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高中生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2022-04-14祁绪鹏

公关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预防高中生

祁绪鹏

摘要:近些年来,校园欺凌现象频频发生,严重威胁着高中生的健康成长,而且校园欺凌现象也一直以来是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对于农村的高中生来说,该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因此研究农村高中的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防治对策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教育中關键性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实际,结合当前农村校园欺凌的现状对农村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对策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农村 预防 校园欺凌 高中生

校园欺凌事件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关注内容,早在2016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就针对这样的现象出台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校园欺凌的整治工作。从定义上来说,校园欺凌指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使用恶意的方式,通过肢体、语言以及网络等方式来对其他学生进行侮辱、侵害而对其造成巨大的心理、生理方面的伤害,在2016年11月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其中再一次强调了治理校园欺凌事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整体上来说,如果校园欺凌这一事件不得到良好的解决,那么就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成长造成极大的伤害。从农村教育来说,农村的留守儿童较多,高中时期又是这些学生心理叛逆的关键性时期,其可能会衍生出更多的校园欺凌问题,整治起来可能会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下文将结合农村高中教育的相关特点,对农村高中生校园欺凌的预防策略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一、农村高中校园欺凌的形式分析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高中校园欺凌的形式多种多样,从整体上可以将其大致划分为四个类别,分别是身体欺凌、语言欺凌、关系欺凌以及网络欺凌等,在这四种欺凌方式中,身体欺凌、关系欺凌以及网络欺凌的程度比较深,外部表现特征也比较明显,而语言欺凌则是这四种欺凌方式中最不易被察觉的,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农村高中教学生活中,很多农村学生都会使用一些嘲讽色彩的词语、低俗的词语、谩骂的词语来对待其他同学,如果被欺凌的同学默不作声,那么就很可能使得欺凌者获得成就感,也就会加剧这种现象的发生,如果劣势的一方选择了反抗,那么很可能会激起欺凌者的愤怒,就会变本加厉地进行欺凌。一旦发生肢体冲突,劣势方很容易被同学们所孤立,对自己的身心发展十分不利。此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也走入到了每一位农村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欺凌者也开始使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进行言语方面的欺凌。从整体上来说,这四种欺凌在农村高中生生活中时常出现,而且在某些欺凌中可能会同时涉及以上几种欺凌,对于农村学生身心健康以及三观的形成非常不利[ 1 ]。

二、农村高中出现校园欺凌现象的原因分析

1.农村家庭教育方式比较粗放

在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第一环境,尤其是对于农村高中生来说,家庭教育对其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人格的形成以及三观的培育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此外,从家庭教育这一角度来说,家长的教养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文化素养所决定的,其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目标,从农村家庭教育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在平常的生活中又需要为了生计而奔波,当学生出现了心理和学习上的问题,他们无法给予其科学、合理的指导,进而导致农村高中生没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且农村高中生长期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生活也极易发生心理方面的变化,尤其是在高中阶段,高中生的叛逆思想比较严重,有些学生也会出现暴力倾向,进而引发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农村父母对孩子关爱的缺失也是导致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现在更多的农村年轻人选择到城市中打工,孩子往往留在农村,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虽然可以对农村高中生的基本生活进行照料,但是却无法弥补孩子缺失的父爱与母爱,长时间这些孩子缺乏关爱,养成了自身孤僻、粗暴的性格,为校园欺凌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班级小团体的影响

在高中班级中,往往会有一群志趣相投的学生们聚集在一起,他们一起上下学、吃饭、就寝,形成了一种非正式的群体,在这些小团体中不乏一些正能量、相互鼓励学习的团体,当然还存在着拉帮结派、制造同学之间矛盾的群体,这种小群体成员非常容易产生旷课、打架、欺凌其他同学的现象,而且在农村高中教育中,这些欺凌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在长时间情况下,这种小团体就非常容易壮大和泛滥。

