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制体制创新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实践探索
2022-04-16黄小东杜丽萍刘清王丹
黄小东,杜丽萍,刘清,王丹
(1.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北京1000551;2.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自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以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或政策陆续出台,十九大会议、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都为职业教育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指明了方向,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也迫切要求实施供给侧与结构性改革。
一、职业教育育人机制改革面临的主要教学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趋强烈。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年均向社会输送1000万毕业生,年培训量达1.5亿人次左右。在此形势下,职业教育如何高质量发展成为重大议题。高职院校在育人机制改革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问题〔1〕。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完善、产教融合不够深入、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及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日益突显。二是专业产业对接不紧密问题。部分职业院校原有专业结构与学院的办学发展不相适应,对接产业不够紧密,培养的毕业生无法完全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三是教学团队学术科研水平不高问题。职业院校现有专任教师、高水平的知名专家和高素质的教师占比较少,师资教学团队学术科研水平不高。四是实践育人环境与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不匹配问题。以往校企合作中,学校教师注重的是“教”,而忽视企业的“产”,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完全适应生产需要。五是产业急需人才质量不高问题〔2〕。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国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巨大,学生的人才落地率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哈职)率先开展混合所有制建设探索。高职混合所有制二级产业学院是在地方政府组织领导下与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高职院校与产业领域的优秀企业共同投资、联合创办、具有独立办学性质的教育机构〔3〕。哈职紧密对接哈尔滨市“4+4”现代产业体系及黑龙江省“433”工业新体系建设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创新“领先企业+”产业学院建设模式,打造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通过“职教集团、产教合作、专业建设”三层理事会实体化运行哈尔滨职教集团,成立资产经营公司,统筹配置学校经营性资产资源,以股份制经营方式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校企双方借助评估公司和律所等第三方机构,以拟投入资产协议期内的使用权的评估价值为依据,确定股份比例,不断完善机构治理、运营方式,探索实践产教融合新途径。哈职与黑龙江博观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共建混合所有制“博观航空学院”,共同开展高端航空类人才培养,探索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上形成校企混合所有制经济实体模式。
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
(一)加强产业调研,建设行业紧缺专业
博观航空学院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战略,贯彻落实“六个强省”“五个安全”及哈尔滨市“4+4”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规划,以产教融合机制创新为主线,以对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专业群建设为重点,贯彻执行人才培养战略定位及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要求,重点建设与行业产业紧密相关的无人机应用技术、空中乘务、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等专业,并拟逐渐开设民航运输、机场运行等专业,为区域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哈职以博观航空学院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设为试点,与黑龙江九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九寰冰雪建筑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依托哈尔滨冰雪文化名城品牌,发挥双方资源优势,逐步吸纳冰雪建筑行业企业参与合作,培养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所需冰雪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二)健全标准办法,规范产业学院建设
校企双方秉持诚信互惠、平等互利、相互配合的原则,组建了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治理结构,机构董事长由企业指派,副董事长由学校教师担任;机构设置监事会,党组织及各职能部门按学校规定设立。为保障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顺利运行,校企双方从产业学院理事会架构、制度运行机制、共享师资资源制度、教学培训制度等方面研制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标准和运行标准,制定《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章程》《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运行绩效评价办法》《教师企业工作站遴选管理运行办法》《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与管理制度汇编》《现代学徒制专业管理制度汇编》等多项规章制度,明确产业学院的建设方式、法人类型、治理方式和治理结构,规范产业学院的运行及管理,为对接产业人才需求培养提供解决方案,破解产业学院运行急需解决的难题,有效规范产业学院的建设与运行,助推相关部门强化宏观环境支持、完善职教法规体系。
(三)实施组合创新,打造高水平双元双师
基于“组合创新,多元共享”〔4〕理念,产业学院将双方师资进行有效融合。一是实现“学校教师+企业员工”组合。引进知名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与校内高水平教师组建师资智库;建立双向培养互聘机制,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及企业工作室。黑龙江博观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企业员工作为博冠航空学院专任教师,主要讲授专业核心课程,提供专业教学所需的企业录像、实训案例等资源,加强学生实习实训指导及企业文化教育,增强学生岗位意识、职业精神的培养;哈职教师主要讲授专业公共基础课程。二是实现“教学+科研”组合。双方教师组建教研团队,共享研发平台,共同申报课题,攻克企业难题,共享教学设备及资源,实现教学及科研质量的同步提升。三是实现“培训+实践”组合。产业学院实施师德培育等“五大工程”和教师绩效考核等“四项计划”培训项目,开展“领军型”专业带头人和“工程师”型骨干教师建设;企业为教师提供实践锻炼基地,教师可以采取“教师+设备”形式开展长期或短期实践锻炼。通过不同组合,教师可以申报建立哈职特色的“教授团队”、“三体”型教师团队、教师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技术服务团队等,共同参与企业培训、社会服务,助力企业加速发展。
