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04-13朱萍

医疗装备 2022年6期
关键词:椎动脉证候颈椎

朱萍

萍乡市湘东区中医院 (江西萍乡 337000)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压迫椎动脉,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患者可出现颈部疼痛、耳鸣、眩晕等一系列症状,对其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1]。现代医学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及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该病的风险相对较大,费用较高,多数患者难以接受;保守治疗以药物、康复治疗为主,但效果不佳,且复发率较高[2]。传统医学的理论指导为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推拿、针刺均为中医特色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无痛苦等优势。推拿治疗通过推、拿、揉、捏、提等手法,发挥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之效;针刺治疗具有调阴阳、疏通经络的作用。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2~77岁,平均(48.36±4.05)岁;体质量指数17~28 kg/m2,平均(22.68±1.04)kg/m2;病程6个月至5年,平均(2.42±0.34)年。试验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3~76岁,平均(48.41±4.07)岁;体质量指数18~27 kg/m2,平均(22.62±1.02)kg/m2;病程7个月至5年,平均(2.44±0.3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西医符合《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3]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既往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颈旋试验呈阳性,X线显示颈椎节段性不稳定,伴有耳鸣、视觉模糊等头颅症状;中医符合《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中眩晕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四肢麻木、心悸气短、舌淡苔少、脉细弱,病情稳定,治疗依从性好,年龄30~80岁,语言及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晕针;合并其他类型颈椎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其他原发性疾病所致椎动脉血流异常。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患者取坐位,根据其耐受程度控制推拿力度;开源增流法,经示指或拇指向内或向下按揉颈臂穴,频率为70次/min;补偿平衡法,采用一指禅屈拇指的指推法推两侧华佗夹脊,作用力在后关节处,频率为100次/min;解痉通畅法,采用示指按压并推动风池穴,频率为90次/min,并采用常规手法放松按揉颈项部5 min;每种手法均推拿10 min,共30 min,1次/d。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患者暴露肩部,选取颈夹脊、风池、百会、天柱、肩井等穴位,常规消毒以上穴位;采用0.3 mm×40 mm毫针,以平补平泻法直刺上述穴位,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

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

1.3 评价指标

(1)临床效果:临床痊愈,患者眩晕、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显效,患者眩晕、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工作、生活基本恢复;有效,患者眩晕、疼痛等症状有所改善,仍需进一步治疗;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临床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疼痛程度: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评估两组疼痛程度,分值为0~10分,由患者依据自身疼痛程度评估,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严重。(3)颈椎功能: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分别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6]评估两组颈椎功能,内容包含工作、阅读、提起重物、个人护理、头痛、疼痛的强度、集中注意力、娱乐、睡眠和驾驶10个方面,分值为0~50分,评分越低表示患者颈椎功能越好。(4)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分别对两组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四肢麻木、心悸气短5项症状进行评估,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4个等级,分别计0、1、2、3分,总分为15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临床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疼痛程度、颈椎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两组VAS、ND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两组VAS、ND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ND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3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为各种动力性、机械性因素压迫、刺激椎动脉,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阶段性不稳定,且活动时易过度移位,从而刺激枕下三角区域出现痉挛及压迫,引发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眩晕等症状[7]。

中医学根据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将该病归为“眩晕”“头痛”等范畴,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过度劳损等原因,致营卫阻滞,机体气血凝滞,脑失所养,治疗应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扶正祛邪为原则。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两组VAS、ND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确切,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改善颈椎功能。分析其原因为,推拿可依据患者经络及相应穴位,以相应的力度推拿肌肉组织,可完全放松其颈部及头部神经,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颈部症状[8];针刺可通过对相应穴位进行高效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和血管扩张,减轻患处酸麻胀痛的症状[9];依据中医“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选取颈夹脊、风池、百会、天柱、肩井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风池穴是治疗眩晕、项强的重要穴位,具有明目止眩、疏风散寒之效,正如《针灸大成》[10]中有云:“目眩,药觅于风池”;天柱穴为太阳膀胱经腧穴,是联络脑项之要道,具有定眩止晕、益气升清、益髓通窍之效;百会穴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针刺之可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针刺颈夹脊穴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之效;针刺肩井穴具有活络消肿、祛风清热之效;将推拿手法与针刺联合应用,可达到相辅相成,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椎动脉证候颈椎
萧山地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复合证候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及左椎动脉压迫星状神经节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