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化视角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耦合机制和实现模式*

2022-04-12黄善林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规模化资源配置劳动力

张 梅,杨 洒,颜 华,黄善林

(1.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30;2.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哈尔滨 150030)

一、引 言

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现代农业实质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机器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供产销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实现了更高的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和产品质量,而劳动力质量则成为现代农业发展较为重要的因素,这也意味着现代农业对农业中各主体提出更高要求。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但目前我国农业仍以小农户经营为主体①2019年3月2日:《全国98%以上的农业经营主体仍是小农户》,http://www.gov.cn/xinwen/2019-03/02/content_5369853.htm.。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现在国家鼓励土地流转,农户间的同质性逐渐降低。随着农户发展环境改变,特别是农村市场化改革推进,农户所具有的生产要素参与各种生产活动的局限性逐步缩小,其中表现最为显著的是农村劳动力要素在城乡间、产业间流动性增强,小农户在家庭收入结构、农业资源配置方面产生差异,由此形成农户分化。同时,在我国大力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环境下,旨在实现两者衔接的农业发展模式有许多,但并非所有模式均适合小农户,因此,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需要考虑到各类小农户的具体状况,使小农户和与之适应的发展模式相匹配。分化后的小农户各自具有什么特征?不同类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存在什么问题?什么发展模式能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这些都是小农户走向现代农业途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两者的有机衔接有利于促进传统小农户向现代小农户转变(张红宇,2019),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体现(叶敬忠等,2020)。尽管当前政策背景下两者的有机衔接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多数学者均对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重要意义持肯定态度(罗玉辉,2019;Mada DA.等,2013)。

在如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这一问题上,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学者研究的侧重点存在差异。国外不少学者认为小农户迈向现代农业的主要方向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因各国国情和农业状况的差异,发展道路也有所不同(Woodhouse P,2010)。国内学者的论述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对地方衔接机制实践模式进行总结,如“按户连片”“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苑鹏等,2018;孙新华,2017)。这些模式都强调在不进行土地流转的基础上将农户组织起来与规模化服务对接的方式。二是从制度层面对衔接路径进行顶层设计。张红宇(2019)提出要推进小农现代化、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需要按照“保护、组织、带动、提升、富裕”五位一体的思路,充分发挥小农的主体作用,从优化外部环境和强化内生动力两方面优化政策体系;阮文彪(2019)认为有效化解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面临的突出矛盾,关键在于制度创新。三是明确新型经营主体和集体组织的作用,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化、合作社促进二者衔接。徐旭初等(2018)将农民合作社看作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关键载体;孔祥智等(2018)提出小农的现代化实现必须依赖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规模化。社会化服务规模化的途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和综合农协模式。

少数学者从农户分化角度探索我国现代农业进程,提出的实现路径存在较大差异。姜安印等(2020)基于高度分化和异质化的小农户群体特征设计了混合型发展路径;陈航英(2019)认为现有衔接路径在组织和带动小农户发展方面未发挥作用,应该构建新村庄集体组织以实现小农户的内生性组织化,同时走一条立足于中国农村社会基础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郭庆海(2018)认为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最有效方式是构造具有整合功能的服务组织载体,最适宜的是合作经济。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对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从发展机制、相关政治制度等宏观视角加以论证,在微观上基于农户分化角度也对二者的衔接路径进行探讨,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参考。但现有研究仍有不足,一是研究方法以理论分析为主,特别是在小农户定性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缺乏相应数据支撑;二是对分化后小农户分类时采用农业收入占比单一指标,没有考虑到小农户农业资源配置的差异。鉴于此,本研究在借鉴已有研究农业收入占比这一指标的基础上,引入农户农业资源配置状况以实现对小农户按双重指标划分类型;再使用实地调研数据支撑分类结果,提高分类结果的真实性与科学性。

三、小农户分类标准及特征

(一)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数据来自2018年黑龙江省农户的实地调查,调查区域包括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鸡西、伊春、佳木斯、牡丹江、绥化8个市区的40个村庄。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调研员在每个村随机走访10户左右农户,通过与受访者面对面交流,根据受访者回答完成问卷内容,剔除存在无关信息和缺失值的无效问卷,共得到384份有效问卷。当前对于小农户的定义尚未形成完全统一的标准,世界银行规定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规模小于2公顷的农户为小农户,农业农村部在土地普查时,将土地经营面积低于50亩的农户看作小农户,一般共识是低于规模化标准的农业经营户被认定为小农户(张红宇,2019)。本研究的小农户主要包含三个内涵:一是土地经营面积不超过我国农业农村部认定标准,即50亩;二是具有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这一身份;三是在农业生产上,以家庭自有劳动力为主。最终选定326份问卷为本文分析所用的有效样本(见表1)。

