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分袋及服药提醒闹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2-04-13孙丹丹韩立梅陈小倩

哈尔滨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闹钟服药依从性

孙丹丹 韩立梅 陈小倩

(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全科医学,河南 郑州 450000)

本研究为证实药物分袋及服药提醒闹钟这一用药指导方法对老年患者生理恢复情况、服药依从性等的影响,选取了我院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血糖控制水平、服药表现等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 月至2020年10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分析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 26例,女 24例,年龄 60~73 岁,平均年龄(66.18±7.83)岁,受教育年限 6~15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0.19±4.97)年;观察组中男27例,女 23例,年龄 60~74 岁,平均年龄(67.05±7.47)岁,受教育年限 7~16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0.94±4.6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用药指导,具体内容:发放普通包装的药袋;相关医师将用药方法记录在患者的病历本上或通过录音设备记录。观察组通过药物分袋及服药提醒闹钟进行用药指导,具体内容:发放不同颜色包装的药袋,结合患者的基本要求,确定不同颜色药袋代表的用药时间、规格、注意事项,如粉色包装的药袋表示用药时间在早晨,蓝色包装的药袋表示用药时间在中午,黑色包装的药袋表示用药时间在晚上;为患者设置服药提醒闹钟,将药物名称、药物使用规格、药物使用方法、药物使用时间等内容录制下来,并根据患者喜欢的声音进行调整,设置为闹钟铃声,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正确用药。

1.3 观察指标:对比接受用药指导后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以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ARS)[5]评分,MARS 评分具体分为3个方面(服药态度、信念、服药行为),共 10 条项目,每项题目由“是”和“否”两个选项进行评判,1~6、9 条项目以“否”选项得1分,剩余项目以“是”选项得1 分,总分10 分,分数越高服药依从性更高;对比接受用药指导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具体包括空腹状态下血浆血糖(FBG)、用餐 2h 后血浆血糖(2hPG)、空腹状态下血浆胰岛素(FINS)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指标等;对比接受用药指导后两组患者服药表现,具体为漏服、忘服、错服、不按时服药等。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t 检验;定性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接受用药指导后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指导用药前,两组患者MAR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指导用药后,两组患者MARS 评分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MAR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用药指导后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比 ()

表1 接受用药指导后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比 ()

指导用药前 指导用药后对照组 50 6.06±1.64 6.41±1.78组别 n MARS观察组 50 6.12±1.79 8.02±1.94 t 值 0.162 4.010 P 值 0.872 0.000

2.2 对比接受用药指导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指导用药前,两组患者 FPG、2hPPG、HbAlc、FINS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用药后,两组患者 FPG、2hPPG、HbAlc、FINS 指标均降低,观察组患者 FPG、2hPPG、HbAlc、FINS 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接受用药指导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对比 ()

表2 接受用药指导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对比 ()

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组别 n 50 50 FPG(mmol/L) 2hPG(mmol/L)指导用药前 指导用药后 指导用药前 指导用药后 指导用药前HbAlc(%)指导用药后8.89±1.42 7.36±0.72 15.12±3.65 10.12±2.59 8.78±1.68 6.61±0.83 15.14±3.68 7.69±1.87 0.328 4.476 0.025 4.988 0.744 0.000 0.980 0.000 7.37±0.58 7.26±0.49 0.950 0.345 6.81±0.54 6.05±0.47 6.961 0.000 FINS(mIU/L)指导用药前 指导用药后10.67±1.39 10.11±0.70 10.58±1.41 9.80±0.69 0.298 2.068 0.766 0.042

2.3 对比接受用药指导后两组患者服药表现:观察组患者服药表现总失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1,P=0.001),详见表 3。

表3 接受用药指导后两组患者服药表现对比 [n(%)]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老年糖尿病发病因素主要分三个方面,具体为基因遗传、年龄增长以及生活环境等,对老年群体而言,其机体内部胰岛素前体物质(胰岛素、C 肽)含量普遍增多,其对葡萄糖的吸收降解率远低于胰岛素,且老年群体基础新陈代谢活性降低,也会影响葡萄糖的正常消耗,进而导致糖尿病风险升高,而有相关家族遗传史的患者糖尿病发病风险更高[1-2]。老年糖尿病早期发病症状不明显,仅出现乏力、视力下降等症状,老年群体或将其归结为年龄因素,相关研究[8]发现,饮食后2h,糖尿病患者血浆中的血糖会显著升高,且与其他器质性疾病如脑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的发病联系密切,常成因果关系[3-4]。有关此病的临床治疗方法综合性较强,主要从心理层面(健康教育)、饮食习惯(低碳水低脂高膳食纤维等,定时定量,营养均衡)、生活方式(适当体育锻炼)以及用药等方面进行干预[5-6]。现阶段,有关糖尿病药物治疗方面最大的难题在于确保老年患者正确服药,由于衰老、疾病等因素,老年群体记忆力与体力不断衰退,日常行动与思考逐渐缓慢,无法坚持用药的规律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在日常生活中定时指导患者服药是当前研究重点之一[7-8]。相关研究发现[9],鲜艳颜色、醒目标志、分辨率高的声音等更能被老年患者注意,可将其加入患者用药指导方案中,即使用不同颜色的药物包装或声控服药提醒设备进行指导。本研究通过选取我院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进一步对比验证药物分袋及服药提醒闹钟对其血糖控制、服药依从性等的具体效果,结果发现,指导用药后两组患者MARS 评分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MAR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通过药物分袋及服药提醒闹钟进行用药指导,可以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同时本研究还分析了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发现其FPG、2hPPG、HbAlc、FINS 指标明显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 FPG、2hPPG、HbAlc、FINS 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对老年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十分必要,而药物分袋及服药提醒闹钟更能规范老年患者用药习惯,保障药物疗效全面发挥,有效控制血糖稳定,改善生理状态,表明有效的用药指导可改善老年患者服药习惯,保证药效正常发挥作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恢复进程;此外,对两组患者具体服药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服药表现总失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药物分袋及服药提醒闹钟更能保障老年患者的服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施行药物分袋与服药提醒闹钟结合的用药指导,可进一步提高其服药依从性,改善血糖代谢水平,服药失误率更少,安全可靠性更高。

猜你喜欢

闹钟服药依从性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多彩创意闹钟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服药不能猛仰头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天然闹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