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世界经济“大萧条”?
2022-04-13邱慧
邱慧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下,港口拥堵、通胀率上升、成本上涨等不良反应给全球市场带来困扰。叠加近一个月的俄乌冲突影响,市场供应链中断,全球经济逐步显现“衰退”信号。
数据显示,今年2月底,美国通货膨胀(以下简称“通胀”)率已达7.9%,连续3个月处于近40年的高位。当地时间3月16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并暗示或于今年5月开始缩表。作为全球货币政策的风向标,美联储释放的信息引发外界不安。
令业内担忧的是,随着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收紧,脆弱的新兴经济体极有可能受此动作的外溢影响,陷入货币危机,全球金融市场也易发生动荡。
有观点把通胀高企的当下类比为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甚至可能比那时候更差。”接受采访时,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曹远征向《中国报道》记者坦言。
敲响经济衰退的警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日前称,一些迅速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复苏的经济体处于更有利的位置,但那些还没有走出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的经济体将受到更大打击,并带有“可能出现衰退的风险”。
事实上,风险不止存在于困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下的经济体,全球都将面临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经济衰退正成为世界各国亟待敲响警钟的问题。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曾在接受采访时发出警示,美联储发现通胀危险的时间太晚,而且迟迟不采取行动冷却物价,可能会导致经济陷入衰退中。
尽管爆发于2022年2月末的俄乌冲突被认为是全球通胀形势严峻的重要因素,但梳理发现,早在冲突爆发前,美欧就已面临通胀压力。2022年1月,美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7.5%,创近40年新高;2月,英国CPI同比上涨6.2%,创近30年来最高纪录。
而这一通胀局面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进一步加剧。随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导致全球能源及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此前,由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产业链中的各环节成本已逐步攀升。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表示,当前全球市场上已经出现经济衰退的风险了,特别是政策因为通胀而收缩调整的时候。邵宇向《中国报道》记者指出,美联储快速的加息和缩表动作势必会引起全球流动性的短期枯竭,多国避险情绪上升,对新兴市场的资产也会形成比较大的冲击。
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美联储针对美元的加息动作会牵动着全球货币政策的调整,从宽松的流动性转向收紧。尽管这对于通胀率的抑制作用尚待观察,但美元资产收益率的升高有利于全球资本回流至美国,全球经济市场则会因此而摇摆。
曹远征也坦言,由于美联储加息及俄乌冲突,全球资金流向变得不确定,这会引起很大风险。目前市场上来看,俄乌冲突所带来的影响要大于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影响。
整体来看,全球经济还未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完全恢复,仍处在较为脆弱的阶段。研究专家认为,欧美面临严重的通胀压力,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也会因此出现衰退信号。
在长期研究经济政策的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看来,今年全球的通胀会明显高于俄乌冲突爆发前的水平。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地缘政治冲突,给全球市场带来的中长期影响值得警惕。
金融不是此次危机源头
尽管在通胀高企的情况下,加息成为与之对抗的重要手段,但市场担心,美联储“不惜一切代价控制通胀”的鹰派立场或许会让美国乃至全球陷入更为窘迫的境地。
萨默斯在采访中指出,长期来看,(全球市场)“经济长期停滞”的风险依然存在,出现像大萧条时期那样的局面,趋势经济增长率下降,利率低于历史正常水平。
所谓“大萧条时期”,即1929年至1933年之间发源于美国,波及包括美、英、德、日等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大萧条时期是现代社会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萧条,不仅导致了长期的大规模失业,也改变了社会关系,摧毁了执政政府,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在邵宇看来,当前全球所面临的经济形势与大萧条时期相似,“风险多于机会将会是近两年的特征”。在民粹主义崛起的大萧条时期,全球协调机制远不如当下。“就国家之间的矛盾而言,现在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冲突和竞争要比当时更为明显。”邵宇说。
美国股市的暴跌是“大萧条”爆发的标志性事件。1929年秋天,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空前。
当地时间2020年12月9日,美国佛罗里达州格罗夫兰,圣诞节前夕当地慈善组织食品银行为市民分发食品,以帮助人们缓解新冠肺炎疫情下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认为“当前全球经济比大萧条时期处境更差”的曹远征看来,当下的经济困局区别于“大萧条”。他介绍,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主要困境是“滞”。而现在,是“滞”和“胀”,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新冠肺炎疫情叠加俄乌冲突使得整个市场更“雪上加霜”。
一般而言,由经济问题引发的危机被称作传统的经济危机,即由总需求不足引起的经济危机。曹远征指出,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危机,此次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场供给不足,导致物价上涨,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尤为突出,“这会给对全球经济带来更大一个阴影。”曹远征直言。
