课题研究的支持力度。各地、各校也在逐步加强对思政课研究的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和成果交流的浓厚氛围。围绕教学做科研,使思政课教师在解答时代之问、现实之惑时更加能够深入浅出、以理服人,从而增强教学感染力和说服力。深化符合高职特色的思政课建设研究,是高职思政课教师充分发挥平台和自身优势,开展科研的重要方向。综观以往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思政专项课题中,获批立项的高职院校几乎都是立足于高职办学特色和学情展开研究,有效弥补思政课教师对高职教育规律和学情知之甚少的先天不足。经师易求,人师难得。科研的精进也有助于教师形成个人的政治品格和学术魅力,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形塑其价值观。

(三)提升科研能力

1.围绕教学做科研。围绕教学做科研是正确科研观的具体实践。围绕教学做科研既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思政课教师做科研的最突出特点。高职思政课要遵循国家统一要求,坚持立德树人,但也要符合职业教育对于“德技并修”人才培养的需求,二者内在一致、并行不悖。这种类型特征赋予高职思政课教学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特点,独特的研究方向自动屏蔽掉了本科教师的竞争,开辟出专属高职思政课教师的研究方向,完全可以成为高职思政课教师的科研突破口。通过研究,高职教师提高了自身理论水平和学术水平,攻克了教学重点难点,回应了学生关切,实现教学与科研双赢。

2.提升理论功底。理论是帮助学生看世界的“透视镜”,是授人以渔之“渔”。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是思政课教师的立业之本和执教之基。理论性是思政课的基本属性,是思政课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思政课的理论魅力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因此讲好思政课一定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习近平同志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5〕高职思政课教师应通过读经典、悟原理,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缜密的科学思维回应和吸引学生,提升课程的学术含量,增强课程的理论养分,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改造自己的思维,引导学生看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培养时代新人。

3.突出实践特质。高职院校强技能、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教育蕴含丰富的实践特质。马克思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发展。思政课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因此,要不断加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推动学生理论认知水平“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这既是思政课实践性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教育实践特质的充分体现。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学实效,关键看教师教科研能力。高职思政课教师要同时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和职业教育类型意识,主动围绕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开展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实现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协同发展,个人成长与课程建设齐头并进,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真正成为“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专家型思政课教师。

猜你喜欢

思政院校高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