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底屋”:从梦想到现实

2022-04-16周敬国

科学24小时 2022年4期
关键词:耐压潜水员旅店

周敬国

人类在开发海洋的征途中已向深海挺进,为更有效地开展基础研究和实际试验,科学家们必须长时间在水下工作。

1962年9月,美国和法国的科学家分别进行了海中居住的先驱性实验。美国科学家成功组织了代号为“人在海中1号”的实验,并邀请比利时著名潜水员罗伯特·斯特纽特参加。斯特纽特在60米深的海水里成功度过了一个昼夜。

“人在海中1号”实验刚结束,由法国海洋学家杰伊·库斯托设计的“大陆架1号”便登场了,在马赛附近海域水深10米处进行居住实验。“大陆架1号”是一个主体长5.2米、直径2.45米、容积25立方米的大圆筒,由30吨重物固定在海底,并由电缆、软管提供电力和淡水。屋内设有两张装有红外加热器的床,以及办公桌、电视机、收音机和电炉等生活用品。两名潜水员在此居住,他们每天外出工作5小时,再回屋休息,连续在海底生活了7天。

日本科学家建造的“海底居住基地”,主体横卧于支架的圆柱形耐压壳上,长10.9米,直径2.3米,内部置有较完善的海底实验工作器材和物品,备有四张床位,配有电视机、通话装置、食品橱、烘箱、电冰箱,以及淋浴间、厕所和温水器。每个观察窗外部都装有一盏耐压防水的金属卤化灯,可以把周围的海水照得很明亮。圆柱形耐压壳的壳体两侧装有4个圆形压载箱,通过注水、排水,可使“居住基地”上浮或下沉,壳体下方还有许多贮气瓶。该“居住基地”位于30米深的海底,4名潜水员在那里生活了30天。次年,该“居住基地 ”下沉60米,4名潜水员顺利生活了30天。按计划,“居住基地”在第三年潜入100米深的海底,4名潜水员又居住了100天之久。

为了能进入更深的海,1989年10月,法国科学家在300米深的海水里进行了海底居住实验,其目的是研究氦、氮、氧混合气体在长期饱和潜水时的使用范围(饱和潜水是一种适用于大深度条件下,开展长时间作业的潜水方式)。3名潜水员分别创造了在海底屋内居住生活44天、45天和73天的纪录。

随着科技的发展,海底居住屋的系统功能、移动功能和居住功能日趋完善。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成功研制了可移动式的“水族馆号”海底居住屋,该居住屋长13.1米,宽3.7米,高5米,重达81吨。居住屋外殼由1.9厘米厚的特种钢材制成,舱内置有现代装备和日常生活设施,可容纳6名潜水员在15米深的海底工作生活30天。若发生供电、供气故障,依靠海底屋应急系统,可继续维持长达72小时,屋内人员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减压并上浮返回水面。1993年,该居住屋成为北卡罗来纳大学海洋教学基地。

同年,世界上第一家海底旅店也成功“下水”——儒勒·凡尔纳海底旅馆。它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的基拉格,设计灵感源自法国小说《海底两万里》。旅馆的前身是一个名为“秘鲁渔船”的海底实验室,曾驻留过无数海洋科研远征队,后由于研究资金耗尽,于1976年运回陆地被搁置。10年后,几位投资商花巨资购买了它,通过拆解和整修,把它改造成了海底旅店。

旅店有两个房间,可供 6名旅客居住。空气由电解海水制气机供应,房间配有电视机、立体声音响等设备,设有淋浴室和厨房,厨房里还有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旅客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烹饪菜肴,也可打卫星可视电话请“海洋厨师”到水下服务。旅客在海底生活几乎和在陆地上一样便捷,甚至更有趣:海底旅店地处热带浅海区,海水呈清澈的蓝色,旅客可以在屋内一边品尝大餐,一边透过圆形的大玻璃窗观赏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如扁鲨、梭鱼、天使鱼、鹦鹉鱼等;还可以换上潜水服,以及佩戴人工水肺出舱漫游,与海底常住“居民”近距离接触。

如今,在人类生存空间日趋恶化的情况下,科学家们在向太空寻找适宜人类未来居住的星球,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浩瀚的海洋。以海底居住屋作为立足点,人类移居海洋去建造海底城市、在大海里安家,已经成了人们美好的憧憬与梦想。

猜你喜欢

耐压潜水员旅店
画图捉迷藏
地铁车辆耐压试验浅析
沙窟旅店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目前最大火箭分离气囊
浅析家用电器产品在工作状态下耐压接线方式及安全操作
如果狗能为您做担保
华山旅店盗窃案
潜水员
“美梦成真”之潜水员
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