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康复训练联合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22-04-14王超楠通信作者
王超楠,汤 敏(通信作者)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女性盆底结构比较薄弱,尤其是在阴道分娩的影响下,盆底结构改变会引起功能障碍,表现为尿失禁、脏器脱垂等,影响身心健康。随着医疗技术进步,物理疗法成为产后康复的重要手段,典型代表是生物反馈、电刺激等,具有安全、无创、耐受性强的优点[1]。相关研究报道,系统护理的实施,在加快康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成为产妇产后恢复不可缺少的内容[2]。本文选取我院2020 年4 月—2021 年3 月接收的110 例初产妇为观察对象,探讨产后康复训练联合系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为护理实施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 年4 月—2021 年3 月 进 行 阴 道分娩的初产妇110 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5 例,年龄25 ~36 岁,平均年 龄(27.65±2.65)岁; 孕 周36 ~41 周,平 均(38.25±1.74)周。试验组55 例,年龄24 ~37 岁,平均年龄(27.50±3.45)岁;孕周36 ~40 周,平均(38.46±1.59)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纳入标准:①均为阴道分娩,有完整的病历资料;②对本研究方法和目的有正确认识,并在同意书上签字确认[3]。排除标准:①心肝肾功能不全;②合并严重感染;③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④有妊娠分娩并发症等。
1.2 方法
对照组:55 例产妇实施系统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健康宣教。采用一对一宣教的模式,根据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系统介绍盆底肌力康复锻炼的知识,包括常见疾病、危害、锻炼方法等,纠正错误的认知和想法。宣教完成后,向患者发放知识手册,在康复期间进行阅读,提高自我保健意识。(2)饮食指导。在健康宣教的同时,制定营养膳食方案,加快产妇的康复速度。①进食种类上,增加鱼、蛋、瘦肉摄入量,适当增饮奶类和汤水;②注重荤素和干稀搭配,以清淡易消化的为主;③禁食咖啡、浓茶,严格禁烟戒酒。(3)生活指导。提供舒适、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科学规划室内空间,做好消毒卫生工作;护理时保持动作轻柔,尽量避开饮食和休息时间,调整适宜温湿度。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本研究入组的产妇均是阴道分娩,产后6 h 内即可起床轻微活动;产后第2 天可在室内随意走动。行会阴侧切进行助产的产妇,根据切口情况可适当推迟活动时间,一般在产后6 ~12 h 下床活动,排小便。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肠蠕动,预防肠粘连、肠梗阻、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护士应向产妇仔细说明,以获得产妇的积极配合。(4)康复锻炼。产后24 h 进行胸部运动,双臂上举配合规律呼气、吸气,锻炼胸部肌肉、防止乳房下垂。产后3 d 缩肛运动,大口吸气后用力收腹,夹紧臀部肌肉并收缩肛门。产后5 d提臀收腹,仰卧位双手置于身体两侧,膝盖弯曲支撑双腿,收腹并抬高臀部,坚持5 ~10 s。产后14 d 可进行仰卧起坐,仰卧位双手交叉并托住后脑勺,利用腰部和腹部的力量坐起,每组10 个,每天训练3 组。(5)随访护理。出院时,护士留下产妇的联系方式,使用微信定期推送保健知识,调整饮食方案,鼓励产妇坚持康复训练。了解产妇的生活现状,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必要时上门指导,提醒回院复查时间。
试验组:55 例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产后康复训练。主要内容包括:(1)盆底生物反馈及电刺激。使用生物刺激反馈仪(型号SA9804,由南京伟思医疗科技公司生产),指导产妇取盆底肌截石位,对阴道电极消毒后插入阴道,根据产妇的盆底肌力测定结果,调整适宜强度和频率,采用不同模式进行生物反馈和电刺激。如果产妇有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情况,先进行深肌层肌力训练,再进行浅肌层肌力训练。每周让产妇隔天做一次,每次30 min,时间共计3 个月。(2)家庭训练。采用凯格尔运动,指导患者先深吸一口气,此时收缩肛门并维持5 ~10 s;再缓慢呼气,并且放松10 s;如此反复进行。每天在家中训练两次,每次15 ~20 min,时间共计3 个月。或使用阴道哑铃训练,指导产妇正确收紧阴道和肛门,维持时间3 ~5 s;放松5 s 后重复进行。2 次/d,每次10 ~15 min,时间共计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测定盆底肌力,依据盆底肌力牛津分级系统[4],将结果分为0 ~5 级,其中0 级最弱、5 级最佳。(2)统计并发症情况,常见如子宫复旧不良、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等。(3)在干预前、后,使用QOL 量表评估产妇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心理、社会、环境、综合5 个维度,分值0 ~60 分,正向评价[5]。(4)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主要依靠判定量表进行,设计盆底肌康复干预、宣教、产程处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等不同的参数,总分共计100 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明护理效果越好,得分越低表面护理效果越差。满意度调查,主要采取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满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对于护理工作越满意,得分越低,表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越差。其中评分<60 分表示不满意,60 分~80 分之间表示基本满意,>80 分表示非常满意。总满意度=(基本满意率+非常满意率)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n)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盆底肌力比较
