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百年历程及经验启示*

2022-04-12郭修平王云霞曹建民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农民生产

郭修平,王云霞,曹建民

(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春 130118)

一、引 言

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可以增强农业产业经济效益,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可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共同富裕;可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美丽乡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三农”全面发展。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经济问题的探索愈加系统、深刻,在不同历史时期实施了一系列农业经济政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文基于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视角,侧重对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生产体系、农业经济系统的分析,梳理和总结中国共产党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实践经验,探索新时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

二、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经济问题的理论认知与实践探索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发展关系着国计民生(郭跃文等,2021)。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充分认知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推动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方面均取得巨大进步。

(一)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经济问题的理论认知

农业经济理论的诞生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在《经济论》中对农业重要性的阐述,1770年英国经济学家阿瑟·扬出版《农业经济论》从经营角度论述农业经济原理,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探讨了农业生产力问题,同时期以法国经济学家魁奈为代表的重农学派对生产系统做出了开创性解释,这些研究成果构建了西方农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19世纪中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地租理论、合作理论、大生产与小生产理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国有化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学的系统构建提供了基本指导思想。列宁在多部著作中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阐述农业经济问题,逐步形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思想。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发展实践中推进农业经济理论创新(张静如,2002)。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对农业基础性地位的分析。中国共产党不仅明确了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用,还基于农业的多功能特性,强调农业发展的社会效用、生态效用和文化效用。将粮食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凝练“两山理论”指导农业绿色发展,构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乡村振兴理论;二是对农业生产要素的分析。中国共产党不仅关注生产要素的数量保障,更强调生产要素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提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引导社会资源向农村流动,打造高质量农业人才队伍,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三是对农业生产关系的分析。中国共产党精准把脉农业经济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农村改革进程的“两个飞跃”,明确了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更高级的集体经济形式”的改革发展路线。

(二)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经济问题的实践探索

农业经济系统中各个生产要素相互联动,既涉及到“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传统生产力三要素,又涉及到政治、文化、生态等不同领域要素,已然形成系统性发展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农村生产力的需求情况不断变化,农民对农村环境的建设意识不断更新,农业经济问题的内涵也伴随着历史的推进不断改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经济问题的实践探索集中于土地权力的争取和农民阶级关系的革新,民族抗战胜利和解放战争胜利使中国农民翻身做主,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消灭了阶级压迫,农业生产有了基本保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经济问题的实践探索集中于生产要素的分工协作和经营方式,积极推进农业合作经营,保障农产品稳定供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经济问题的实践探索集中于农业经营制度建立和农产品市场建设。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农业生产活力,完善农产品市场配套服务,推动农村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农村经济水平快速增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经济问题的实践探索集中于城乡统筹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针对国际国内的新格局、新变化,中国共产党时刻关注着乡村人民的生活状态与收入水平,关注着农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实施了系统化、持续性的农业政策,以统筹规划的战略高度、以全面发展的长远视角,将农业、农村、农民三者综合考量,用先进的技术和思想武装,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开创更美好的发展蓝图。

三、中国共产党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百年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夺取了民族抗战胜利和解放战争胜利。从党的应势而生到解放全国,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贯穿其中,对革命方向的引领和政策方针的制定发挥着关键作用。革命论和社会论的思想内涵都与解放前中国农业经济的实际情况紧密相关。此阶段中国共产党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是围绕农业生产力要素开展的,农业生产体系还未成型(见图1)。

图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农业生产力要素组成

推翻劳动者压迫,消灭阶级剥削。农民是农业劳动力的主要载体,农业劳动者自身的精神状态和思想特征都决定着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民族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农民饱受封建阶级、资本阶级压迫,历经战乱之苦,农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只有解除农民的压迫,才能打破农业生产力的束缚。中国共产党通过分析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兴衰与农民起义事件,深刻理解农民群体的诉求,团结农民争取自由。毛泽东提出“要争党的兵权,要争人民的兵权”,人民的兵权中就包含着农民阶级的巨大力量。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压在农民背上的三座大山,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了扶助农工政策,强调保护农民利益;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及时把握中国社会内部矛盾,建立统一战线,为抗日救国团结了夯实的群众力量;解放战争的胜利使广大农民当家做主,不再受到剥削压迫,获得了生活基本保障,农民生产热情被极大点燃,农业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推进了农村生产力进步。此阶段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阶级关系(肜新春。2021)。

