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研究
2022-04-16张兴林
宋雪珑,万剑锋,崔岩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不断加大开发利用活动,海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海洋资源以及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甚至部分区域已经出现海洋资源枯竭、海洋污染和灾害事件加剧等情况,这显然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基于上述情况,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等13 个部委联合印发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 试行)》,明确要求建设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体系。下面结合《海洋环境基础》一书,简析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体系的应用路径,并结合实际需求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相關监测预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工作。
《海洋环境基础》是一部系统讲解海洋环境基础知识的著作,共分为七章:第一至第四章主要针对地学环境、物理环境、生态环境、气象环境4 个方面的海洋环境知识进行讲解。第五章主题为海洋灾害,主要是海洋灾害的类别以及形成原因。第六章主要阐述海洋污染问题,分析了海洋污染的种类以及对应的治理办法。第七章集中介绍了海洋环境监测相关知识,包括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技术、海洋地图绘制等。该书知识体系全面且精细,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系统阐述了海洋环境知识内容,并且每个单元后还设置了习题环节,既适合作为海洋环境专业的教辅书籍,也可供海洋环境监测管理从业人员学习参考。
书中指出,针对我国海洋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问题而构建相对应的监测预警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限制性地开发与管理,是推动海洋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同时作者也强调,该监测预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大工程,不仅需要精密的技术体系设计,更需要完善的业务体系设计。
首先在技术体系方面,主要包括指标评价和集成预警等部分。以指标评价为例,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指标体系建设是实施监测预警的先行环节,只有制定明确的监测预警指标,才能保障监测预警行为的科学性。结合书中内容可知,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多方面的评价指标,主要有资源承载力、海洋环境承载能力、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以及人类活动潜力4 个指标,每个指标下分若干精细指标,如海洋资源承载能力指标包括海岸线开发强度、海域开发强度以及海岛开发强度等细化指标。通过一定指标体系对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数据分析,可以更为直观地了解海洋的健康程度,并且可以从数据分析中得出更多与海洋生态相关的结论。
除了建设技术体系外,为了及时应用上述技术成果并根据技术数据采取相关业务工作,我国还需要建设对应的监测预警业务体系,包括组织体系、协同体系、数据库建设等。一是组织体系建设,相关监测预警工作的实施须由国家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和规划,然后由省级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地方相关工作的管理,最后由市县自然资源部门具体实施,定期上报监测预警报告。二是协同体系建设,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工作需要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共同构建海洋资源环境协同组织,由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定期提供监测预警成果,进而协同进行监测预警会商以及后续相关治理方案的制定等工作。三是数据库建设,建设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数据库有助于实现全国海洋资源环境信息的共享以及在线编报,实现更为科学的监测预警数据应用。
结合书中内容可知,在可持续发展视野下,推进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刻不容缓,通过此项建设措施,不仅能够对海洋资源开发活动进行监测与预警,而且能够为相关单位采取限制措施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结合书中关于海洋环境监测的相关知识,并联系相关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现状可以发现,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主要有以下实践意义:一是可以进一步推进海洋空间的科学规划。在海洋空间规划的前期编制阶段中,工作人员通过评价监测预警结果,可以更为合理地推断出特定海洋空间的开发强度,进而实现科学规划。二是可以为海洋生态修复以及补偿举措提供指导。就当前来看,部分区域的海洋空间资源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这部分区域不仅要停止开发,而且要尽快开展环境补偿工作,利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体系划分生态保护区、生态敏感区以及生态脆弱区,继而进一步明确海洋区域的补偿与修复制度。
综上所述,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近年来在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长期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对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实时动态跟踪,通过行政管理以及财政支持等不断完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体系,以此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张兴林(1972—),男,浙江台州人,国家海洋局温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海洋资源环境监测及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