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弘扬工匠精神的方法探析

2022-04-14冯子昂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工匠精神

摘要:当前,工匠精神已成为被社会主流群体所认同的价值观。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新闻报道的各个过程始终保持“工匠精神”是专业性的必然要求,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传统媒体应如何在网络时代的采访报道中落实工匠精神,研究对象为传统纸媒。为了确保严谨,文章从报纸新闻报道的各个流程入手,围绕主题进行详细分析与论述,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对知名从业者观点的对比分析,得出客观而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即在当前复杂的舆论环境下,工匠精神对现实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其内涵是新闻从业者需要认真遵循的,但也应注意在汲取工匠精神经验的过程中注意去粗取精,不可全盘照搬。

关键词:传统媒体;报纸行业;工匠精神;媒体发展;报道方式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2-0127-03

一、引言

每当出现一种新兴媒体的时候,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开始大肆强调并且论证传统媒体必将走向灭亡。然而这种理论从来没有办法走出一个怪圈,那就是很难找到有说服力的例子。因为事实上,近代以来,一种媒体完全消亡的例子是无法找到的。尽管新媒体的概念在不断更新,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在逐渐削弱,但是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其实已经逐渐走向平稳,继续下降的可能性很小。而在传统媒体中,纸媒作为最古老的传媒形式之一,它的现状和发展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而如何在新时代继续发挥好纸媒的重要作用,成为当前纸媒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报道计划的制定

在选题确定后,任何采访报道的第一步都应当是制定报道计划,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这一步看似简单,却是一篇采访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对报道计划的制定,体现了记者前期准备工作是否充足,充足的准备工作会让记者对采访内容和流程有大致的预判和了解,预测到某些采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在突发状况出现的时候能够做到临危不乱,顺利完成采访。这一步骤一旦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将一篇新闻报道摧毁。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曾提出三种常见的报道计划的错误情况:第一,没有具体内容,只制定出报道的主要方面或几个思想愿望;第二,根据已有线索简单拼凑报道计划;第三,临时摸情况,临时改计划[1]。

首先,没有具体内容,只制定出报道的主要方面或者几个思想愿望时,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记者很难向被采访者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例如,新闻采访中,一些记者明显缺乏思考与准备,进而导致被采访者感觉空有一肚子话想说却找不到宣泄口;而另一些则是故意问出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让被采访者难以回答甚至尴尬离场。前者的解决方法其实极为简单,记者只要多做前期准备,认真编排问题即可。而后者在当下更为常见,其目的不外乎获得独家爆料,吸引眼球,进而赢得受众,但造成的结果却极为恶劣,不仅让媒体的社会公器形象受损,还会给被采访者造成难以磨灭的厌恶印象,甚至丧失接受采访的勇气。

记者在采访时,一个基本准则就是应当帮助并引导被采访者回答问题,必要时通过交谈等手段安抚其情绪,以保证采访顺利完成。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记者也应作出相应的改变。例如,面对比较内向的采访对象,较为强势的记者很容易影响到采访对象,从而影响到采访对象的观点表达,导致被采访者说出的内容很有可能并非其本意,这很显然违背了采访的本来目的。

其次,根据已有线索简单拼凑报道计划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记者的报道缺乏预见性。所有的优秀新闻报道都有一个共同特性,那就是不仅仅着眼于当前,而是将目光投眼于未来。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一名叫高钢的记者在20世纪90年代学成归国后,在某次采访中偶然发现,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竟没有一个眼库,同时期的美国仅仅一个州就大约有10个眼库。当时我国的700万失明患者只能依靠寻找角膜并配对,而寻找眼角膜只能靠等,等有人捐献,且一个眼角膜会有十几个甚至上百个人争抢。在经过了多方考察和研究后,他写下了知名的《眼球,中国七百万盲人的呼救信号》一文。文章不仅详细介绍了我国相关工作的现状,也充分考察了国外的眼库建立流程,其在文中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方案。该文发表后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直接促成了我国第一家眼库的建立。