明确劳动对象归属,实现耕者有其田。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农民对土地权力的丧失是旧社会体制下阶级固化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明确了土地问题是制约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害所在,深刻探索土地问题:1921~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土地革命的前期理论探索阶段,1921年中共一大确定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目标,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农民减租减税的政策主张,1926年中共四届三次扩大会议提出“二五减租”政策,1927年中共五大通过了《土地问题议决案》,剖析中国农民运动发展趋势,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1927~1937年“土地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以井冈山为代表的无数农村革命根据地,确定“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1928年中共六大分析了农村土地与农民的阶级情况,提出农村土地改革主要的斗争对象是地主豪绅,1931年党结合各个革命根据地长期以来的土地革命经验,在实践中探寻科学的土地分配原则,发布《民权革命中的土地私有制度》;1937~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党陆续在晋绥边区、冀鲁豫边区、太行山等革命根据地大规模实施减租减息政策,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营;1945~1949年“解放战争”期间,党实行“耕者有其田”政策,团结农民,解放农民,使农民对党的领导与指导更加信服,稳固了各地方解放区的民主政权。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战后的中国百废待兴,需要推进经济建设重塑家园。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主抓土地改革和粮食生产,至1953年全国大陆地区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带动粮食产量快速提高(杨松菊等,2021)。1953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6 683万吨,比1949年提高了47%,反映出农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但农民土地所有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仅仅符合建国初期农民生产和国民经济环境的需求,具有短暂的时效性,不能满足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需求。此阶段中国共产党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集中在生产要素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组织管理,农业生产体系的构建逐步向系统化转变(见图2)。

图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农业生产体系构建

推进合作生产,建立人民公社制度。农业合作化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实施后形成的新的发展模式,模式的确定在党内经过了激烈的探讨。1957年发布的《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伟大纲领》中提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要产生一个质的飞跃(严金明等,2021)。随着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建立,土地转为集体所有,农民失去了独立经营权,导致农民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沉重打击了农民劳动热情(常明明,2020)。虽然一些地区尝试实行包产到户制度,但局部性改革还没推广,就被悄然取缔。

思想跃进,二元经济结构显露。1958年“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正常发展。全国各地区为追求农作物产量,拔苗助长违背农作物自然生长规律,导致农作物产量不断下滑(杨灿明,2021)。1959~1961年全国爆发饥荒,大部分人民群众无法保证温饱。政策导向方面,中国共产党考虑到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落后的局面,认为先发展农业与轻工业,以此积累足够的财富再实现重工业发展。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党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国际关系的维护上,对农村经济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也发生巨大转折,在“大炼钢铁,加强工业”的号召下,大量农民涌进城市,城市人口随之剧增,城市化水平呈现浮夸式增长,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日益显化。为缓解城镇人口压力,政府出台城乡户籍分割管理制度,推动农村劳动力从城市“返流”,但也形成了城镇化发展壁垒,加剧了农村与城市的矛盾和差距,造成城乡二元发展格局。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政治的混乱造成了社会局面的动荡,农业发展问题在国民经济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文革时期城市人口不断向农村流动,很多知识分子听从“上山下乡”指挥,接受农村“再教育”,从事农活劳动,但农村人口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农业经济的提升,反而造成严重的人才资源浪费(宋洪远,2021)。

此阶段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虽然遭受波折,但党在农业生产要素的协作管理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为后续系统化做好农业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中国共产党围绕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在经营制度、市场机制和农业技术支持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中国农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完善(见图3)。

