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黄冈市小麦生产调研
2022-04-14闫振华赵树琪张华崇戴宝生黄晓莉雷旺英
闫振华,赵树琪,张华崇,戴宝生,黄晓莉,梅 高,周 坚,雷旺英,李 蔚
(1.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湖北 黄冈 438021;2.黄冈市农业农村局,湖北 黄冈 438021;3.黄冈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湖北 黄冈 438000)
湖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小麦主产省,小麦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06.7 万hm2左右;其中黄冈市小麦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3.5万hm2以上[1]。为了解小麦生产现状,2021 年5 月中旬黄冈市农业农村局联合黄冈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对黄冈市罗田县、黄梅县、武穴市、蕲春县、浠水县、团风县和黄州区等小麦生产情况进行考察与调研。结合收集的相关资料,总结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1 考察地点
根据前期面积调查及农业粮食项目落实情况,调研组一行先后赴罗田县大河岸镇、黄梅县新开镇、武穴市大法寺镇、蕲春县横车镇、浠水县兰溪镇、黄州区堵城镇叶路洲、团风县罗霍洲等地,实地考察了小麦生长情况,进行了现场取样测产和病虫害调查。
2 现场考察和访谈结果
调研组一行与各县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乡镇农技站等行政技术人员、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就小麦生产主要应用技术及小麦生产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调研组现场考察病虫草害发生情况。
2.1 小麦田间病虫草害防治情况
各调研地点小麦田间病虫草害防治情况如表1所示,调研的生产主体主要是规模化种植的大户,大多数农户进行病虫害防治用药基本一致,一般进行了1~2 次的草害防治,3~4 次的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田间发生较轻,田间锈病轻度发生,赤霉病多数在2~3 级(表1)。
表1 各调研地点小麦田间病虫草害防治情况
蕲春县的种植大户由于家庭原因来不及防治,病虫害仅防治1 次,田间赤霉病发生较重,赤霉病病穗率达83%,病级达4 级。黄州区和团风县罗霍洲的种植大户病虫害防治比较到位,时机把握比较准,因此赤霉病发病较轻。
2.2 现场测产结果
调研组根据五点取样法进行了取样,每个样本面积为0.25 m2,现场测定有效穗穗数,室内考种测定穗粒数和千粒重,折算成理论产量(乘以系数0.8)。由表2可知,各调研地小麦平均产量为4 414.80 kg/hm2,变化幅度为2 863.20~5 826.75 kg/hm2,产量变异系数为29.16%。产量构成要素分析表明产量的变异主要是由于有效穗数的差异导致的,有效穗数的变化幅度达354.15 万~608.25 万穗/hm2,变异系数达22.91%。黄州区和团风县罗霍洲的现场测产均超过5 380 kg/hm2,丰产优势明显。
表2 各调研地点小麦现场测产结果
2.3 沿江平原小麦规模化生产效益情况
据调研,浠水县兰溪镇、黄梅县新开镇等沿江平原地区以及黄州区叶路洲、团风县罗霍洲和浠水县戴家洲等江心洲地区,冬季枯水期小麦规模化生产面积大、效益好、机械化程度高。
3 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
3.1 小麦播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
如表3 所示,黄冈市2011—2020 年小麦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2017 年小麦种植面积平均为6.96 万hm2,而2018—2020 年小麦种植面积平均为3.71 万hm2,小麦种植面积缩减十分明显,其中2018 年小麦种植面积比 2017 年减少 2.853 万 hm2,缩减了42.37%;2020 年小麦种植面积比2019 年缩减1.6%。
3.2 小麦总产下降,单产不高
由表3 可知,2011—2020 年黄冈市粮食单产呈增加趋势,粮食总产稳定在268 万t 以上;虽然小麦的播种面积有所减少,但小麦的单产呈增加趋势,2019 年和2020 年小麦的单产突破3 000 kg/hm2;2020年小麦单产3 135 kg/hm2,比2019年增产3.47%。
表3 黄冈市2011—2020 年粮食和小麦生产情况
虽然小麦单产呈增加趋势,但黄冈市小麦的单产依然低于全国及长江中下游其他小麦主产省,更低于黄河流域小麦主产省,以黄冈市小麦单产较高年份的2019 年为例,全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为5 630 kg/hm2[2],河南省为 6 557 kg/hm2[3],山东省为 6 090 kg/hm2[4],山西省为 4 137 kg/hm2[5],而黄冈市只有 3 030 kg/hm2[6]。
调研发现,除团风县罗霍洲、黄梅县新开镇下洲尾村和黄州区等地小麦有效穗数超过520 万穗/hm2,其他地点小麦有效穗均低于450 万穗/hm2;有效穗数与小麦的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7],这就导致难以实现高产稳产。
3.3 品种杂乱,种子质量差,品种品质不佳
调研发现,黄冈市小麦主栽品种主要为襄麦系列品种、以扬麦20 为主的杨麦系列品种和郑麦9023等,同时也存在各地私自从外省引进未经湖北省引种备案的现象,这就造成小麦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小麦单产,导致小麦品质下降。此外还发现,各调研种植大户多重视提高小麦产量,而对品质不够重视。黄冈市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少,推广品种中虽营养品质不错,但是蒸煮品质一般,烘烤品质差;总体来说,黄冈市小麦品种品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
