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系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22-04-16蔡碧
蔡碧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随着新医疗体制的改革,公立医院需要秉承科学管理、有力监督、运行高效的核心需求,建立完善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还应处于内部控制规范框架内,促进以医院资源管理信息化为主体的运营管理系统建设。由于医院的外部压力不断加大,在建设运营管理系统的阶段,就需要以与其他系统对接、完善模块功能为基础,还需要提供多维度的参考数据,为外部监督管理工作、内部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供服务,转变投资方向、管理模式等,切实提升服务质量水平。以合理的内控手段为基础,实现公立医院提质增效的基础目标,还可以完善运营系统功能模块,与其他系统信息对接,获得更准确的参考数据,不断优化医院的发展模式、投资方向等,切实提升公立医院的综合管理质量与水平。
1 内部控制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
公立医院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系统,应当结合内控制度要求、外部政策的要求,对内部运营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进行梳理与控制,并对业务层面、单位层面的风险点、不足之处进行控制,进一步完善内控体系,实现工程流程调整再造,加快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的速度。医院建设HRP系统以前,内控工作都要以内控评价为核心,对医院的运行机制、组织架构体系、人事管理等工作进行控制,还要了解单位层面的实际收支情况、预算情况、存货、合同等运用情况,进行资料查阅、访谈等,尽早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一,从单位层面进行分析,还存在内控执行力不足、缺乏完善内控制度的情况。没有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监督管理需求、内控管理目标,也没有安排专门的岗位专职负责人定期对关键部门的内控工作进行评价分析[1]。第二,从预算管理角度来看,预算调整、编制、执行、分析等流程中存在信息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也没有对整个流程的工作进行预算控制。第三,从财务收支层面来看,缺乏完善的退费制度、预交金制度,没有对整个流程进行监管,服务价格与耗材审批流程简单,也没有做好复核工作。第四,针对采购业务活动的开展,采购计划审批不到位,采购流程缺乏规范化管理细则,也没有对文件进行存档处理。第五,从资产管理层面进行分析,存在缺乏完善资产管理制度的情况,资产台账信息整合不到位,没有做好全周期的资产管理工作。第六,从存货管理层面来看,实际的验收、领用、盘点等方面都存在漏洞,无法保障公立医院账实相符。
从内部控制评价中的问题了解到,医院建设运用管理系统,需要依托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规范化工作流程,并实现绩效、成本、资产、收支、一体化的目标,提升资产的安全效益[2],确保各项经济活动合法性、合规性,对医院的资源配置情况进行把控,创造更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 内部控制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系统建设的实践建议
2.1 实现内控精细化运营管理
公立医院基于内部控制机制开展精细化的智慧财务体系建设,并更新内控管理理念,在COSO 框架下,促进内控体系深化,将重心放在风险评估、控制环境、信息与沟通、监督管控、控制活动等。
在此过程中,控制环境是促进内控工作实施的关键,需要结合内控手册的相关要求,促进管理规章制度融入智慧财务体系中。借助信息化技术预制规则,开展经济业务控制工作,实现信息化改造,降低人为操作造成的影响,还能顺利落实内控精细化方案[3]。从风险评估角度进行分析,内控精细化体现在结构化、非结构化、运营管理数据方面,落实风险等级对标,以精准化风险评估为核心引导,对控制活动、实施程序进行把控,有效地规避出现运营失控风险问题。
信息与沟通环节是促进内控精细化管理的关键,这一环节中承载了公立医院大量的管理、海量数据,还要重新定义信息交互模式。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利用能促进医院管理数据存储、管理水平提升,借助先进的信息化平台、移动互联网技术等,引入移动审批、多门户端口等,使得信息传递不会受到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的局限,有助于切实提高运营管控效率与办公水平。
控制活动作为精细化内控管理的关键内容,要结合风险鉴别,确定控制要点与对象,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拓宽活动的广度、深度,对控制活动的覆盖范围、精细化程度进行把控,在实施智能化技术、信息化技术的同时,解决控制活动实施、信息传递面临的问题。而在建设财务平台的阶段,需要落实配套的财务管控制度,确认医院经济活动,对会计报告、会计计量等工作进行管控,从根源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在业财共享平台建设的阶段,要设置不同的内控模块,并保证覆盖医院的多项经济业务活动。结合内控的关键点,设计多项控制活动,结合内控管理的基本目标,确定岗位不相容机制,还要对授权审批活动进行控制、归口控制、资产控制等,加快信息化发展脚步。与此同时,促进信息技术与内控模块互相结合,以合同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贯穿资产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工作、成本管控工作,促进各个模块互相连接,建设业财融合一体化平台。监督是控制活动反馈机制的核心内容,在建设战略管理平台、监控子平台的同时,落实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对内控活动进行动态化检查与监督,尽早洞察风险点、缺陷问题,还要提出一系列的改进调整策略。在开始内控监督工作的同时,实行动态化的监督与控制,促进信息及时反馈与沟通,并修正风险评估体系,切实提升内控实效性,细化内控工作。
2.2 统一基础信息,规范现有系统
医院业务系统(HIS、LIS 系统)与管理系统因为建设厂家不同、升级改造周期不同等,存在人员编码、物资管理系统因为升级改造周期不同、厂家不同,存在物资名称、人员编码等信息不一致的问题发生,对实际的数据质量、工作水平产生影响[4]。基于内部控制机制,建立HRP系统,需要以统一客户档案、供应商档案、部门档案为核心,对全流程的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创造更高的管理效益。所以,在建设运营管理系统的阶段,要统一院内的系统基础档案,并保证全院系统数据口径,促进数据互联互通,提供准则的可参考数据。
2.3 运营管理系统建设初期