表1 数据描述性统计

其中,农业劳动力最高受教育程度与有无农业劳动力均用赋值法表示,在户主受教育程度指标中,小学及以下=0;初中=1;高中=2;职校、中专=3;大专及以上=4。农业劳动力是指小农户家庭中稳定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国家法律对于无劳动能力者的规定是,在高于(低于)法定劳动年龄(男60岁、女55岁以上,16岁以下未成年人),或因残、因病及其他原因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故在农业靠动力指标中,小农户家庭中有农业劳动力=1,小农户家庭中没有农业劳动力=0。

(二)分类标准的确定

对分化后的农户分类需依据一定标准,而已有研究依据标准大多较单一。芦千文等(2018)以职业性质为标准将农户分为三类:兼业型农户、农场型农户、服务型农户;郭晓鸣等(2018)以小农生产特征为标准划分为四类:退出型小农、自给型小农、兼业型小农和发展型小农。当前大部分农户分化相关研究以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为依据,将农户分为纯农户、一兼农户、二兼农户、非农户四类(张琛等,2019),这种分类方式更关注小农户的收入状态,却未考虑小农户农业资源配置情况。但从小农户和现代农业衔接的角度,农户农业资源配置对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模式选择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收入占比指标基础上,有必要增加小农户农业资源配置相关指标。

小农户的农业资源大致可分为家庭农业生产性固定资本、农业劳动力、耕地经营面积,结合农户分化的概念,分化过程主要影响农户家庭农业生产性固定资本和农业劳动力两个指标,故选用这两个指标衡量小农户的农业资源配置情况。农业生产性固定资本用生产性固定资产占小农户家庭总资产比重衡量。此外,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对农户的要求并不简单停留在劳动力数量上,对农业劳动力质量也有所要求。有研究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正向影响农户家庭新技术采纳意愿及行为(曹建民等,2005)。因此,选用有无农业劳动力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两个指标衡量农业劳动力的配置情况。

当小农户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占比超过50%,家中有农业劳动力且劳动力中有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上的成员,即农业劳动力的最高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上时,认为该小农户的农业资源配置状况良好。不完全满足上述情况时,认为该小农户的农业资源配置状况不佳。同时,取50%作为农业收入占比的划分依据。

(三)小农户的分类

依据上述标准将样本小农户分为三类(见表2)。农业收入占比超过50%且农业资源配置状况良好为第一类小农户,占样本总数22%;农业收入占比超过50%但农业资源配置状况不佳为第二类小农户,占样本总数40%;农业收入占比不超过50%且农业资源配置状况不佳为第三类小农户,占样本总数38%。调研发现,缺乏农业收入占比不超过50%但农业资源配置状况良好的小农户样本,可能是因为小农户是理性的,当农业收入不能成为主要家庭收入时,小农户对农业的资源投入欲望较低,缺乏实现农业资源配置良好的有效激励,故不设置这种类型的小农户作为研究对象。

表2 小农户分化的类别

第一类小农户:户均耕地面积为23.45亩,土地经营面积略大于其他两类小农户,虽然规模与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有差距,但有扩大生产规模的潜力。农业劳动力的最高受教育程度也显著高于其他两类小农户,第一类小农户与其他两类小农户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占比,高达86%,通常含有对农机的投资。因此,第一类小农户将农业生产视为长远投资,整个家庭专业从事农业生产,并以农业收入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尽管劳动力整体素质较高,农业资源配置状况良好,但第一类小农户与新型农民仍有一定差距。

第二类小农户:以农业收入为主,农业收入占比均值可达77%,但土地经营规模不大、家庭投资消费结构较复杂等原因,家庭中存在兼业劳动力,即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外出打工,家庭中有农业劳动力的农户数量占比为78%。由于农业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占比较高,第二类小农户倾向于稳定的农业生产,以求用最低的成本进行生产,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占比较低,均值仅为32%,甚至略低于第三类小农户。同时,其生产方式与农资的使用较为保守,不轻易尝试新品种、新技术。

