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平等观论析
2022-04-14王显星
摘 要:平等既是衡量社会关系的尺度,也是规范人类行为活动的准则。因此,探究《反杜林论》对于人们重新认识平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平等观的重点内容包括平等的转变要经历由局部利益到整体利益的渐进式发展进程,废除阶级是无产阶级实现平等的实质内容。恩格斯平等观的三种特征说明平等在一定限度内是具有相对性的平等,不同阶级的平等对应不同的利益需要,平等状况是根据现实的人本身反映的。当前,论析《反杜林论》中平等观能为维护人民的平等权利,辨识当代西方平等理论的局限提供有益价值。
关键词:反杜林论;恩格斯;平等观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2.02.004
文章编号:1009-6922(2022)02-25-06
《反杜林论》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恩格斯为驳斥杜林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所著的。特别提及的是,杜林为宣扬他所谓的“平等真理”,竟公然反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鼓吹暴力是产生剥削的根源,并主张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条件下实行“劳动平等”和“分配平等”,以此实现他那带有平均性质的小资产阶级色彩的社会。为彻底粉碎杜林分子分裂党的图谋,避免其思想给党内造成严重混乱,恩格斯发表连载论文对杜林的庸俗理论进行彻底清算和批判,从而进一步科学建构出合乎逻辑的平等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为国家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但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也不断出现。诸如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区域发展的差异化以及西方错误价值观的渗透等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导致一些人的平等观念发生改变。对此,重温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平等观,不仅有助于引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而且有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一、《反杜林论》中平等观的重点内容
在《反杜林论》这一名著中,恩格斯在合理批驳杜林激进的反动言论基础上,以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视角深刻揭示了平等在本质上是一种历史的产物,系统论述了平等关系的转变要经历辩证否定的历史过程,具体分析了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是废除阶级,以实现对其平等观的理论建构。
(一)平等本身是一种历史的产物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写到:“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这种历史条件本身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1]484-485所以,无论是平等观念还是平等关系在每一特定历史条件下都是截然不同的,主要体现在不同阶级的不同平等主张方面。恩格斯以历史发展为主线,通过梳理以往阶级的平等要求来充分证明平等自身隐含的历史性,从而详细说明平等观念的生成与转变是在历史发展中进行的。在原始社会时期,氏族中的平等权利只允许内部成员享有,外邦人自然不在此列,而该时期平等关系表现为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状态。但随着生产力的缓慢提升,私有财产和社会分工的出现进一步引申出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的不平等。尤其在奴隸社会时期,平等被视作是各等级之间的平等,带有剥削性的制度在当时也被统治阶级认为是合乎情理的,柏拉图就是此类观点的拥护者。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将社会不平等推向顶点,起主导作用的政治特权由封建贵族所掌握,这样的封建特权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贸易平等和自由通行被市民阶级提上了日程,他们以要求消灭封建特权和实现人权的姿态站在了历史舞台,至此取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但他们的平等要求也只是商品经济发展和所处时代关系下的产物,并不是永恒的。因此,平等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其本身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
(二)平等关系的逻辑转变势必要经历一个辩证否定的漫长过程