(四)营造智能化环境,实现产学研创一体
“产—学—研—创”四位一体培养人才、开展科研攻关、推动创新创业,是基于当前“双创”社会环境、新常态经济、“互联网+”等多元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新模式。〔5〕双方共建形体实训室,通过站姿、坐姿、走姿等日常礼仪、服务礼仪、塑身及舞蹈等训练,辅助学生了解空乘礼仪基本知识和具体操作规范;共建安检实训室,对接实际工作岗位,模拟安检人员的实际操作环境;共建模拟仓实训室,虚拟仿真实际工作环境,用于飞机乘务员的培训。通过智能化的实训基地建设,打造了开放共享的“教学工场”,既可以准确地对接航空类空乘服务人员、安检、维修等工作岗位,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又可以营造真实的企业运行环境。“教学工场”集企业真实生产、基地资源共享、国际研发合作、创新创业训练为一体,保障双方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实施“五共”建设模式,构建多元协同育人体系
一是专业共建,校企共建专业群,实现专业与产业的精准对接。二是人才共育,政行企校多元参与人才培养,建立学徒培养共同体,培养企业新型学徒,依托学院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经验,创新实施“一体双元三师四融合”及“一产多专、一体多元、双室双师、三标三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资源共享,将专业建设、教学团队、课程资源、实践条件等关键要素与企业资源进行多形式创新组合,共建共享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博观航空公司的企业设备、人力资源及学校的教学资源,将学校教育教学和企业工作岗位培训融为一体,遴选专业技术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勇于担当、责任感强的技术骨干,组成学徒培养共同体师傅智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精准对接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关注新业态、新技术、新规范,共同开发工学结合双元特色教材,共同开发学徒培养课程。四是过程共管,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标准、编写双元教材、实施教学过程共同管理。五是质量共评,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校企共同参与教学评价。通过实施“五共”建设模式,形成“一体一制四学院四融合”的产教协同育人体系。“一体”,即产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命运共同体;“一制”,即“职教集团、产教合作、专业建设”三个层面的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四学院”,即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现代学徒商学院、行业领先+产业学院、政校企联动创新学院;“四融合”,即职业素养、地域产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工匠精神的融合。
(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改革成效
在课程改革方面,重点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校企双方共同打造德育教育共同体,选树课程思政示范课,所有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在教学实施方面,融入OBE成果导向教学理念。采用模块化的项目任务式教学,构建学生、教师、企业、学校四元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参评的质量监控反馈机制。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对接行业标准。将课程内容与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紧密结合,将教学内容与各类技能大赛规程技能标准进行匹配,尤其参考国际大赛标准体系,重点对接前沿知识与技术,把最新的行业领域内反映产业变革与技术革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融入课程。
三、进一步发展产业学院的建议
(一)优化政策制度供给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关于加快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黑办发〔2021〕35号)和《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黑教联〔2021〕53号)等文件提出要创新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机制,深入推进职业学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实际的混改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仍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在宏观层面对合作协议、资源投入、进退机制、治理结构、用人管理、薪酬管理、税收政策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使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改革顺利实施。
(二)完善合作激励机制
在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实践中,校企双方资源的投入方式、投入比例及清核问题是瓶颈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合作激励机制,明确办学主体及办学方式,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利用好政府、企业、学校等方面的资源,发挥集聚效应、形成合力,实现校企两个主体在资本、资产、管理、教学、教师、文化等方面融合发展。
(三)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如何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促使校企长效合作,是混改过程中亟需破解的难题。有关主管部门需要进一步推动校企共同建立共办共管、多元共享、合作共赢的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建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以资金、先进的生产服务设施及场所、技术体系、经营体系、能工巧匠以及其他产业资源参与合作办学。
四、结语
职业教育法时隔25年再次修订,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重,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高职院校要在政府的主导下,继续破解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的瓶颈问题,探索建立产教深度融合的共享型、综合性、开放式职业教育园区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工场”,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