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情绪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22-04-13乔飞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恢复期日常生活能力

乔飞

摘  要:目的  研究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沂水县人民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护理。护理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负性情绪,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简式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价肢体运动功能。结果  护理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ADL评分、FMA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更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帮助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对患者的疾病康复有积极作用,建议临床应用。

关键词:脑梗死;恢复期;综合康复护理;负性情绪;日常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7-00-04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变,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颅内及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使其侧支循环障碍,从而引发脑组织部分缺血性坏死,常见临床症状为头晕,头痛,语言、意识以及肢体功能障碍等,若大面积梗死,会造成四肢瘫痪以及死亡等严重后果[1]。近几年,随着国内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脑梗死治疗效果也得以提升,疾病死亡率明显降低,但大部分患者在抢救成功后,仍会残留一系列的后遗症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其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脑梗死恢复期实施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缓解其负性情绪,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探讨与研究的重点内容[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摘选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沂水县人民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中,女性22例,男性25例;年龄54~83岁,平均年龄(64.15±3.31)岁;病程2~6个月,平均病程(3.05±0.47)个月;梗死类型:24例脑血栓,15例腔隙性梗死,8例脑栓塞。观察组患者中女性24例,男性23例;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64.17±3.28)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3.10±0.42)个月;梗死类型:22例脑血栓,13例腔隙性梗死,12例脑栓塞。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沂水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授权后实施。

1.2  纳排标准

入组标准:①患者均经头颅MRI确诊符合《2018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3]中脑梗死诊断标准及恢复期评价标准;②均已于急性期接受非溶栓治疗;③病程1~6个月;④伴随不同程度的肢体、认知以及语言功能障碍;⑤精神状态佳;⑥患者及(或)家属均为自愿加入研究。

排除标准:①并发心、肝、肺等功能异常者;②恶性肿瘤者;③凝血功能不全者;④免疫系统病变者。

1.3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即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监测,强化二级预防用药指导、皮肤清洁护理、预防脑梗死并发症等,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功能锻炼与饮食,出院时,提醒患者定期回院复查。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综合康复护理,内容如下。①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开展肢体关节活动,包括如肘关节、踝关节以及指趾关节等,依据其病情改善状况,慢慢增加活动难度,再配合穴位与肢体肌肉按摩,2次/d,30 min/次。②依据病人恢复状况,指导其开展主动翻身、桥式运动等活动。③被动训练。首先,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或者是健侧卧体位,以适当力度按摩其肩胛骨部位,引导患者向前上方最大程度地伸展上肢,同时轻轻托起其患侧的足部,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腿部上提训练,当患者可以熟练完成这些训练之后,护理人员再协助其开展屈膝训练,指导患者于较小范围内开展膝关节的伸展、屈曲等运动。④主动训练。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均处于平稳状态且临床医师已经评估并开具医嘱之后,护理人员开始协助患者进行主动训练,训练项目主要包括床上的移行、行走训练等。方法为帮助患者坐起,开展下床活动;若患者可以独立坐起,则协助其下床后开展平衡、站立等训练;若患者无法独立坐起,为其示范转移、坐起等正确姿势,协助其慢慢坐起,并进行平衡与站立训练;此外,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训练进行合理分解,提醒患者日常反复多次的练习系纽扣、捡弹珠以及刷牙等生活训练,帮助其逐步恢复生活能力。⑤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慢慢增加训练的难度,自站立起始,慢慢过渡到行走。若患者存在吞咽困难、言语不利等障碍,采用吞咽言语诊疗仪进行治疗,2次/d,20 min/次。⑥指导言语障碍者开展发声训练,慢慢增加难度,鼓励其与他人作简单沟通,并依据其恢复情况,慢慢增加训练难度。护理人员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协助其开展康复踏车训练,2次/d,25 min/次。⑦借助于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依据患者病情开展辅助治疗,压力值100 mmHg(1 mmHg≈0.133 kPa),持续2 min后,增加至150 mmHg,2次/d,30 min/次,当患者的四肢肌力恢复到一程度之后,则以主动活动训练主,先从少量开始,慢慢加量,引导患者逐步开展室外运动,包括平地行走、爬楼梯等,同时根据患者需求,指导其開展脱衣、洗漱以及如厕等日常训练。⑧护理人员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与内心担忧,引导患者释放情绪,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并给予鼓励与疏导,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让其以乐观积极的心理面对疾病与治疗,向其介绍成功康复案例,增强其对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与护理。

