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河方言本字例释

2022-04-13袁善来方向旻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唐河大字典本字

袁善来, 方向旻

(1.南阳师范学院 a.期刊部 b.文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61; 2.唐河县委党校 河南 南阳 473400)

一、引言

唐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的边缘,地处鄂豫交界地带。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过渡地带的豫西南方言[1]的东部次方言,是中原官话南鲁片向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的过渡性方言,兼有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的一些特点。唐河方言中保留了普通话中没有汉字记录或义项的很多古汉语词。由于这些词仅在口语中使用,很少能被记录下来。因此,有考求其本字的必要。本字是指:“专为某个词的本义所造的字,也就是字形表现出所代表的词的本义的字。”[2]汉语方言词音、形、义的历时变化会导致字形同字音、字义间的联系弱化或丧失,使得不少方言词出现有音、义而无字的现象。实际上,这些方言词是有其本字与之对应的。“考本字”与辞书编纂、读书识字和语言研究的关系非常密切。本文所考释的词是唐河人口语中常用的,但有的已只局限于老年人口语中。考释本字的体例是:以方言本字为标题;用“【】”标出本字并在“[ ]”内用国际音标注音,随后列出义项;义项后“:”标明为例句,例句中用“~”代替例字,多个例句之间用“|”隔开;之后,运用文献材料讨论方言本字。

二、唐河方言本字例释

(一)穱

《汉语大字典》:“穱(zhuō)。❶早熟的麦。泛指早熟的谷物。也作‘穛’‘’。”《玉篇·禾部》:“穱,早熟也。亦作穛。”《正字通·禾部》:“穱,麦别名。或云:穱,麦之先熟者。”

从上述工具书的解释来看,“穱”有三类意思:麦子、早熟的麦子、早熟。三者的演变关系可以理解为:麦子→早熟的麦子→早熟。与“穱”相关的两个同音字为“穛”“”,那么,这三个字在字形和字义上是什么关系呢?

经史料及史实考证,一般认为小麦是在距今约5000年的时候由西亚进入中国;自西向东、由北向南扩张,商周时期,已经进入中原大地;春秋时期,小麦已是当时中原地区的常见作物;在春秋战国之前,就已经有了“麦”字[3]。甲骨文中有“麦”字的多种写法。

根据已发现的资料推测,我国古代水稻的栽培中心在杭州湾一带[4]。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l000年,向西到四川、云南,向北已达山东、河南和陕西[5]。在我国中原已进入文明阶段的夏商周时期,水稻种植进一步向长江上游、云南、台湾以及黄河以北延展[4]。甲骨文中没有出现“稻”字,直到金文中才出现。张军涛认为:甲骨文中以前从水而释为“黍”的字即“潻”应释为“稻”的本字更为合理[6]。这一观点还未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赵锡元认为,商代既然已经大量种植水稻,那么,“稻”字在殷墟卜辞中一定会有反映,只是出于某种原因,至今尚未被揭示出来罢了[4]。也进一步证明了殷墟卜辞中还未发现“稻”字。

根据辞书和段玉裁的“凡早取谷皆得名穱,不独麦也”,以及“稻”“麦”的种植历史和文献资料,我们有理由得出:“麦”字的产生早于“稻”字,“穱”的造字年代早于“穛”和“”。所以,我们认为“穱”为“庄稼早熟”的本字。

(二)柴

《汉语大字典》:“柴(chái)。❶小木散材;也指作燃料的木柴。❷方言。干瘦;不松软。”《说文》:“柴。小木散材。从木,此声。”《汉语方言大词典》:“柴(chái)。❶〈名〉稻草……〈形〉干瘦;不松软。”在义项出现的方言区域中,未提及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

下面我们讨论与“柴”在词义和用法上有共同之处或能够混用的“”的释义。

在“CCL语料库检索系统(网络版)”的“古代汉语”(1)http://ccl.pku.edu.cn:8080/ccl-corpus/.(以下简称“北大古代汉语语料库”)中检索,搜索到涉及“柴”的语例5928条。最早出现的语例在六朝《全刘宋文》中。

(1)即欲颠沛,拜恩下庭,但臣病久柴羸,不堪冒涉……(六朝全刘宋文)

“柴羸”意为“柴瘠”;羸为衰病、瘦弱、困惫;瘠为瘦弱。“久病”是因,“柴羸”是果,“柴”应是“瘦如干柴”之意。按照时间顺序,我们在“北大古代汉语语料库”中又找了三例:

(2)有子、景等枯貌柴形,茹荼饮血,孝因天至,礼为心成。(唐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3)诸子以情钟陟屺,恨切如荼,哀号而泣血崩心,踊擗而柴身骨立,吁嗟遐迩……(唐唐文拾遗,清·陆心源辑)