恩格斯在驳斥杜林错误辩证法时客观地指明:“我们废除掠夺制度,而代之以杜林先生发明的、以平等为基础的经济公社——这是否定的否定,更高阶段的平等。”[1]519这表明平等关系随社会形态的转换体现了时代进步的意义,即人类社会不平等状况的改善。平等关系不仅表现在社会关系中,而且表现在生产关系中。比如,市民社会时期的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所以新兴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比封建阶级的平等要求更具进步性。这样,由“新”平等要求引起的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也就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瓦解,使得资产阶级“形式平等”代替旧的平等关系,迫使社会秩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此外,恩格斯以麦粒的成长、蝴蝶卵的蜕变、岩层的变化等为例分别论证了辩证否定的科学原理,甚至从社会制度领域来说明平等关系转变的必然性。一方面,恩格斯通过列举各个时代的土地制度来间接阐明人们的物质关系,物质基础薄弱的原始公社土地公有制必然要被生产力较高的土地私有制所否定,而这种暂时的土地私有制会被摆脱生产桎梏的高级公有制所否定。就是说,早期简单的社会关系由低下的生产力所决定,社会分工的出现使一定时期的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奠定社会物质基础,但更高级的土地占有形式会消解这种土地私有化产生的贫富分化和矛盾冲突,从而建立起新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如果说资产阶级自由竞争与交换平等的要求是对封建阶级政治特权的否定,那么无产阶级实现废除阶级和政治平等的要求就是对资产阶级形式平等、虚假平等的否定,是对封建贵族特权否定的否定。因此,平等关系的转变必然要经历由少数共性到多数共性、由局部利益到整体利益的渐进式发展进程。
(三)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质性内容是废除阶级
恩格斯在梳理以往其他阶级平等内容的先决条件下准确概括了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即“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1]484。实际上,这一要求既不是主张继续维护少数人的利益,也不是主张各阶级之间的平等或者是同一剥削等级内部的平等,而是主张彻底消灭阶级差别本身。恩格斯通过解释无产阶级平等要求最初蕴含的双重含义,以揭示该要求的科学合理性,由感性看待平等问题过渡到理性认识平等本身的重要意义。从生存境遇的角度出发,作为劳动阶级的无产者直接反对的是社会的极端不平等,特别体现在贫富两极分化、阶级矛盾加深上,而立足于现实物质生产需要的农民战争就是这一感性认识层面的有力说明。从共同利益的角度出发,在反对封建特权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斗争中,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也代表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既定利益。无产阶级为实现平等要求的最终目标暂且可以协助资本家推翻封建统治,但此行动只是为无产阶级进一步获取平等权利创造条件。从对比的角度出发,资产阶级取得革命政权后并没兑现“人人平等”的承诺,他们的平等体现的是少数人的意志,维护的是经济上的恒久的差别平等,鼓吹的是伪善性的平等言论。因此,无产阶级从资产者们的平等话语中引申出更彻底的平等要求——废除阶级,就是消解阶级存在所造成的社会不平等现象,满足社会成员的平等诉求。所以,无产阶级突破了以往阶级平等要求的局限,为实现无产阶级的实质性平等内容创造了前提条件。
二、《反杜林论》中平等观的基本特征
事实上,恩格斯在批判杜林超历史的、超阶级的、超现实的平等观时,以对立性的角度将带有这些属性的平等观念复归到本来的相对平等状态,拉回到现实领域中推理,并赋予了平等自身的阶级属性。基于对《反杜林论》的考察,可以概述出恩格斯平等观的基本特征:平等是相对性的平等;平等具有阶级性;平等状况是现实社会关系的反映。这对于纠正人们错误的平等观念,端正人们看待平等问题的态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平等在事实上是相对的、具体的
恩格斯在驳斥杜林真理观时指出:“认识就其本性而言,或者对漫长的世代系列來说是相对的而且必然是逐步趋于完善的。”[1]467因此,按照社会形态的发展脉络来看,封建统治阶级的平等是对等级制度和苛捐杂税的纵容,资产阶级的平等是对私有制度和自由买卖的许可,而无产阶级的平等是对人民群众迫切解放自身的现实回应,这就证明每一历史时期下的平等都是具体的、相对的。此外,恩格斯在看待善恶观念的历史问题时也间接地讲明了平等的相对性特征。他说:“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1]469-470这句话不光使杜林关于永恒平等的说教不攻自破,而且为人们正确认识不同时代的平等思想和社会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客观来讲,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差别也决定了平等不是绝对性的平等,这种现实差异不仅表现为人的性别、智力、身高等方面的先天性差异,而且体现为知识水平、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后天性差异。因此,完全平等在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符合逻辑的,其本身是夸大事物共性而忽略个性所产生的消极结果。不仅如此,恩格斯认为不同地区也会因资源、气候、风俗上的不同而导致人类生活水平上的差异,就连商品交换领域里的按劳分配也仅仅是一种相对性的分配形式。如果将平等问题看作是一个绝对性的问题,那么就会忽视平等对象本身的内在联系与现实差异,所以平等在一定限度内只能是相对性的平等。
(二)平等实际上具有阶级性
