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疼痛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2-04-13褚艳娜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抑郁焦虑

褚艳娜

摘  要:目的  探讨疼痛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疼痛程度及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烟台芝罘医院收治的9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疼痛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6 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72 h的VAS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SF-36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加快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疼痛综合护理;焦虑;抑郁;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7-0-0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等胆囊疾病的微创手术,其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势。但术前因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的畏惧易引发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术中需要使用二氧化碳支持气腹,术后可能会引發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手术本身即为患者的应激源,易引发疼痛应激,而疼痛应激还可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肌肉收缩,影响切口部位的血供,甚至延迟切口愈合,影响患者的预后。因而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格外重要,但是常规护理干预难以满足专科需求,护理效果欠佳[1]。疼痛综合护理干预是针对患者术前评估情况为患者制定的个性化干预措施,通过全方位的干预,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进而保证护理质量。本研究主要探讨疼痛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疼痛程度及预后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烟台芝罘医院收治的9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5.88±13.18)岁;疾病类型:23例胆囊结石,22例结石性胆囊炎;病程1~9年,平均病程(5.04±2.38)年。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46.15±12.82)岁;疾病类型:20例胆囊结石,25例结石性胆囊炎;病程1~9年,平均病程(4.95±2.0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烟台芝罘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年)》[2]的诊断标准,经相关检查确诊者;②胆囊良性疾病者;③未合并腹腔严重性感染者;④无药物、酒精的依赖史者;⑤具有手术指征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③合并意识障碍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⑤合并黄疸者等。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①术后患者回到病房后予以去枕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预防舌后坠、误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待患者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半卧位,促进腹部引流及肺部气体的交换。②术后遵医嘱及时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这期间如发现异常需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给予对应的干预措施。③术后遵医嘱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预防术后腹腔内残留的二氧化碳引发的皮下气肿。④患者麻醉清醒后,随时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如疼痛较轻者,可以通过与患者沟通、看电视、看手机、倾听音乐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缓解不适;如疼痛较重者,可以遵医嘱给予患者适当的药物镇痛。

观察组患者给予疼痛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①成立疼痛管理小组,科室主任及护士长为小组组长、副组长,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并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相关内容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疼痛的相关知识、疼痛管理、护理新方式等,培训后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②于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内容涉及对疼痛的认知、疼痛的位置及涉及范围、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并根据实际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前,需告知患者评估的目的及实施疼痛综合护理干预的优势,取得患者的理解及认同,进而提高其配合度及积极性。沟通期间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情绪焦虑、低落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及心理疏导,减轻应激反应。③患者清醒后,应及时告知手术情况,增强其术后康复的信心。因术后疼痛无法避免,对于疼痛较为敏感的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镇痛药等干预措施;对于疼痛导致烦躁不安的患者,可以鼓励家属与患者多谈论其感兴趣的话题,或者聆听轻快的音乐,播放患者喜爱的电视节目,阅读喜好的书籍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指导患者进行正念冥想,在深入感受自身疼痛的状况后放松身心,实施深呼吸与慢呼吸交替的呼吸方式,放空自己实施冥想,减轻疼痛;术后6 h指导患者进行体位更换,保持舒适体位,缓解不适,24 h后取冰袋置于切口部位,缓解术后切口出血、肿胀等现象;建议患者进行全身肌肉的收缩训练,双手握紧缓慢吸气后,进行吐气,训练期间保持头部、胸腹部的放松,并调整气息;护理人员根据术后患者对疼痛情况的理解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协助指导患者书写疼痛管理日记,以便更好地开展管理疼痛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但应注意活动量及活动幅度不宜过大,早期拔出引流管,减轻疼痛。④小组组长及成员应互相监督干预措施的落实情况,定时查房,询问患者的感觉及恢复状况,并询问患者的意见及建议,定期组织小组总结会议,对于执行期间发现的问题及时实施总结分析,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保障护理质量。

两组患者均干预至出院。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对其进行比较。

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干预前后的焦虑情况、抑郁情况和生活质量。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3](共10分)实施评估,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强。焦虑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4](共100分)进行评估,抑郁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4](共100分)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5]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进行评估,每个维度最高得分为100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

经与术后6 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72 h的VA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與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F-36各项评分均展现为升高状态,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胆囊结石及结石性胆囊炎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类型,病情易反复发作,且有胆囊癌变的风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做到临床治疗的同时避免胆囊结石引发的诸多并发症,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疾病、手术引发的疼痛无法避免,加之对手术的陌生感及畏惧感,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影响术后康复。因围手术期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常规护理干预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疼痛综合护理干预属于一种新颖的护理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护理模式,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了全方位的疼痛干预,提高了护理质量[6]。疼痛综合护理干预成立以科室带头人为组长的疼痛干预小组,并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全面提高护理人员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全方位评估,并制订个性化的管理方案,使得管理方案更有针对性,并在术前与患者沟通期间对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加以疏解,术后及时告知手术情况,督促患者早期进行下床活动,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并加速胃肠道蠕动,促进康复。研究显示[7],疼痛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胃肠功能及负性情绪,促进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加速康复,进而缩短住院时间,这与本研究结果趋势一致。疼痛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生理、心理体验,是由于外界刺激引发机体产生的应激反应,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由于受手术的创伤、术中二氧化碳气腹等诸多因素影响,易导致患者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导致生活质量有所下降。而疼痛综合护理干预术前为患者讲解疼痛的相关知识,使得其对疼痛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同时还为疼痛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术后通过转移注意力、正念冥想、全身肌肉功能锻炼、冰敷等诸多干预措施缓解术后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消除因疼痛引发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减轻不适,加速康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48 h、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疼痛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陈晓玲等[8]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疼痛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加速其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但本研究选取对象均为烟台芝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患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可扩展选取对象范围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双华,刘春永,李振华,等.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1):153-157.

[2]何相宜,施健.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年)[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35(6):1231-1236.

[3]孙兵,车晓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 28(6):645.

[4]李佩云,李春芳,孙力.高压氧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BI指数、GCS、SAS、SDS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16):2289-2291,2295.

[5]彭丽娟,熊曼,周秀琴.护理干预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ESCA、SF-36评分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47-49.

[6]朱靓瑾,刘彦淑,刘婧.疼痛综合护理干预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0,26(9):715-718.

[7]杜姣姣,宋应寒,李诗涵,等.疼痛护理在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干预效果[J].华西医学,2017,32(11):1667-1670.

[8]陈晓玲,杨明,李慧,等.疼痛综合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21,43(14):2234-2237.

猜你喜欢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抑郁焦虑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