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级历史文献纪录片《绝笔》叙事策略解读
2022-04-14王晓宁张梦玉
王晓宁 张梦玉
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革命人物绝笔”为主题,创作并推出6集纪录片《绝笔》,引起了极大反响,《绝笔》也成了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成功案例,为新时期纪录片如何讲述历史故事、红色故事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采用个案研究法,以《绝笔》为研究文本,借鉴经典叙事学理论,从叙述聚焦、叙述议题和叙述技巧三个层次深入分析其叙事策略,以期推动历史文献纪录片叙事创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现象级作品。《绝笔》有三点具体叙事策略:借助旁白、亲属记忆、旁观者分析实现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多层次叙述,全方位强化影像论证;聚焦微观叙事议题进行分析,以小切口承载宏大议题,建构民族情感与家国情怀;设置多元叙事结构,充分运用视觉修辞。
关键词:历史文献纪录片;《绝笔》;叙事策略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2-0240-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河南省教育厅201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新闻游戏叙事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ZZJH-54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策划制作了6集历史文献类纪录片《绝笔》,以14位革命先烈的家信、遗书、入党申请书等临终绝笔为媒介,深入挖掘先烈们不忘初心、信仰弥坚的革命精神。该纪录片推出后,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电视端首播重播触达观众人数1.55亿人次,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并密集报道,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2.7亿人次,并屡屡登上微博热搜榜,形成現象级传播,为新时期纪录片如何讲述历史故事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立足于叙事学理论,从叙述聚焦、叙述议题和叙述技巧三个层次解读《绝笔》的叙事策略,以期推动历史文献纪录片叙事创新,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现象级作品。
一、多层次聚焦叙事,全方位强化影像论证
纪录片影像论证是指“纪录片影像自身或者不同影像组接所产生的某些论证性效果”[1]。历史文献纪录片以珍贵史料为依据,进行主题立意与材料的搜集、呈现,不仅需要在记述事件、引用数据、摘录旧资料方面做到真实严谨,更要通过设置合适的叙述聚焦层次,发挥好影像论证功能,“如果聚焦者与人物重合,那么这个人物将具有超越其他人物的技巧上的优势”[2]。在叙述聚焦的研究中,法国学者热拉尔·热奈特从“视点”概念出发,将聚焦叙述分为零(无)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叙事三类,这一观点因分类充分考虑到了聚焦的主体[3],被后来的学者广泛采用。《绝笔》借助旁白、亲属记忆、旁观者分析实现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多层次叙述。
(一)旁白呈现的零聚焦叙事
历史文献纪录片在呈现文献资料的同时也承担着解读资料背后故事的任务,《绝笔》在讲述故事时没有设置固定的主持人掌控整个讲述节奏,而是选择用不限制视点的旁白串联故事线,配合场景的交替以及通过技术实现的情景再现,带领受众穿梭时空,感知笔墨信笺背后凝结的勇气和力量。
零聚焦所呈现的视点可以超越时空,实现人物和场景的自由转换。《绝笔》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将零聚焦视点的旁白隐于幕后,受众只闻其声,未见其人,无论是跟随旁白了解事件背景和人物经历,还是由旁白介绍现场情景、诵读资料内容等,都做到了在最大程度上把主动权还给受众。旁白所承担的全知视角既能使纪录片场景的转换和故事线的切换更加顺畅,又省去了“全知”主持人的出现对受众注意力的吸引和分散,避免了本末倒置和喧宾夺主的情况。跟随旁白的指引,受众发挥想象力,在脑海中穿梭时空,不仅增强了参与感和体验感,也进一步领会与感悟了先烈的精神。
(二)亲属记忆的内聚焦叙事