徐洪才也向记者提及,与大萧条时期较显著的差异是此次金融体系并不是“始作俑者”。他进一步指出,此次危机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了全球供应链的中断,影响到实体经济,进而引发金融体系的动荡。
单一的宏观政策暂时性失效
经济危机下,经济的调配政策尤为关键。1933年初,彼时新当选的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针对金融体系崩溃的美国实施了一系列整顿金融的新政,利用整顿银行、调控美元等手段从复兴、救济、改革三个方面加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克服经济危机。
“但现在不行。”曹远征向记者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困境的导火索是新冠肺炎疫情,由公共卫生问题引发。“危机的根源不在经济本身,而在经济之外,在此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对危机的缓解作用有限。”曹远征说。
更为严峻的是,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发生于发达国家之中,而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趋向全球化,跨国贸易、资金流动及技术的传播应用也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彼此依赖。与此同时,全球经济掣肘的压力也同步存在。
曹远征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尽管从悲观者的角度而言,经济衰退正在演变成全球性的问题,从形势上看,当前的危机会比大萧条时期更严重,但“大萧条”的经验让各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此次危机的实际后果可能不会像大萧条时期那么严重。
从全球经济的历史上看,“大萧条”之后的2008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随后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直至今天,学界仍在探究这场2008年金融危机“深层次的逻辑问题”。普遍的观点认为,这场金融危机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经济的脆弱本性开始浮出水面。
徐洪才向记者坦言,2008年经济危机深层次的逻辑问题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整个全球市场中的内生增长动力不强。他提到,受制于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步伐,在2008年后全球还未实现真正的技术变革。
在邵宇看来,无论是“大萧条”还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决策者都在尝试着用宏观经济政策来对抗可能发生的经济下滑或是失业率攀升的冲击,致使危机存在的周期拉长,即原有的结构性问题被延长。
曹远征对此也表示警惕。他直言,上世纪30年代后,人们担心“大萧条”重演,每当危机来临时,就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政策,这使得本该通过危机对市场进行纠正的机会被错过了,“问题就会逐渐累积,越积越多。2008年的危机虽然得以缓解,但是问题却被积累到现在”。
邵宇也向《中国报道》记者表示:“这一后果是,如果市场上有其他重大变量导致总的危机爆发,没有人能够承受得住。”
全球理性合作
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的一周里,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减少了2.8万,至18.7万人。这是自1969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更早的2021年1月,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萎缩3.5%,创1946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这是美国经济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全年萎缩。新华社消息对此报道显示,从全年GDP分项数据来看,传统上作为美国经济增长主引擎的个人消费支出全年下滑3.9%,为1932年以来最差表现。
业内的普遍共识是,要避免全球再次陷入“大萧条”,仅靠单一的经济手段难有成效。
“一些关键对策得落实。”在曹远征的观点里,“关键对策”首要的就是停止俄乌冲突。他向记者进一步阐释,尽管俄罗斯、乌克兰的经济总量只占全球经济总量约2%,但两国的粮食出口总量占世界粮食出口市场的19%。公开报道显示,乌克兰农业部在今年3月24日表示,该国春季作物播种面积预计将从去年的1500万公顷减至约700万公顷。
媒体援引的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全球市场上小麦价格已经上涨了3倍,能源价格上涨导致化肥等农资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此前表示,受俄乌冲突造成粮食减产等因素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可能在现有创纪录的水平上进一步激增,升幅可达20%。而作为粮食出口大国的俄罗斯目前也禁止粮食出口。
不仅如此,俄罗斯还是石油出口大国,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度在三分之一以上。曹远征说,两国就粮食、石油这两件大宗商品对全球市场的影响远超其经济总量的影响。
纵观全球市场,大宗产品价格居高不下,此前因新冠肺炎疫情中断的供应链也在逐步寻求重构。但这会导致原本位于全球產业链中竞争力弱势的国家,更易受到冲击。而对于具备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大国而言,其寻求供应替代的能力更强,在供应链重构背景下,优势则更为突出。
当地时间3月18日,西班牙雷亚尔城,大约400辆卡车涌入雷亚尔城的街道,卡车司机抗议燃料价格上涨,要求相关部门提供解决方案。
“放眼全球,尽管俄乌冲突的规模不算特别大,但由此引发包括制裁在内的一系列动作对世界的影响极大。”曹远征提到,双方停止冲突以后还是要恢复多边的治理体系,这一体系的最大优势在于规则优先而非利益优先。
“各国一定要坚持全球化战略。”曹远征表示,当前全球所处的危机包括地缘政治危机、公共卫生危机、经济危机等三重危机。他表示,第一重危机是俄乌冲突,这是全球首要解决的问题。在冲突停止后,各国都要回到全球化的规则体系中讨论解决第二、三重危机。“否则三重因素叠加,危机只会愈演愈烈”。
徐洪才也表示,此次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空前挑战,而冲突与斗争显然不利于共同应对这一问题。“一系列针对俄乌冲突的制裁措施都在说明着大家不够理性。”他指出,眼下,新冠肺炎疫情仍存在着不确定性,各国需要将理性提至首位,弥合分歧,共同应对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