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

2022-04-13韩银

家长·中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本情感过程

韩银

阅读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与写作密切相连,但是,目前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足导致语文写作不佳的问题十分突出。针对此种现象,教师有必要结合阅读教学要求引入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读写有机结合到一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思维,同时也能在趣味性十足的教学氛围下,提升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又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基于此,在小学语文阅读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读写结合指导。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应用的实践意义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可以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分析文本、感悟文本、运用文本,从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积累写作经验。具体来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应用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有利于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目标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即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其中的中心思想;同时也要求学生跳出文本,即通过情感的体验利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在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将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了学生“走进文本”的层面,忽视了学生“跳出文本”的过程,导致阅读与写作脱节。在读写结合模式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语言和思想,也要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组织运用,并在读与写的互动过程中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第二,有利于有效整合教学资源。阅读教学的资源丰富多彩,其中文本是最重要的一种资源。当然,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语文阅读教学中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多。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中,学生依托文本资源发现新的写作材料也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启发学生表达自我,并将形成的教学资源与阅读、写作连接和整合,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拓展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厚度。

第三,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读写思维。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思维是语言的本质和内核。在阅读与写作活动中思维占据核心位置。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可以发现:良好的思维品质可以让学生准确把握阅读文本的思路,理解其中的逻辑,同时也可以引领学生写作,实现对阅读经验的融会贯通。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模式可以引发学生重组聚合思维活动,对文本材料进行构建,同时也可以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实现与文本的情感共鸣,并深入思考语言表达,用准确而有条理的语言展现自己的观点。

第四,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无论是在阅读中还是写作中,语言积累都是十分必要的。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关键时期,丰富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促使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为写作打好基础。基于此,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中,教师设计随文练笔,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即学即练,可以让学生将文本中规范的语言潜移默化地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文本精彩的表达形式会逐渐融入习作结构中,这对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第五,有利于升华学生的读写情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阅读和写作的生命。一方面,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读者“披文以入情”,与作者形成共鸣;另一方面,则在表达中“情动而辞发”,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体会感悟。在读写结合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始终融入其中。小学阶段学生对情感的理解比较薄弱,无法与作者形成共鸣。对此,教师可以利用情感引导,促使学生从生活的角度体会文本中的感情,然后促使学生将阅读过程中孕育出来的情感再次投射到写作活动中,形成情感的延伸和迁移。这是学生丰富情感、升华情感的必经过程。

第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读写结合中,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参考不是机械模仿,也不是简单迁移,而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本的再认识、再发现、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文本的启发将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用文字创造性地表达出来。这样的教学指导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启发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创造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一)立足课内阅读,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叶圣陶先生曾言:“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习作的技巧。”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者精心选择的文章,文质兼美,无论从语言上还是从情感上都可以作为学生自我学习的参考。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能通过分析文字体会情感,然后通过思考、模仿,遣词造句、构段方式、谋篇布局,进行写作。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指导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指导学生深入阅读,并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展开写作。

第一,鼓励学生通过仿写进行随文练笔。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应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其仔细阅读课文,从中找出可供参考的句子、段落等,设计课堂练笔任务,引导学生随文创作,锤炼语言,为学生写作做好铺垫。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虽然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看似是毫無联系的,其实阅读和写作可以说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教师在引导学生随文练习时,首先应明确阅读是其中的核心,通过阅读文本内容,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再以文本为基础,为学生指明写作的方向,将阅读与随文写作结合到一起,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一课的第二自然段中有:“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一段风景描写,语言清新,修辞巧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模仿这一段话中的修辞,描写身边的景物,并在相互交流、分享中进一步掌握比喻、拟人等常见的修辞手法。

第二,把握课文留白,指导学生通过推测进行补充。许多课文在表达中都体现出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在阅读指导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分析、理解字面意思,还应想象、猜测、填补文本中的留白,以拓展思维,进行创作。一篇优秀的阅读文本能留给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而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素材主要来自阅读的文本,小学阶段的学生写出的作文不是千篇一律,就是假大空,学生在开展写作时缺乏自主探究和自主思考。教师在开展随文写作时,要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挖掘,促使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找到写作的切入点。例如,在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一课阅读指导中,教师通过课上指导让学生感受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草船借箭后,其他人的想法和反应,例如周瑜一声叹息之后会怎样想?曹操发现被骗后又会有什么反应?鲁肃在诸葛亮和周瑜之间周旋会有什么想法?这些内容课文中给不出答案,需要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个性化的表达,从而延伸写作,丰富人物,并体会想象、表达的乐趣。