恩格斯在对比分析有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时谈到:“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也由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伴随着。从消灭阶级特权的资产阶级要求提出的时候起,同时就出现了消灭阶级本身的无产阶级要求。”[1]484以往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平等观念,而平等观念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一定社会剥削下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在统治阶级那里发挥着维护本阶级物质利益的作用,在被统治阶级那里发挥着革命运动的鼓动作用。从广义上讲,封建阶级的平等观念不适用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而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念也不适用于无产阶级的自身解放和向前发展。并且就平等本身而言,在各个社会形态中形成的平等观念、平等关系也是不一样的。对阶级社会的不平等事实而言,社会不平等的现实状况对于剥削阶级是有利的,而对于被剥削者是不公平的。这说明不同程度的平等状况或多或少反映了阶级社会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制度,进而反映了不同阶级的平等诉求。另外,恩格斯认为,以阶级差别为前提的平等内容根本不能解决现实社会的正义问题,消灭阶级本身与消灭阶级特权存在很大差别。消灭阶级特权既无法改变生产资料的不公平占有问题,也无法改变劳动阶级的社会地位问题。因此,根据该差别就能够划清无产阶级同以往剥削阶级在平等内容上的界限,以揭示不平等主要是阶级的不平等。同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以经济状况为切入点,深刻揭示人们对平等的认识总是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不同阶级的平等观对应不同的现实物质利益,这充分证明平等观念具有阶级性。
(三)平等状况是基于现实本身表现的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准备材料中指出:“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2]355平等具有现实性,因此针对平等问题的研究需将平等置于现实社会下进行考证。相反,杜林在论证人的平等关系时却忽视现实存在的物质差别,而以抽象分析法来消除人的先天差异,断绝人们的一切交往关系,以此达到他意图建立平等原则的目的。可是,由这种规则搭建起的社会关系只能适用于一个离奇的虚假世界。恩格斯则立足于人的实际情况来重新审视平等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强调分析平等问题必须回归到现实的人际关系中,从而在平等特征上与杜林平等观的虚假性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平等的现实性启示我们,撇开研究对象的具体条件去认识和定义平等不可能系统地把握平等的客观规律。平等重点体现的是现实中人的社会关系,而阻碍或促进平等关系的人都是实实在在的人,所以平等的表现程度取决于现实人的多样性。以现实的人的角度去剖析社会平等问题能够让人们找准时代问题的正确方向。另外,从思想认识的实时性、针对性方面也能反映平等的现实性特征。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是针对资产阶级非等价交换和私有制的现实反抗,那么无产阶级每时每刻都想要改变自身受到的不合理境遇。因此,平等状况是根据现实社会的人本身来反映的。
三、《反杜林论》中平等观的当代价值
《反杜林论》中的平等观并未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而是在新时代以另一种崭新的形式继续焕发理论光彩,那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恩格斯平等观在新时代的重要发展形式,也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创新性理论成果。在新时代,研析《反杜林论》这部名著中的平等观,既能为维护人民的平等权利提供重要支撑,又能为辨识当代西方平等理论的局限提供理论依据,还能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基本遵循。
(一)《反杜林论》中平等观为维护人民的平等权利提供了重要支撑
恩格斯的平等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平等观点的阐释是无产阶级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份财富不仅让人们获得了重新认识平等的机会,而且为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做出了科学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3]更准确地说,恩格斯是为捍卫人们的平等权利不受损害而阐释平等观,其注重的是人民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现实作用。一方面,平等的现实性启示我们,要立足于社会领域的实际才能更好地维护人民的平等权益。维护人民的平等权益要始终谨防为实现无差别的平等而造成社会生活与现实相脱节的情况出现。因此,“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4]。另一方面,在不同历史阶段平等内容各不相同,维护人民平等权利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需要妥善处理好在社会主义各个阶段中出现的矛盾,补齐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领域中的短板,将人民的平等诉求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在新时代,我们要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障公民在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各项合法权益。
