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2022-04-15景重阳
景重阳
临床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会发生急性硬膜下血肿,若未能及时诊治患者,可能导致患者发生脑水肿、脑出血,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临床在救治此类患者过程中,应重视患者病情[1],由于患者存在颅内压瞬间升高特征,病情进展快,极大程度增加救治难度,患者预后差,因此,临床应对如何下降患者死亡率进行研究。本组实验选择54 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使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12 月本院收治的54 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 例。观察组男女比例15∶12,年龄19~65 岁,中位年龄44.5 岁;对照组男女比例14∶13,年龄18~68 岁,中位年龄44.0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监测,对患者心率、血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情况进行严密监测。
观察组使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进行监测,采取仰卧位,垫高患者头部10~15°,安装颅内压监测传感器,在挪动患者过程中,避免动作幅度过大,避免刺激患者,对患者一般状态、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监测,若有异常,应及时为患者实施对症处理,监测期间,患者颅内压>13.5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者存在显著颅内压增高趋势,提示为颅内压增高。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对患者瞳孔变化是否异常、神志是否清晰进行充分了解,定期巡视患者,检测仪连接线路是否正常,若存在线路扭曲、折叠或者接线脱落,应及时纠正,将病床摇高30°,可促进患者颅内静脉回流[2]。护士应叮嘱患者尽量卧床,将活动量减少,稳定患者情绪。护士应对患者呼吸道进行检查,必要情况下,为患者实施吸痰处理,可降低患者肺内感染发生率。护士应加强患者皮肤护理,确保皮肤清洁,对膳食进行合理调整,叮嘱患者进食清淡食物,告知患者少食油腻食物、刺激性食物[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死亡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颅内感染、肺部感染、重度脑水肿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死亡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表1 两组死亡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颅脑损伤是外伤,发病率高,可分为继发性颅脑损伤、原发性颅脑损伤,根据患者伤情程度,可分为四型,包括特重、重、中、轻型,可收治于神经外科,常见发病部位是颅骨、头皮、脑,病因包括高处坠落、交通事故、工伤、失足跌倒等,治疗期间,可为患者实施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4],其中手术治疗原则是救治患者生命,可对患者神经系统重要功能有效恢复,患者残疾率、死亡率会明显下降。为了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开展大量实验。
对颅脑损伤进行临床研究,患者因为外界猛烈撞击头部,在受伤后,患者持续昏迷可导致发生重型颅脑损伤,及时救治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进行综合研究,包括颅内压升高、脑水肿、脑肿胀等,由于患者脑实质软化、脑实质坏死、神经胶质细胞变形,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做好患者颅内压监测工作,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以及临床治疗。为了提高患者治疗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生存质量,临床进行了探讨。
颅内压改变是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主要表现形式,持续颅内压升高,提示患者病情严重,因此应积极治疗患者,避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在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过程中监测颅内压,可以使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5],可对患者颅内压实际变化情况进行相应了解,可对患者有效治疗手段进行确定。在患者病情判断过程中,需要避免局限于患者呕吐、头痛等临床症状,若利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可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掌握以及准确判断,患者治疗效果显著[6,7]。
临床实践证实,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使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可行性高,有效使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可利用传感器探头监测患者颅内压,能够对患者颅内压进行实时监测,会及时救治患者,促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有利于患者病情快速康复[8,9]。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可以在患者硬脑膜外部放置颅内压监测探头,对患者颅内压进行充分监测,手术结束后,应开展相关护理工作,护士应适当调高患者床头,促进患者颅内静脉血回流,可将患者颅内压明显下降,可预防患者出现脑水肿。另外,对患者生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具体包括患者肝肾功能、颅内压、血气血氧、中心静脉压等,护士应详细告知患者家属相关内容,例如患者病情改变,引导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护士工作。相关文献报道,利用颅内压监测探头对患者脑组织灌注情况进行相应判断,可将患者脑挫裂伤尽早发现,也可以发现患者颅内微小血肿[10,11]。利用颅内压监测,可对患者平均动脉压情况、颅内压数值进行统计,对患者脑灌注压水平进行合理调整,可将患者因为颅内压增高导致的脑组织继发性损害明显缓解,有利于患者恢复脑功能,根据患者颅内压监测结果,对脱水剂应用剂量进行酌情调整,将脱水剂用量控制强化,可对患者肾功能损害相应缓解,能够将患者电解质平衡紊乱情况有效维持,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12,13]。
部分文献[14,15]提及,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对详细护理工作计划进行制定,将护理工作流程合理安排,确保护理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开展。另外,对于护士来说,应积极参与学习以及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应用价值高。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使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的效果满意,患者死亡率明显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有效缩短,显著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荐。后续探讨中,需要将样本量增加,增加本组实验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