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研究

2022-04-15梁维科

文教资料 2022年18期
关键词:文科话语育人

梁维科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在新文科建设全面启动并稳步推进过程中,如何协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新文科的建设思路与构建大思政格局的目标相一致

学术界对新文科建设的理论研究热度不减。截至2022年5月27日,在中国知网以“新文科”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出1209 篇文献。通过对关键文献的阅读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学术界对新文科建设的理论研究大多集中在新文科内涵和特征、建设路径、面临的理论和现实困境、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学科的跨界融合和跨学科建设等问题上。2020年11月3日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做了《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 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的专题报告,指出新文科就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是国家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新文科建设的共识主要体现在基本特征方面。第一,问题导向。以往强调学科建设,虽然更加清晰地明确了不同学科范围,但也划分了学科边界,实际上是固化了“分科”,往往把注意力转移到学科本身而没有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学科建设叫得特别响,堪称轰轰烈烈。但其中一个由来已久的弊端,就是现在的学科建设过于强化学科自身的存在,而忽视了对问题的解决。”[1]新文科建设更加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在遵循学科发展的前提下,积极回应时代问题和强化育人功能。第二,学科融合。在学科发展方向上,要从分科治学向学科融合过渡。其实学科融合并非新鲜事物,多学科、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已经开展多年。新文科的多重路径和学科融合更侧重对传统文科建设的某种“超越”,希望通过学科交叉和协同配合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复合型“新”人才。第三,新技术应用。这是关于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即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数字化”转型。第四,中国话语。源自西学的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所呈现的“中国现象”的解释力逐渐下降,甚至不能再提供学理性的支撑。新文科就是要建立极具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

新文科建设从以学生为中心到跨学科融合路径再到新的人才培养定位,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之上。因此,需要把以价值引领为主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置于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位置。这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调推进、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完全一致。所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前行,实现双方互为犄角、互相配合、互相支撑,共同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是新文科建设的应有之义。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推进中的关键问题

(一)新文科建设的启动是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契机

为发挥高校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自“05 方案”实施以来,思政课在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就从未停止。思政课的改革目标与倡导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为核心,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政治意识、道德修养”为重点的新文科“课程提质”的要求基本一致。从一定意义上讲,在新文科建设提出之前,高校思政课围绕这一目标,已经在课程建设和教学领域深耕多年。在新文科建设包含的八大学科门类中,“文史哲”侧重修身铸魂,“经管法”侧重治国理政,教育学侧重培元育才,艺术学侧重化人美人。可以看出,新文科推进的全方位育人基本方略与思想政治教育倡导的大思政格局在目标上有相互重合的部分。它们并驾齐驱、各有侧重,但又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思政课程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的地位不言而喻。新文科建设则是适应新形势变化,旨在突破传统文科的局限,构建一种多学科协同育人的新格局。新文科的发力点无论是“中国魂”“中国心”“中国梦”还是“中国情”,都围绕价值引领展开,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学科体系之中。这与本质上是一种教学理念和价值培育的课程思政基本一致。

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社会多元价值的交织激荡,单纯或过度依赖思政课程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业已暴露出某些局限性。虽然不断革新的思政课在提升课程吸引力方面取得了不错成效,但仍然不能满足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长期受人诟病的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学“两张皮”现象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当前,乘着新文科建设的东风,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在坚守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和育人因素,构建大思政格局,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方向。

(二)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互配合、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指示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对学生价值引领和德育培养的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一道亮丽景观。在高校,无论是专业课教师、专业课学生还是专业课学习都占到相应方面的近八成。依靠传统20%的力量去做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因此,在做好思政课程守正创新、进一步提升质量的同时,充分挖掘课程思政的力量,推动双方同向同行、同时发力才是今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方向。

需要明确的是,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新”的思政课程,它本质上是进一步扩展和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理念和方法,也是解决当前思政课程“孤岛”困境的一项具体举措。课程思政通过挖掘思政课程以外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德育元素,实现对学生全过程、全方位的价值输送,形成与思政课程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的协同态势。因此,强调课程思政,不是削弱思政课程,而恰恰是思政课程坚持守正创新的一项重要改革。通过思政课、通识课和专业课“三位一体”的思政课程体系搭建,既可以巩固思政课程的核心地位,又发挥其他课程在价值培育方面的优势,从而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课程思政’不是要削弱、抑或取代‘思政课程’,而是要进一步强化‘思政课程’的主导地位……这个主导地位不是说‘思政课程’要去主导其他课程,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政课程’要占核心地位,‘课程思政’系列课程起到补充作用。”[2]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专业教师自身“思政能力”问题

