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DCA循环模型的高职《物流营销实务》课程教法改革探析

2022-04-13黎珍珍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1期

【摘要】本文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论述基于PDCA循环模型的高职《物流营销实务》课程教法改革,认为引入PDCA模型进行教法改革,将课程中的知识点与职业技能证书考核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根据职业技能考核的要求采用更有效的授课方式,是强化学生掌握课程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技能证书考核通过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PDCA循环模型 物流营销实务 教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3-0161-04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需要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人才。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本文主要探讨基于PDCA循环模型进行“三教”改革中的教法改革,教材是PDCA循环模型中的P基础计划,课堂是PDCA循环模型中的D流程实施,教学效果是PDCA循环模型中的C检查环节,教法是PDCA循环模型中的A改进行动,它们形成了一个PDCA循环的整体,目的是通过课程教法的改革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

一、PDCA循环模型与《物流营销实务》课程教法改革基点

(一)PDCA循环模型

PDCA循环也称为戴明环,是一个通用的管理模型。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行业和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实行了基于PDCA循环模型的工作方法。P、D、C、A代表着四个基础环节,分别是P计划、D执行、C检查和A行动,计划阶段是确定目标并制订策略的规划过程,执行阶段是根据目标进行具体实施的动作过程,检查阶段是对明确计划实施效果的总结过程,行动阶段是对检查总结效果处理的反馈过程,对成功的经验予以标准化管理,对未解决的问题及时总结反馈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处理,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并通过循环改进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二)《物流营销实务》课程教法改革基点

物流管理“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高职物流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含在校应届毕业生)适用中级标准。物流管理“1+X”证书中级职业技能考试中涉及《物流营销实务》课程中相关职业能力及技能要求,比如物流市场开发与客户管理、物流市场调研、客户开发计划与实施、物流项目投标和客户投诉及异常处理的相关技能。

因此,本文以《物流营销实务》课程教法的改革为落脚点,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更好地呈现知识、技能的重难点,依托网络学习平台,运用课件、微视频、动画、案例等资源辅助教学,从而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2019年“1+X”考证情况分析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是全国“1+X”证书第一批试点专业之一,并于2019年12月22日进行了第一次考核。授课教师依据物流管理“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列出的知识点及技能点进行了充分的备课后开展相关培训,学生也进行了充分的备考。但从考核结果来看,与预期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55人参加考试,一共32人通过,23人没通过,通过率为58.2%。而在没有通过的23人中,有将近一半的人是理论考核没有通过。为此,学院对2018级参加物流管理“1+X”证书考试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直接访谈,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找出《物流营销实务》课程教法存在的问题,为引入PDCA模型进行教法改革奠定了基础。具体调查数据如表1: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接受调查的师生中觉得考证内容与课本的关联度完全一致的占0%,觉得大体一致的占60%,而觉得不一致、完全不一致的占40%。这说明物流管理“1+X”证书职业技能理论考核中的大部分知识点与《物流营销实务》课程的内容有60%的重叠之处,但课程体系中各项目知识点的前后關联较少,它们往往独立零散于课程中的不同项目,课程实践环节较少,特别是贴合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环节更是不足。

三、PDCA循环模型在《物流营销实务》课程教法改革中的应用实践与分析

(一)确定目标并制订策略阶段(Plan)

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学院确定了“1+X”师资培训计划和“三教”改革的工作策略。2019年至2021年,学院一共派出了123名教师参加“1+X”证书试点工作学习培训,促进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接职业标准,融入行业标杆企业的岗位需求,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以“‘1+X’证书制度背景下《物流营销实务》课程进行‘三教’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为题申请了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课题和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专项课题。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物流营销实务》课程进行“三教”改革的课题方案中,确定了研究和改革的目标:(1)研究目前高职《物流营销实务》课程教学方式与“1+X”证书制度的衔接现状;(2)实现校企共同研究和开发“1+X”证书制度下高职《物流营销实务》课程的内容和教学实施方法;(3)实现校企共建“1+X”证书制度下高职《物流营销实务》课程模块化教学团队;(4)以物流营销课程教学改革为引子,带动相关物流课程(如仓储、运输课程等)进行改革。以上目标都是围绕着教学方式、教学实施方法进行的,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手段的改革。

(二)建立流程和实施阶段(Do)

确定目标后进入流程实施的阶段,学院制订《物流营销实务》课程项目改革研究与实践的责任制度,按照分工实施个人负责制,要求严格按照计划进度实施。由项目组统一研究制订课题研究的整体工作方案,在学院的支持下,组建《物流营销实务》课程项目改革工作小组,分头协作、定期交流,积极开展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活动。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物流营销实务》课程的教学教法改革:

