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笈冠之礼对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意义
2022-04-13张艳
张艳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6.041
当前在世界各国中,成人礼的形式有很大差异。其中的汉文化,就是我国的礼仪文化,在中国传统中,成人礼就是冠、笄礼,这也是华夏礼仪的起点。在先秦冠笄之礼重要的成年礼,是青少年的“成人之道”,是以一定仪式为载体,对青少年进行“成德之教”,由此开始使青少年可以“明于人伦”,这样比较有利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从而在当时也形成了比较良好的风气。当前冠笄礼对于当代青少年也有一定的教育启示,主要包括了几个方面:首先,创新了现代成人礼的形式,也创新了成人礼的内容,有效地帮助了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成人意识。其次,充分地开发了仪式的功能,并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提升了仪式的积极作用,充分地发挥了心理暗示的作用,对当地的中学生也有一定的感染作用。最后,通过运用体验方式,加强了道德教育,并对青少年进行角色教育,有效地强化了青少年的成长意识,培养青少年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感。
一、笈冠礼的内涵和主要流程
1.内涵
成人礼也就是冠礼和笄礼,该礼周代开始实行。冠礼,是古代男性的成年礼。行冠礼表示男青年到了一定年龄,可以进行婚嫁了,表示一个人成年了,可以参加各种成人活动了。成人礼要由氏族的依据传统举行,要有一定仪式。在《礼记》中就有相关记载。
笄礼作为女孩子的成人礼,像男子的冠礼一样,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种仪式,在举礼的程序等问题上大体和冠礼相同,是汉族女子的成人礼。也叫“上头”或者是“上头礼”。笄,即簪子。
在古代中国非常重视礼仪,自周公开始就比较重视制礼和作乐,所以中国古代十分注重礼乐教化,并且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思想和礼仪,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形成一套完整的伦理和道德规范,对古人的生活,还有具体行为进行了规范。在我国的古代,非常重视礼乐文化,理论来源就是《周礼》,还有《仪礼》和《礼记》,在古代非常重视冠礼和笄礼,也可以叫丁礼,或者成人礼。先秦冠的笄礼中,蕴含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德育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些礼仪看似非常琐碎和繁杂,但是体现了古人的精致,通过富有深意的设计,成为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对当今青少年思想教育,也具有非常重大的借鉴作用和意义。
冠笄礼是从氏族时期开始的,由成丁礼演变而来的,属于中国古代的五礼,也就是吉礼和嘉礼,还有宾礼和军礼,以及凶礼中的嘉礼,这些礼仪在我国的先秦时期,是非常盛行的,到了魏晋开始简化了,并逐步地走向了衰落,一直沿用到明代。这种礼仪因地域的不同,在原始氏族社会时期,成丁礼仪式也有一定的差别,但是不论身份的贵贱,每个人都要行成丁仪式。其中许多的氏族在行成丁礼时,采取的仪式也有很大差别,有的是纹身和拔牙,还有跳崖和切割的方式,这些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身体和发肤,用这样的方式来考验青年人。随着农耕时代的发展,经济逐渐地稳定了,华夏也改变了这种落后方式,采取了一些象征式的仪式,也就是冠笄礼。从夏朝的末年就开始了,因为世袭制的不断稳定,在诸侯间出现了行冠礼,这个时期的冠笄礼,已经初步有了等级的色彩。根据相关的记载,有了二十而冠的始学礼。当古代贵族男子长到二十岁时,要在宗庙行冠礼,家长将青年人的头发盘起来,并且戴上了礼帽表,这也就是表明了他已成人,可以享有贵族的权利,并承担一定的义务。与男子相对应的是女子的笄礼,一般在会在女孩15岁时举行,女性的家长要将她们的头发盘结起来,然后再加上一根簪子,以此来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同时还表示可以嫁为人妇了。冠笄礼最为盛行的时期先秦,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如果没行冠礼,就没有资格亲政,有的贵族和王子在举行冠礼时,还要大赦天下,并且让普天同庆。
2.基本流程
在行冠笄礼时是有一定程序的,一般会运用一些比较程序化的语言,以及一些身体动作来完成冠礼,这个过程是一套完整的,并具有一定烦琐仪节的过程。在《仪礼·士冠礼》中记载了笄礼的相关内容,在仪式的过程中上分为了三个阶段,还有六个程序。首先,应当进行筮日和筮宾,还应当敬冠事。在举行冠礼仪式之前,要先用占筮来决定具体举行冠礼的日期,以及加冠主宾,这个过程就叫筮日,这是古人敬畏自然的表现。一般进行加冠的地点,大多都选在祖庙进行,这里也有告慰先祖的意思,表达了对先祖的崇敬。而筮宾主要就是挑选参加冠礼的来宾,也就是在冠礼仪式上,为受冠者进行加冠的人。筮宾要在冠礼三天前就举行,主人必须亲自邀请,这个过程就是宿宾。其次,是行三加冠和明其志。这是加冠仪式的主要,也是冠礼的主要程序,包括了三“加冠”,还有三“易服”,以及三“祝辞”。冠应当与衣着对应,第一次要进行加缁,还有对行冠礼者布冠,并且要穿着玄端,以及戴着缁带,应当使用蔽膝,第二次应当加皮弁,并且在穿着上,要注重素积,并且要佩戴缁带,要用素来蔽膝。第三次时要加爵弁,穿着熏裳和纯衣,并且要戴缁带。