1.4  指标观察

护理前,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4]评价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状态。SAS以50分作为临界值,≥50分即表示有焦虑情绪,得分越高则焦虑情绪越严重;SDS以53分作为临界值,≥53分即表示有抑郁情绪,得分越高则抑郁情绪越严重。

护理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5]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项目包括脱衣、洗漱、如厕以及上下楼等,总分100分,分值越高则代表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采用简式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价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主要包括其侧肢体的协调能力、速度以及反射亢进等,上肢共有项目33项,下肢共有项目17项,总分100 分,评价得分越高则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低(P<0.05)。见表1。

2.2  两组不同时间的ADL与FMA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ADL与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的ADL评分、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高(P<0.05)。见表2。

3  讨论

以往临床对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主要给予常规护理,但此护理模式针对性较差,无法依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护理干预,护理效果始终不理想,而综合康复护理的内容涉及更加广泛,更具针对性、系统性以及全面性,同时注重患者的身、心两个方面,护理效果更为显著[6]。马赛玉等研究发现,于脑梗死恢复期对患者开展综合康复护理,对其神经功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更有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与预后[7]。韩丽娜等研究则发现,大部分脑梗死患者受生理功能障碍、生活受限等因素影响,多伴随不同程度的焦虑、悲观以及抑郁等负性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更加依赖他人,对疾病康复失去信心,降低其治疗与护理依从性,而开展综合康复护理可以促进其神经系统功能重建,减轻神经损伤,更有利于其肢体功能恢复,从而缓解其负性情绪,增强其康复治疗与护理的依据[8]。

综合康复护理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方案,包括了被动、主动、下床活动、日常生活能力、语言等训练,通过全方位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改善神经功能,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肢体功能,降低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其机体功能恢复。再配合以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于疾病康复的信心,让其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治疗与康复,进一步发挥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9-10]。此外,综合康复护理要求护理人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训练计划,针对性更强,以针对性的穴位、肌肉按摩、康复踏车训练以及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等进行辅助治疗,更快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加上日常生活行为、语言以及功能锻炼等专业指导,更有利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11]。毛昌立等[12]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护理之后,与护理前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其生活自理能力指数与肢体运动能力明显提升,患者的抑郁、焦虑等情绪均得到了明显缓解,康复训练更加积极主动,大大提升了康复护理效果。本次研究也显示,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较对照组对比均明显更低(P<0.05),这一结果表明,于脑梗死恢复期时对患者开展综合康复护理,确实可以帮助患者调整不良情绪,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让其以乐观积极的身心状态配合治疗与康复训练,促进疾病恢复;此外,本次研究还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ADL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对比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的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均明显更高(P<0.05),表明脑梗死恢复期行综合康复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还能促进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升ADL评分与FM评分,分析原因可能是:①脑梗死恢复时可塑性较好,此时开展综合性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正常脑组织发挥代偿生理作用,帮助其重新构建脑组织功能,防止进一步萎缩,还能及时挽救与改善脑部组织,减轻其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从而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等恢复[13]。②综合护理使得护理人员、患者以及家属共同努力与配合完成各项康复训练,同时兼顾了语言、肢体运动以及心理康复等多个方面,大大提升了护理质量,使得患者的自理能力、運动功能、神经功能以及心理状态均得以有效改善,更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帮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14-15]。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护理用于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黄伟.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2):220-221.

[2]孙莉.电话随访与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心理弹性及ADL评分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6):133-134.

[3]钟迪,张舒婷,吴波.《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解读[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9,19(11):897-901.

[4]王翠婷,黄开秀.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合并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患者的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7):2545-2547.

[5]周菊.情志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及ADL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0):1781-1783.

[6]马静.5E康复护理模式联合有氧-抗阻运动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5):953-955.

[7]于庆云,孟四平.个性化护理方案联合同伴支持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2):378-380.

[8]李润润.行动研究法下的动机性访谈式康复延续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的功能恢复情况[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4):151-152.

[9]王翠婷,黄开秀.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合并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患者的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7):2545-2547.

[10]王嘉慧.Orem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13):153-154.

[11]张悦,邓文娟,艾咪咪.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干预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贵州医药,2021,45(7):1166-1167.

[12]毛昌立,文晓燕.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评价[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3):441-443.

[13]张维,张蕊,李翠玲.优质护理联合早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1):74-76.

[14]岳婷.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1,53(2):245-247.

[15]赵一军,李松,陈婵华.基于经筋理论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6):159-162.

猜你喜欢

综合康复护理恢复期日常生活能力
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安全护理对于全身麻醉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
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围术期综合康复护理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综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排尿障碍的影响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