调研还发现,大多数农民喜欢自行连续留种,或直接从当地其他农户手中购买表现比较好的小麦留种,易造成小麦优良种性退化、种子质量下降,使病害加重、单产降低[9]。
3.4 稻茬小麦管理技术不到位,受渍害较重
罗田县、武穴市、蕲春县和浠水县4 个县市均为稻茬小麦,普遍存在田间排水不畅,受渍害影响较重。渍害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能发生,苗期受渍害会出现僵种甚至霉烂,导致出苗率低、已出苗的迟迟不发生分蘖、次生根极少、苗小叶黄等;拔节至抽穗期发生渍害主要表现为上部功能叶发黄、叶片变短、株高矮小、单穗的小穗和小花数明显减少、穗粒数一般减少二到四成,有穗数减少三成左右;扬花至灌浆阶段发生渍害主要表现为根系死亡、功能叶早衰、光合作用减弱、千粒重下降三到五成;生产中小麦的渍害往往就发生在扬花至灌浆阶段,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6]。
黄冈市稻茬小麦比例高,由于秸秆还田等问题,稻茬小麦播种难,加之对稻茬小麦管理及技术措施落实认识不到位,后期排水难,易造成渍害。小麦由于渍害导致后期早衰,严重影响小麦分蘖、成穗和后期灌浆,导致有效穗和千粒重较低,最终表现为低产。
3.5 小麦生产氛围不浓
由于黄冈市春天雨水较多,导致小麦病害重、产量低、品质差,造成小麦生产积极性不高。黄冈市小麦价格极不稳定,一般在2 元/kg 左右。小麦生产中投入的化肥、农药、人工等成本逐年涨幅较大,农民在扣除种子、化肥、人工成本之后,收益甚微。此外,黄冈市部分小麦收购商只收购白皮小麦,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较差。
4 对策与建议
4.1 做好黄冈市好小麦宣传工作
调研表明,种植大户、特别是病虫害防治到位、田间技术措施管理及时的规模化种植主体普遍反映小麦产量在4 500 kg/hm2以上,小麦质量好,卖价高,与安徽省和河南省小麦差别不大。应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小麦高产高效农业科技培训,组织广大干部、技术专家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进村入户开展小麦技术指导。打造小麦规模化高产示范田样板,利用样板带动辐射,提高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9]。
4.2 规范种子市场,积极选育、引进、推广优质新品种
农业执法部门应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对未经审定或引种备案的品种,严禁推广、销售。针对黄冈市小麦生产上往年易重度发生条锈病、赤霉病和叶枯病等特点,建议积极选育、引进、推广抗病新品种。关注湖北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审定的优质抗病高产新品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时引进推广。
4.3 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宣传
小麦整个生育期会遭受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及蚜虫等病虫危害,若不进行病虫害防治,黄冈市小麦常会出现赤霉病病粒超标、黑胚率超标现象,导致低产低质。因此,要做好病虫害防治技术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媒体、广播、报纸、农民信箱、农技110 等形式,广泛培训指导病虫害防治技术。保障病虫害防治技术到户到田,做好统防统治,做好农药减量和绿色防控。
4.4 落实稻茬麦田渍害防治措施
土壤耕作层水分含量过多,导致小麦根系长期缺氧是形成麦田渍害的根本原因。因此,防治稻茬麦田渍害可以通过降低土壤耕作层的含水量,使地下水降低,减少潜层水,来增强土壤透气性,从而促使土壤水气协调。主要方法为,①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建起排泄流畅的排水系统;②在前期整地播种时要做好田内厢沟、腰沟、围沟、田沟等“四沟”配套,做到麦田受渍害时能及时排水;③适度深耕,降低潜层水,加厚活土层,扩大作物根系的生长范围;④增施有机肥和磷肥,以改善土壤通透性,加快雨水渗透速度,协调土壤水气状况,促进小麦根系深扎,能有效防止小麦渍害[6,10]。
4.5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分散的小户经营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10]。小麦比较适合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模式。因此,需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快速推广农业高新技术,更好实现农业机械化,利于统防统治,提高小麦品质与产量,控制减少人工成本,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以扩大黄冈市小麦的种植面积[11]。
4.6 开发冬闲田
小麦适合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开发冬闲田种植小麦大有可为。据调研,种植133.4 hm2小麦产量可达百万斤(一般规模化种植的生产主体均自有农机,物化投入每666.7 m2一般在200 元左右,毛利300 元左右)。黄冈市常用耕地面积为35.483 万hm2,夏收粮食 10.149 万 hm2,油菜 19.378 万 hm2[12],据此测算黄冈市冬闲田面积达50 万hm2,按照小麦单产5 000 kg/hm2,若黄冈市有50%冬闲田开发种植小麦,小麦将增产1.25 亿kg。建议进一步加大小麦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小麦补贴方式,减少农民投入成本[13]。在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下,能切实把夏粮增收做成利国利民的好事,实现黄冈好小麦提质增产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