内聚焦叙事多指叙述者以主人公或见证人的身份进行讲述,主要负责讲述关于自身或者与自身相关的事情,同样的事件可以通过几个内聚焦人物的视点共同呈现。这个视点对于故事的讲述十分重要,这些拥有内聚焦视点的角色不仅间接塑造主要人物的完整客观形象,特殊情况下叙述者还可以对人物或事件作出情感反应与道德评价。为了确保纪录片的客观性和严谨性,《绝笔》纪录片摄制团队特别注重对一手资料的搜集,他们奔赴天津、重庆、湖南等地,找到11位在世的烈士后代,并对这些烈士的直系家属进行了抢救式采访,大大增强了纪录片的感染力、真实性。同时,在对一些人物或事件进行道德评价时,由其直系亲属代为发言能进一步拉近纪录片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增强纪录片语言的说服力。吉鸿昌去世后其外孙女郑吉安在其口袋中发现他留下的“不要厚殓”字条时,认为外祖父用行动诠释了“做官不许发财”的誓言;车耀先的外孙李少谦认为外公所留“能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而补余之不足,以‘骄’‘奢’‘逸’三字为终身之戒,而为一个健全之国民”的遗训,“不仅是对一个家族的希望,也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期盼”。这些评价所代表的不仅是亲属这一内聚焦视点发出的感慨,也是纪录片想要借由亲属之口对受众进行的情绪、情感和精神的引导。
(三)旁观者分析的外聚焦叙事
外聚焦叙事也被称为外视角,是指通过与主题相关的人、事、物等的间接描述客观地反映主题。在纪录片叙事中,通过对有关研究专家、学者、权威人士的采访间接表达主题的影像论证方式时常有之,这是纪录片影像叙事中“我们不说,他们说”的创作精神的体现,在推动整体故事线发展以及强化影像论证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对人物背景、经历、特殊情节、内涵精神等相关细节进行客观剖析和深刻解读时,《绝笔》团队采访了党史专家、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文史学者等专家学者。这些专家学者以客观理性的聚焦角度,或描述人物行为细节,丰富故事情节,或补充资料说明,完善内容细节,或发表客观评价,解读精神内涵。如军史专家姜廷玉讲述续范亭病中接到毛泽东撰文反击阎锡山污蔑后的反应,陈力讲解夏明翰在狱中写下三封家书的过程等,都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完善;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厉华对《古怪歌》的内涵的说明,萨苏补充说明黄显声与张学良之间的关系以及“义勇军”的来源,则提供了人物、事件背后许多大众所不熟知的信息;陈力对叶挺在狱中所写《囚歌》的含义的深刻解读,褚杨对吉鸿昌慷慨赴死的行为的点评,不仅深入挖掘了故事细节,丰富了纪录片情节,也有效提升了纪录片立意思想的可接受性及权威性,能更好地帮助受众体会每封绝笔信中蕴含的精神力量。
二、聚焦微观叙事议题,传达核心价值精神
在纪录片的文本创作方面,以小故事呈现大主题、大叙事与小叙事相结合、宏观视野与微观叙事相结合是近年来纪录片叙事议题的流行趋势。《绝笔》聚焦微观叙事议题,以小切口承载宏大议题,建构民族情感与家国情怀。
(一)聚焦微观叙事,表达宏观主题
《绝笔》以“革命人物的绝笔信件”为切口,呈现出鲜明的“小故事关照大历史,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的议题特色。绝笔诗歌、“自白”书、入党申请书、就义诗……一封封泛黄的信件,信笺上遒劲的字迹,以及信纸上、香烟盒上的泪痕、血迹等细节,勾勒出了大人物、大时代、大历史,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践行共产主义信仰献出宝贵生命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
(二)建构核心价值,激发家国情怀
《绝笔》的叙事对象虽然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个人,着重呈现的只是一封封书信,却包含着永不过时的精神力量,小到对伴侣的铁汉柔情,浩气丹心、堂堂正正的人格魅力,大到先烈们对国家、对人民的无尽赤诚之心,舍生取义、直面死亡、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以及坚定不屈、前赴后继的斗争精神,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矢志不渝的初心精神,都是新时代所提倡传承和学习的。绝笔信将家与国在英烈生命的最后一刻融合,透过绝笔信我们感受到了家国大爱和理想信念,并产生强烈的心理共振、情感共鸣,使信仰的力量跨时空传承,革命英烈的价值观得以绵延传承。
三、设置多元叙事结构,充分运用视觉修辞
《绝笔》之所以能在纪录片层出的时代环境中取得现象级传播的成就,还在于其灵活多样的叙事结构和丰富的视觉修辞。
(一)叙事结构灵活,组织形式多元
结构是呈现作品内容和主题的重要手段,对作品的组织形态与内部构造起支配作用,在纪录片创作中,叙事结构的选择不仅仅关系着素材元素的拼接组合逻辑,也决定着纪录片内容的意义传达及其是否具有说服力等问题。
