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类大学艺术学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性学科建设模式探究
2022-04-13杨博华杨思彬
杨博华 杨思彬
综合类大学学科门类全,办学规模大,科研实力强,承担着教育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任。艺术学专业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艺术知识和技能,表达与阐明与艺术有关的本质规律,同时承载着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显著提升,社会对艺术类教育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综合类大学艺术学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但在教学和就业中也存在弊端。本文分析了运用产学研协同理念来建设学科的创新模式,提出了具体运行路径。
艺术学;产学研;协同创新;学科建设
引言
艺术学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系统的艺术表演理论和演唱演奏技能的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文化交流与演出和艺术教学科研等工作。综合类大学的学科门类齐全,一般辖有多个学院,是大学繁荣发展的社会产物,是地方经济繁荣和人培的有力支撑。现下是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是众多学科教育的必然之路。与此同时,弘扬民族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也是艺术学专业的使命。综合类高校学科门类全,各专业交叉融合,具有教学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有利于教学改革先行先试和产学研实践。
我国高校教育模式存在条块化和惰性化特点,企业与高校之间供需脱节,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社会文化发展需求。产学研结合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和谐发展。产学研结合能够有效突破条块化现状,增强高校主动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艺术教育优质进步和转型改革。
1.综合类大学艺术学专业发展现状
1.1 教学现状
在综合类大学众多专业门类中,艺术学专业培养学生掌握艺术理论知识和演唱演奏技能,为社会输送表演和艺术教育、管理人才。纵观国内综合类大学的艺术学教育现状,对艺术学专业的重要性认识需要进一步提升。
首先,综合类大学中,艺术类专业不受重视。在教育经费的划拨和教学资金投入方面,艺术学专业明显比其他学科要少。第二,教学模式还是比较传统。课程资源和教学实践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然而,以教师单项输出形式的老模式在现代高校中还是主流,课程资源创新和实践形式都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三,优秀艺术学师资严重不足。作为教学质量的直接影响者和承载者,教师的授课水平影响着人才培养成果。目前来说,综合类大学教师入职门槛很高,需要较高的学历和技能水平。但对于艺术学专业来说,一些优秀的艺术表演人才可能并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是演出经验丰富,却被拒之门外。另一方面,艺术学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老师往往不能做到对艺术学科的其他知识全面掌握。比如精通钢琴的不一定了解舞蹈,熟悉声乐的不一定懂器乐,因此目前来说,高校内的综合性艺术学人才极其短缺。
1.2 就业现状
迄今为止,全国设立艺术类专业的高校有700多所,招生人数也在逐年上升。高校扩招势必增加就业压力,艺术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尤其严峻。根据教育部发布的《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可知,艺术表演专业是15个就业率较低专业之一,甚至失业率排在各专业的前五名。例如,山西师范大学为2013年艺术学专业面向山西省的招生名额仅有60人,2020年面向全国共招生艺术学专业93人;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面向全国招收艺术表演专业学生120人,2020年面向全国招生艺术学和艺术表演专业共计185人。扩招的同时,在各省艺术分数控制线较低的前提下,文化课录取最低分数也在逐年下降,生源质量堪忧。另一方面,艺术学专业的通用性教育比重提高,具有行业特色的实践教育机会越来越少,课程设置有待创新。本文向山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毕业生发起调研,共计收回问卷调查105份,统计结果如下。
表1 毕业三年学生从事工作和专业匹配度
表2 毕业三年学生目前就业单位的性质
表3 毕业三年学生认为艺术学专业就业难的原因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从就业匹配度来看,从事艺术周边的职业人数居多,主要从事表演、宣传、文化、教育等相关行业。也有近十分之一的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与专业无关,主要包括自主创业和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艺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在私营企业和自主创业的占比超过50%,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不到30%。从就业难的影响因素来看,约一半的毕业生认为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不高,或者自身的就业期望过高,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认为社会需求不足的约占18%,认为自身实践经验短缺的约占17%,另有约13%的毕业生认为自己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可见,很多艺术学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不足,实践经验匮乏,专业技能基础不牢,就业前景不乐观。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主管单位、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
2.艺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之处
艺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一些客观的问题,不利于学科发展和文化经济建设。
2.1 培养目标不准确
综合类大学和艺术类专业院校对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社会需要的尖端型艺术人才,是艺术类专业院校的侧重点。在入学前会对学生的乐器表演、声乐条件、演出能力等进行测试选拔,入学后也十分注重专业技能培养。但因为优秀的艺术生源较少,专业院校的招生名额有限,培养的人才数量较少。综合类大学则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才的个性化特点。毕业生具备基本的专业能力,大部分从事艺术教育、管理等工作,也有从事艺术创新和表演等的专业工作。
2.2 培养模式脱离社会需求
