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变量
2022-04-13邱慧
邱慧
全球股市震荡、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关键原材料出现短缺……前所未有的危机正向所有的经济领域蔓延,同时这也给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3月15日的网站刊文中指出,这场冲突是对全球经济的一次沉重打击,将破坏经济增长并推高物价。与此同时,被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世界经济尚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此前表示,在4月份更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或将下调2022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
受访的专家均为此向《中国报道》记者表达了隐忧。2022年,世界经济复苏面对的风险并非传统经济分化中存在的风险,而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结构性、趋势性、利益冲突等多重问题交织下的复杂局势。
全球高通胀短期难解决
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后的第三年。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全球及各国的经济活动在重创后艰难寻求复苏。
然而,在疫情背景下,随着俄乌局势的不断演变,国际原油的价格持续波动。俄罗斯是世界原油出口大国,欧美等国就乌克兰局势对其实施的制裁措施不仅冲击了俄罗斯本国的原油供应与出口,也造成了国际油价的快速上涨。
格奥尔基耶娃在3月10日的线上记者会上表示,俄乌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外溢影响将体现在大宗商品价格、实体经济、金融环境和企业信心等方面。她表示,能源、小麦、玉米等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将加剧许多国家的通胀压力,对贫困家庭生活影响更大;实体经济也受到影响,出现贸易收缩、消费者信心下挫、购买力下降等。此外,高通胀下不少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速度可能加快,新兴市场可能面临金融环境收紧和企业信心下滑的双重压力。
记者注意到,自俄乌冲突发生以来,全球商品价格以及通胀水平均已出现明显抬升。在国际市场上,更为直接的反应是2022年2月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以下简称“通胀”)接近7.8%,为近40年来最高。除此之外,欧元区1月也超过了5%。
经合组织(OECD)也曾在分析中指出,俄乌危机可能会使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减少约1个百分点,通胀率提高2.5个百分点。
通胀,即发行的货币超出市面实际所需要体量,从而导致物价上涨,货币贬值。通常,在2%以下的通胀率属温和水平,有利于经济复苏。而接近8%的高通胀率则会抑制经济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兼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认为,此轮通胀是疫情冲击下供需失衡、地缘政治冲突及成本推动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的。
通胀带来价格扭曲,不断飙升的价格不仅会增加各种成本,也会进一步令资源错配,扰乱市场秩序和经济秩序,甚至引发金融风险。刘英以美国的通胀局面为例,当前美国高通胀走势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物价、劳动力成本等呈反复螺旋上升进一步推升了通胀。
为应对持续走高的通胀压力,美聯储决定加息。北京时间3月17日凌晨2时,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自2018年12月以来首次加息。美联储同时预计,2022年内还会进行6次加息。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向《中国报道》记者表示,当前欧美等国都面临逐步加剧的通货膨胀压力,这对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可能带来更多负面的溢出效应。他进一步指出,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汇率大幅度波动、资本外逃等状况极有可能发生。
3月22日,美国汽车协会(AAA) 汽油价格指数显示,当日洛杉矶普通汽油均价达到创纪录的每加仑6.011 美元(约合38.2799 元人民币),成为美国第一个汽油均价超过6美元/ 加仑的主要城市。
在张宇燕看来,美联储此次的加息幅度较为克制。如果为了降低通胀而实施较大的加息动作,可能会导致市场恐慌、资产价格波动等一系列连带效应。
而刘英则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欧美等国的经济仍是在脆弱的复苏状态,在此背景下,看似温和的加息措施,实际对经济会产生抑制效果。“美联储的不断加息会进一步推升美元利率水平,给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市场带来抑制和风险。”她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也对记者表示,许多国家在疫情逐渐好转的情况下,为了控制通胀,开始推出力度较大的经济刺激政策,特别是美联储加息,许多国家跟随美国的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全球经济复苏因此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叠加上俄乌冲突所造成的对供应链的冲击以及全球的分化,会使得国际经贸活动进一步受到冲击。
桑百川认为,在目前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联储的加息能否有效抑制通胀有待观察。他判断,综合多方因素,短期来看全球通胀局面很难得到缓解。
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不确定性
学界一致认为,俄乌冲突成了当前全球经济的重要变量。
IMF在刊文中指出,俄乌冲突将通过放缓经济增长和推高通胀影响到整个全球经济,而且长期来看可能从根本上重塑全球经济秩序。
张宇燕判断,短期来看,由俄乌引发的地缘政治冲突会对世界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中长期的影响有限。他认为,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经济体量当前只占全球不到2%的份额,短期内不应该过度放大俄乌冲突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俄乌冲突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是在能源价格、金融市场等方面,考虑到金融市场对地缘政治冲突的反应较敏感,国际能源供应也有很多替代,关键是俄乌冲突持续的时间。”张宇燕说。
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对此并不乐观。在他分析看来,尽管当前俄乌的经济总量只占全球不到2%,但由于这次冲突引发的蝴蝶效应或会引发全球经济的高位下跌,对世界经济复苏、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企业贸易等方面都会有影响。
刘英也认为,由于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资源国,油气、粮食和金属的重要产地,乌克兰是欧洲粮仓,俄乌冲突背后的美俄大国博弈,会推升油气、粮食价格、推升成本,由此推升本已高企的欧美的通胀水平,带来加息步伐加快,从而抑制经济增长。“本来缺芯少柜的世界供应链面临进一步冲击,俄乌冲突将增加供给约束、需求压力、预期不稳。”刘英说,美欧对俄全面加码制裁也带来反作用和反制裁,会冲击经济全球化,抑制国际贸易、跨境投资及国际金融市场,也会影响世界经济复苏。
记者梳理发现,自俄乌冲突发生后,美欧就宣布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其中,2月26日美欧宣布将部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支付系统之外。而这一举措直接影响俄罗斯金融机构的跨境收付款业务,国际贸易也会大幅度受到影响。
有媒体援引高盛分析师观点时指出,如果俄乌谈判进程不顺利,或者能源供应受到更严重的干扰,欧洲今年经济增速可能会被拉低2.5个百分点,而美国经济增速只会稍微降低0.25个百分点。
桑百川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攀升,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消费者支出增加。从供给端看,由于成本的上升,企业收益下降,企业投资扩张的欲望会降低,供应链断裂。从需求端看,由于人们要支付更高的消费价格,需求因此受到一定的抑制。供求双方的增长势头放缓,一定会使得世界经济出现增长放慢趋势。
IMF在文章中指出,从长远来看,俄乌冲突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秩序,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进一步增加了经济发展上出现分裂的风险,尤其是在贸易和技术方面。在更早的2022年1月,IMF曾将2022年全球GDP的增速下调0.5个百分点至4.4%。
张宇燕告诉《中国报道》记者,从中长期来看,近年来频发的极端气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全球的农产品经济。除此之外,全球货币政策的变化、人口老龄化、技术进步、贸易投资规则等方面的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对世界复苏进程产生影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延续?