第三,鼓励学生想象,针对文本进行扩展写作。扩展写作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将作者精练描写的文字展开,详尽、细致地进行描写。小学阶段的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所以,在这个时期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黄金阶段。在小学语文阅读中进行读写结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结合文本将自身想象的画面利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与想象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王之涣的《凉州词》这首诗时,教师首先指导学生理解诗词含义,根据注解解读诗词内容,体会这首经典边塞诗歌的意境;其次,引导学生在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描写,在这一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大漠边塞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辅助学生想象;最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创作,交流想法。这样不仅能丰富诗词内容,深化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还能锻炼学生景物描写的能力。

第四,启发学生体会文本表达阅读感悟。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对文本的阅读感受各不相同,而一旦与文章产生情感共鸣,读者必然会希望发表自己的感想、分享自己的体会。针对这一动机,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可以鼓励学生书写读后感,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例如,在讲解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狼牙山五壮士》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描写五壮士英勇不畏的气魄,感受革命的艰苦以及革命先烈的付出,进而充分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热情。这样的写作指导能加强学生的情感培养与表达,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质量。

(二)拓展课外阅读,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古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小学语文阅读指导中,单纯依靠课内阅读是达不到“破万卷”的效果的。学生进行创作的素材大多来自阅读,而教师在开展阅读与写作教学时既要将教材中的文本作为教学重点,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课外阅读,促使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有目的地挖掘阅读文本中的写作素材,以此不断积累写作素材。语文课程标准也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提出了要求,教师要根据标准要求,引导课内外阅读互动,强化学生的读写结合训练。

第一,组织学生进行名著导读,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并将情感的抒发付诸笔端。例如,课内学习了《景阳冈》一课后,教师组织学生对《水浒传》进行名著导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求学生自由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和章节进行分享,并感受人物,表达读后感,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对文本的理解和看法进行交流与分享。这样既能检查学生对这篇名著的理解程度,又能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第二,组织阅读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锻炼学生的课外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借助书香校园等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并循序渐进地开展读写训练,找准读写结合的关键点,完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乐于阅读和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应当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因为阅读是一個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为此,教师应当抛弃一些碎片化的讲解,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文章中表达的知识内容。学生如果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学习,在高效阅读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效掌握阅读技能以及方法。通常,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以及听觉器官,能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内容转换为通俗的语言,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效感受作品表达的中心思想,理解其中的知识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以默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理解作品蕴藏的含义。常见的教学方法中,默读是阅读思考问题的最佳方式,这是学生对文字符号最直观的理解行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养成默读习惯,让学生能有效理解信息、处理信息。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诵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饱含感情地诵读文章,仔细体会文章中表达的情感、思想,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中蕴涵的知识点的记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反复提及的问题以及知识点,看似学生都已经有效掌握,但是实际上,在课后的作业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中对讲解的知识内容的相关理解含糊不清。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进行思考。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让学生能高效理解知识内容。首先,教师应当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为学生留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能进行自主思考,进而对知识内容加深印象。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提出问题,应不急于让学生解决问题,应该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能对知识内容进行反复思考,当学生独自或者小组讨论,对不能有效解决相关问题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引导,为学生解决相应的困难,加深学生的记忆,进而让学生独自解决问题。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经常穿插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学方法,鼓励一些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并且让这部分学生带动其他学生,逐步活跃整体课堂学习氛围,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还要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以及学生不同的了解,给予相应的肯定,鼓励学生能大胆地提出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能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提供很大的帮助。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中,教师应从课内、课外两个角度进行探索分析,促使学生深入阅读,并通过读写结合,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应积极反思教学实践,不断优化读写结合过程,促使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协调发展。

(左毓红)

猜你喜欢

文本情感过程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情感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台上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