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
2022-04-15王军辽阳妇产医院儿科辽宁辽阳111000
王军 辽阳妇产医院儿科 (辽宁 辽阳 111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临床对小儿哮喘患儿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差异性。方法:抽选于2018年2月~2020年2月本院共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140例,按照随机抓阄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70)与研究组(n=70),依次分别接受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疗效、血氧饱和度监测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喘息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呼吸困难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患儿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的疗效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优势更明显,可快速缓解病症,改善血氧饱和度,是一种理想治疗选择。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尤其好发于小儿群体,主要以可逆性气流受限、气道高反应性为病理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喘息、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临床普遍认为与遗传、环境及自身免疫等因素密不可分[1]。对于小儿哮喘的治疗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作为有效药物,雾化吸入给药见效快,可有效稀释痰液,发挥消炎、解痉作用。目前,常用的雾化吸入方式包括空气压缩泵、氧驱动,均能取得一定疗效。为进一步探索出理想的治疗方法,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临床对小儿哮喘患儿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差异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选于2018年2月~2020年2月本院共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140例,按照随机抓阄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70)中,男性与女性分别有39例、31例;年龄10个月~11岁,平均(5.26±0.81)岁,病程2~8d,平均(3.24±0.51)d;研究组(n=70)中,男性与女性分别有40例、30例;年龄10个月~12岁,平均(5.50±0.93)岁,病程2~8d,平均(3.19±0.52)d。所有患儿在入院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哮喘、呼吸困难、呼气延长、以及肺部喘鸣音等,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可作对比讨论。
纳入标准:(1)患者在此次治疗前没有接受过激素治疗的;(2)没有心力衰竭或者呼吸衰竭病史;(3)本次所选140例研究对象当中,均能够接受雾化吸入式治疗,并且全程配合治疗,没有出现中断治疗的现象。
排除标准:(1)患儿伴随有先心病;(2)患儿心、肝、肾等重大脏器功能存在严重受损的现象;(3)经鉴定患儿为支气管异物;(4)有精神方面异常,不能配合本次研究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n=70)接受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采用由德国百瑞有限公司生产的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仪VTD-Ⅱ型,给予硫酸沙丁胺醇0.25mL混合生理盐水5mL,布地奈德2mL,15min/次,雾化吸入,每日2次,持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
研究组(n=70)接受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采用由浙江宁波海曙医疗用品厂生产的氧驱动雾化吸入仪QYW-20mL型,给予硫酸沙丁胺醇0.25mL混合生理盐水5mL,布地奈德2mL,15min/次,雾化吸入,每日2次,持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患儿在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保持坐立位,注意观察患儿呼吸道是否通常,在实际临床操作中还需按照患儿的临床改善状况适当调整氧气输入频率,好转状况较为理想的患儿可以停止吸入。在结束吸入治疗后,指导患儿进行常规的漱口和洗脸操作,然后注意观察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状况,通过胸闷、呼吸困难、以及喘息几个方面对患儿的临床状况进行评估,并且使用相关的检测仪器记录患儿在治疗前后30min血氧饱和度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临床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评价及对比两组的:(1)症状改善情况,记录患儿喘息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呼吸困难消退时间、住院时间;(2)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监测情况;(4)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改善状况,分别记录患儿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研究组的喘息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呼吸困难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s,d)
表1.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s,d)
组别 n 喘息消退 咳嗽消退 呼吸困难消退 住院时间研究组 70 2.49±1.33 4.71±1.25 1.60±0.47 5.82±2.55对照组 70 4.05±1.68 6.59±2.03 3.37±1.46 8.04±3.30 t—6.091 6.598 9.655 4.454 P—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疗效对比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疗效对比[n(%)]
2.3 两组干预前后血氧饱和度监测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血氧饱和度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两组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监测对比(±s,%)
表3.两组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监测对比(±s,%)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 70 92.03±4.71 96.95±6.11对照组 70 91.65±5.02 93.34±5.30 t—0.462 3.734 P—0.645 0.000
2.4 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改善状况
干预前,两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改善状况(±s)
表4.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改善状况(±s)
组别 n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L) 呼气峰流速(L/min)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 70 1.73±0.92 3.01±0.86 282.46±10.86 362.13±11.42对照组 70 1.71±0.89 2.11±0.67 282.11±10.97 302.59±10.47 t—0.131 6.907 0.189 32.153 P—0.896 0.000 0.849 0.000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节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哮喘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以逐年升高的趋势。小儿哮喘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因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所参与介导的呼吸系统疾病,可引起哮喘、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临床表现,在清晨、夜间病情加重,严重损害患儿身心健康[2]。经过临床总结发现,小儿哮喘多发于1~6岁阶段,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程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形成心力衰竭或者呼吸衰竭等症状,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特别是在每年的春冬两季,季节更替气温变化较大的时候,经常会因为接触了刺激物或者受到感染等现象发病,或者在原有的症状上出现病情加重现象,在临床治疗中也主要以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气流受限问题和调整低氧血症的现象为主。
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常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哮喘,如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可减少活性介质释放,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具有高效抗炎与解痉作用,但是临床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气道内炎症需要长时间的接受治疗,患儿在长时间的服药过程中,而且服药过程困难,不但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近年来,在医疗水平发展的同时,雾化吸入的治疗方式也不断应用到临床当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如今雾化吸入法已经发展成为临床中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雾化仪可直接将药物转变成微粒,经呼吸道、肺部直达病灶部位,具有见效快、剂量少、不良反应少等优点[3,4]。简单来说,雾化治疗是局部用药,相对来说治疗起来见效比较快,能够确切的达到抗炎、止喘、止咳、化痰、排痰等目的。有研究指出,雾化吸入方式不同,其所产生的疗效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方式主要是借助空气作为动力,药物通过低压泵力转化为微小雾滴状分子,经呼吸道吸入肺部,从而达到消除炎性介质、改善水肿、抑制支气管痉挛等治疗目的。氧驱动雾化吸入的治疗原理就在于以氧气作为动力,药液通过氧气流转化为微小雾滴状分子,深入肺组织,快速达到病变位置,不仅可消除炎症、扩张支气管,同时还具有祛痰止咳、解除支气管痉挛的作用,从而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疗效。另外,氧驱动吸入操作简便,不会对患儿造成较大刺激,医疗开支较低,可减轻经济负担,患儿耐受性与依从性更高,其家属更易接受,且为一次性医疗装置,能够有效防止出现交叉感染。本研究表明,研究组的喘息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呼吸困难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明显促使症状早日消失,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缓解哮喘症状,从而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组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提高血氧饱和度水平,补充机体能量供应,改善肺功能。同时驱动雾化吸入器在保障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改善呼吸道狭窄问题,并且对于患儿的气道炎症现象及多余的分泌物也能够及时地排出体外,高浓度的洋气还能够改善V/Q失衡的状况,改善肺泡吸氧的功效,达到改善患儿低氧血症的功效,并且还能够降低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但注意治疗期间让孩子多喝水,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冷凉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5]。
综上所述,对小儿哮喘患儿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的疗效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优势更明显,可快速缓解病症,改善血氧饱和度,是一种理想治疗选择。而且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更具安全性和有效性,治疗中的临床感受相对也有所提升,更加容易接受,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和应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