目前来说,无论是综合类大学还是艺术类专业院校,培养模式上大多还是采用集中授课的教学模式,缺乏灵活的授课手段和创新的教学内容。尤其沿袭下来的人培方式并不能符合当下经济和相关群体对艺术专业人才的期望,难免形成毕业生特色不够明显、个性化不够强,这是不能因材施教和分层次培养的结果。这种人培机制背离了学生职业发展的初衷,既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也会阻碍整个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2.3 综合素质能力不均衡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师生比例逐渐失衡,不利于艺术人才的培养。综合类大学教师往往更注重学历和理论知识,甚至是应届博士硕士毕业生直接上岗,实践教学经验不足。再加上艺术类的文化课提档分不高,因此,学生在考前往往只注重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综合素质能力不均衡,阻碍学生未来的创新能力和对新理念的理解。
2.4 演出实践经验不足
艺术学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服务于社会文化艺术发展,是直接面向观众和艺术受众的表演专业人才,对专业表演性和艺术实践性要求较高。综合类大学的课程体系偏综合,重理论知识轻演出实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少登台演出和从事艺术相关工作的机会,毕业后空有理论,演出实践经验不足。就艺术学专业来说,将实践课程加入教学过程十分必要,教、学、演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更能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3.艺术学专业“产、学、研”联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美国从1980年初开始,建立了一大批以政府引导、高校实施、企业参与的工程研究中心,成果斐然,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美国工程研究中心在体制上实行成员制,保障了高校的参与主动权;注重培养的人才要满足社会生产,将人才培养的范围从本科、研究生拓展到大学前,保证了培养的延续性;督促企业和高校建立联动,并对中心的建设和保障体系进行定期评估,建立了良性的运营机制。
3.1 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
(1)教学管理体系
大学教学活动应该充满创造性、学术性、趣味性。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并不利于学生和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不利于激发创作激情。建立产学研的教学管理体系,首先,贯彻学和研的融合,重大科研成果有助于提升大学的知名度和科研地位,充实教学内容、保持创新生机;其次,明确教学主体,包括学生的年龄、婚姻等个人因素,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度,以建立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约束限制,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再者因地制宜地建立灵活的学生评价机制,增加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比重,由学业导师和实践导师双负责,因材施教。另外,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给予导师更多的主导权,鼓励教师自主创新,理论联系实践。
(2)教师评价体系
教师是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者,将产学研与教师评价体系结合,可以提升教师参与学科建设协同创新发展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导向。教师评价体系首先要考虑教师的研究成果。艺术学专业不同于理工学科,不能单看论文、课题,还要关注内容和影响力。好的演出作品和社会口碑同样是评价的重要内容。第二要考虑培养学生的质量,包括学生学习的表现和就业发展,以此考核教师培养的效果。第三,评价教学质量不能只体现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通过考核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自由创新创作,激发学生的潜能。
(3)职称评审制度
提拔重用为导向的奖励机制处在我国的主流地位,而此类奖励机制并不能推动学术的积极发展。学术界普遍是将科研成果或论文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量化指标,这也是学位点和重点学科评审的重要参考指标。这对于艺术学和其他一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并不公平。导致这类专业的教师职称评定慢、科研经费低。因此,要注意不同学科 的内在需要,建立分类管理的职称评审制度,灵活设立职称评审评价标准,将比赛、演出、口碑等纳入评价体系,促进学科良性发展。
3.2 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
借鉴美国工程研究中心的运行经验,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可以尝试设立学科专家组和咨询专家组,分别由高校或研究机构和实践企业专家组成,共同决策产学研教育和社会实践事宜。
(1)变革传统教育观念
理论知识的考查是传统教育观念评价培养效果的主要方式,不符合现下对人才的实质需要,也与教育体制改革的理念不符。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能运用知识、技能建设和服务于社会发展。因此,政府、高校、企业和教师、家长、学生都应该改变固化思维,变革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和成长差异,着力于个体创新能力与各项能力的协调发展。
(2)变革课程体系
教育变革核心是内容、方法的变革,帮助学生认识学科发展的规律和价值,了解科学精神和研究方法,增强创新的兴趣和动力。一是变革学分制,将实践课程纳入学分体系,同时以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设置综合知识学习;二是变革课程内容,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引入研究性、创造性内容,将产学研成果纳入课程体系中;三是注重跨学科培养,不单单学习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学科交叉学习,鼓励学生多学、多看、多思考。
(3)变革教学方法
新时期的人才培养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一是改变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改为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学思结合,同时积极引入信息化等新型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二是坚持学习与实践结合,在课程设计中加入社会实践、校外活动、技能实训等环节,知行统一,增强学生的艺术表演经验;三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通过分层教学、学分、导师责任制等管理变革,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促进学生成才。
(4)创新培养模式