第三类小农户:户均耕地面积明显小于前两类小农户,农业劳动力最高受教育程度也显著低于前两类小农户,农业收入占比均值很低,仅为21%,相应地,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占比也不高,均值为33%。此类小农户中无农业劳动力的样本数量高达37%,原因是家庭成员中有长期在外务工人员,非农工作较为稳定,故非农收入也是家庭的主要收入,家庭务农劳动力多为妇女和老人。对于此类小农户而言,土地的保障功能优先于土地的生产功能,其不单纯追求土地收益,在农忙时节能接受资本替代劳动力。由于第三类小农户把农业当成保障性产业,在实现与现代农业接轨的路径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家庭投资结构的复杂性也限制了这类小农户在农业方面的投资(见表3)。

表3 各类小农户指标均值

四、小农户分化与现代农业衔接模式的耦合机制

小农户分化后,其同质性降低,农业资源配置和收入结构产生差异,影响小农户的农业发展方向,故需要不同的发展模式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不同农业发展模式能满足多种诉求,是实现小农户分化后与现代农业衔接的有效途径(见图1)。

图1 耦合机制路径

(一)小农户分化:多元发展模式的形成基础

分化后小农户资源配置的差异反映在农业生产上的直接后果是农户收入结构改变,小农户农业收入占比产生差异。虽从宏观层面看,学者认为农户的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正外部性(吕耀等,2004),但对小农户而言,农业首先是一种收入来源,故农业收入占比会影响农户的发展方向。

相比于其他类小农户,第一类小农户最显著的特征是生产性固定资产占比极高,几乎将农业作为唯一的投资方向,但这种高投入相对于23亩的户均耕地面积而言是一种资源错配。以农机为例,当耕地面积扩大到一定规模时,农机购买投资的长期平均总成本下降,农机利用效率提高。故第一类小农户的发展重点在于协调农业资源。而第二类小农户面临农业劳动力数量及素质与现代农业不相适应的问题,解决劳动力问题的方式主要是增加劳动力或使用机械替代劳动力。早有学者提出农村已不存在大规模和高比例剩余劳动力(蔡昉等,2007),劳动力素质较低且供给减少造成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会促使农户利用机械替代劳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帮助劳动力不充足的农户实现某些环节的机械化,是第二类小农户发展模式的选择方向。对于第三类小农户而言,土地的保障功能比生产功能更重要。从农地利用效率角度而言,劳动力不足导致农地利用不充分,而熟人间的委托经营往往存在农业收益低、土地权责不明晰、缺少正式合同等问题,导致资源配置状况不佳。故第三类小农户需要农业资源要求低、还能充分保证自身权益的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若农业收入占比是小农户主观上选择不同发展方向的原因,农业资源配置状况则是农户客观条件上选择不同发展方向的原因。因此,无论从主观意识还是客观条件出发,小农户分化都需要实行不同农业发展模式。

(二)耦合机制:优化小农户的资源配置

不同农业发展模式代表的是通往现代农业的多种途径,并不存在一条能实现我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普适性道路。因为现代农业的内涵十分丰富,两者衔接也不能一蹴而就。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初期,依靠不同农业发展模式相当于拓宽衔接道路,提高衔接效率。舒尔茨认为生产要素作为收入流来源,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在于新的生产要素(西奥多·舒尔茨,2006)。制约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关键是小农户缺乏或缺少某些生产要素,故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在于引入基于技术进步的新的生产要素。而引入新的生产要素要注意三方面:制度、新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与小农户相比,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可更好地利用自身农业资源,土地面积的增大可提高自有农机的作业量,进而提高利用效率。同时,我国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金融、财政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也为小农户转型提供政策支撑。第一类小农户若能借助制度等新要素引入实现转型,扩大土地经营、管理规模,将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自身农业资源配置,实现增收。相较于小农户,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在管理能力和机械化水平上具有绝对优势,第二类小农户通过购买等方式获取农业社会化服务可在农业劳动力等资源上实现要素替代,以此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其农业资源配置。土地流转可在不改变第三类小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彻底解放其农业劳动力,而无需在农业上投入任何资源,将自有资源充分地配置到比较收益更高的其他产业中,同时还能获得相对稳定的流转收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五、小农户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实现模式

通过对农户分化与衔接模式之间的耦合机制分析,可看出第一类小农户在引入制度等要素后能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第二类小农户可通过自身不具优势的资源进行要素替代从而优化资源配置,第三类小农户可通过减少农业要素的需求达到最优配置。由此,本研究提出三种有利于促进各类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实现模式。

