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4-12-23吴立珍赵明吴涛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年24期
关键词:海洋经济海洋资源连云港市

吴立珍 赵明 吴涛

摘要:随着“海洋强国”和“江苏沿海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江苏沿海开发龙头的连云港市,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建立了包括海洋运输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临港产业、海水制盐业等的海洋经济产业体系。为促进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市”,文章阐述了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全市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连云港市;海洋经济;海洋资源;区域经济;产业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36-0012-03

1 概述

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地处黄海之滨,陇海铁路终点(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是我国东部沿海脐部的一个重要港口,是江苏省的海洋大市,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全市陆域总面积519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11.587公里,有江苏唯一的基岩港湾海岸40公里,领海基线以内管辖海域面积6677平方公里,有11万公顷沿海滩涂,27万公顷浅海水域。连云港所处的海州湾海区水质肥沃,生物种类繁多,是鱼、虾等经济生物的重要栖息繁衍场所,且拥有国内不可多得的适合建深水大港的优良岸线,锚地广阔,港口资源十分丰富。此外,连云港市“海”、“山”、“城”相依,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近年来,依托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连云港市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初具规模,海洋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等快速发展,海洋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但总体发展水平和层次不高,“十二五”期间,如果仍维持在相对落后的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将会使连云港城市经济逐渐丧失其比较优势,束缚与压抑连云港城市经济的发展潜力空间。因此,加快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当务之急是要梳理现有的发展状况,找准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全力推进连云港市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得益于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的条件,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十一五”期间,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21%,2010年达到33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9.1%,海洋经济成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连云港市海洋经济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初具规模,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海洋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海洋经济体制步伐加快,海洋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为反映近年来连云港市主要海洋产业产值情况,特根据连云港海洋渔业主管部门的历年海洋经济统计数据,制定表1。从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连云港市海洋经济总产值除2009年出现下滑,基本呈逐年上涨之势,涨幅基本都在20%以上,说明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不难看出,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化工业等为连云港市海洋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其中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发展较稳定,逐年增长(旅游业2012年除外);海洋交通运输业(2008年除外)、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化工业没有很大的波动;海洋船舶工业自2010年起发展迅速,占全年海洋产业总产值的20%以上;海洋盐业这一传统的海洋产业一直没有明显起色;海洋电力业和以海洋农、林业为主的其他海洋产业产值下降明显,且有退出之势。另外,海洋新兴产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也有了一定发展,其中海水利用业发展较为稳定,以田湾核电站为主。

3 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措施

“十一五”以来,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海洋资源和区位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仍存在海洋经济发展相对薄弱,海洋产业布局尚待调整,海洋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等问题,海洋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层次仍较低,与国家“经略海洋”的战略要求相差甚远。随着“海洋强国”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加速推进,作为江苏沿海开发龙头的连云港市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经略海洋,发挥连云港市的比较优势,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增长,是连云港富民强市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

3.1 存在问题

3.1.1 海洋经济发展仍相对薄弱。连云港市海洋经济总体水平不高,其发展相对周边沿海省、市来说还比较薄弱,海洋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2010年,江苏省海洋生产总值已达3241亿元,作为江苏省三个沿海城市之一,连云港市海洋生产总值不及全省的1/10,海洋经济总体水平较为落后,整体实力不强,对地区经济社会的贡献率偏低,优势产业不够突出。与周边的青岛、日照、盐城等地相比,缺乏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导致在区域产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3.1.2 海洋经济产业布局尚有待调整。从连云港市各海洋产业分布看,传统海洋产业比重较大,如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船舶工业等,这些产业今后的发展空间、思路与后劲值得深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较弱,需要强化引领,加快发展步伐;海洋产业空间集聚力不强,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集聚区,以提升各海洋产业互动发展的效能。从海洋资源利用的层次看,海洋资源利用率不高,大多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的粗放利用,海洋产品多为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未充分利用当地的区位与资源优势。从海洋产业发展链条看,普遍存在产业链条过短的现象,制约了产业集聚度和产业效益的提升。

3.1.3 海洋科技力量亟待有效整合。近年来,连云港市十分注重海洋科技的发展,多次与高校、研究所等开展合作共建工作,但这仅仅体现在一些发展成熟的大企业和特色产业上,而对于很多中小企业,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还远远不够,科研人才的引入也明显不足,亟待对现有产学研科技力量进行整合,加强海洋科技成果示范应用,逐步建立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3.1.4 海洋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连云港滨海新城建设、临海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新增大量陆源污染以及大量人口和财产加速向海积聚,对海州湾海洋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近岸海域水质恶化严重,环境压力较大。据测算,近几年来我市入海工业污水量每年都在6000万吨左右,其中化学需氧量25000吨左右,石油类3吨左右。每年生活污水COD排放量20000吨,也基本入海。

3.1.5 海洋综合管控问题凸现。参与海洋管理的部门多,包括水上交通安全、渔业、公安边防、海事、盐业、旅游、环保等若干个部门。随着沿海开发的持续推进,各种用海类型纷繁复杂,违规用海填海现象时有发生,众多的管理部门使海洋综合管理工作难度加大,难以形成统一协调和综合管理,各类用海规划与海洋功能区划衔接性也不够,无形中增加了用海矛盾,影响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3.2 对策措施

