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顿在中国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建构

2022-04-14金玉函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文化认同

摘要:班顿是马来西亚民族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學形式,彰显了马来西亚的民族特性和文化风采。在科里尔和托马斯的文化认同理论框架下,班顿能够从文化符号的共享、文化内涵的共通以及民族审美差异性的运用三方面寻求在中国的文化认同,以期为中国诗歌的跨文化传播带来启示和借鉴。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班顿,不仅能够深层次挖掘班顿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价值,也有助于新时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不断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

关键词:文化认同;班顿;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2-0230-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广西艺术学院校级研究生创新项目“文化认同视角下马来西亚班顿诗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XJ112

在传统的马来西亚社会中,班顿最早以口头歌谣的形式存在,用以抒发马来西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与情感,反映马来西亚人的大众心理、时代气息和社会风貌。班顿在马来西亚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受到马来西亚人的喜爱。

一、班顿的形式与题材

世界各国、各民族的诗歌都有其自己的风格和特征,班顿作为马来西亚文学中的代表,具有特定的诗歌形式、广泛的创作题材,散发着独特的审美趣味。

(一)精致的诗歌形式

班顿拥有短小精悍的建行形式,常以四行诗歌为主,其次就是四行班顿衍生出的变体如二行班顿、八行班顿、十行班顿、连环班顿等。主要以a-b-a-b模式押韵,少数以a-a,a-a和a-b,b-a为尾韵。诗歌的语言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讲究简洁精练的语言,班顿的句式更是将这种简洁精练发挥到了极致。试举两例:

nak-anak jahat, Kutinggalkan Kau, Tuhan

Kita kena ajar; Ditempat aku berhenti

Kalau kita lihat, Ditengah arus gemuruh!

Lagi kurang ajar.

第一首班顿仅仅四行12个单词不到20个音节,简短、整齐的句式,适合表达强烈的情感。第二首班顿短短三行,9个单词,在最后用了感叹号使得音调短促有力。这两首精致小巧的班顿展现了班顿质朴的审美趣味。

班顿的格律和韵式也很有讲究,马来西亚民间诗人对班顿的节奏和韵律追求精益求精,不同行数的班顿讲究不同的押韵方式,同时在节奏方面追求能够吟唱的调式,语法结构朴素易学。试举两例:

Saya suka dengar orang bercherita, Jikalau tidak kerana umpan,

Masa itu hati-ku sangat sukachita; Masakan ikan‘nak mati?

Macham mana saya ta’s dukachita, Jikalan tidak kerana tuan,

Jantong hati-ku sakit berchinta. Masakan saya ‘nak susah hati?

第一首班顿音节整饬,“a”为每句押尾韵并一韵到底,押韵对仗工整。诗人从听歌的快乐过渡到自己心痛的感觉,情绪起伏大,配合韵律和节奏的组合,可以达到渲染气氛的作用,唤起听者的共鸣。第二首班顿做到了隔行押韵,基本做到了每个词的尾韵和头韵,在吟唱时能够充分展现班顿的音韵美。诗人通过“诱饵”“美食”等意象,隐晦地表达自己深陷情网中的无奈。

(二)丰富的创作题材

除了特定的诗歌形式外,班顿的题材也很广泛,几乎包罗了马来西亚民族现实世界和日常的精神生活。按照Harun Mat Piah,可将班顿归类为七种:爱情班顿,儿童班顿,谜语班顿,道德典范及社会生活方式班顿,劝诫、宗教及风俗班顿,赞誉及欢迎班顿,叙事及故事班顿[1]。班顿诗歌的题材与中国古代诗歌有相似之处,但由于马来西亚将班顿视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其地位已远超普通民间诗歌,所以班顿的题材范围相对更广泛。

二、班顿的文化认同建构

科里尔和托马斯在1988年提出了文化认同理论框架。他们认为,在跨文化交际的语境下,文化认同是指对具有共享符号、意义及行为规范群体的确认和认识上的接受[2],同时他们还认为文化认同越是在话语上具有差异,交际就越具有跨文化特性[3]。所以文章有关班顿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可以从共享符号、精神内涵以及差异性表现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其文化认同的建构过程。