在受访的专家里,刘英是较为悲观的一位。在她看来,就当前局势来看,世界正处在一场新的经济危机中。
刘英向《中国报道》记者称,尽管这次危机可见的导火索是新冠肺炎疫情,但究其根本原因,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残存的美国及世界的结构性问题并未根除。
刘英提出,危机的解决需要技术创新、结构性改革,而不是依赖印钱这样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在她的观察里,近年来,由于结构性失衡导致的贸易保护主义、全球贫富差距、人口结构问题、收入问题已经愈加显现,随之而来的就是体现在发达国家内部的经济下行、债务风险等问题。
“如果这次大家不做好充足应对准备、系好安全带,解决结构性根本问题,地缘政治风险叠加疫情冲击,美联储持续不断加息极可能触发部分国家的债务风险。”刘英说。
公开资料显示,欧洲天然气超三分之一的供应量来自俄罗斯,四位之一的石油供应量也从俄罗斯进口。而俄乌发生冲突以来,由于天然气供给不足,欧洲的电力价格持续上涨。
在悲观一类的研究者观点中,当前世界经济的问题全面延续了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市场存在的经济长期停滞下深层次逻辑问题。这些问题在疫情中间全面恶化的同时,还增加了新的一些问题,即格局性的变化、结构性的脆弱上升到了历史新高。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公开发言中提到,由于各国防疫政策的不对称、疫苗分布的不对称以及疫情分布不对称,导致世界难以同步采取同样的政策来应对疫情。他指出,中国和欧美在疫情防控政策上的“水位差”将会前所未有地达到一个新高度,这对中国带来极度的压力。
在采访中,王辉耀也向记者表示,西方国家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采取的“群体免疫”策略与中国“动态清零”的防控措施形成强烈反差。王辉耀指出,从西方国家贸易开放的程度来看,如果中国仍高筑疫情壁垒,其经济、贸易都将因此受到影响。多种因素叠加的情况下,他对2022年的世界经济走势不抱乐观:“今年肯定日子不会好过了。”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多种因素同时作用下,美国近几个月食品、住房、能源、汽車价格出现不同幅度涨幅,去年12月通货膨胀水平创近40年来之最。图为1月12日,消费者在美国格伦代尔的一家超市购物。
令业内无法忽视的问题是,各国疫情防控的差异化也和供应链挂上钩。桑百川告诉记者,随着各国陆续恢复生产活动,今年供应链问题不至于比前两年更严重。但令他担忧的是,就全球市场而言,西方国家放松疫情管控,逐步恢复供给的情况下,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会下降。
世界经济“不至于倒退”
受访专家普遍提到,眼下全球经济正在复苏,但面临着分化风险。
刘英告诉《中国报道》记者,目前不仅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内部、新兴经济体内部存在着分化,疫情防控得好与不好的国家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分化。
新兴市场在疫情防控、财政货币政策、融资能力等方面空间有限,与发达经济体的复苏节奏与动能存在差距。此前有观点认为,若新冠肺炎疫情出现新的恶性变异病毒或西方国家的“群体免疫”失效,则世界经济会重新陷入倒退。
刘英认为,疫情控制是经济复苏的前提,经济的走势主要看疫情的控制与否。同时还需要平衡增长的经济体稳中求进,也需要更多宏观调控和微观主体的创新,才能走出疫情危机。“整体来看,世界经济总体还不会陷入倒退”。
桑百川也指出,世界经济仍在持续复苏过程中,只是复苏步伐大大放缓。“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过程中,作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如何稳定其核心位置,成了我们中长期关注的方向。”桑百川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
在张宇燕的分析里,2020年二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范围流行到2021年一季度,这是世界市场经济增速下滑最快的时期。而从全球治理的角度来看,一些国家将治理政治化、武器化,全球达成共识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多边贸易体系遇到挑战,如世贸组织改革困难重重,区域贸易投资合作却不断提升。这种多边弱化区域强化的局面对全球的影响亦正负相伴。综合各种因素,从中长期来看,全球经济还处在中低速增长的轨道中,今后3至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大致维持在3%至3.5%之间,各国各地区增速会存在显著差异。
张宇燕强调,在动荡的市场背景下,所有的领域都可能迎来发展期,关键是要有创新的技术。“对于企业来说,就要练好内功,保持创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张宇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