在运营管理系统建设阶段,需要以提升财务控制效率、HRP 系统、经济合法合规为基础,以实现预算管理、物资管理、财务核算、绩效管理等模块的紧密融合,真正达成与医院内部管理系统连接的目标。在建设HRP 系统的同时,对原有的成本、核算、预算绩效流程进行梳理,并结合我国各项法律法规做好内控规范工作,还要整改与处理重大缺陷的业务活动,对采购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退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促进责任部门结合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持续改进创新制度[5],如果存在管控措施缺位、需要进行调整的,就要对耗材准入情况、存货合同数据模板等进行核查。在系统建设的环节中,对管控内容进行把控,规范化开展数据信息把控,确定数据颗粒度,还要设置合理的权限,并对业务活动进行精准性的把控。
2.4 运营管理系统建设中后期
2.4.1 财务收支
在对院内系统进行持续改造的同时,解决耗材管理、退费管理层面的问题。例如,对原有退费流程进行梳理,结合退费的原因与项目,在HIS 系统中,设置人员审批的权限,真正简化退费手续,将信息化手段的优势发挥出来,使得退费的流程更加方便、透明。另外,在耗材准入管理、医疗服务价格层面,需要安排准入复核人,联通HIS系统与物资管理系统,充分了解耗材的信息,将HIS系统中的可收费数量、品种等与物资管理系统科室直接融合,达成“计费减库存”目标,降低溢库风险。
2.4.2 采购及合同管理
由于考虑到财务核算工作与预算管理的关联,需要设置合同管理功能,并真正与采购管理系统相连接,开展采购活动、合同、核算工作的全流程管理工作,提取预算管理、财务核算的相关信息,获得预算数据、进度安排等,并保证会计处理工作到位。在完善了合同管理功能后,还需要覆盖各项经济合同,将运营管理系统与采购系统合并在一起,做好采购活动、预算申报活动、会计核算的管理监督工作。
2.4.3 资产及存货管理
公立医院规范化各项流程,并对资产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例如,利用HIS系统,对大型设备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数据不断优化物资管理系统,了解设备购置支出成本、使用寿命等,还需要对维修保养支出的费用、人员费用等进行考量。在做好设备经济效益风险工作的同时,考量配置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对设备的使用潜力进行挖掘,并以此作为促进设备更新、购置预算审批的关键依据。
2.5 推进运营管理系统建设
在建设运营管理系统的阶段,公立医院要紧跟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医保支付手段更新的脚步,对各项政策进行完善、创新、调整。例如,对于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来说,需要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成本核算,将各项目费用、成本支出情况、病种反映出来,还要提出费用控制方法。在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背景下[6],通过促进电子发票、收集自负、互联网医疗、网络挂号等方式,减少患者排队消耗的时间,还要保证对账平台收入可以及时入账。此外,结合元绩效考核,提升内部治理与效率的核心需求,建设数据中台建设,提取管理系统、业务系统中参考价值较高的数据,实现资源科学化配置的目标,并做好合理性的考核与分析工作,切实提高综合医疗服务水平。
2.6 建设业财共享平台
第一,对公立医院的经济活动、业务活动关键点进行控制,还要结合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开展业务层面的全流程管控、动态化定位管理工作,还要为达成内控精细化提供相应的支持。第二,针对于内控关键的环节,要设计多项控制活动,依托智慧技术,实现内控自动化。业财共享平台的建设需要覆盖医院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覆盖成本支出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活动、资产管理活动、合同管理。第三,全面预算管理是促进财务管理与业务运营的关键机制与工具,主要就是以预算审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控等多个维度形成闭环管理,从运营风险事后管理工作转变为事前风险评估、事中延伸管控、事后监督相融合,逐渐渗透到医院运营管理环节中[7]。所以,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只是对单独的模块进行管理,也是促进医院经济业务运行内控的环节融入其他模块的全流程预算管控环节中。做好合同管理的工作,也是促进经济稳定运行的核心机制,将医院经营业务活动计入到业务流程控制的范畴中,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做好台账管理工作、支付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对经济合同执行力度进行把控,促进公立医院经济业务活动顺利开展。
2.7 建设财务核心平台
公立医院建立财务核心平台,就是开展财务报告管理、核算管理工作、资金管理工作,并实现基础性、专业性的财务管理基本职能。以《政府会计制度》为基础,实现预算会计核算管理与财务会计对接,自动生成财务报告,还能对业务流进行追踪,查询报表、台账等,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以公立医院资金管理要求为核心,促进资金流与业务流融合,实现与自动化资金管理对接,依托新兴技术,在移动支付场景下实行自动支付、业务平台,促进财政支付平台与支付机器人相互对接,切实提升资金管理效率与质量。此外,在建设财务平台的阶段,需要关注医院的长期发展目标、成本效益等,以智慧化应用作为财务体系建设的关键补充方式,通过合理应用自动对账、移动审批等模块,切实提高运营智能化管理水平。
3 结语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不断优化内控机制,建立运营管理系统,可能会面临许多因素的制约,但只有形成全员意识,从人员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才可以真正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保障内控质量。由于公立医院具有公益性、经营性的基本特点,因此,在建设内控机制的背景下,不断优化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满足信息化发展、外部监督管理的核心需求,还可以切实提升单位的综合运营管理水平。公立医院的负责人、管理者要形成良好内控意识,并对多方面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处理,建设统一数据平台,还可以从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运营管理系统入手,为医院做出合理决策、强化内部控力度发挥关键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