图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农业生产体系构建

实施家庭经营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农业生产活力。党深刻剖析了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因素,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1978~1979年,安徽省肥西县、凤阳县地区尝试实施“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策略,农业经济面貌得到显著改善;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明确了“双包”制度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强调社会主义思想依旧是该制度的理论核心与底层逻辑;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将“家庭承包经营”明确写入《宪法》。从集体制转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全国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水平得以快速增长。

推进农产品市场经济建设,以市场活力带动农业经济发展。农村改革的重点逐渐向产品化、商品化过度,政府鼓励农民将农产品带入市场,实现农产品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1982至1986年连续五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村改革主题,推动农业生产责任制普及,推进产品化与商品化发展,取消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促进农产品市场经济发展。农业税收逐渐由实物转变为现金税收,扩大了资金在农业市场的运转,促进农业市场商品化产业的形成;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开启了中国建设社会市场经济的探索,传统的农村经济逐渐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综合性服务水平。为保障农民经济利益和农村经济科学化发展,1989年党出台了科教兴农、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政策(张军等,2013);1998年,党制定了粮改方案,完善粮食流通体制,强调保护农民与消费者权益,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长期稳定农村基本政策”,不断完善“三农”领域的法治化建设(王先明等,2019)。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为农村发展建设谋划更多途径,确定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后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关注农业经济发展,围绕农民增产增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产权政策,农业的生产服务水平、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推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2012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89 453亿元,是1978年的64倍;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8 957万吨,是1978年的1.9倍。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

2012年底,党的十八大召开,提出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7年底,党的十九大召开,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拉开了新时期振兴“三农”的发展序幕(王曙光,2021)。新时期中国农业经济问题愈加复杂,农业生产需要对生产结构、生产规模、生产布局、生产时序综合考量。农业生产要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相适应,要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更要应对好国际形势变化和贸易摩擦的外在冲击。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实施的一系列农业经济政策,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农业经济问题的深度分析,完善了中国农业经济的系统化构架(见图4)。

图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农业经济系统构建

统筹规划,锻长补短。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经济问题的探索更加细致全面,基于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呈现的新变化、新特点,中国共产党综合考量经济、生态、文化等多方要素,建立任务明确、内容具体的城乡统筹规划。围绕农业经济现阶段存在的短板问题,党做出了深度剖析:当前农业农村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城乡发展在资源配置上仍存在很大差距。农业发展“短板”问题突出,种业技术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难以遏制“洋种子”垄断之势,粮食生产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不高,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模式存在重重羁绊。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不完善,市场信息传导不通畅,农产品供需失衡、滞销情况仍在局部地区出现。农民收入水平仍然偏低,创收途径狭窄,配套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村年轻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空心化”情况普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偏低,环境修复与生态保护问题存在诸多难点。基于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实情,中国共产党出台了一系列夯实基础、破解难题、弥补短板的振兴政策:一是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调保护土地资源,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服务水平;二是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打好种业翻身仗,注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三是优化农业经济发展环境,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引导社会资源向农业农村倾斜,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积极探索发展机遇,促进中国农业经济发展。2020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37 782亿元,是2012年的1.5倍;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 949万吨,是2012年的1.1倍。

综合治理,全面振兴。新时期中国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日益完善,是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与生产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包含着生产要素与产业系统的关系,产业系统与国内外市场的关系,经济系统与社会、文化系统的关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全面把脉农业经济发展,在生产要素层面、产业系统层面、经济环境层面实施综合性政策治理,保障农业经济长稳发展。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的两大目标任务,提出要慎重稳妥地开展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长30年试点工作。同时,推行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种粮直接补贴政策、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和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明确“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任务目标和具体抓手,全面推进农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培育农业创新人才途径,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保障新时期中国农业经济体系的良好运行。