(一)文化符号的共享

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的核心符号系统是文化认同理论最具代表性的表征。但是文化符号因不同的语境而代表不同的含义,交际者会随着语境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文化认同。所以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拥有普适性的文化共享符号,受众才可能对传播者所传播的文化表示认同。意象可以看作一种文化符号,大自然的各种事物都可成为班顿的意象。马来西亚人擅长借用意象隐晦朦胧地传递情感。月亮是班顿中的典型意象,因其存在阴晴圆缺,人们将月亮与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月盈月亏象征生命的轮回与永不灭绝,如同中国古代诗歌中月亮的意象,班顿也将月亮视为相思、乡愁、爱情的象征物。例如:

Cincin bindu permata Selan(宝石戒指锡兰制),

Jatuh ke padang ke pati temu(落入田野姜草中);

Jikalau rindu pandanglah bulan(君若相思且望月),

Dalam bulan kita bertemu(与君相会在蟾宫).[4]

在这首班顿中,月亮作为相思的代表,是恋人之间美好爱情的象征,这与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月亮如出一辙。如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中的名句:“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月亮在大自然的景物中具有浪漫色彩,中国古代诗人常以月亮的阴晴圆缺象征悲欢离合,纳兰性德在这首诗中借长盈不亏的圆月寄托自己对亡妻的思念。班顿和中国古代诗词中共享的文化符号中除了月亮以外,还有很多,如花卉、鸟类的意象也用以抒发情感。班顿中这些与大自然密切相关的文化符号,是班顿有效寻求在中国的文化认同的重要表征。

(二)文化内涵的共通

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不仅需要共享的核心文化符号系统,双方具备共通的文化内涵也是跨文化传播中实现文化认同必要的基础。班顿与中国古代诗歌虽然在文化中呈现不一样的特色,但是在文化功能上二者有一定的共性。

第一,历史记录功能。在我国古籍中就有很多记录当时社会情景的民间诗歌,如上古文献中记录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它十分概括地描写了原始社会狩猎的全过程。全首民歌虽仅有八个字,却如一幅栩栩如生的原始射猎图,对我们了解和认识原始时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诗经》中的《国风》涵盖了西周初期到春秋间各个诸侯国的民间诗歌,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劳动人民各方面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以及复杂的阶级斗争。班顿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马来西亚的文化与社会,对历史进行了侧面呈现。例如,出自《马来纪年》第十二篇的一首班顿:

Gendang raja dapat berbunyi(王殿之上钟鼓鸣),

Raja Rekan masuk menghadap(勒干国王来朝觐);

Orang kaja apa berbunyi(满朝公卿皆无语),

Dendam sahaja berdapat-dapat(個个敢怒不敢言).[4]

这首班顿记录的是马六甲国王穆罕默德死后,外戚专权,勒干王作为王后的兄弟,依仗王后的势力任性妄为,上朝时要专门为他椎鼓鸣钟,满朝文武官员对勒干王的行为很不满,但是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揭发他的故事。这首班顿的出现是为了配合故事的发展,描述这一事件。

第二,婚礼仪式功能。我国《诗经》中有很多关于习俗礼仪的诗歌,很多婚礼婚俗的诗歌反映了周代的婚礼婚俗文化。例如: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一首祝贺姑娘出嫁的诗,祝福姑娘和和美美成家,家庭幸福美满。该诗三次变换比兴,从桃花到果实,再到桃叶,展现出男婚女嫁一片兴旺荣华的景象。同样,马来西亚社会也是一个重视传统习俗和礼仪的社会,唱诵班顿是马来西亚人婚礼仪式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唱词内容表达的大多是亲友们对新人的祝福。例如:

Apa benar musim tengkujuh(何时真雨季)?

Musim tengkujuh di tengah hari(雨季正午时);

Apa benar hatimu sungguh(何谓付真心)?

Mari bertukar cincin di jari(戒指交换时).