3.畸形社会文化的影响

外部社会大环境对于高中生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各种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尤其是网络暴力等畸形文化正在逐渐地侵蚀着高中学生,而高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其好奇心比较强、模仿能力较强,没有形成稳定、正确、成熟的价值观,所以,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很可能会增加青少年这种攻击的意识,甚至会引发其暴力倾向,此外,高中生正处于逆反时期,在他们的认知中感觉欺凌别人会更加具有成就感,认为自己这样做是显示自己能力的体现,甚至在学生群体之中还会炫耀这种行为,加剧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三、农村高中生预防校园欺凌的策略研究

1.建立农村家庭教育保护系统,形成家校保护机制

在当前的校园欺凌预防工作中,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防止校园欺凌的第一道防线,因此,需要建立农村家庭教育保护系统,形成家校保护机制,从源头上来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首先,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应当以身作则,对自己的行为习惯以及处理方式进行调整,在日常生活中,当发生矛盾的时候家长应当选择合理、科学、温和的方式来解决矛盾,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家长在平常生活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对于孩子的异常表现行为应当保持警惕心理,及时地发现孩子们遭受欺凌或者欺凌他人的迹象[ 2 ]。最后,学校与家长之间应当形成联合保护机制,两者要通力合作、及时沟通与交流,将校园欺凌的苗头及时地扼杀。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地召开家长会或者成立家委会等方式,对家长进行校园欺凌知识的普及,并且使得家长能够充分地了解校园欺凌的特点以及危害性,同时保持家长与学校的双向联系。在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校园欺凌实施者与承受者的家长应当及时地配合学校的工作,形成教育合力,从整体上来说,只有家校合力,从两方面入手做好防护。

2.明确教师职责,建立预防校园欺凌的机制

对于农村校园欺凌现象的防治,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结合自身的情况构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校园安全保护机制,从各个方面入手。做好校园欺凌的防护工作,从而降低欺凌事件的发生概率。首先,学校要营造出一种关怀、人文气息浓厚的良好环境,并且严格地执行预防校园欺凌的措施,同时,还需要对教师进行预防校园欺凌培训,使得每一位教师能够充分地掌握防治校园欺凌的基本能力。其次,学校应当针对校园欺凌事件制定出应急预案,根据不同的严重后果,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避免事态出现恶化的情况,此外,教师还应当对被欺凌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进行必要的安抚与救治,同时应当加入心理干预的防治措施,对于有欺凌倾向或者已经发生欺凌行为的学生要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纠正他们心理的错误认知,同时也要对被欺凌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欺凌事件对自身的影响[ 3 ]。

3.加快校园欺凌立法,加大追责力度

校園欺凌事件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反复性,预防和治理过程都存在着较大的难度,要想在短时间内根本消除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社会各个方面、各个群体都应当参与其中,积极面对,才能够更好地消除校园欺凌现象[ 4 ]。从我国的立法层面来看,关于校园欺凌的立法以及治理政策非常少,即使在某些文件中有所涉及,但是其规定范围和惩处力度都存在着模糊不清的特点,所以,当发生校园欺凌事件之后,学校的处理并没有相关的制度依据以及法律条文来进行指导,大多数学校还是以说服教育为主,并没有上升到处罚的力度,因此,校园欺凌存在着屡禁不止的情况。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当加快校园欺凌立法,明确校园欺凌实施者以及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并且相关部门还应当加大执法力度,使得校园欺凌事件得到更好的惩治。

四、结语

从整体上来说,农村校园欺凌事件有着相对复杂的特点,而且校园欺凌的防治工作也是一个综合性、长久性的工程,在以后的防治过程中,应当从农村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心理方面入手,从社会、家庭、学校这三个方面共同入手治理校园欺凌现象,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任海涛.我国校园欺凌法治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兼评11部门《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J].东方法学,2019(01):123-133.

[2]颜湘颖,姚建龙.“宽容而不纵容”的校园欺凌治理机制研究——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法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7(01):10-14.

[3]向广宇,闻志强.日本校园欺凌现状、防治经验与启示——以《校园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为主视角[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01):1-10.

[4]王嘉毅,颜晓程,闫红霞.校园欺凌现象的校园伦理分析及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7(03):54-60.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预防高中生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