(4)旧日神情威似虎,今来体骨瘦如柴。(五代敦煌变文集新书)

由上三例可知,“柴”为“骨瘦如柴”之意,其“干瘦”意是由本义“木柴”转喻引申而来。

(三)铳

《汉语大字典》:“铳(chòng)……❷古代用火药发射弹丸的管形火器。❸用铳射击……❻顶撞。”《汉语方言大词典》:“铳chòng。❶〈名〉发射子弹的武器;枪……❹〈动〉顶撞。江淮官话。安徽安庆。江苏镇江……〈形〉说话带火气,生硬。”《汉语大字典》的“❻顶撞”、《汉语方言大词典》的“❹〈动〉顶撞”义项与唐河方言中[]的词义一致,理应是“铳”字。程瑛认为,关中方言中“顶撞”之意的本字为“铳”,如:他是个愣铳子,跟谁都顶铳[9]。

“铳”本义为“用火药发射弹丸的管形火器”,引申为“用铳射击”,通过隐喻的方式又引申为人说话像“用铳射击”一样即“顶撞”,再引申出“说话带火气,生硬”。唐河方言中,“铳”也有“说话带火气,生硬”的义项。如:

河南孟津方言中也有这种用法。“三眼铳”本义为一种旧式火炮,引申为指说话又直又刺耳的人,如:那人是个三眼铳[10]。

唐河方言中,“铳”还有比喻用法。例如:

(四)焌

《汉语大字典》:“焌(qū)。❶火烧,烧烫。❷火灭。今俗指把燃烧物放入水中使熄灭。❸一种烹调方法,热油锅里放进作料,再放蔬菜,迅速炒熟。❹用同‘黢’,黑。”《汉语方言大词典》:“焌(qū)。❶〈动〉熄灭或点燃(微火)。❷〈动〉由火气引发的发炎、红肿等。❸〈动〉用没有火苗的微火烧。❹〈动〉烹调方法:用烧热了的油或酱油、醋等浇(菜肴);用油炒(带汤的菜);往烧热了的菜中掺(少量的水)。”

唐河方言中,“焌”也可以指烹调方法,例如:

(3)今黑了~片儿吃吧,不想擀面条了。

“焌片儿”是先把米粉搅成糊状并在锅中用油摊成煎饼,再放入锅中加水与菜一起煮熟。

下面我们再讨论“黢黑”中“黢”的本字问题。

《汉语大字典》中“焌”“❻用同‘黢’,黑”;范崇峰认为洛阳方言形容“黑”的本字为“黢”[11];欧阳国亮认为东北官话中形容“黑”的本字为“黢”[12]。但是,在“北大古代汉语语料库”中,我们搜索到“焌”的语例有26条,其中,“焌黑”14条,“焌紫”3条,“焌青”1条;“黢”为“黑”的意思的仅有“黑黢黢”1条。由此可见,在古代汉语中,“焌”主要用来表达“黑”的意思。在“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我们搜索到“黢”的语例82条,其中,“黑黢黢”54条,“青黢黢”2条,“灰黢黢”1条,“黢黑”19条,“黢”单独作为“黑”意的4条;而“焌”的语例没有发现。由此,我们得出结论:“黢”和“焌”是古今字关系;“焌”本来就有“长期使用火而形成的黑色”之意,“黢”是因“焌”的语义分化而新造了一个后起的形声字,多作为重叠词“黢黢”在现代汉语中使用。

《汉语方言大词典》中,也有用“焌”表达“黑”意的用词,如:

【焌灰】❶〈名〉灶间顶上所积的尘土。❷〈名〉灰尘。中原官话。河南洛阳。

【焌黑】〈形〉很黑(指光线)。

在明末清初的长篇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中,也是使用“焌黑”,如:里面却是半张雪白的连四纸,翠蓝的花边,焌黑的楷书字。(第七回)|一部焌黑的美髯。(第三十九回)

唐河方言中,也有一些“焌”与“黑”并用的词,用来表达“黑的状态”,如:

从复合词的结构来看,“焌黑”可以理解为“补充式”,即长期使用火烧而导致了变黑,“焌”为动词性;也可以理解为“并列式”,即“焌”与“黑”二者并用,加重“黑”的程度,“焌”为形容词。但是,从词源学上来看,我们更认同“焌黑”是“补充式”。至于“焌”置于“黑”之后的结构形式,我们认为这是在“焌”引申出“黑”的意思后而形成的后附形式,“焌”加强了“黑”的程度或描绘“黑”的状态。

