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内部治理中大学生参与现状研究
2022-04-15杨笑
杨笑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大学生民主参与意识在近年来也表现得愈来愈强烈。职业院校大学生参与学校治理是职业院校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能否得到有效落实的关键环节。文章以天津市高职院校为例,深入展开高职大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现状的调查研究,探究治理体系中学生的参与情况,客观反映和评价高职大学生参与学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度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高职大学生参与学习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职业院校;内部治理;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7-0046-04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政策文件中明确要求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多层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改革目标的提出必将推进大学治理主体、内容和方式的变革。学生作为大学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理由,是大学组织内部构成和活动的主体,是参与大学内部治理活动的重要力量[1]。
一、研究背景及内容
202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落实,内部治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更为凸显,广大师生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诉求日益增长,参与学校治理和保障自身权益的愿望更加强烈……要推进高等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得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教育与管理过程,而是表现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治理体系的工作之中。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学生从单一地接受专业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为投身学校教育、管理与服务体系。
2019年1月,《国家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从质量体系构建组织来看,文件旨在将高职学生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院校的质量评价和管理工作,大量实践证明,学生参与院校质量评价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這也是院校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可视为与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共生体”[2]。
大学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学生,只有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大学才能继续生存并进一步发展。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大学推进学生与教师间“教学相长”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创新高校管理体制机制,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都离不开学生这一主体的参与[3]。但在我国高职院校语境下,对于学生参与内部治理,无论是在认识还是实践上都还存在不足。本研究法以天津市高职院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对高职大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现状展开调查研究,旨在探究高职大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高职大学生参与学校治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二、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以天津4所高职院校为例,共调查400名学生。采取整群抽样调查,为保证统计过程中各变量的均衡,研究尽量保证男女各半,年级均分,生源地数量一致,学生组织数量一致。分别以性别(男/女)、年级(大一/大二/大三)、生源地(城市/农村)、学生组织经历(有/无)、角色身份(学生干部/普通学生)为人口统计学类别进行划分。实际发放问卷400份,剔除错答或双选的不合格问卷,收回392人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8%,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调研问卷包括四个维度:第1至10题项为参与意识维度,第11至22题项为参与目的维度,第23至29题项为参与内容维度,第30至38题项为参与途径维度(见表2)。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计分,其中, “非常同意”计5分,“同意”计4分,“不确定”计3分,“不同意”计2分,“非常不同意”计1分。得分越高则说明高职大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程度越高。
(一)高职大学生参与学校治理整体发展水平情况及分析
对高职大学生参与学校治理发展水平在参与意识、参与目的、参与内容和参与途径四个维度及总体上的描述性统计进行了单样本T检验(见表3),分析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具体水平。
总体得分(M=3.135,SD=0.432) 显著高于中值,t=6.223, p<0.05, 说明高职大学生参与学校治理整体发展总体水处于中等水平以上。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随着我国近年来学生组织发展不断完善,以社团和学生会为代表的学生组织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学生组织与校职能部门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学生对校内涉及学生权利与利益的建议与意见能够不断通过上述学生团体传达到各职能部门。学生能够对学校的发展积极献言献策,极大地拓宽了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途径与范围。作为高职院校的成员之一,学生参与学校治理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工作质量的改善,有利于学校治理的民主化,促进学校治理的工作效率。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当前高职大学生参与学校治理情况较好,但是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意识、能力以及保障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不同类别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差异分析
1. 学生参与学校治理在性别上的差异统计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生得分(M=3.248,SD=0.394)显著高于女生(M=3.003,SD=0.437),t=5.836,p<0.05。说明男生参与学校治理的水平高于女生。性别差异方面,有研究者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究,分析了大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差异表现。男生更加关注校园日常事务,具有较高的参与意识,自身的价值意识、权利意识较强,在学校治理中表现得更为积极。此外,男学生乐群性、稳定性、敢为性、抗压能力以及客观理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高于女生,因此其在参与学校治理的各个方面相对好于女生。
2. 学生参与学校治理在年级上的差异统计分析
采用F方差检验发现,在参与学校管理方面,总体上不同年级的高职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9.996, p<0.05。进一步的LSD检验中,大二学生得分(M=3.246,SD=0.441)显著高于大一学生(M=3.012,SD=0.336)以及大三学生(M=3.139,SD=0.473)。说明在参与学校管理上,大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水平显著高于大一与大三学生。
