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定位与实践路径
2022-04-13徐金玉
徐金玉
现阶段,大部分小学在培养学生时都将教育重点放在知识层面上,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这种情况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变得愈加严格,不再以知识型人才作为需求目标,而是将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作为人才招纳的目标。学生的培养要从小抓起,针对小学的劳动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加强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对劳动教育蕴涵的价值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劳动教育是指对学生劳动观点以及态度形成正确指引的教育,其不仅是学校培养学生的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学校的教育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小学是学生形成思维以及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但是该阶段的劳动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升愈加不被人们重视。在教师以及家长行为观念的影响下,学生逐渐将“劳动”定义为用于惩罚的手段,学生意识上存在的偏差会对现实中的劳动实践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本文以劳动教育具备的现实价值为切入点,逐一对其发展现状以及具体的实践途径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现状
阻碍学生基本素质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导致现阶段学生劳动素质欠缺的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家庭方面
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家庭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以及保护程度相较于以往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家庭对孩子的重视仅仅停留在学习成绩以及特长的培养方面,其对孩子劳动素质的培养以及劳动能力的锻炼却是极度忽视的,这也直接造成了当代学生缺乏自主劳动意识,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失去了平衡,进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二)学校层面
学校是除了家庭外对学生教育发展而言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其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就现阶段部分学校劳动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劳动教育的落实十分欠缺,学校将教育重点集中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劳动素质的培养。此外,部分学校还可能因为储备的教学资金不足,导致学校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有心无力,无法真正将教学理念切实地落实在教学实践中。
二、劳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定位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
无论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或开展各类劳动教育活动,均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以及劳动意识,也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相关学习观念。这要求教师必须在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学生灌输各种劳动价值观念,促使学生可以正确意识到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教师需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型优秀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将劳动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更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劳动教学具体环节,充分感悟劳动教育以及相关课程的现代教育价值。劳动教育不仅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其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也具备极大的塑造作用。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身体正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无论是三观,还是思维认知都尚未发育成熟,与此同时,其身体机能也未发育完善。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体尚未发育成熟,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劳动教育不能落实于小学教育的理由。小学正是学生活力满满的年龄阶段,正是充满生机的阶段。小学生身体内部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若长期无法得到激发与鍛炼,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弱,一旦失去了这种敏感性,便会造成学生性格上的缺失。将劳动教育融入小学教育,可以使学生体内的敏感性得到激发与锻炼,能帮助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的正确观念,进而为其人格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现今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追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了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以及对孩子的教育观念。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极大转变,对孩子的重视度日益提升。但过度的重视则会产生行为上的偏差,会逐渐偏离培养孩子的初衷。因此,现阶段的孩子大多数缺乏主动劳动的意识,更不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劳动。即使有部分学生天性喜欢帮助他人,热爱劳动,这种天性也会因为家长的阻碍而被扼杀。将劳动教育融入现阶段的小学教育,可以有效规避以上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可以促使学生劳动能力得到提高,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进而为后续的实践奠定基础。
三、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策略
学生劳动素质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劳动品质真正得到发展。这就要求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进一步优化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具体流程,为小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进一步激发小学生学习欲望以及探索欲望,以便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家庭层面
小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应成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为了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在家庭环境中,也需要适当开展各类劳动教育。家长必须正确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积极鼓励孩子参与到劳动教育活动中,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孩子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以及现代教育意义。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不仅需要学生参与其中,也需要家长积极鼓励学生正确感悟劳动的价值与美好。家庭环境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家长的教育理念以及生活氛围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养成也是极为重要的。家长需改变原本仅看重成绩而忽视其他的片面性培养方式,先要做的是先提升思想层面的认识,然后以全新的观念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培养,在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重孩子心理以及身体的健康发展。在家庭中,有许多家务劳动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并不会对其身体造成伤害。例如,收拾自己的房间、洗碗筷等家务活动都是学生可以办到的。家长在孩子完成学校作业后便可以为其分配一定的家务,使其劳逸结合。如此一来,经过时间的累积,学生自身便会慢慢地养成主动承担劳动的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劳动素质。除此之外,学校方面也需要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与交流,保证学生家长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日常劳动教育活动中。教师也要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学校方面开展的各类劳动教育活动。也可以利用一部分空闲时间积极与家长保持亲切交谈,及时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并通过此种形式,进一步完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家长方面必须正确意识到劳动教育课程的实际意义,从其他方面了解劳动教育课程的主要教学流程,并积极与学校方面开展的各种劳动教育课程进行紧密对接,积极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从小事做起,从细微末节做起,不断完善孩子的能力发展过程。
