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
2022-04-13徐慧新
徐慧新
基于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推动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必须注重小学生信息意识的提升,使学生能准确分辨有价值的信息,也要掌握计算意识,提高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并且锻炼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小学生未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核心素养是推动小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每一门学科都具备独立的核心素养体系,小学信息技术也不例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素养,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技术,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小学生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与未来发展起到良好的帮助效果。
一、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内容
当今社会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大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必须渗透创新元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核心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这主要通过在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人才。这要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规范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行为,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其次,教师还要通过合理地运用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对小学教育来说,每一门学科都具备各自的教育重点和培养目标,因此,每一门学科都具备各自的核心素养内容。针对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来说,其核心素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意识
随着新时代计算机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事,通过计算机搜索各个领域的信息。基于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应该从小做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技术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各国普遍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在课堂教学实施等环节存在一些问题。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方式,以信息技术为特征,跨越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融合。随着教育教学改革,虽然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过去单一标准的评价方法已经改变,但在尊重人格差异方面的教学评价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对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忽视评价的促进作用,仅用单一的标准评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等进行评价。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普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且讲解时间相对较长,而学生主要负责听,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甚至很多时候学生没有吸收知识点,只是机械地记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知识点掌握不扎实,难以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利用。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學生年龄尚轻,缺乏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便成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教育内容。在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教师不但要唤醒小学生的信息意识,也要注重小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进而发挥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意义。
(二)计算意识
在信息技术性学科中学生计算意识的培养中,这里计算并非简单地对数据进行计算,而是学生利用计算机正确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首先,对信息技术教学来说,教师不但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也要引导小学生正确操作计算机设备。基于信息化时代的全面覆盖,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学会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也要将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从而锻炼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教师也要培养小学良好的计算机逻辑思维,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数据的收集,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运算与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数据的提取和运算,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
(三)数字化创新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推进,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大数据时代下的各项辅助工具开展教学,不但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也有助于小学生思维的拓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构建数字化的课程教学环境,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运用数字化环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和探索欲望,引导小学生感受新时代下计算机技术带来的优势。数字化不但能展现信息技术课程本质,也是课程创新改革的核心。所以,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帮助小学拓展逻辑思维,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促进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同时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
基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为基础,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能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敏感度,同时具备一定的信息判断能力,对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信息成了社会中的重要资源,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准确地判断和梳理这些信息是当代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因此,培养小学生信息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培养小学生信息意识,能帮助他们正确地辨别和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也能提高信息的运用能力。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讲解“图片的下载”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引出一系列问题:“假如你正需要一个图片,那么你应该通过什么渠道进行查找?当找到这张图片后,又该如何存储这张图片?”而小学生在正常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接触过计算机,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生活阅历,很容易就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互联网搜索词语就能找到图片,然后点击图片就可以下载。”在学生完成问题的回答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信息意识的具体内容,通过主动搜索信息就是一种信息意识,当学生有了这个信息的时候,就能在搜索到的海量信息中筛选符合自己意图的内容,然后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将信息意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实现信息意识的培养。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必备的学科素养,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运用计算解答问题,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路,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例如,在开展信息技术“画圆”的教学中,教师在完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讲解后,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拓展编程思维,感受利用语言编程就能自动画圆的过程。首先教师输入一串代码,然后点击运行,就能看到计算机通过编程自动化处圆形,而且代码内容的不同也会改变圆形的大小,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另外,小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案例展示,也能产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从而有助于小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掌握计算机技术,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小学生数字化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新时代下的重要工具,其在小学教育中的本质就是培养小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这种工具解决生活中的各类问题。所以,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也要从实际出发,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數字化资源的引入,强化小学生的数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访问便捷网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查询其他学科中遇到的难题,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访问便捷网站”的作用,也有助于锻炼小学生的数字化意识,使小学生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下意识地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自主性,同时提高小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信息社会责任感
信息社会责任感是指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观念,符合相关法律和道德需求,端正信息技术应用态度。在信息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要求教师必须将其融入核心素养体系,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社会责任感。例如,在“网络文明”教育中,教师要为学生讲解网络文明的基本内容:网络中的信息内容广泛,有些内容具有健康和积极向上的特点,但是也有些消极和不良的信息,作为一名文明的网络公民,必须坚守正确的文明观念,正确地使用网络,严厉杜绝不良行为对我们造成的影响,杜绝沉迷游戏。这样不但能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也能端正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态度,培养小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感,对小学生未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措施
(一)构建核心素养教学情境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通过创新的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首先教师应该开展情境教学。由于小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限制,在针对抽象且复杂的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学习时,经常会存在畏难心理,导致教学效果一直停滞不前。但是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在学生学习复杂的信息技术知识时,通过教学情境的构建,激发小学生的探索欲,从而使其更好地参与学习。比如,在学习信息技术的“画图”功能时,教师可以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了解Scratch软件和使用功能,同时可以利用Scratch软件自主制作动画图案。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用多媒体视频为学生播放一段利用软件制作动画的内容,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学生跃跃欲试,想要自主尝试。然后教师在构建一个帮助小狗“努比”画出它的自画像的主题任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从而达到良好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的培养目的,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课堂活动
对小学生而言,课本中的信息技术内容一般都比较抽象,但是教师必须在授课中设计更加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感。比如,在学习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本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小组竞赛等活动,内容要紧贴教学主题,同时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程序自由发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课程参与感,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本知识,激发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这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也符合小学生全面发展需求。
(三)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阶段学生都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欲望,对竞赛活动都比较感兴趣,教师要充分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积极组织竞赛活动,激发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对信息技术学科来说,其中许多内容对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尤其是在上机操作前的理论知识学习,学生往往心不在焉,一心想着如何玩电脑,对教师讲解的操作技巧并不关心。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构建一种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例如,在小学生练习打字技巧的时候,教师可以构建一个“打字小能手”的竞赛活动,在课本中挑出一段话,看一看谁打字又快又准确,这时学生为了能获得胜利,就会认真听取教师讲解的打字技巧,学习如何才能快速打字,学习正确的指法,提高学习兴趣。另外,教师也要为学生创造一些练习的机会,让学生检测一下自己打字的速度,并且与同学之间交流,取长补短,从而在打字竞赛中更好地发挥优势。
(四)鼓励小学生自主意识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以自己为主导,将大部分焦点都放在了教学内容上,没有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导致学生总是被动学习,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在知识讲解时,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意识,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画图软件画一幅画,让学生了解画图工具的位置和如何使用。这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避免对学生进行一步步的指导教学。教师在讲解完知识要点后,要为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自主尝试,利用画图软件学习和探索。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取的知识远比直接从教师那里学习的效果更佳,掌握得也更加扎实。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享受自主探索的过程,从而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探索有一个全新的认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小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小学教育改革下的重要观念,每一个学科都有着特有的核心素养体系,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素养内容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也要注重小学生数字化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小学生未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