因此,记者在制定报道计划之时,必须先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当前的舆论需要,只有在充分了解国家当前形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后,再以此为依托,才能写出真正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新闻报道。当然,记者不能把笔杆子当成“指挥棒”,而应该当成“指南针”。记者的报道虽然以现实为依托,但并不能随意干扰被报道事件和人物,更不能对其指手画脚,应该以旁观者和守望者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思路供读者参考[2]。

最后,临时摸情况会导致新闻报道没有总体纲要,新闻报道缺乏逻辑和前后联系,进而导致读者很难将事件梳理清楚。同时,记者也很难找到事件的关键点,只能简单报道现有事实。这不仅会让报道缺乏核心,而且会让记者的工作陷入怪圈。采访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如果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通過采访得出结论并还原事实全貌,记者的稿件就会流于表面,缺乏深度[3]。

长篇系列报道一直是传统纸媒深度报道中的重头戏,也是传统媒体体现工匠精神的重要渠道,因此一篇优秀的长篇系列新闻报道应该具有清晰的逻辑和完整的脉络,能够让读者以比较顺畅的方式阅读下去。而张弛有度、顺理成章的写作方式,其实是对记者采访功底的极大考验。

例如,齐鲁晚报在报道改革开放30周年时,多篇系列报道以时间为主要轴线,但又不局限于时间,中间也穿插了一些人们日常能感受到的变化,如快递、电视、电话和住房等一些变化。同时,其中使用的老照片也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让读者能睹物思人,其也因此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三、依照采访计划的要求,踏实做好采访工作

采访报道的下一步应当是依照采访计划的要求踏实做好采访工作。在制定好采访计划以后,实地调查是采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解决报道的针对性问题;第二,解决如何“抓得深”“抓得快”的问题。

首先,对于报道针对性不足的问题,记者应当在采访中下功夫。新闻的核心价值是还原事实、挖掘真相,因此,其必须能反映现实问题。之所以很多报道都明显脱离实际,主要原因就是记者没有实地采访,不知道现实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或者不知道读者想知道什么,自然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采访的意义不仅限于此,它还有助于让记者摆脱思维定式,因为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新闻其套路不是固定的,而记者如果一板一眼地按照自己的刻板印象进行新闻写作,就很容易写出想当然的文章[4]。

在实际工作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包括很多新闻出现反转都是由于新闻从业者没有经过采访,闭门造车,这种作品不仅缺乏可信性,而且经不起时间考验,很难吸引人们的兴趣。这也导致一些人挖空心思更换文章标题以吸引读者,成了所谓的“标题党”,进而导致新闻工作的严肃性和准确性荡然无存,而这与工匠精神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其次,实地调查可以解决“抓得深”“抓得快”的问题。“抓得深”是指报道深度的问题。一般来说,想提升报道深度必须经过实地调查,以证据和数据为分析对象,将数据背后潜藏的真相挖掘出来,真实的数据是不会欺骗人的,从这个角度切入的观点,可以让新闻报道实现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并行、故事与细节并重,极大地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抓得快”是指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可以很快抓住事件的核心和重点,让新闻写作不至于跑题或者漫谈一些不着边际的空话,否则不仅会采访对象厌恶,记者在后期整理采访材料的时候也很容易抓不住重点,进而导致写作出现问题[5]。

那么,只要记者多跑基层、多做调查研究就能写出好新闻吗?显然不是,优秀的记者应该胸怀天下,拥有政治家一样的眼光,著名记者艾丰曾说“当记者要想总理的事”,就是这个道理。在基层采访过程中,记者不能以居高临下的角度进行采访沟通,而是应该贴近群众,关心群众的所思所想,感受他们的疾苦,但在写作时则应该有全局眼光,不能拘泥于某个细节或者某个节点,避免管中窥豹。

四、认真如实将内容反映到新闻作品中

采访报道的第三步应当是认真如实将内容反映到新闻作品中。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新闻写作完全依赖于新闻采访。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写作要把新闻采访的全部内容放进去,写作本身是一个思考并去粗取精的过程,因此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但要“采得好”,更要“写得巧”。

有一种传统观点是,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是“七分采,三分写”,这种传统的具有工匠精神的观点在笔者看来难免狭隘。虽然写作依赖采访,但新闻作品最终是以文字的形式传递到读者面前的。如果忽视写作过程的重要性,就会将本来优秀的采访过程埋没,因此文章探讨传统媒体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并探讨在网络时代,一些新的新闻写作方式应该怎样从传统新闻写作中汲取养分。