(五)穰

《说文·禾部》:“穰,黍裂已治者。从禾,襄声。”段注:“已治,谓已治去其皮也。谓之穰者,茎在皮中如瓜瓤在瓜皮中也。”《齐民要术·杂说》:“场上所有穰、谷等,并须收贮一处。”石声汉校释:“穰,禾茎。”《汉语大字典》:“穰(ránɡ)。❶禾黍脱粒后的茎穗……❹草。❺用同‘瓤’,果类的肉。❻松软;不密实。”《礼记·内则》:“涂之以谨(墐)涂。”汉郑玄注:“墐涂,涂有穰草也。”陆德明释文:“穰,草也。”《汉语方言大词典》:“穰(ráng)。❶〈名〉稻、麦等的(秆)子。❷〈形〉软,不硬帮;不强硬。”

《汉语大字典》中“穰”“❺用同‘瓤’,果类的肉”,说明了“穰”和“瓤”可以通用。之所以通用,我们认为“穰”和“瓤”是一对古今字,二者声符相同,意符不同。“穰”先产生,“瓤”后产生,所以,在无“瓤”之时,可以用“穰”来书写“瓤”。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说文》中已有“穰”,而无“瓤”,“瓤”应该是“穰”的后起分化字。在信息化时代,严格要求规范化使用汉字的今天,有必要区分二者在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再说,考本字就是要确定字形表现出所代表的词的本义的字。所以,不能用“瓤”作为与“穰”的字义有关的词的本字。

《汉语大字典》中,“瓤”的“❻松软”义项所举例句为:“大路上来了我何木匠,地排车上拉着一根梁。这根梁,虫咬伤,一头实心一头瓤。”(山东柳琴戏《大梁歌》)此例中,因为“梁”的一头被虫所蛀,形成内心空如絮状,类似于“瓜瓤”即“与瓜子相包连如絮而多汁的部分”,“瓤”作为本字是正确的。《汉语方言大词典》中,“瓤”的部分义项与“穰”的义项相同或相近,如:“❶〈形〉软;弱”“❷〈形〉身体虚弱;软弱无力”“❸〈形〉(布、纸等)单薄而不结实”,并列举了一些例句:

(1)你尝这凉粉~的(得)很。

(2)你真不~啊,能扛二百斤。

(3)衣服太~,一扯就烂。

还有“瓤茬”“瓤柴”等例词。

【瓤茬】〈名〉比喻软弱好欺的人(多用于否定句)。中原官话。河南。1983年《河南曲艺》(第3辑):“你别看这个要饭的衣着破烂,可是位了不起的英雄,当然不是~儿。”

陈曦考释了南阳方言特征词:“瓤差:①身体软弱。例:他生就身体~,光生病。②性格软弱,没本事。例:他办事~,白(别)叫他去。”[13]

我们认为《汉语方言大词典》中“瓤”的部分义项和陈曦的“瓤差”中的“瓤”本字应该是“穰”。唐河方言中,还有以“穰”构成的复合词,如:

(六)擩

这三个复合词在《汉语方言大词典》中没有出现。

《汉语大字典》:“睄(shào)。小视;眼光掠过,匆匆一看……(qiáo)同‘瞧’。看。”

(八)聑

《说文》:“聑,安也。从二耳。”段玉裁注:“会意。二耳之在人首,帖妥之至者也。凡帖妥当作此字。”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凡言妥帖亦聑也。”《文选·马融〈长笛赋〉》:“瓠巴聑柱,磬襄弛悬。”李善注:“聑,安也。”《汉语大字典》:“聑(tiē)。❶安适;妥帖。”《汉语方言大词典》:“聑(tiē)。〈形〉安适;妥帖。”

三、结语

唐河方言是中原官话中较有特色的一种方言,受周边其他方言的影响较大。本文主要借助《广韵》《说文》《汉语大字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工具书考证了唐河方言的八个本字。研究的顺序是:首先,考证方言口语词的读音是否与古音相符合;其次,分析字形,探讨词义;再次,在文献中找到用例,进一步证实字义。我们考证了唐河方言中100多个特殊词语,大多有音无字,不见于普通话的口头语及书面语或其词义已经丧失。但是,绝大多数是古语的保存,见于典籍,或在工具书中能够考查到本字。唐河方言中,仍有不少这样的有音无字的词语需要进一步考求。

猜你喜欢

唐河大字典本字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我爱家乡唐河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唐河人大“摆擂” 三级代表“比武”
以持续创新助推“科技唐河”建设
《汉语大字典·广部》疑难字考释
通假字
我的唐河
环县方言本字举例考释
《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所收籀文隶定字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