(二)学校层面
学校是学生除了家庭外的另一成长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学生后续的人格形成奠定良好基础。其实,学校中需要学生劳动的地方是很少的,唯一能起到锻炼作用的便是体育课,但是一周的课时设置是有限的。那么学校就要通过组织其他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进而将劳动教育贯彻学校教育。学校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方式是多样的,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造,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活动实践。教师需巧妙、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及探索欲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学习意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劳动教育活动,全面培养学生学习素养。如今,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经过多年技术研究以及技术创新后,已经诞生了独具特色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体系,以及其他各类现代化教学技术。在开展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合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劳动教育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互联网教学平台查找各类教学资源,着重提取教学资料中的各类有益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的具体教学内容与相关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深层次挖掘各类教育活动的本质与内涵。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与学生保持密切沟通与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以及实际学习需要,合理调整主要的教学流程。教师在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开展各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需考虑学生当前的综合学习能力发展情况,结合课程大纲标准以及相关教学要求,进一步探索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教师可以在互联网教育平台上查找相关教学视频以及教学课件,利用一部分课堂教学时间,集中引导学生学习教学视频以及教学课件中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素养以及综合学习能力。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合相关数据分析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以及劳动教育学习情况进行细致分析与把握。也可以将各类重要数据录入计算机系统,随后便可以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以及具体学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课堂教学流程,丰富课堂教学具体内容,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完善学生学科知识体系。教师不仅可以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与学生保持密切沟通,也可以利用各类社交软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逐步搭建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小学生日常教育活动,并通过此种形式,帮助家长充分了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以便为后续劳动教育课程奠定良好基础。每一个学生在参与劳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均可以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可以增强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并逐步优化自我成长与自我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教学对象,能力发展过程中有所不同,面临的教学问题也存在较大差异。面对此种情况,学校方面必须考虑学生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时调整具体的教学策略及相关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较为个性化的能力发展目标,带领学生不断参与各式各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全身心感受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
(三)社会层面
博物馆以及文化展览馆也可以成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基地,学校可以与博物馆或文化展览馆之间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办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劳动教育活动,不断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首先,教师要在正式开展劳动教育课程之前,向学生细致阐述主题教育活动的主要办学宗旨以及相关教学流程,随后积极带领全体学生进入博物馆或会画展览馆内部,学习多样化的学科知识,参与趣味教学活动或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動,帮助学生逐步感受到劳动教育课程的无限魅力。其次,从另一角度分析,学生作为劳动教育的对象与主体,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与带动下,主动进入博物馆内部,参观各式各样的文化展品以及历史文物,认真倾听博物馆或文化展览馆内部工作人员的讲解与叙述,学习劳动技术,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学校方面可以组织本学校内部全体适龄学生,进入公益服务机构内部,参与无偿服务工作或志愿者服务工作,随后由教师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习态度端正、劳动成果较为突出的学生颁发“劳动小能手”证书。从社会层面推动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式各样的劳动教育课程,丰富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主要形式以及具体的教学模式,创新相应的教学对策以及具体教学手段。无论是从何种层面思考,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全新教学对策以及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均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均需要教师着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只有学生直观清晰意识到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实际价值,才会积极参与其中,只有充分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才可以进一步凸显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但是落实的过程中又存在许多客观因素的阻碍,因此,家庭、学校以及政府部门等都要根据客观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策略,充分开展劳动教育,促进劳动教育的贯彻落实,促使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小学劳动教育‘3+X’模式的探索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ZX240)的研究成果。
(责编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