对于高职各个年级的大学生,大一学生刚入校,尽管参与热情较高,然而对于学校的各个方面还相对较为生疏,还处在不断适应学校生活的过程中,对于学校治理缺乏相应的意识,尚不具备参与学校治理的能力,参与的程度也较为欠缺。大三学生由于日常需要进行工作实习,同时面临毕业、升学、就业等压力,也会导致参与学校治理不足。
二年级学生对于学校各方面都较为熟悉,自身也对学校各方面的发展相对较为关心,作为各类学生组织的主体,既积累了一定管理学校的能力与经验,也有途径积极反映学生的所求所想。高职院校要通过发展榜样教育,充分发挥二年级学生较高参与积极性与能动性的引领和感染作用,通过动员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从而增强学校管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等,以此来提高低年级学生对自身参与效果与价值的认知,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4]。
3. 学生参与学校治理在生源地上的差异统计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城市学生得分(M=3.166,SD=0.463)与农村学生得分(M=3.110,SD=0.403)较为接近,差距较小,t=1.285, p>0.05。说明在参与学校管理方面总体上不同生源地的学生之间差异不显著。随着我国各区域教育发展越来越均衡,农村与城市学生都能够不断建立“自我维权”的意识,积极投入学校治理之中,保障和维护自身利益。不管是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对于学校治理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得较为一致,没有显著的差异。
4. 学生参与学校治理在学生组织经历方面的差异统计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有参与学生组织经历学生得分(M=3.229,SD=0.474),显著高于无相关经历的学生(M=3.044,SD=0.364),t=4.347, p<0.05。说明在高职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上,有参与学生组织经历的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水平更高,这类学生的参与意识最为强烈,且具备更加广阔的参与途径。积极参与学生组织的学生,各方面都较为积极认真,对于学校的发展也较为关心,而各种社团活动的组织都与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相关管理要求等密切相关,有利于促进这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治理中。
5. 学生参与学校治理在学生角色身份上的差异统计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学生干部学生得分(M=3.321,SD=0.340)显著高于无相关经历的学生(M=3.095,SD=0.439),t=4.047,p<0.05。说明在高职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上,学生干部参与学校管理的水平高于普通学生。学生干部思想较为活跃,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对于學校的发展较为关心,因此参与学校治理的积极性较高。学生干部有机会参与学校治理的事务中,例如教学辅助管理、学生会管理、学校的各种座谈等,有利于提升学生干部参与学校治理的积极性。
三、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高职大学生参与意识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较强,但不能忽略的是尚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参与意识相对薄弱。学校要进一步宣传民主共治的办学理念,积极构建民主的治理空间,教师与学生均应成为学校治理主体和权利主体,共同参与学校的治理活动[5]。
高校应该让学生真正享有学校的管理权、决策权、知情权、表达权及监督权等,从而实现学校权力的民主化和均衡化,促进学校公共性内涵的发展,最终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质。通过开设相关讲座及交流会,为学生普及学校事务的要点,涉及学生的重大事项要积极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学生对校园热点、重点问题了解渠道缺失的问题,做到及时发布和告知,让学生充分参与这些事务的管理工作,尤其是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主要涉及学生日常管理事务和后勤服务工作。
(二)提高高职大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能力
尽管部分学生在参与学校治理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意愿和浓厚的兴趣,然而学生自身参与能力的不足,也会限制和阻碍学生参与学校日常事务管理。针对以上问题,高校要注重学生在学校治理知识方面的培养,学生也应积极从课本或相关理论书籍中了解校园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政策,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类涉及管理培训方面的讲座,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学生还可以主动参与各类学生组织活动,投身于维护学校治理秩序以及学校规章制度制定的活动之中,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与技巧。学校要做的就是开展一些相关的培训,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管理能力。如引进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系统,开设职业核心素养、管理学方面选修课,提升学生管理能力、管理思维;定期举办与管理有关的座谈会,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社会管理人士或校内管理人员进行经验交流等。
(三)建立健全的高职院校治理体系
高校应完善学校治理构架,明确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力范围,在章程中界定学生的权力范围、内容和合法、合理的参与管理途径。高职大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限度不能是模糊不清或毫无限制的,面对众多学生参差不齐的建议内容,需要经过筛选与识别,既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表达自己的意见,又能够保证管理秩序的规范化。
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反复得不到回应之时,学生便不会再相信学校的民主管理程序,出现“得过且过”或是不再愿意“发声、发言”的现象。对此,学生应该制定出台校内“学生申诉实施细则”,以便于公平公正地“受理案件”,加强学生参与事物管理的组织建设,保障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权益不受侵犯[6]。学校可组建学生校长助理团队,通过选取学生代表,与学院管理层定期面对面座谈,集中反映学生关心的大事件;积极拓宽学生组织职能,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的,丰富学生的管理经验。
(四)发挥激励的正向功能
学校可构建高职大学生参与激励机制,通过评优评先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治理,如可以通过优秀学生会干部、社团积极分子、年度先进个人等评选,树立榜样和标杆,形成积极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实现激励的目的。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增加学生参与的评价指标和内容,采取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把测评结果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依据,肯定学生的行为表现,实现激励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冯遵永. 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中学生参与研究[D].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9.
[2] 高江. 高职院校现代治理体系的现实境遇与推动策略[J]. 教育与职业,2020(22):5-11.
[3] 曹辉. 大学内部治理中的学生参与:动因、路径及其实现[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02):48-55.
[4] 魏雅婷,贡太雷.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学生参与问题情况调研[J]. 教育现代化,2020,7(23):159-161.
[5] 刘洁. 本科生参与学校管理现状研究——基于南京大学的调查[J]. 河南教育(高教),2020(11):62-65.
[6] 毋靖雨. 高校管理制度制定中的学生参与策略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2.
(荐稿人:邓昊,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