(二)《反杜林论》中平等观为辨识当代西方式平等的局限提供了理论依据
恩格斯在直接指明无产阶级平等内容的同时,也深刻分析了资产阶级平等的底层逻辑是维护阶级的存在。恩格斯无论是驳斥杜林“永恒道德”的浅薄论述,还是揭示杜林“经济公社”的虚假分配原则,实际上都是在与历史虚无主义作坚决斗争。放眼现在,“当代西方平等理论都是在肯定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提出来的,这就意味着这种平等学说不可能突破资产阶级的局限性”[5]。因而,资产阶级的平等还未能摆脱阶级自身利益和财产私有权的局限,这种忽视广大民众利益需求的狭隘平等注定会被绝大多数人所排斥。一方面,恩格斯通过论述平等的阶级性,告诫我们平等观念的历史发展依然是在阶级对抗中进行的,并且是为统治阶级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制度服务的。另一方面,平等的现实状况也能够反映当代西方平等理论的局限。因此,恩格斯的平等观为揭示当代西方价值观的固有弊端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三)《反杜林论》中平等观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恩格斯将平等这一命题从道德领域转向物质生产领域,并系统梳理不同阶级平等要求的历史形成过程,以重点强调平等应当是人民群众的平等,是社会各领域中实际性的平等。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遵循恩格斯平等观的科学内涵。一是由平等观念的历史性发展可以发现,任何社会时期的价值观念都不是绝对的、永恒的,而是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不同的平等观在不同的时代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能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是因为我们党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也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6]。二是由无产阶级实现平等的科学立场、价值导向可以知道,无产者的实质性平等应当在社会各个领域实现。所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始终坚守平等的实质性追求,目的是让群众在公共法治中能够拥有更多的安全感、在民生领域中能够增添更多的幸福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出更多的科学魅力和道德风采。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以与时俱进的品格来深刻理解平等的丰富内涵,也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当代西方平等理论的错误思潮,为社会营造良好的平等氛围。综上所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恩格斯平等观的理论宗旨,以唯物史观的角度充分认识平等关系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四、结论
《反杜林论》中的平等观是晚年恩格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观点既为无产阶级摆脱剥削和压迫指明了现实道路,同时也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在工人运动中的指导地位。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平等观的重点内容体现在:平等作为历史的产物,它的内容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的;平等关系的转变要经历由局部利益到整体利益的渐进式发展进程;废除阶级既是无产阶级实现平等的实质内容,也是通往美好社会道路的先决条件。与此同时,恩格斯还揭示出平等的三种基本特征:平等的相对性特征是指平等在一定限度内是具有相对性的平等;平等的阶级性特征是指不同阶级的平等对应不同的利益需要;平等的现实性特征是指平等状况是根据现实的人反映出来的。论析《反杜林论》中平等观对于研究晚年恩格斯平等内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而该文本中涉及的平等分配问题存在学理深度,所以未能進行论证。总体来说,论析《反杜林论》中平等观为我们维护人民的平等权利提供了理论支撑,为辨识当代西方平等理论的局限提供了基本遵循,这也是我们深入研究恩格斯平等观的重大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55.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18(05):6.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1.
[5]全燕黎.邓小平的政治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3.
[6]原魁社.价值哲学视阈中的自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19.
[收稿日期]2022-01-20
[作者简介]王显星(1992—),男,辽宁抚顺人,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