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进阶式、立体化”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2022-04-13王亚楠霍楷
王亚楠,霍楷
(东北大学,辽宁沈阳 110819)
1 国内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1.1 国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研究比中国早,并已经有相对成熟的科研成果,构建了相当规模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在1988年的《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报告中被提出,报告指出不仅要注重传统教育,也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美国是最早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之一,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百森商学院等设立了多个研究中心。其中,百森商学院作为创业领域的领导者,对“创业”的内涵、实质进行了深刻剖析,认为“创业精神是一种思维、推理及行动方式,其核心是创造或识别机会,并抓住机会的能力”,并由此确定了创新创业课程育人的方向,建立了创新创业公选课程与核心课程并行的运行模式,作用于不同的学生群体,前者面向全校学生,后者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统一[1]。另外,美国很多大学也非常重视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一方面,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积极举办教育研讨会。另一方面,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邀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家,在课堂上进行现身教学。澳大利亚也有近70年的创业教育历史,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众多的平台,如“创新堪培拉”“开启”等,这些“双创”平台为大学生提供特定的机会和人脉。德国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全社会参与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大实践课程体系,设计了案例教学法、项目作业法、多媒体教学法、演讲法等八大教学方法。
1.2 国内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的研究虽然起步晚,但拥有足够向前发展的耐力,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果。李亚员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详细解读,指出创新创业教育三个层次的目标,分别为意识养成的基本目标、 知识内化的核心目标和经验生成的根本目标。王恩德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将理论与实践教育思想相结合,充分发挥产—学—研的优势。我国根据现状,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以“互联网+”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一系列共享MOOC、公开课等其他在线开放课程,多渠道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支持学生参与项目。此外,中国人民大学专门为创新创业教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分层次地对全校学生进行系统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2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现存的问题
2.1 缺乏科学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 丰富、 多样的教育过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培养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停留在基础理论教学层面,缺乏实际的案例分析。其次,高校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时,把创新创业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联系不够紧密。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来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实践为载体和渠道,以培养素质高、 知识宽、 能力强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以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强化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兴趣、 塑造创新创业精神、 培养创新创业品质、提高创新创业知识、增强创新创业能力、指引创新创业方向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教育新模式[2]。目前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培养模式上未形成完善体系,这便导致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难以真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2 实践平台不完善
目前,各高校普遍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适当地推行实践教学。但国内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在平台建设上投入不足,导致许多高校缺乏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如现阶段,大多数高校仅限于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类的创业类比赛,或是校内的一些创业实践,处于“纸上谈兵”阶段,与社会创业相比缺乏大量的社会影响因素,如市场竞争力、资金的获取、供应链的整合、市场营销、风险评估等创业环节都是在校大学生无法亲身感受的。除此之外,各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大多是由本校辅导员或行政教师来任教,这就难免会造成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机会,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创业的历程,也很难获取一些实际经验。对实际的创业环境、师资力量、大学生信赖度、资金等方面缺乏预估,而在实际的创业过程中大学生无法获得充分的支持。平台作用不能充分发挥,限制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综合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也会降低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缺乏,会导致大学生缺乏实战经验,影响创业成功率。
2.3 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延展性相对不足
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有助于全面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学工作。现在,大多数高校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相关比赛。从国家层面上来看,高校“双创”工作覆盖率非常乐观,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据显示,117 个国家和地区的4 186 所大学共有147 万个项目参加。从高校层面上来看,在奖金和保研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基本保障,学生对参加创新创业比赛也非常积极。但是,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参赛学生都更加重视比赛结果,缺乏对创新创业比赛理念的深入思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的重要性,缺乏在此基础上的延展教育,“双创”教育与科技、经济以及社会的联系不够紧密。