3.2.1 优化海洋产业空间布局。加强陆海统筹、岛海联动,充分利用当地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以及海域海岛等资源优势,集聚各类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深入分析现有产业发展区,合理划分各大产业发展圈,根据各区域特点与优势,积极吸纳壮大特色产业,大力打造集临港产业基地、海洋医药开发基地、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洋渔业园区等于一体的特色沿海产业带,促进产业集聚,全面提升港城的互动发展能力。

3.2.2 加快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巩固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等优势产业,同时,积极引进资金、信息、技术、管理等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经营模式,挖掘特色资源,提升产业链条和资源利用率,实现传统优势产业高效、规模化发展。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提升海洋产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值。大力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研究制定引导和扶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和投融资政策,引导各类资金向海洋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倾斜。

3.2.3 强化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坚持科技兴海,加大对海洋科技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快建设区域投融资平台,建立海洋科技研究基金,加强对海洋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加强与各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强化海洋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与应用,推动产、学、研联动发展。建立海洋科技企业示范园区或企业孵化器,辐射带动各涉海企业发展,提供研发、政策、管理、法律、财务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积极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2.4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海洋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优越的环境与资源,因此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必须注重对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与修复,建立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海洋开发与管理模式。要加强对海洋资源与环境的管理,实施陆海污染综合防治,尤其是加强对陆源污染的防治;严格落实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密切海洋工程等的跟踪管理;整合海上执法力量,强化装备,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鼓励实施海洋环境与资源修复及养护的民生工程;强化市民保护海洋意识,使人与海洋和谐共处,努力做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海洋经济,推动连云港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3.2.5 构建海洋管理综合管控体系。实施海洋综合管理,即立足于海洋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对海洋进行全方位、整体的协调管理。要充分发挥现有的连云港市海洋综合管理办公室的职能,统筹协调、解决重大海洋事项。进一步完善海域分类管理制度,强化海洋功能区划等与相关涉海规划的有效衔接,着眼长远,建立系统、全面、行之有效的海洋管理制度体系。

3.2.6 加快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海洋人才战略工程,建立健全海洋人才吸收、培养和使用机制,通过各种优待政策,积极吸纳海洋行业各学科人才,尤其是跨学科、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建立科学的海洋人才引进、培训、考核及奖励机制,有效激励科技人才大胆创新,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参考文献

[1]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lyg.gov.cn/art/2012/12/12/art_1774_489149.html,2012-12-12.

[2] 李双建.“十二五”时期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构想[J].海洋经济,2011,(6).

[3] 达州市统计信息网.江苏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EB/OL].http://www.dztjw.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106,2012-02-19.

[4] 张倩,纪廷光.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分析评价[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5]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6] 郝新建,信锦鸿.江苏沿海开发背景下的海洋管理问题探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3).

作者简介:吴立珍(1981-),女,山东栖霞人,连云港市海域使用保护动态管理中心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洋经济以及海洋环境监管。

3.1.5 海洋综合管控问题凸现。参与海洋管理的部门多,包括水上交通安全、渔业、公安边防、海事、盐业、旅游、环保等若干个部门。随着沿海开发的持续推进,各种用海类型纷繁复杂,违规用海填海现象时有发生,众多的管理部门使海洋综合管理工作难度加大,难以形成统一协调和综合管理,各类用海规划与海洋功能区划衔接性也不够,无形中增加了用海矛盾,影响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3.2 对策措施

3.2.1 优化海洋产业空间布局。加强陆海统筹、岛海联动,充分利用当地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以及海域海岛等资源优势,集聚各类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深入分析现有产业发展区,合理划分各大产业发展圈,根据各区域特点与优势,积极吸纳壮大特色产业,大力打造集临港产业基地、海洋医药开发基地、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洋渔业园区等于一体的特色沿海产业带,促进产业集聚,全面提升港城的互动发展能力。

3.2.2 加快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巩固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等优势产业,同时,积极引进资金、信息、技术、管理等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经营模式,挖掘特色资源,提升产业链条和资源利用率,实现传统优势产业高效、规模化发展。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提升海洋产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值。大力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研究制定引导和扶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和投融资政策,引导各类资金向海洋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倾斜。

3.2.3 强化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坚持科技兴海,加大对海洋科技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快建设区域投融资平台,建立海洋科技研究基金,加强对海洋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加强与各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强化海洋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与应用,推动产、学、研联动发展。建立海洋科技企业示范园区或企业孵化器,辐射带动各涉海企业发展,提供研发、政策、管理、法律、财务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积极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2.4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海洋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优越的环境与资源,因此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必须注重对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与修复,建立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海洋开发与管理模式。要加强对海洋资源与环境的管理,实施陆海污染综合防治,尤其是加强对陆源污染的防治;严格落实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密切海洋工程等的跟踪管理;整合海上执法力量,强化装备,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鼓励实施海洋环境与资源修复及养护的民生工程;强化市民保护海洋意识,使人与海洋和谐共处,努力做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海洋经济,推动连云港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3.2.5 构建海洋管理综合管控体系。实施海洋综合管理,即立足于海洋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对海洋进行全方位、整体的协调管理。要充分发挥现有的连云港市海洋综合管理办公室的职能,统筹协调、解决重大海洋事项。进一步完善海域分类管理制度,强化海洋功能区划等与相关涉海规划的有效衔接,着眼长远,建立系统、全面、行之有效的海洋管理制度体系。

