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沂水县2016—2020年伤害死亡情况分析

2022-04-15杨登强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2年1期
关键词:年龄组死因死亡率

杨登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和出行方式的变化,伤害已经对人民的生命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伤害引起的死亡也已成为沂水县第五位死亡原因[1]。本研究通过分析2016—2020年的伤害死亡数据,了解沂水县居民伤害死亡的流行和疾病负担情况,为制订伤害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的伤害死亡数据按照户籍地址从山东省人口死亡登记管理系统中导出。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整理汇总。人口学资料来源于沂水县公安局户政科以及沂水县卫生健康局计统科等。

1.2 方法

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2],用死亡率和构成比来分析伤害死亡情况,对死亡率进行χ2检验和时间趋势分析。采用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和减寿率(PYLLR)评估伤害的疾病负担。其中,PYLL=∑(e-(i+0.5))di,AYLL=PYLL/M,PYLLR=PYLL/N×1000‰(e代表预期寿命,为山东省人均期望寿命79.13岁;i为年龄组中值;M代表死亡人数;N代表人口数)。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国家死因监测数据分析工具、SPSS 18.0以及WPS软件对伤害死亡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计算死亡率、构成比以及潜在减寿年数等指标;采用趋势χ2检验分析2016—2020年伤害死亡率随年份的变化趋势,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的死亡率差异。检验水准为α=0.01。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16—2020年沂水县共报告伤害死亡2 931人,死亡率为49.72/105。其中,男性死亡2 079人,死亡率为68.81/105;女性死亡852人,死亡率为29.65/105。年均死亡率及各年度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χ2=452.64,P<0.01)。男、女性的年度死亡率变化趋势均不明显(P>0.01)。见表1。

表1 沂水县2016—2020年居民分年度伤害死亡情况

2.2 伤害前5位的死因情况

本研究提示:伤害前五位的死因依次为道路交通事故、自杀、意外中毒、意外跌落和淹死,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引起的死亡比例最高,为38.83%。男性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占比更高,占伤害死亡总数的88.27%。不同性别间,前五位伤害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P<0.01)。见表2。

表2 沂水县2016—2020年伤害死亡情况

2.3 伤害死因的年龄分布

各年龄组的伤害死因不同。其中,0~14岁人群的前五位伤害死因依次为淹死、道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意外的机械性窒息和其他;15~44岁人群前五位伤害死因为道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意外中毒自杀和淹死;45~64岁人群前五位伤害死因依次为道路交通事故、意外中毒、自杀、意外跌落和淹死;45~64岁人群前五位伤害死因依次为道路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意外中毒和淹死。见表3和表4。

表3 2016—2020年沂水县0~44岁年龄组的主要伤害类型顺位

表4 2016—2020年沂水县4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主要伤害类型顺位

2.4 伤害死亡疾病负担

沂水县前5位伤害死因引起的居民潜在减寿年数为61 263.79,平均减寿年数为27.44,减寿率为10.39‰。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最大,占40.74%。其他依次为意外中毒、意外跌落、自杀和淹死。淹死的潜在减寿年数虽然排第五位,但是平均减寿年数却居于首位,为35.67年/人,其他依次为意外跌倒、道路交通事故、意外中毒和自杀。见表5。

表5 沂水县2016—2020年分性别主要伤害类型的减寿情况

3 讨论

2016—2020年沂水县年均伤害死亡率为49.72/105,接近山东省的居民伤害死亡率(53.36/105)和高密市的居民伤害死亡率(55.62/105)[3-4]。各年度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趋势,与四川省盐边县、重庆市统计结果相同[5.6],与宁波市、江阴市有差异[7-8]。伤害死亡前五位的分别是道路交通事故、自杀、意外中毒、意外跌落和淹死,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占比最高[9],达到38.83%,与国内其他地区类似[10-11]。前五位伤害死因占全部伤害死亡的比例为88.27%。各年度和前五位伤害死因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11]。可能与男性参与更多的道路交通活动和体力劳动有关[3]。

结果显示,0~14岁人群的死亡率为10.85/105,前五位伤害死亡原因是淹死、道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意外的机械性窒息和其他。这提示要从小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大力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让儿童意识到水的危险性,远离危险水域,同时加强对水库、河流等危险区域的管理。帮助儿童掌握正确的道路交通规则,不随便在道路上玩耍;大力宣传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减少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

结果显示,1~64岁人群首位的伤害死因为道路交通事故。这部分人群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属于道路交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应大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培训,拒绝超速行驶和酒后驾驶,正确使用安全带。意外跌落和意外中毒位居伤害死因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占比为28.59%。沂水县属于鲁中山区,劳动力主要以外出务工和在家务农为主,需要从事建筑等高空作业和使用农药的工作较多,容易引起高空跌落和意外中毒。这提示应加强工地、家庭平房的安全措施;学会正确使用农药,并尽量避免使用剧毒性农药,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分析发现,65岁以上人群道路交通事故占比有所减少,为32.88%,但依然位居第一位。部分老年人不能适应快节奏生活和出行方式的变化,不能完全掌握并遵守交通规则。故应加强交通安全知识培训,让老年人适应现代的交通规则,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自杀和意外跌落的占比增加为35.49%,这与老年人生理退化、健康性支持环境差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多数老年人留守农村,缺乏人员照顾,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容易造成意外跌落伤害和自杀。应组织社会力量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关心、关爱和日常照顾,丰富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完善健康支持环境(如农村平房加装护栏和固定梯子)等。

潜在减寿年数和平均减寿年数是评价伤害疾病负担的重要指标。2016—2020年沂水县居民伤害平均减寿年数为27.44年/人,与烟台市和赤峰市的伤害所致AYLL结果接近[12-13]。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最大(40%),给社会造成沉重疾病负担。在预防伤害的过程中,应结合性别、年龄和居住情况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丰富居民的文化娱乐活动,完善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等措施,减少伤害的发生。

猜你喜欢

年龄组死因死亡率
法医病理学死亡原因分类及死因分析探讨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基于Lee—Cater模型对我国高龄男性死亡率的预测
基于Lee—Cater模型对我国高龄男性死亡率的预测
恶性肿瘤死亡率
高原地区73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死因
关于组织中年龄多样性与世代差异的研究
乳腺占位性病变弹性评分3分患者年龄与肿瘤良恶性相关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