3 “多层次、立体化、进阶式”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3.1 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主要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整合校内校外的实践教学资源,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具备毕业后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素养,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创业能力[3]。高校需要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按“基础层次、综合层次、创新层次”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地构建课程实践教学,侧重操作性和专业技能的应用,使学生从最基础的实践验证逐渐过渡到综合能力培养上。综合层次强调综合实践性,注重“项目”教学,主要以课程设计、学科竞赛、项目训练、实习为载体,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能力。创新层次以社团、创新团队为载体,侧重于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培养,最终形成包含实践教学、专业实习、项目训练、学科竞赛、毕业设计和创新能力训练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 所示),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完整系统的技能。
图1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3.2 进阶式课程体系设计
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来看,注重理论教学,教学活动延展性相对不足。因此,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可有意识地增设实践课程和创新训练,建立“创新创业可视化的理论课程、 流动性的实践课程以及多样化的创新训练”三层进阶式课程体系,依次递进、有机衔接(如图2 所示)。
图2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计
第一阶段为创新创业可视化理论课程,主要让创新创业知识“透明化”,将传统“教学”转变为“教学练”,可通过虚拟教学平台、专题讲座和创新创业产业园等,让学生有效地将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基本的创新思维,为学生后期实践以及就业创业奠定基础。第二阶段为流动性的实践课程,旨在加大独立课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从浅至深地学习,让教学内容流动起来,提高教学效率。目前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可分为3 个等级,主要包括以基本技能为主的基础性实践项目、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以孵化基地为平台的实战演练,这种分级实践项目化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第三阶段为多样化的创新训练,在创新环节,加强锻炼创新意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3.3 “三维一体”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建设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根据高校实际情况,从理论与实践、内容与结构、课内外与校内外形成三维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课内平台学习创新创业相关知识,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实现100%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4]。高校建设“三维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一是鼓励学校各社团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形成独特的社团氛围,这在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社团应注重以长期稳定发展的活动为主线,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二是完善校内创新创业训练基地的建设,加强校校、校企、校地、校际间的合作,深度挖掘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资源,实现内外互通有无,共同打造共建共享、协同育人的教育平台,深化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有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三是积极与校外实践基地合作。加强高校与地方企业、人社、科研院所及政府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建设项目孵化园、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和区域优势,加强科研成果与市场的对接,形成良好的区域创新创业培养环境。
4 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探索
4.1 以课堂教学来统领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改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在课堂教学体系中,一是优化创新创业课程的目标。将创新创业作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人才培养计划参考市场需求,使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契合。二是丰富课程内容。可由高校教师、校外企业家建立教学团队,有效整合资源,开设创新创业高端课程,为具有“双创”潜质的学生搭建桥梁,保障项目的孵化和运作。三是加快课程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程等网络资源平台,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网站,实现教学、咨询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对实践的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管理人员可以从多个渠道招募和聘用,既要从一些常规的高校、 研究院所等单位的师资中招募,也有必要从金融、风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各类社会企事业单位的中引进,从社会上引进知识渊博和资历丰富的大企业管理人员及创业人员等,从而提高高校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创业水平[5]。五是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拥有创业意愿的创业者或学生的诉求是重建课程评价体系的关键。可根据教师教学、学生反馈和实践活动等途径,重新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评价体系,体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
4.2 以课外活动来驱动
目前,实践性的教学正从课堂实践扩展到课外活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还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组织、观察和社交水平,这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非常重要。首先,加强创新创业培训力度,让学生通过模拟学习,了解“双创”全过程。通过模拟掌握创新创业过程中现实问题,在分析、评估和决策中体验并理解,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必备技能。其次,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同时,高校健全奖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定期举办项目路演活动。有条件的高校应指派专业导师进行现场指导,形成创业计划驱动下的双主体、互动式、多元化的创业实践活动,鼓励创业项目团队展示风采、分享心得体会、交流经验,促进资源共享,有利于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6]。
5 结语
“多层次、进阶式、立体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强调了理论与实践、内容和结构、课内外和校内外的有机结合。通过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进阶式课程体系以及“三维一体”教学平台的构建,探索出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将创新创业教学内容逐步渗透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力求教授学生创新创业知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技能,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努力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深化高校、政府、社会、企业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合作,共同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打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