四、经验总结与未来发展方向

(一)经验总结

1.坚持“人民为上”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要领

解决好农民的问题才能解决好农业经济的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始终将国计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清晰地把脉农民之痛,农民之愿,保障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饱受封建皇权的压迫,面临社会动荡的威胁。党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团结工农力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获得农民群体的积极响应支持,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获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问题的根本在于土地、农民生存的依托在于土地。党进一步推进解放前的土地改革政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探索农业合作化道路,在国民经济百废待兴的局面下稳定农民生活、稳定农业生产,但受“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没有取得显著进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搞活市场经济是推进农业提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度改革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党在农村区域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释放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逐年递增,农业经济取得跨越式发展。党制定一系列惠农补贴政策,让农民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农业对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党以战略性思维统筹规划“三农”发展方向,以“发挥优势,补足短板”的思想布局乡村振兴发展蓝图,推进新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农业经济发展体系建设。

2.坚持“创新驱动”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中国农业发展正经历“数量”向“质量”的转变,产业模式正经历“粗放”向“精细”的转变,生产方式正经历“零散化”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在中国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都发挥着关键作用:理论创新是制定一系列农业经济政策的前提,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经济问题的百年探索是农业经济理论内容不断丰富的过程,从简单的生产要素分析到全面的农业经济系统构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结合中国农业发展实际不断完善的成果。只有在理论层面梳理好生产要素、产业系统、外在环境的关系,才能提出高效、针对性的政策方案;科技创新是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不同历史阶段,科技创新的直接表现是农业生产资料的变革进步,传统农耕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便依托于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现阶段中国农业技术短板问题十分凸显,种业技术、绿色生产技术、信息化技术都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只有攻克技术难关,中国农业才能早日实现现代化,农业经济才能向更高水平发展;制度创新是协调农业经济系统、提高生产效率的保障,包括生产要素之间的协调,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协调,农业经济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等外在环境的协调,中国共产党依据阶段性农业发展特征,持续在农业经济领域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农业产业效率得以稳定提高。

3.坚持“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振兴农业经济的准则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农业经济发展谋划了正确的前进路线,在对农业经济问题的探索中,党的政策纲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内涵。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国情制定全面科学的发展计划,不断纠正思想偏激的错误,为推进改革开放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党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的方针,不论是以工业发展为主导还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为主导,目的都是满足老百姓的生存、生活需求,促进工、农业形成相辅相成的良好发展态势(樊祥成,2021);党坚持唯物辩证的思维引领“三农”工作,深刻剖析了农业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态的关联逻辑,将农业高质量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增产增收全面纳入到乡村振兴的战略范畴,科学地提出了以产业振兴为基础、人才振兴为关键、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协调推进,“五大振兴”统筹发展的长期布局。

(二)未来发展方向

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取得卓越成就,一系列农业经济政策的实施具体且全面,从微观治理到宏观统筹,均体现了党对农业经济系统中生产要素、产业体系、市场环境的正确认知和深度剖析。在发展新阶段,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1.秉承“以人为本”核心思想,保障农业生产要素有效供给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执政理念。只有站在农民的立场,才能正确认知中国“三农”问题,只有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正确把握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现阶段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推动着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转变;农业技术创新的快速进步推动着传统农作模式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型;物流仓储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着传统农贸运输向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转化。在农业经济深化改革进程中,要综合考量市场经济的新变化、新特点,确保农民的利益不被新的资本势力所侵蚀,保障农民的权力不被新的社会矛盾所损害,不断促进农民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

2.坚持“共同富裕”战略目标,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场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目标的社会变革。现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的薄弱环节依然在农民农村,只有把农业经济做大做强,才能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加快农村区域建设步伐。政策制定上要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包容性发展,推动制度重塑,发挥社会、企业、个人的多方作用,持续缩小“三大差距”,实现城乡平衡发展。政策实施上要强调人才、技术、资本向农村区域科学引流,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各项要素资源的迫切需求,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的分工、协作,依靠“创新驱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在新时期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3.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三农”全面发展进程中,农业生产不再是孤立的经济问题,它与社会、文化、生态密切相关。新时期农业经济政策的制定要顺应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好“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黑土地保护和农村环境治理问题,进而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愿景。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要深刻认知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生产环节要严控农药化肥的投入强度,多举措降低生态环境的污染,加快农业绿色技术的研发使用,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注重水资源保护,营造美丽乡村环境,推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农民生产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耕牛和农民
阿宽的生产小组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