当完成上述步骤以后,冠者的言行和举止也要随之改变,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言行,并强化内在的德性,使德行越来越完善。在这三次的加冠和易服过程中,主宾应当向受冠者致祝辞,每次的祝辞都不能相同,大多都是训诲和祝愿之词。最后,是进行冠字和酬宾,行冠礼之人要以成人的身份,拜见诸亲和尊者,这也是冠字最重要的程序。在古代的名和字有很大不同,根据相关记载,幼名和冠字代表了儿时称呼,成年了就要取字,所以前面的所有程序,都是为给加冠人起字的铺垫。在《仪礼·士冠礼》当中认为,受冠者的成年礼,要准备适宜美好的字,因为受冠者要终生的使用。经过了三次加冠以后,嘉宾要以成人方式,向受冠者敬酒,这也是受冠者人生当中,第一次得到了成人礼遇。受冠者则要拜谢,感谢宾客为其完成了从稚童到成人的转变;感谢母亲的养育,感谢兄弟姐妹的关爱,还有感谢亲人的呵护,以成人身份接受监督和检验,并且要拜谢地方士绅,以及当地的长者,向他们表达喜悦之情,并感谢他们的照顾和悉心教导。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笄礼的功能和冠礼一样,都是成年的标志,但是男女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有很大差别,对女子笄礼的记载很少。根据《礼記·内则》的记载,女子通常在十五岁许嫁之时行笄礼,同时取“字”。“待字闺中”一词中的“字”就是形容女子还未行笄礼,尚未婚配人家。女子在行礼时,是由女性的家长结发,并邀请女宾来观礼,并进行妇德方面的教育,强化妇德意识。
二、通过笈冠礼的现代形式进行系统的角色教育
男子行加冠礼,以及女子行及笄礼,主要就是表示进入了成年,从此正式成为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十八岁是一个标志、一道门槛、更是一种责任。鼓励同学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学习,勤奋学习、勇于进取,在未来的人生中,用良好的习惯、品质,用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优异的成绩向祖国证明无悔的青春。这种活动方式对学生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笈冠礼的现代形式是规范现代中学生成人行为的重要方式
中学生的成人礼,是成人教育的关键。成人礼是一项重要的仪式和活动,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给学生一定的警示,表示学生已经是成人身份了,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了,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成人礼要有一定的仪式感,运用直观的方式,把学校教育应用到具体活动中,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想,加强学生的认知,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对自己的成长有深刻认识,深切地感受自己的身份转变,认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适应角色的转变,从而实现人生的突破。成人礼活动要有团队合力,成人仪式是针对青少年的教育活动,所有的适龄青少年都可以参与,所有成人礼是集体活动。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要有共同的认识,才能使参与者更加的默契,并且积极地配合,不仅可以确保相关活动的顺利进行,也能有效地实现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归属感和荣誉感,增强集体意识,形成团队合力。
四、冠笄礼的德育意义
1.是身份转换的标志
行冠笄礼身份的转换,注意包括了两层含义,一个是被当时的成人社会接纳了,一个是个体获得了一定权利和义务,可以有成人的权力了。冠笄礼的本质,就是让青少年获得社会认可,但是要经过一定的仪式,这个仪式也是获得家族认可的仪式,通过这个仪式也可以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继而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以及行使一定权力的资格。行冠笄礼就是角色转换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还有一定的隐喻性,可以引导青年人立志和修身,并形成了个人意识,赋予了一定的责任感,也代表了以后的言行要以成人的规范和约束自己。古人一般都是用发式和衣着来表示自己成年,将这些作为成年的标志,也充分地表明了身份的改变。在当代成人礼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一些仪式和活动,表明青年人已经步入了成年,当前成人礼已经受到了一定重视,尤其在中学的道德教育中,具有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成人礼是仪式的重要组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成人礼的发展,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愈发明显。中学生的成人礼,蕴含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笈冠之礼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强大感染力。我们应当将修身立德和为人处世观念与爱国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传统礼仪的作用,体现出现代教育的优点,更好地指导生活。要想在中学教育中取得良好的成果,就必须充分地与实际生活融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2.承载了道德观念,有利于青少的德育