从这首班顿可以看出马来西亚人对婚礼仪式中交换戒指的环节非常重视。因为马来西亚雨季的降水大多集中在中午,所以正午下雨才是真雨季,上阙与下阙押韵,引出新人在交换戒指的那一刻才是真的付出真心。无论是历史记录还是婚礼仪式,班顿和中国诗歌共通的文化精神内涵可以增强班顿在中国的文化认同。

(三)民族审美差异性的运用

任何文化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每个群体内部的同一性以及文化群体间的差异性是文化认同的两个基本要素[3]。

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共享的核心符号与共通的文化内涵能够为跨文化传播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双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是确立双方文化主体性的必要条件。虽然中国诗歌与班顿之间具有相似之处,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文化差异。

马来西亚过去长期受来自外部文化的强烈冲击,经济和政治基础与同时期的大国相比较为薄弱,所以马来西亚逐渐形成了以小胜强的民族心理和以小为美的民族审美特征,无论是建行形式还是意象,都体现了班顿诗歌的精致。典型的文化符号如动物界中的鼷鹿,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鹿类动物,行动灵敏,善于隐蔽,多分布在中南半岛至爪哇一带。

在马来西亚民间故事中,体型矮小的鼷鹿通常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比自己强大很多的鳄鱼等凶猛的动物,从而令丛林里其他动物对它臣服。除了鼷鹿之外,班顿也以具有马来西亚民族特色的马来西亚民族传统武术“班扎西拉”、马来西亚传统蜡染“巴迪”等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创作,这正是马来西亚人以小胜大的民族心理暗示,如下面这首班顿就展现了马来西亚人对鼷鹿的崇拜和以小为美的民族审美。

Ke mana kancil akan dikejar(追逐鼷鹿要去哪),

Cobalah cari di hutan jati(尝试柚木林中找);

Ketika kecil rajin belajar(勤奋学习年幼时),

Sudah besar senanglah hati(长大之后方开心).

而中国的诗歌主要以大为美,如《大雅·韩奕》中的“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有倬其道”以及《小雅·节彼南山》中的“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诗歌中出现的“奕奕”和“岩岩”表达的都是高大庄严的美。《诗经》在描写人的容貌形态方面同样也是以大为美,通常用“硕”字来表达,如《唐风·椒聊》中的“彼其之子,硕大且笃”等。这些诗歌见证了中国古人对高大的审美追求,这与马来西亚人以小为美的审美标准形成了文化差异。正因班顿和中国诗歌存在文化差异,两者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才有意义。

三、班顿跨文化传播的启示

每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语境,班顿若想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传播,寻求世界的共鸣和认同,就要借助合适且具体的策略缩小信息偏差,增强在异语环境下的社会信任感。在当今这个多重话语并存的时代,需要从整体多元角度把握班顿的文化内涵,多了解受众对班顿的理解,还要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寻找文化价值的交汇点。

班顿在跨文化传播策略方面同样值得中国的诗歌借鉴。

其一,班顿一直保留着口传文学的形式,至今都有非常广泛的民间群众基础,马来西亚人可以随时随地即兴口头创作,班顿几乎渗透了马来西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中国的古代诗歌在发展变化中并没有将口传形式完整延续下来,所以当下应该传承和保护中国现存的诗歌,将其融入受众日常生活中,有继承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传播。

其二,中国诗歌可以利用影视、海外社交等媒体进行传播,实现与海外受众的互动,采用协商式对话方式,润物细无声地使受众产生对中国诗歌的理解和认同。例如,影视剧《小娘惹》就在向中国受众传播东南亚的美食文化,让中国受众感受到东南亚美食特色的同时间接传播了班顿。

四、结语

跨文化传播是不断取得文化认同的过程,班顿和中国古代的诗歌具有共通之处,对班顿的研究不能仅从文学的角度出发,还要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入手,这不仅能够深层次挖掘班顿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价值,为中国诗歌的跨文化传播提供借鉴,而且也有利于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同时还有助于新时代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不断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

参考文献:

[1] 哈伦·马特·皮亚.传统马来诗歌:关于体裁和功能的讨论[M].吉隆坡:语言和图书馆委员会,1989:163-164.

[2] 玛丽·J·科里尔,M·托马斯.文化认同:一种解释视角,跨文化交际理论[M].伦敦:赛奇出版有限公司,1988:113.

[3] 戴晓东.跨文化交际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11:210-211,220.

[4] 谈笑.文化视域中的马来班顿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85,111.

作者简介 金玉函,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东盟跨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跨文化传播文化认同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商标品牌命名及其译词研究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都市电影中正面形象所带来的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