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RCP术应用于治疗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分析

2022-04-15段玉芳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安全性老年人

段玉芳

【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ERCP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22%,对照组为83.33%,P<0.05;并发症率观察组为5.56%,对照组为22.22%,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0.00%,对照组为11.11%,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采用ERCP术治疗可获得确切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老年人;ERCP术;安全性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比较常见的急腹症,该疾病的发生与胆道结石、急性炎症性反应有关,造成胰胆管梗阻、胰液外溢以及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黄疸、恶心呕吐、发热以及消化道出血等,甚至可产生休克情况,具有一定的死亡风险,需尽早给予诊断和治疗避免诱发急性胆管炎、门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对该类患者常规治疗手段为胃肠减压、支持疗法、抗胰酶疗法等,然而疗效有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存在较大的个体化差异。近年来报道指出微小结石的慢性迁移以及胆汁返流导致的胰液流动受阻与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有关,在治疗中去除胆道内分布的胆石以及胆沙有利于降低疾病复发率并抑制病情进展。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则可有效解决该问题,且具有微创手术特征,以下将分析对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采用ERCP术的治疗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9年10月~2021年12月本院72例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63~86岁,均数(72.5±1.6)岁;病程为0.5~9h,均数(3.6±0.4)h。对照组:36例,男18例/女18例:年龄62~87岁,均数(72.4±1.7)岁;病程为1~8h,均数(3.7±0.3)h。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治疗,即严格禁食,给予胃肠减压,迅速补液并进行消炎,给予醋酸奥曲肽治疗,从而抑制胰酶活性并控制胰酶分泌,提供对症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观察组加用ERCP治疗,方法为:术前给予常规咽部麻醉,术中应用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刀、一次性使用导丝以及鼻胆引流管,以碘海醇作为造影剂,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操作,在操作中尽量选择患者胆管插管造影,若患者胆管、胰管均能够实现显影,同时胰管显影<3次,则严格控制术中造影剂压力,避免胰腺腺泡显影,拍摄X线片,在手术后进行禁食约12~24小时。

1.3评价标准

(1)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腹痛、发热、呕吐等症状消失,肠道恢复通气,复查肝功能、胆红素以及血淀粉酶等指标均为正常;有效:患者的症状缓解以及肝功能、血淀粉酶等指标复查结果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的病情无明显变化。(2)统计2组患者的并发症,如休克、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胰腺脓肿、肠瘘以及肝功能衰竭等。(3)2组患者随访3个月,统计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数据标准差为(±s),组间数据行t检验,计数资料为[n(%)],组间数据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臨床疗效组间对比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22%(35/36),其中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3.33%(30/36),其中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

2.2并发症率组间对比

并发症率观察组为5.56%(2/36),其中胰腺脓肿、肠瘘各1例;并发症率对照组为22.22%(8/36),其中休克1例,肾功能衰竭1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例,胰腺脓肿2例,肠瘘3例,并发症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2.3复发率组间对比

复发率观察组为0.00%(0/35),对照组为11.11%(4/36),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我国临床中超过50%的急性胰腺炎发病与胆石病有关,患者的胆石病未得到及时解除可造成胰腺炎病情的反复发作,与此同时结石病患者术后的结石复发也是造成胰腺炎反复发作的关键性原因。因此在治疗中需要防止胆道感染,维持患者的胰液、胆汁畅通以及尽早解除梗阻是避免结石形成和防止胰腺炎复发的关键性环节。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与结石嵌顿有关,进而使得胆、胰管通路受到阻塞且压力水平增高,胆汁发生逆流入胰管内进一步造成胰酶的异常激活,使得急性胰腺炎出现发作和持续加重,在患者的治疗中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解除梗阻并进行引流减压,防止发生反流。胆石症所引起的胆管狭窄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进一步可诱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ERCP的应用能够帮助完成疾病诊断,ERCP在应用中能够实现CT以及B超检查,帮助明确患者的十二指肠乳头病变和是否具有胰胆管病变,尤其是合并黄疸以及腹痛症状的患者,在ERCP的应用过程中能够迅速解除梗阻,改善和消除临床症状,同时可避免胰腺炎复发。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ERCP治疗,该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特别是术后的并发症率以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ERCP的应用,可提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整体疗效。该手术与传统外科手术方案相对比,具有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以及生理干扰少等特征,在内镜辅助下操作更为简单,有助于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并可有效降低患者胰胆管内压,进而可快速缓解和消除胰腺病变。

综上所述,对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采用ERCP术治疗可获得确切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 孙乐. 急性胰腺炎早期ERCP、内镜治疗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8):144.

[2] 李甫,吉建梅,陈萌,等. ERCP在慢性阻塞性胰腺炎中的治疗价值研究[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8):1000-1005.

[3] 王军,陈虹羽,黄竹,等. 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时机及机制研究[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20,45(6):611-617.

猜你喜欢

安全性老年人
老年人行动辅助车
基于启停控制系统的整车安全性策略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含能材料热安全性研究进展
老年人常练10个动作防跌倒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