新闻写作最基本的一步就是用事实说话,而最忌讳用太多抽象概念进行说明和举证,因此,记者举例子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好的、有代表性的例子可以说明很多问题,如果再配上简短明了的说明介绍和深刻的内容分析,就很容易成就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但是在现实中很多新闻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很多作者在选择例子的时候不够用心,选择的例子十分生硬,而且搭配晦涩难懂的概念解说,导致新闻的可读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新闻写作还要注意写作角度问题。在新闻写作中,不同的写作角度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观点和结果。可以说,新闻角度是发现和表达新闻事实的立足点。从实际写作中来看,新闻角度一般分为发现角度和表达角度,前者以采访为主,后者以写作为主,二者密不可分,这就要求记者要善于把握方向。想把握好方向就必须重视一个问题,那就是新闻写作的写作理由,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考虑:为什么要写这篇新闻、写作根据是什么以及这篇新闻是否有新闻价值。

在网络时代,以上三个要素的配合应当注重以下三个方向。第一,强调新闻的新鲜感。新闻的独家性很难被实现,因此新闻报道的内容和角度应当超乎所有读者的预期和预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第二,发掘老新闻的价值。并非所有新闻都是在发生和报道过后就变得毫无价值和意义的,有些新闻报道需要时间来酝酿和发酵,有些则在报道多年以后才会显现它的价值和作用。这种作用尽管很难被预见,但是记者应该时刻怀着对历史负责的心态进行新闻写作,因为毕竟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每一篇报道都是在记录历史,记者必须以这样的责任感开展写作。第三,强调新闻中最具有人情味的方面。新闻报道中有些事情并不是充满正能量的,但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应该努力寻找其中的闪光点。

例如,非典暴发后,我国媒体一开始对其并不关注,虽然人人都在传播,但主流媒体缺乏足够的关注度。之后,党媒牵头报道,让我国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开始了全方位、高透明度的报道模式,媒体主要把目光集中于基层医务工作者和病人身上,央视几大知名节目如《新闻调查》《面对面》等详细采访和报道了许多医务工作者及其家人,从小人物身上发现闪光点。同时,非典前期的报道大都采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或使用固定摄像机拍摄后进行配音报道,《新闻调查》大胆采用了国际新闻史上少有的报道方式,即记者直接进入受感染者病房进行拍摄和采访。

考虑到当时我国对传染病的恐惧正处于顶峰阶段,并且非典已对我国社会造成了极大影响,急需新闻媒体对事件进行直接报道,因此记者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最前线进行了声画同步的转播报道,及时有效地回应了公众对事件的疑惑和关注,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

而这一新闻报道形式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发挥了良好效果。新华社在地震之后19分钟就发布了权威消息,真正做到了对报道的全面掌控,很多国外通讯社都直接引用新华社的内容。也是从这次报道开始,中国媒体以专业性、权威性和严谨性开始影响海外媒体,这也是我国传统媒体的一次重大进步,为中国媒体的工匠精神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结语

尽管新闻传播学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但其本质和内涵的变化相对较小,很多傳统的内容生产手段,如采访方式、写作手法、写作角度和写作手法在今天仍然适用。不过在沿用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去粗取精,很多传统观点应该被修正。

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角度来看,工匠精神的内涵还是值得新闻从业者学习和借鉴的,这种优良传统应该被新一代的新闻工作者继承发扬。新媒体时代,新冠肺炎疫情叠加下的国内国际形势更加复杂,记者面临着更严峻的舆论宣传工作压力,如果能从经验中获取灵感,那么这些灵感对现实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 穆青.穆青论新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34-35.

[2] 张征.新闻采访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61-162.

[3] 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5-56.

[4] 马年华.传承工匠精神助力跨越脱困[J].中国报业,2016(21):5.

[5] 朱榕贵.以“工匠精神”做优新闻“供给侧”[J].传媒评论,2016(6):73-74.

作者简介 冯子昂,硕士,编辑,研究方向:媒体发展。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工匠精神
媒体融合背景下创新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工作的 方法策略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
当好微博把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