1.设计项目模块化

根据职业技能证书等级标准对《物流营销实务》的教材进行整合和修订,基于企业物流营销岗位的需求开展前后衔接的课程模块化项目。由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和企业(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广州风神物流有限公司)专家共同设计《物流营销实务》教学模块,根据企业岗位中真实的职业情境进行项目模块的划分,在课程实践中开展教学活动,“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总结,边总结边完善”,结合课本内容和考证知识点改变教法与行业、企业技能要求脱节的状况,建立校企融合的互动式知识应用场景教学模式,锻炼学生将基础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能力,通过活动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的授课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选用项目导向法、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网络云平台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加强对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在《物流营销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具体实施教学过程如下:一是案例驱动,自主探究。通过暖场的案例,明确任务以提高课堂的参与度,让学生接触和掌握教学的重点。二是岗位培训,学习新知。教师精讲理论知识,通过场景模拟式的教学活动与学生互动,使用微视频、动画等新媒体技术,层层推进对重难点知识的应用方法和技巧的教学,构建教学知识点的应用场景。三是技能比武,学以致用。通过技能实操练习,化解重难点,使学生掌握基本技法。在理论与实操的整合技能比武中,若学生遇到了问题,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四是任务巩固,知识内化。全面回顾当次课程学习的知识点,温习和突出教学重难点,通过任务巩固和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摒弃传统的依照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授课的方式,教师找出内在有关联的教学内容,根据知识点的内容和运用进行模块化的整合,使内容更合理、教学更有效。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使知识的整合度更高,而且基于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与课程内容同步开展,不需另外、单独地设置考证培训课。例如,在讲授“物流客户开发计划”的环节,教师讲解理论要点,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运用互联网云课堂的教学平台,发布了物流企业实际工作的应用情景任务:以“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如何进行物流客户开发”为例,学生分组以团队形式进行客户开发,包括收集客户信息、确定目标客户、分析目标客户需求、制订客户拜访计划等。最后,各小组派出代表发言,分享交流本小组的计划,明确客户开发的重要性。这样引入工作任务的教学模式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既增强了学生的主動性和积极性,又创设了真实的任务情景,从问题、思路、方法、工具等方面引导学生运用课堂知识寻找解决办法。

(三)实施效果和检查成效阶段(Check)

C阶段主要是对前期目标和策划实施的效果进行检查,寻找目前《物流营销实务》课程改革中做得较好的方面以及不足之处,从而在下一个持续改进阶段中,寻找更适合的、更有效的措施以提升教学效果。效果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呈现:

第一,通过常规课堂及考试考核查看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在常规课堂中,利用互联网云课堂的平台,通过“课堂一句话问答”“点将”“课堂过关练习和测试”等,了解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收获。通过期中、期末的理论和实操测试,了解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整体掌握情况。

第二,通过再次组织学生参加物流管理“1+X”证书考试,从技能考证的通过率检验《物流营销实务》课程教法改革的成效。学院在2020年12月第二次组织了2019级物流管理专业一共92名学生参加考试证,67人通过,25人没通过,通过率为72.8%。通过率从2019年的58.2%到2020年的72.8%,提高了14.6%。

第三,进行《物流营销实务》课程“三教”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学院2019级学生参加2021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货运代理赛项获得了3个三等奖。在货运代理赛项中的客户沟通、投诉处理环节,学生正是因为将在《物流营销实务》课程“客户开发计划与实施”“客户异常处理”中学到的处理原则、流程和方法运用到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比赛成绩。

(四)持续改进阶段(Action)

教师根据《物流营销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将教学过程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比较,针对C阶段查找出的问题,深究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和反思。学院对P、D、C三个阶段中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检验P阶段中计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D阶段的工作内容进行汇总分析和综合评估效果,检查C阶段中发现本次循环中能解决的问题在本轮PDCA循环中的A阶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实时改进。在本轮PDCA循环中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教师将分析的结论、调整的重点等内容反馈到下一次的PDCA循环的改革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调整教学工作的重点,为下一个PDCA循环的P阶段奠定计划和策略的基础。例如,学院在本次的PDCA循环中的A阶段中发现通过“三教”改革,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学以致用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课程的动力,但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力度不够,没有持续更新、丰富行业和企业前沿的资源信息,学生课余时间想拓宽行业视野但缺少网络资源库学习平台。所以,下一轮的PDCA循环的改革目标是要搭建《物流营销实务》课程网络资源库学习平台。

结合上述的PDCA循环模型分析,在“1+X”证书制度下进行《物流营销实务》课程“三教”改革,将课程中的知识点与职业技能证书考核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根据职业技能考核的要求开展授课,既是强化学生掌握课程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技能证书考核通过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提高课程内容科学性的办法之一,更是适应职业教育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莉.“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课程改革探索:以网店运营课程为例[J].教育界,2020(8).

[2]季敏,杨双林.《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33).

[3]李永建.基于PDCA模型下教学质量提升的研究[J].职业,2018(8).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X证书制度背景下《物流营销实务》课程进行‘三教’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编号:GXGZJG2020B036)、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院级教科研项目“1+X证书制度背景下《物流营销实务》课程进行‘三教’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编号:桂工业院科研Y2020JG01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黎珍珍(1980— ),广西玉林人,讲师,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和物流管理。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