《绝笔》在叙事的过程中并不采用完全由时间变化推动故事进程的方式,而是糅合了块状叙事、线性叙事与非线性叙事的形式,灵活使用正叙、倒叙、插叙和设置悬念等叙事手法,使纪录片情景在现在、过去以及未来之间灵活跳跃,多层次、多角度呈现故事内容。块状叙事是指通过具有深刻内涵的主题,将多个零散段落组合成有机整体。《绝笔》每集讲述两个故事,这些故事在结合的时候即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分类,如红色恋人、革命将领等主题,以期达到一种承接的叙事逻辑和叠加的叙事效果。此外,在每一个大的主题下纪录片除讲述主线故事外,也会围绕主题开拓一些支线故事,如兰耕荒在父亲牺牲60周年之际,为回应父亲的期望,用一首诗告知父亲今天的盛况,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形式对主题进行升华,这些都是块状叙事结构的呈现。从内容上讲,《绝笔》每集的内容组织大都在故事开始时先呈现一部分书信内容或者呈现写作者创作这些绝笔时的场景,引出故事人物,接着在介绍人物生平的时候采用线性叙事的方式交代人物成长经历或革命历程,还会在线性敘事的同时穿插专家解说或亲属采访,对烈士英雄事迹以及书信渊源进行着重描写,情景灵活变换,时空交叠重合,故事层层深入,观众情绪起伏由结构掌控,直至最终实现完整的叙事功能。
(二)摄制手段丰富,视觉修辞多样
受众喜闻乐见的纪录片不仅仅需要内容层次丰富、信息含量大,其传播形式也要推陈出新,做到画面感强、可视性强。近年来,数字技术、动画表现手段等新媒体技术在历史题材纪录片中不断被使用,这不仅在再现历史场景,将文献转化为叙事语言方面有很大助力,而且在整合、体验、审美等层面都为历史纪录片提供了新的叙事可能性[4]。央视作为国内摄制技术领先的平台,在拍摄《绝笔》时采用的摄制手段和视觉修辞方式十分多样。
视觉修辞是一种运用语言和音像等综合符号,使视觉效果呈现最好样态的传播行为,它的目的是达到“劝服”的传播效果[5]。《绝笔》摄制组将书信、史料、文献、历史影片等视觉修辞元素深入特效、构图、景深、镜头、光效等多个层面。除借助搬演手段进行历史还原式的情景再现、通过3D技术手段对人物画像进行立体化呈现以及采用慢镜头、延时镜头、带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特写镜头进行隐喻、对比、转场等开展图像视觉修辞,使观众获得更高层次的认知和审美体验外,还通过语言文本的编码与解码以及文字符号解读进行语言视觉修辞,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知觉、感觉、情感、想象等,使故事更加丰富真实,叙事手段更加生动传神。光影造型也是一种特殊的视觉修辞手段,具有展现空间场景、塑造表现对象的立体感与空间感等多种功能。《绝笔》在设置光效时,在现实场景中运用了较多绿色、蓝色、白色等明亮色调,画面不仅富于美感,也与历史近代场景形成了对比,对于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祖国突飞猛进的建设成果有较好的“说服”效果。在文献资料处理方面,《绝笔》一方面深入挖掘了许多不曾在纪录片中出现过的珍贵历史资料进行视觉呈现,达到衬托主题的作用,另一方面又通过旁白朗诵、嘉宾解读、字幕等将最初的文字符号——书信转换成语言文本,并结合视觉图像进行影像化处理,充分发挥了语言视觉修辞在引发情感共鸣方面的作用。
四、结语
《绝笔》的现象级传播是纪录片对历史文献资料和文字符号进行现代化表达的成功案例,对于探讨纪录片如何讲好历史故事,如何在保持纪录片真实性特点的同时把握时代传播特点并进行叙事具有一系列启示性价值。首先,纪录片创作要紧抓当下社会热点,把握特殊时间节点,努力寻找具有时代价值和传播意义的新符号、新形象、新题材,依托丰富的内容和先进的媒介,增强纪录片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历史文献纪录片要突破故步自封的思维,探索多元议题转向,增强议题的开放性和文本的可传播性,多关注诸如政治、人文和社会现实等共通性议题,加快纪录片“走出去”的步伐。最后,纪录片话语创新不仅是创作团队应该考虑的问题,学界也应拓宽研究视角,多从话语修辞的角度对优秀纪录片文本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的纪录片创作提供建设性建议。纪录片的创作没有终点,时代命题的探讨也不应止步,我们要探索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和修辞手段,也要关注纪录片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追求质、量兼优的纪录片,让纪录片的现象级传播不再只是一种现象。
参考文献:
[1] 倪祥保.纪录片的影像论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2):92.
[2] [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第三版)[M].谭君强,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37-141.
[3] 谭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91-93.
[4] 李啸洋,樊启鹏.新媒体视域下文献纪录片的嬗变[J].中国电视,2017(2):76-80.
[5] 韩飞,田维钢,刘倩.“大国工程”纪录片对当代中国形象的建构与传播[J].当代传播,2021(4):108-110.
作者简介 王晓宁,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实务、名记者研究、媒介。张梦玉,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