(一)以家庭和适度规模经营为主的自我提升模式

自我提升模式是指通过引入制度等要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小农户农业生产性资产的利用效率并增加劳动力边际效益,实现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并进一步提高小农户的综合素质,发展成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留了小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传统优势。在我国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状下,自我提升模式引入了制度要素,新型经营主体在信贷、农机补贴等方面享有很多优惠是小农户不能获取的。从新要素引入角度而言,自我提升模式通过引入制度等要素,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规模化作业有利于充分运用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提高其利用率。这种衔接的可行性基础在于小农户自身具有一定经营基础,农业劳动力素质较高,能借助外力实现转型,扩大土地经营、管理规模,实现增收。当前我国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金融、财政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也为第一类小农户的自我发展提供政策支撑。这种自我发展模式之所以可作为一种普遍的发展模式,主要是源自黑龙江省极为丰富的土地资源,黑龙江省人均耕地面积可达8亩以上,是实现规模化经营的有利条件。

(二)以社会化、专业化为主的服务规模化模式

服务规模化模式是指小农户在通过购买或其他方式获得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帮助下,以较低成本实现农业要素优劣替代,进而实现与现代农业衔接的模式。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小农户管理要素的替代,能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用机械化替代劳动力要素能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用新型生产技术替代传统方法,能降低生产成本并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第二类小农户的基本特征是服务规模化模式的可行性基础,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主要是农业合作社、村集体及农业企业。当前服务规模化模式中最典型的实现路径是土地托管。总体而言,土地托管分为土地全托管与土地半托管,土地全托管即小农户与托管组织签订合同后,由托管组织对土地实行从种到收的全程化管理,土地半托管则是将某一个或某几个生产环节委托给托管组织进行管理。对于托管服务供给组织而言,其可行性在于对多个小农户的土地进行托管,可实现服务规模化,利用规模优势降低农资购买和机械化作业成本。不同服务主体依托自身优势整合土地与农业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带动小农户增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三)以组织化、产业化为主的生产规模化模式

生产规模化模式是指小农户按照一定市场价格将土地流转给其他农业主体,以此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土地流转是一定时期内的土地经营权流转,而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生产规模化模式的可行性基础在于第三类小农户更多将农业当成社会保障性产业,甚至处于逐步退出农业生产的状态,不会将发展重心放在比较收益低、体力要求高、工作环境较差的农业上。一方面,土地流转不仅能解放小农户全部农业资源投入,还能为小农户带来相对稳定的农业收入。经营权的转让也意味着农业经营风险的转移,尽管土地流转收入比自种收入低,但风险却降低很多。另一方面,土地流转形成的土地规模化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实现以消费者为导向,从产业链源头做起,将消费者需求与市场信息直接反馈给生产环节,使农产品供给端更贴近市场、农产品获得更多价值增值。同时,生产规模化也有利于农户在农资、农机市场以及农产品交易市场中提高谈判地位,获取更多利益。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通过小农户农业资源配置状况和农业收入占比两个指标将其大致分为三类,通过分析各类小农户特征,发现小农户分化与现代农业衔接模式间存在耦合机制:农户分化意味着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需要多种实现模式,不同发展模式可优化分化后小农户的资源配置。第一类小农户作为有能力、有意愿主动与现代农业衔接的主体,适合进一步发展,扩大生产规模,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型;第二类小农户是实现服务规模化模式的主要发展对象,需要社会化服务替代自身要素实现与现代农业衔接;第三类小农户适合生产规模化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解放小农户全部农业资源。

(二)政策建议

第一,进一步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从政策方面进一步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落实相应补贴和优惠措施,特别要推进落实农产品加工、储藏等方面补贴,促进三产融合。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增强其服务和带动小农户的能力。第二,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对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村集体等服务组织应针对其自身优势给予不同扶持方式,以充分发挥各主体潜力。在落实相应补贴、金融优惠等政策的同时,加强服务组织资金、日常运营等方面的监管,切实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快实现服务规模化。第三,规范土地流转市场,提高土地流转效率与规范性。进一步健全土地流转市场管理机制,规范土地流转相关程序。政府部门要对土地流转进行必要引导、管理和服务,提高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认识,进而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猜你喜欢

规模化资源配置劳动力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多层立体规模化猪场建设现状及发展浅析
历史财务信息的资源配置功能——以苏宁云商为例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发展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