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融入和开展
2022-04-15顾文娟
顾文娟
[摘 要]低碳是全社会乃至全人类应该坚持的环保理念。小学生可塑性强,因此小学阶段是渗透低碳理念、开展低碳教育的理想时期。美术课堂中,教师可通过巧选内容、渗透理念、优化选材、创设情境、组织活动等策略开展低碳教育,有效引导学生践行低碳理念,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美术。
[关键词]小学美术;低碳教育;融入;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7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06-0026-03
低碳教育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我国的低碳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很多低碳教育常浮于表面,甚至被忽视。相较于小学其他学科,美术学科更适合开展低碳教育。因此,教师要将低碳教育融入美术教学中,适时渗透低碳理念,培养学生低碳的价值观、消费观和生活观,使学生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巧选内容,加深低碳印象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低碳教育,不需要刻意进行,不然就会本末倒置。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天性爱玩,会觉得枯燥、抽象的理论讲解非常无趣,因而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教师应筛选出有趣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美术教学内容,巧妙引入低碳教育,或从现实和网络中寻找教学资源,用浅显易懂的内容来促进学生对低碳的认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例如,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儿歌与童话》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几个儿歌视频,初步了解文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观看几张经典的儿歌、童话配图,对配图进行鉴赏。接着,教师带领学生欣赏教材中《小耗子》这首儿歌,让学生描述教材中配图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即先对配图的大体情况进行描述,再挖掘其中的细节,探究配图的内涵和作用。在教師的引导下,学生按照步骤,一步步地对配图进行鉴赏。学生开始时觉得鉴赏的难度较大,但随着教师的点拨,逐渐掌握了鉴赏的方法。然后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有关科普低碳的儿歌和童话,其中最受欢迎的便是《大话西游》:“唐僧师徒四人来到气候污染、环境恶劣的长安城,途中经历了八戒因环境太差而生病、师徒四人因森林被砍伐而差点被风沙掩埋等危难,于是师徒四人决定治理环境,倡导低碳生活。”学生都听得很认真,思想受到冲击,认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懂得要防止污染空气、破坏环境。
学生对低碳生活有自己的感触,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要做好生活与教学之间的对接处理,让学生自然进入课堂学习之中。如教学《听音乐 画音乐》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聆听音乐并进行想象,将音乐描绘的画面画出来。学生聚精会神地聆听音乐,教师适时给予提示,引导学生通过自然界的声音进行想象。学生进入绘画环节,教师跟进指导,对学生的绘画表现进行具体评价,营造了浓郁的课堂学习氛围。
上述教学,教师从教学内容入手,组织学生进行配图鉴赏活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很快学会了鉴赏的方法。教师再选取主题与低碳有关的童话、儿歌供学生鉴赏,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经典故事,使学生受到较大的思想冲击,加深了学生对低碳的印象。其中,《听音乐 画音乐》教学,教师播放儿歌让学生画出歌曲描绘的画面,这是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加之低碳化的特征极为鲜明,使学生从中获得深刻的学习感悟。
二、创设情境,营造低碳氛围
情境教学法是目前课堂上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采取直观、形象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同时,课堂上创设情境可以渲染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给予学生思维启迪,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下雨啰》一课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行课堂导入,播放有关雨的视频供学生欣赏。视频的声音和画面十分优美,使学生沉浸在雨景中。接着,教师询问学生是否喜欢下雨,部分学生回答“喜欢下雨”,也有不少学生认为“下雨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在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小结:“下雨虽然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但是能灌溉庄稼、净化空气和环境、补充地下水、改善地球上某些干旱地区的问题……下雨有很多用处,是地球必不可少的天气之一。”然后教师组织学生描绘自己心中的雨,让学生在雨声的音乐中进行自由创作。随后,教师播放一段视频,讲解环境污染对降雨的影响,如可能会形成酸雨。教师接着讲述酸雨的由来、成因、具体形态、对人类的危害等。学生十分震惊,讨论交流后,纷纷表示自己要贯彻低碳生活理念,保护自然环境。
美术课堂中,教师借助媒体手段展示美术作品,这是创设情境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教学《水墨画鸟》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后说说鸟的组成部分、形态特点,并鼓励学生利用水墨来画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利用多媒体专门展示一些水墨画鸟的作品。这些作品有大师的,也有普通人的,引导学生在观察模仿中建立相关认知。学生有了观察经历,思维之门自然打开,深入探究新知。这样借助媒体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上述教学,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了解雨对人类的贡献,学习了有关酸雨的知识,并在强烈对比中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其中,《水墨画鸟》教学,教师借助媒体展示水墨画鸟,给学生的视觉带来冲击,获得了好的助学效果。
三、渗透理念,强化低碳意识
小学美术比其他学科更适合开展低碳教育,这是因为美术是一门创造性学科,需要学生用自身的感觉和体会来进行美术创作,这样他们能获得深刻的体验,有利于渗透低碳理念。同时,美术教学通过感性认知和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共鸣。因此,美术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低碳的意义,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激发学生进行低碳创作的意愿,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低碳理念,从内心深处认同低碳生活,从而强化学生的低碳意识。