3.2.6 加快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海洋人才战略工程,建立健全海洋人才吸收、培养和使用机制,通过各种优待政策,积极吸纳海洋行业各学科人才,尤其是跨学科、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建立科学的海洋人才引进、培训、考核及奖励机制,有效激励科技人才大胆创新,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参考文献

[1]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lyg.gov.cn/art/2012/12/12/art_1774_489149.html,2012-12-12.

[2] 李双建.“十二五”时期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构想[J].海洋经济,2011,(6).

[3] 达州市统计信息网.江苏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EB/OL].http://www.dztjw.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106,2012-02-19.

[4] 张倩,纪廷光.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分析评价[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5]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6] 郝新建,信锦鸿.江苏沿海开发背景下的海洋管理问题探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3).

作者简介:吴立珍(1981-),女,山东栖霞人,连云港市海域使用保护动态管理中心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洋经济以及海洋环境监管。

3.1.5 海洋综合管控问题凸现。参与海洋管理的部门多,包括水上交通安全、渔业、公安边防、海事、盐业、旅游、环保等若干个部门。随着沿海开发的持续推进,各种用海类型纷繁复杂,违规用海填海现象时有发生,众多的管理部门使海洋综合管理工作难度加大,难以形成统一协调和综合管理,各类用海规划与海洋功能区划衔接性也不够,无形中增加了用海矛盾,影响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3.2 对策措施

3.2.1 优化海洋产业空间布局。加强陆海统筹、岛海联动,充分利用当地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以及海域海岛等资源优势,集聚各类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深入分析现有产业发展区,合理划分各大产业发展圈,根据各区域特点与优势,积极吸纳壮大特色产业,大力打造集临港产业基地、海洋医药开发基地、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洋渔业园区等于一体的特色沿海产业带,促进产业集聚,全面提升港城的互动发展能力。

3.2.2 加快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巩固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等优势产业,同时,积极引进资金、信息、技术、管理等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经营模式,挖掘特色资源,提升产业链条和资源利用率,实现传统优势产业高效、规模化发展。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提升海洋产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值。大力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研究制定引导和扶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和投融资政策,引导各类资金向海洋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倾斜。

3.2.3 强化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坚持科技兴海,加大对海洋科技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快建设区域投融资平台,建立海洋科技研究基金,加强对海洋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加强与各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强化海洋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与应用,推动产、学、研联动发展。建立海洋科技企业示范园区或企业孵化器,辐射带动各涉海企业发展,提供研发、政策、管理、法律、财务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积极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2.4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海洋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优越的环境与资源,因此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必须注重对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与修复,建立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海洋开发与管理模式。要加强对海洋资源与环境的管理,实施陆海污染综合防治,尤其是加强对陆源污染的防治;严格落实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密切海洋工程等的跟踪管理;整合海上执法力量,强化装备,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鼓励实施海洋环境与资源修复及养护的民生工程;强化市民保护海洋意识,使人与海洋和谐共处,努力做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海洋经济,推动连云港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3.2.5 构建海洋管理综合管控体系。实施海洋综合管理,即立足于海洋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对海洋进行全方位、整体的协调管理。要充分发挥现有的连云港市海洋综合管理办公室的职能,统筹协调、解决重大海洋事项。进一步完善海域分类管理制度,强化海洋功能区划等与相关涉海规划的有效衔接,着眼长远,建立系统、全面、行之有效的海洋管理制度体系。

3.2.6 加快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海洋人才战略工程,建立健全海洋人才吸收、培养和使用机制,通过各种优待政策,积极吸纳海洋行业各学科人才,尤其是跨学科、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建立科学的海洋人才引进、培训、考核及奖励机制,有效激励科技人才大胆创新,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参考文献

[1]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lyg.gov.cn/art/2012/12/12/art_1774_489149.html,2012-12-12.

[2] 李双建.“十二五”时期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构想[J].海洋经济,2011,(6).

[3] 达州市统计信息网.江苏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EB/OL].http://www.dztjw.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106,2012-02-19.

[4] 张倩,纪廷光.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分析评价[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5]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6] 郝新建,信锦鸿.江苏沿海开发背景下的海洋管理问题探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3).

作者简介:吴立珍(1981-),女,山东栖霞人,连云港市海域使用保护动态管理中心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洋经济以及海洋环境监管。

猜你喜欢

海洋经济海洋资源连云港市
连云港市实施“智云安全护航工程”
广东省海洋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对策建议
海洋资源资产清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的海洋资源核算问题探究
《莲年有鱼》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绿色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辽宁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