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矫治重度牙列拥挤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4-14郑继飞常静华封履华

医药前沿 2022年6期
关键词:生理性牙列磨牙

杨 艳,张 洋,郑继飞,常静华,封履华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云南 保山 678000)

支抗(Anchorage)是指在给予正畸治疗期间对矫治牙所施加的可导致其移动的力同时出现的一个在方向相反但力相同从而来抵消矫治力相关装置[1]。临床对收治不合并牙弓狭窄的重度牙列拥挤患者,在将4 颗第一前磨牙拔除后给予矫治时需配合支抗控制手段以防止出现支抗丢失。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physiological anchorage Spee’s-wire system, PASS)是临床相对新型的矫治系统,将患者口腔健康放在首位,在尽可能控制矫治器机械力内耗的前提下通过存在于口腔中所有生理性力量将牙齿移动到理想的口腔结构位置,具有风险系数低、操作简便、贴合口腔生理健康等多重优点,目前在国内口腔科临床已有较广泛的应用[2]。本文以2017 年2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34 例牙列重度拥挤患者探析对重度牙列拥挤患者应用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进行矫治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2 月—2020 年12 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34 例牙列重度拥挤患者。纳入标准:①单侧/双侧上颌尖牙低位颊向错位/阻生;②上颌牙列、下颌牙列拥挤程度>8 mm;③无存在先天缺牙情况;④无正畸治疗史;⑤临床资料齐全,有完整的石膏记存模型,CBCT,头颅定位侧位片、全口曲面断层片,面像,口腔内像。34 例牙列重度拥挤患者中,男性11 例,女性23 例;年龄13 ~18 岁,平均年龄(15.13±1.49)岁。患者及家属对本次详情知情同意,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拔除4 颗第一前磨牙,而后辅以矫治干预。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患者接受矫治前、完成矫治后对其面像、口腔内照片进行拍摄,两者进行对比。对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对比,指标包括:①下中切牙长轴-下颌平面相交内上交(long axis of lower central incisorintersection of mandibular planes, L1-MP);②上中切牙-前颅底平面相交内下角(upper central incisor-anterior skull base plane intersecting inferior internal angle, U1-SN);③前颅底平面-上齿槽座点角(anterior skull base plane-point angle of superior alveolar base, SNA);④前颅底平面-下齿槽座点角(anterior skull base plane inferior alveolar base point angle, SNB);⑤下唇突点-审美平面距离(lower lip protrusion aesthetic plane distance,LL-E)。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n)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的矫治疗程15 ~24 个,期间无增加其他辅助支抗治疗。治疗后患者牙列拥挤情况解除且覆盖无异常,脸型良好。

治疗后经头影测量显示,L1-MP、U1-SN 相对于治疗前减小,LL-E 相较于治疗前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显示的SNA 以及SNB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矫治前后X 线头影测量数据比较( ± s)

表1 患者矫治前后X 线头影测量数据比较( ± s)

注:L1-MP:下中切牙长轴-下颌平面相交内上交;UI-SN:上中切牙-前颅底平面相交内下角;SNA:前颅底平面-上齿槽座点角;SNB:前颅底平面-下齿槽座点角;LL-E:下唇突点-审美平面距离。

组别 L1-MP/° U1-SN/° SNA/° SNB/° LL-E/mm矫治前 96.4±3.2 116.5±4.2 81.3±3.7 77.4±2.3 2.1±0.5矫治后 93.2±2.7 104.3±5.8 81.8±3.4 77.2±2.9 1.2±0.8 t 2.954 7.197 0.214 0.177 4.370 P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牙列重度拥挤是青少年常见的口腔疾病,在对其进行矫治期间如何控制支抗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3]。为了让拔牙间隙得到最为充分而又科学的利用,在改善拥挤,对牙列以及咬合关系进行调整的同时又要保障面容的可看性,即避免面型前突、前牙唇倾,在给予常规矫治的干预期间还会辅以各种能够强化支抗控制的手段,临床较为典型的包括口外弓、腭托、腭杆以及应用微种植体支抗等手段[4-5],但上述措施应用后患者会反馈有较为明显的不适感,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所需时间较长,在控制的时候需要技师引导配合,浪费患者时间及医疗资源。虽然微种植体支抗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异物感,但作为侵袭性手术对患者的技术有较高的要求,植入微螺钉之后存在脱落风险,需要患者承担额外费用[6-8]。

上颌第一磨牙XBT 交叉颊面管是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的核心点,其颊面管的作用在于人工的创造后倾磨牙并完成对牙列弓丝力系统主导,一般情况下-25°已经超过了错位牙后倾角,这个后倾角角度能够让磨牙始终控制于后倾力矩之下[9-12],前牙排列保持在相对整齐的阶段,且由于磨牙后倾力矩的引导其尖牙会逐渐往后移动,这有利于改善前端牙的拥挤情况,降低磨牙支抗丢失的可能性。且XBT 交叉颊面管龈方和直丝弓矫治器之间存在差异,直丝弓矫治器为0°方颊管、-7°颊管,在逐渐调整使得牙齿排列整齐后弓丝进入到方管之前,会一定程度导致后牙Spee 曲出现弯制,这种情况的优势在于能够让第一磨牙保持在主导力矩的状态下,让患者始终能够得到良好的支抗控制[13-16]。李凤霞等[17]研究了17 例牙列重度拥挤的安氏Ⅰ类、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资料,发现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根据分差力矩的原理设计,能够做到充分利用磨牙的生长规律以及上颌生理性的Spee 曲度,从而获得良好的支抗储备,缩小前牙突度空间,提升矫治效果。蒋小勇[18]在一项针对70 例拔牙矫治患者的研究中,显示在U1-NA、L1-MP 以及LL-E 等X 线头影测量数据的对比上,采用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矫治的实验组患者均优于托槽矫治联合辅助支抗装置矫治的对照组。

在本次研究当中,34 例重度牙列拥挤患者在矫治期间辅以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治疗后面容恢复到正常状态,下中切牙长轴-下颌平面相交内上交(L1-MP)、上中切牙-前颅底平面相交内下角(U1-SN)、下唇突点-审美平面距离(LL-E)等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重度牙列拥挤患者中应用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这一矫治方法可行性高,能够有效解除患者的牙列拥挤问题,增强磨牙支抗,与上述研究存在较大的相似度。如1 例主诉存在双侧上颌尖牙低位,且颊侧在牙弓外缘错位等问题的直面型牙列拥挤患者,其上、下牙列拥挤度分别为10.3 mm 和8.2 mm,Spee 曲线深达3.4 mm,在确诊后,我科先是予以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再给予一系列矫治,包括黏接生理支抗Spee 氏弓矫治系统自锁托槽、整平牙列、建立正常牙合曲度以及细节性调整咬合等,疗程耗时17 个月,期间未借助其他支抗处理,矫治结束后,该例患者牙列拥挤情况解除,恢复正常覆盖,软组织侧貌良好,可见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在处理患者牙列拥挤方面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对重度牙列拥挤矫治患者辅以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不但能够取得预期效果,且还为患者提供良好、持续的支抗保护,充分利用了分差力矩的原理完成对牙齿的矫正,对于非手术治疗方案的重度牙列拥挤患者可得到良好疗效,此外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还具备有简单、舒适、经济性高等多种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生理性牙列磨牙
磨牙症各类垫的临床治疗研究现状与展望
黄瓜15种生理性病害
壳样钙化子宫肌瘤悬吊式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1例并文献复习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生理性海水在鼻内镜术后的临床分析应用
为什么有人睡觉会磨牙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