在《礼记·曲礼》当中记载了,相关的冠礼礼仪,可见在我国的古代礼仪和伦理道德同样重要,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读书就是要明理,学礼修身是古人自我完善的手段。所以在古代冠礼具有重要作用,古人也非常重视古代礼乐教化的重要部分,承载了丰富的道德和观念。透过繁复仪式和肃穆的气氛,充分显示出了道德和教化的主旨。所以在加冠过程中三次的礼辞不同,但都充分地体现了期望和劝诫,以及劝诫之心,要有恭谨勤勉的态度,谨慎地修养德性,这样才能增福增寿。进行完加冠礼之后,要拜见当地的长者和贤人,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到他们的祝福。行冠礼后需要经过一定程序,才能充分地表达对尊者和贤人的敬意,他们示范了标准的礼仪,这样使整个场面更加庄重,仪式也更加的生动,直观地表现了情感,冠者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有更加强烈的真实体验。受冠者在尊长和贤人的示范,以及言辞的教导下,使得整个氛围更加的神圣肃穆,从而达到正心和修身效果,将社会道德和规范内化。
3.渗透了感谢思想,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先秦时期的成人礼,主要是给冠者举行的,表明了其成为人子和人弟,以及成为人臣和人少者,同时也开始了成年教育,主要是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以及教导如何与不同人打交道。在行冠礼的过程中,受冠者要与父母和兄弟充分地交流,再宴席间也要与宾客进行交流,在仪式结束后,有的人还需要去拜见国君,以及卿大夫等统治阶级,也要拜访当地的先生,还有一些上层人士,这些都有助于青少年成长,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得社会各个层面的接纳。在日常的交际中,应当以尊长敬上为基础,还要懂礼明义。中国的礼仪核心是“敬”,冠笄礼当中充分地体现了尊与敬思想。将冠礼地点选在了祖庙,就是要表现对先祖的崇敬,主要是为了教育冠者不要忘本。由父亲来主持仪式,主要是体现父亲的权威和尊严。仪式中固定的衣着和要求,都体现着尊敬,充分地表现了对长者的尊重和感恩。这不仅使冠者学会了自尊和尊人,也学会了谦恭待人和感恩之心。这些都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构建,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有助于社会的和谐。
总之,在任何时代进行德育,都是不能被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中学生的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所以要充分地研究如何改进德育,才能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好的高素质人才,这也是关于国家和民族的大事。当前时代发展迅速,给人们的生活和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教育方面发生了重要改变。当前全球的青少年德育正在发生着重要变化,许多国家都是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所以有加强了这方面的培养。只有具有良好道德的人,才能对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对社会的危害会非常大,所以应当重视德育的作用,尤其是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进行德育会产生巨大影响。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现在的中学生都是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所以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水平,关系这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中学时期要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对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对时代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妍孜《笄礼》,《读书文摘》2015年第18期。
[2] 黄春霞《从周代笄礼制度看〈召南·采蘋〉主旨》,《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12期。
[3] 李婉璐《中国古代发簪之美及笄礼的现代价值》,《戏剧之家》2018年第23期。
[4] 李莉《为何将古代女子的成年礼称为“笄礼”》,《百科知識》2021年第25期。
[5] 周学静《重回汉唐》,《未来教育家》2015年第1期。
(本文系邢台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关于笄冠之礼在现代中学生成人礼中运用的研究,课题编号:20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