干预后,试验组产妇盆底肌力0 ~1 级比例低于对照组,4 ~5 级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盆底肌力比较[n(%)]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QOL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产妇的QOL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的QOL 评分比较( ± s,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的QOL 评分比较( ± s,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P试验组 55 34.25±4.36 52.19±2.75 25.810 0.001对照组 55 33.78±4.40 49.67±3.13 21.824 0.001 t 0.562 4.485 P 0.574 0.001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盆底是由肌肉和筋膜组成,功能是保证盆腔器官处于正确位置。盆底功能障碍是一系列疾病,其中阴道分娩是引起盆腔脏器脱垂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及时规范治疗,盆底肌肉会变得松弛,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6]。初产妇因缺乏分娩经验,往往产程会相对延长,这会造成盆底肌受压时间长,进而形成肌肉麻痹;产妇会阴部位受到创伤,进而形成疼痛,对盆底肌康复产生惧怕;产妇的尿道括约肌产生痉挛,床上盆底肌康复不能很好适应等。早期护理干预指的是医护人员依据对产妇的全面评估结果,准确判断出产妇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通过以往护理经验,对不良反应提前进行预防,降低不良反应造成的负面影响。会让产妇感到不适,提升产后风险和延长康复时间。通过提前为产妇依据尿潴留提供早期护理服务,能增强产妇的危险意识,详细讲解相关知识,提升认知度,做好护患交流,予产妇关爱,降低尿潴留发生概率[7]。
产妇在产后,将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联合起来,是目前产后护理的重要发展趋势。为实现产妇盆底肌的快速恢复,减少对产妇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干扰,在开展常规性的护理工作之外,还需要针对性地开展盆底肌的康复训练,通过护理+康复的模式,加速盆底肌的恢复速度,缩短修复周期。在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时,重点做好预防措施和健康宣教服务,让产妇在分娩前就清晰掌握盆底肌康复以及护理的相关要求,以及盆底肌康复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有利于产妇情绪的控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促进身体康复。
李海凤[8]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产妇进行产后康复护理,不仅可以促使其良好泌乳,改善产后生活质量,而且还能提高产妇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李明[9]则对76 例初产妇分组比较,结果显示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训练对于初产妇的产后康复护理具有显著效果,能缩短宫缩痛时间、泌乳始动时间和恶露时间,有助于产妇的身体康复。本研究选取110 例阴道分娩初产妇,对照组单纯给予系统护理,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生活指导、康复锻炼、随访护理等内容,旨在提供舒适的休养环境,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养成健康饮食和良好的运动习惯,并在随访过程中了解患者恢复情况。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康复训练,包括盆底生物反馈及电刺激、家庭训练两项内容。其中,生物刺激反馈仪的作用机制是:解除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既能改善盆底结构和功能,又能提高泌尿系统的控制能力,使其尽快恢复至产前状态,避免出现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症状。家庭训练采用凯格尔运动或阴道哑铃,通过阴道和肛门的收缩运动,增强盆底肌力,因操作简单、在家中可以开展,获得产妇的认可和支持。系统护理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运动护理、随访护理等方面展开,是产后康复的辅助性措施,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产妇的依从性和配合程度。
从最后的统计数据看:试验组盆底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不仅并发症例数少,而且QOL 评分更高(P<0.05),说明产后康复训练联合系统护理的应用价值更高,在增强盆底肌力、预防并发症发生、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此外,护理满意度也是评价护理效果的重要指标,直接反映出患者的主观感受,文中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说明产后康复训练联合系统护能获得患者的认可和支持,是一种可行的护理模式。韦秋波[10]的研究中,选取97 例自然分娩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初产妇,实施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和护理干预,结果证实产妇盆底静息压、收缩压、持续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和本文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产后康复训练联合系统护理干预,能促进盆底肌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