高级人才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只在学校学习,要倡导“高校+企业”的协同培养模式。高校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通识教育,同时发挥综合类大学的学科优势,开展跨学科能力的培养。企业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培养,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同时为企业选拔储备人才。政府鼓励和资助部分具有示范作用的高校产学研创新平台,依托项目或课题,将学分和课程与产学研平台结合,探索形成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协同的合作机制。
3.3 人才培养的环境保障机制
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离不开物质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的保障。物质环境方面,学校要加大对艺术学产学研平台的建设和实践基地的设立,为师生创造更优质的创新创作和表演实践条件。同时引进社会金融资本的投资,努力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产学研合作链接经费保障环境。制度环境不仅需要高校制定相应的职称评审制度、教师评价制度、学分管理制度等,还需政府共建导向,制定符合学科产业和人才培养的政策,着眼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研究制定配套的政策和细则。文化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等意识形态方面的环境。产学研既要给优秀教师和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工作者公平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个人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肯定。
4.产学研协同创新学科建设模式
总结近年来各地综合类大学成功产学研协同创新学科建设模式,主要有共建实训基地模式、项目牵引模式、产学合作开发模式。
4.1 共建实训基地模式
实训基地可以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的实践教学或科学研究平台。政府围绕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招商引资共建优势学科。企业通过合理配置生产资源,引进高校的研究技术和生源力量,解决自身人才和技术研究短板,为高校提供实践机会。高校依托科研和人才优势,在研究成果转化的同时,培养了优势学科,锻炼了人才队伍。例如,陕西省以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名校科研力量为依托,按照“政府推动、高校主导、企业参与”的股份化运作模式,与龙头企业共建了工业技术研究院。广东佛山依托景德镇陶瓷学院和陶瓷产业集群,建立了陶瓷产业研究开发中心,承担完成多项国家公关项目和重大课题,为近200家企业提供了技术咨询服务。贵州依托上海艺术学院出版社、贵州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和辛笛艺术教育,三方共建了钢琴教学产学研一体化全国示范基地,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材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
4.2 项目牵引模式
项目是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可以聚集学科带头人和科技、教育资源。无论是综合类大学还是专业院校,依托优势学科和人才力量争取重大科研项目,对产学研应用和人才培养大有助益。项目获取途径既包括争取国家、省、市设立的研究或应用项目,也包括学校自主或与企业合作培育、孵化的项目。以纵向或横向项目为牵引,是凝练学科力量,聚集和培养学科人才的重要手段。例如山西省在十三五期间,加强了政府引导,优化整合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全面启动科技创新工程,聚焦建筑业、农业、制造业等重点领域,扶持了几百个产业化项目,建成多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有效促进了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产学研实践。
4.3 产学合作开发模式
在产学研的实践过程中,高校具有扎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但相对封闭。企业有资金,有项目,懂市场需求,但缺乏持续研究的韧性和人才技术支撑。产学合作开发模式就是通过人才流动,使企业和高校合作共赢。高校研究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可以到企业兼职,指导企业研究和基础理论建设;企业搭建实践平台和提供研究项目,并选拔和培养优秀毕业生。例如在一些重点高校,往往与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实验室或达成学科共建协议,会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授。而大型企业也会聘用高校教授担任专家顾问,甚至与高校共同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培养研究生,快速带动了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对艺术学专业来说,与大型歌舞剧团和演出团体建立产学研合作,能为更多的学生争取到比在校园内更优质的演出资源,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5.结语
综合类大学艺术学专业产学研合作能有效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校”“企”优势珠联璧合,达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共赢的目标。产学研结合能促进学科专业水平的提高,加强学科、专业与市场需求的横向纽带;产学研结合能促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优化,使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综合素养、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产学研结合能促进高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为教师提供研究和成果转化平台;产学研结合既能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又能为学校和企业联合课题攻关提供研究环境,校企资源优势互补。
当然,我们同样要面对产学研在结合过程中的不足。比如法律体系有待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和成果转化机制有待改革,合理的利益分配和保障机制尚未形成,专业化市场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等。本文以综合类大学艺术学专业为切入点,探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学科建设模式,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创业就业等方面的优势作用,提出了人才培养机制和学科建设模式,为艺术学科教学改革和协同创新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注释:
[1]教育部科技司武贵龙副司长谈高校“产学研”结合2008-04-15人民网.http://www.edu.cn/news-127/20080417/t20080417-292051.shtmL
[2]王文俐、韩忠岭:《艺术表演专业的现状、性质及课程改革——由艺术表演专业毕业生低就业率所想到的》,《人民艺术》2015年第5期,第63-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