课程思政的思路非常清晰,即通过挖掘每门课程的育人资源和发挥每位教师的育人作用,在专业课程讲授中,适时和有针对性地进行价值引领,形成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合力。专业教师凭借专业优势,可以在知识、技能、方法的传授中进行价值培育,在立德树人上有所作为。但专业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如何保证,又如何确保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与思政课程能够保持同向同行?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需要在政治方向、价值取向、文化认同、育人目标上保持“同向”,需要在合力育人、资源共享、相互协同、相互支撑上保持“同行”。举办高校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培训班、总结和编撰各类专业课程思政相应教学指导、建立示范中心、打造课程思政专业团队等措施应该得到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2.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偏差问题

由于课程思政兴起时间不长,一些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有偏差属于正常现象。这些偏差主要表现在把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开来,认为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才是专业教师的“主责”,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应该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或者其他职能部门,甚至认为不能违背专业培养规律,切割专业知识体系,要保持专业的“纯粹”性,对课程思政持观望或消极参与态度。

3.一刀切和缺乏合作的问题

不同学科专业有其自身的学科边界和属性,有偏重理论的,有偏重技能的,有偏重实际操作的,但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一刀切式的强行灌输和输送问题。如何有序、有效地稳步推进,而不是疾风骤雨式的盲目上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另外,课程思政建设的团队力量还比较单一,多数专业课教师仍独自奋战在课程思政的探索之路上,力量相对分散,没有形成合力。

4.融入点与侧重点问题

课程思政要将蕴含思政资源的内容寓于专业课程教学之中。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在个别内容上的“互通”“拼接”“重叠”,而是“不留痕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想价值融入专业课程当中。然而,专业课教师面临融入思政内容的比例、时机、方法、力度等方面掌握不全面的问题,容易出现顾此失彼或者过犹不及的情况。如果说思政课程侧重于“显性思政”,那么课程思政则更侧重于“隐性思政”,但实际操作的界线却比较模糊。当前课程思政“表面化”“两张皮”“硬融入”“随意性”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5.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问题

课程思政要在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牵涉意志、情感、心理、态度等“意识”层面发力。鉴于“思想”评价本身的复杂性,课程思政分类推进的实施细则如何制定、过程监督机制如何开展、评价主体如何确定、评价原则是什么、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等都是课程思政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搭建和完善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三、新文科建设中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机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保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而行

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我国虽然在研究人数、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但也存在重量级的学术观点、学术标准以及话语体系等依然没有摆脱“西方主导”的局面的问题。新文科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凸显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话语与知识体系。

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正确处理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之间的关系。新文科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不是也不可能完全摒弃西方学术话语体系,而是要在依托原有学术话语基础上不断提炼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新时代特征的学术话语体系。思政课程在坚守和创新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上一如既往且责无旁贷。课程思政要摒弃单纯追求专业“纯粹”性,提倡所谓“用专业讲专业”,有意忽视甚至远离“政治话语”的问题,不要总把“联系现实”看作是依附于“政治压力”,保持所谓“政治正确”,进而把课程中的思想和价值引导当作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在用学术话语讲政治的过程中,要避免落入错误学术话语编织的理论和逻辑陷阱之中,也要防止因理论知识匮乏导致对本土理论的误读,盲目地把个别西方理论奉为圭臬,用西方学术话语任意裁剪、拼接甚至歪曲中国的历史和现实。

其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推进、发挥协同效应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路径选择。在“同向”问题上,除了显性的政治方向和育人目标上的一致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上保持一致性,共同遵循和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话语体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把问题导向作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作的基点