例如,教学《我是一只小小鸟》一课前,学生已学习过绘画鸟类和禽类的知识,对鸟的喜爱程度很高。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仔细观察鸟的外形,概括鸟的特征,学生大多从鸟的羽毛、鸟的嘴、鸟的脚掌进行描述。然后教师出示瓶、罐、纸箱等废旧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即让学生制作鸟的装束,把自己装扮成一只鸟。学生开心地动手制作,穿上自制的鸟的装束后,配上鸟的动作进行模仿和表演。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观看视频:由于气候污染,鸟类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导致很多鸟面临很大的生存危机。教师还展示真实的图片以及新闻报道,如一些鸟被射击、人类对环境持续不断的污染等。学生为鸟被射击感到悲伤,积极寻找人类污染环境的原因,开始审视自己见到过的不低碳环保的行为。
又如,教学《鸟的纹样》一课时,教师先出示自制的鹦鹉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是一只鹦鹉,大家仔细观察,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特别要注意观察它羽毛的颜色、形状,然后利用点线面的手法,对这只鹦鹉进行美术写生。”然后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一组鸟的图片,并对鸟的纹样的特点进行对比,为学生提供参考,使写生活动顺利展开。学生开始观察鹦鹉的模型和鸟的图片,对鸟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逐渐找到写生的起点,在互动交流中树立美术学习自信。经过深入探究,学生的写生作品不断涌现,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将学科教学推向高潮。
上述教学,教师在学生掌握鸟的特征后,组织学生进行鸟类装束的制作,并让学生扮演鸟进行演绎活动,深化了学生对鸟的热爱之情。随后教师通过真实的鸟类生存现状,让学生了解气候污染、环境破坏的严重性,使学生对低碳生活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强化了学生的低碳意识。其中,《鸟的纹样》教学,教师通过自制的鹦鹉模型,使学生对鸟的纹样的特点理解深刻,有效渗透了低碳理念。
四、优化选材,培养低碳品质
美术教学需要用很多画材。实际上,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情况下,画材的消耗是比较大的,且大部分小学生没有环保意识,尚未形成节约用材的习惯,常常出现浪费画材的情况。此外,美术课堂中有很多手工操作的内容,教师应倡导学生利用低碳环保的材料作为手工的素材,做到物尽其用。在美术创作中渗透低碳理念,会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例如,教学《纸卷魔术》一课时,由于需要用到大量的色纸进行手工制作,所以教师将课前收集到的未完全使用的色纸分发给学生。学生自己也做好课前准备,在日常生活中收集色纸,如没使用完的笔记本后面的空白页、家里的废旧色纸以及家长平时未使用完的色纸等。课堂上,教师强调:“纸来之不易,本来这些废旧纸都要丢掉,但是现在可以用在课堂上,就不用买新的纸来做手工了。”学生听后非常高兴,明白自己收集的废旧纸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后教师要求学生要节约用纸,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一张纸。于是,学生通过剪、折、卷、贴等操作,进行纸卷造型的设计和制作。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学生非常愉悦,使用色纸前都经过认真的思考,充分利用每一张纸,避免二次浪费,并将多余的纸都收集起来,制作成一个小的便签本。最后,学生呈交各自的纸卷作品,圆满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又如,教学《穿穿编编》一课时,教师展示一些生活材料制作的器皿,并予以观察引导:“这些作品是其他班级同学制作的,大家仔细观察,并借助身边材料尝试操作,制作出自己的创意作品。”学生开始观察其他班级同学的作品,对其制作工艺进行研究分析,逐渐找到制作的方法。教师深入学生中,给学生以学习指导,确保学生的制作活动顺利展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制作的美术作品不断涌现,课堂评价活动自然开展。
上述教学,师生双方都收集了废旧色纸,用于美术手工制作。同时,教师非常注意细节,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一张纸,并将剩余的色纸都收集起来,以期能废物利用,做成其他的实用物品。其中,《穿穿编编》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材料进行创作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低碳生活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低碳意识。
五、组织活动,落实低碳行动
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活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进行绘画作品的创作,另一种是进行手工艺品的设计和制作(简称手工课)。手工课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与组织活动。美术手工课通常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因为小组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低碳环保活动,让学生通过行动更直接地感受到低碳生活的好处;也可以通过开展“低碳环保”主题的活动,让学生积累低碳的生活经验,有效落实低碳的行为目的。
例如,教学《巧包装》一课时,教师先给学生展示生活中一些比较有趣的产品包装,让学生分析思考如何巧妙包装产品。与之前的美术手工课一样,教师和学生准备了很多废旧材料,有用过的彩色包装纸、礼品纸等。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成一个“小工作室”,为抽取到的产品(有食品、化妆品、茶杯、手环等)进行包装的设计和制作。于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用现有的材料设计和制作产品包装盒。在低碳理念的渗透和影响下,各小组在画设计图的时候,优先考虑低碳环保的因素。有的学生说,多余的装饰是不必要的;有的学生说,礼盒装月饼实在太浪费包装了,明明重点是月饼本身而不是包装,可包装很大、很精致,里面的月饼却很少,所以我们不要过度包装。其他学生听后,纷纷表示赞同。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游戏情有独钟,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设计教学,其调动作用更明显、更突出。如教学《吹气投篮》一课时,教师课前布置收集美术制作材料的任务:从绿色环保的角度,对一些生活废旧物品进行美术处理,自行设计一个“吹气投篮”的美术模型,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对这项学习任务比较感兴趣,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进行设计,通过演示让更多的人看到设计的精巧。
上述教学,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手工活动,有效渗透低碳理念,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低碳环保的包装盒设计与制作。其中,《吹气投篮》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开展低碳行动,养成低碳的行为习惯,提升了手工制作的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低碳教育。但是,教師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低碳教育需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体会和感悟。需要注意的是,不止美术教学,在所有的小学学科教学中,教师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有效引导学生践行低碳的生活理念,养成良好的低碳行为习惯。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