新文科建设的全面启动、课程思政的方兴未艾、思政课程的持续革新,都是我国高等教育对新时代出现新变化的积极回应。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效应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就是要看它们能否回应并解决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格和发展要求。在新文科建设中,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既是当前社会变革的迫切要求,也是回应和解决新时代新问题的重要途径。首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同向同行、协同合作时,要保持政治方向的高度一致,要相互呼应、相互配合,而不能相互拆台。这是坚持问题导向的根本原则。在面对社会热点和高度敏感问题时,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师要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上保持一致性。通过充分的备课,直面和揭示社会热点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善于用通俗化和时尚化的语言以辩证的态度分析问题,并进行正向引导。特别是在重大原则性问题上,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并捍卫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其次,坚持问题导向的核心是育人。所有“问题解决”都要围绕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中心任务。这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共同的育人目标和根本遵循。最后,聚焦学生的实际问题。对思政课程来讲,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探索教育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守正创新。对于课程思政来讲,则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贴近学生、了解学生上的优势,在指导和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时,有意识地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

(三)注重团队建设和合作机制研究,解决双方协作问题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新文科建设中“课程提质”的目标之一。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专题报告中把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和育人元素形象地比喻为“勘探”“采掘”“冶炼”和“加工”。通过探索专业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无缝衔接的“技术”,可以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在价值引领上的作用。思政课程在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的核心地位毋庸赘言,但是必须承认思政课程在引导青年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入脑、入心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讲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但思政课教师还存在数量不够、态度不正、责任不强、精力不济、能力不足等问题。如何让思政课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和需要,提升教学针对性和吸引力,已经成为所有思政课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方应该围绕共同的难题展开协作。

首先,补足各自能力短板,寻找双方合作切入点。专业教师应该在政治素质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掌握和政治话语的应用上下功夫。思政课教师需要掌握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补足相关专业知识,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上多用心。有人认为专业教师授课时“讲政治”要比思政课教师授课时“讲专业”容易得多。无论是专业教师“讲政治”还是思政课教师“讲专业”都可能不清、不深、不透。所以问题不在于谁更容易,而是要明确双方的主要目标,架起协同共进的桥梁。比如搭建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平台,交流和研讨授课对象特点、专业特色、思想状况等。双方也可以在课程规划和设计、优质资源共享共用等方面进行积极合作。

其次,打造合作团队,探索合作模式。新文科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交叉融合”。无论是思政课程、通识课和专业课的“三位一体”,还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频共振,都是某种学科交叉与融合。而国内长期分科的现实,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术研究的障碍和壁垒。“文科需要不需要团队?完全需要,甚至文科更需要团队。团队将是未来文科科研的主要组织形式,如同分工单干曾是以往文科科研的基本形式一样。”[3]虽然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承担着对学生的价值培育和引领的任务,但毕竟分属不同学科、不同课程和不同教学体系。在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应建立相应的科研和教学团队。广大具备跨学科思维和国际视野的青年教师应该成为团队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团队合作模式可以围绕有针对性的科研立项和教学立项展开,同时开展跨学科融合的资助机制和奖励机制探索。

(四)坚持分类推进方针,探索考核和评价机制

在新文科建设顶层设计中,根据“文史哲”、“经管法”、教育学和艺术学在育人育才方面的不同侧重点进行整合和规划,进行分类推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中,对思政课、通识课和专业课“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它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同的功能定位。思政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在思想引领中的核心地位不可撼动。通识课注重以“润物细无声”的“隐性”形式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德育培养。专业课则可以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中穿插思想引导。在分类推进实施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充分挖掘和利用文科课程中能够进行思想引导的元素。自然科学类和职业培养类课程则可以开展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等教育,而且要凸显各类高校的专业特点,做到既精准又深入。

科学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对于推动思政课程改革、避免课程思政流于形式起着监督和保驾护航作用。相对于当前学科质量评价多集中于科研项目和经费、学术论文和论著、各类教学和科研获奖等容易量化的显性指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应该在显性指标基础上更加突出问题解决能力、人才供给、育人效果等动态的隐性指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复合性特点,即学生政治思想的变化是包括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内的多方面工作的复合叠加结果。所以在评价主体上,思政课程以思政课教师为主,课程思政以专业课教师为主,同时双方将对方纳入评价系统当中,共同组建监督和评价委员会。在坚持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原则前提下,对课程教学带来的学生在情感控制、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变化,学科知识的掌握与专业操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描述性评价。学校层面也需要探索促进双方共同协作、同频共振的资助和奖励机制。

猜你喜欢

文科话语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