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湖水系生态连通工程技术体系构建

2022-04-12赵进勇彭文启纳月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2年4期
关键词:连通性水系河湖

丁 洋,赵进勇,张 晶,彭文启,纳月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38)

0 引言

河湖水系是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1]。高强度的人类胁迫是河湖水系的连通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2]。部分河湖受连通受阻甚至连通断绝的影响,进而导致了行洪能力不足、水资源分配不均、水生态环境受损的情况[3]。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已成为我国应对严峻水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水利部关于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作的指导意见》[4]中,水系连通包括3 种功能类型: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水生态环境修复。河湖水系生态连通工程技术以水生态环境修复为主,同时兼顾防洪减灾和水资源配置需求,是生态修复工程补短板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内外针对河湖水系连通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河湖水系连通评价方法[5-11]、布局优化[12-15]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6-22]等,对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技术研究较少,尚未形成全面的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技术体系。笔者所在课题组承担了水利部水利行业专项“河湖水系连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依托项目构建了基于三流四维的河湖水系生态连通工程技术体系,可为国家及水利行业开展河湖水系连通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 河湖水系连通性的内涵

连通性的概念起源于生态学,传统上将其定义为景观促进或阻碍资源斑块之间的运动程度[23,24]。2000年之后关于连通性的研究与探讨发展迅速,并涉及水文学、环境学与生态学多个学科[25]。根据连通性研究的对象与尺度,第47届宾汉姆顿地貌学研讨会将连通性分为水文连通性、沉积物连通性、地球化学连通性、河流连通性与景观连通性[26]。河湖水系连通性的概念起源于Vannote 等[27]提出的“河流连续体”,其强调从源头到河口的生物因子受环境因子的变化所呈现出的梯度变化。国外对于水系连通的研究主要是以流域水文循环角度来开展,Pringle[28]将水文连通性定义为以水为媒介的物质、能量和生物体在水文循环要素内或要素之间的迁移或传播的能力。国内主要从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等方面对河湖水系连通进行了研究,徐宗学[29]提出河湖水系连通是通过建设闸坝、水库或者通过其自身随着时间而改变原有形态的方式促成新的水力联系。夏军[30]等将河湖水系连通性定义为为维持流动水体的稳定及其相关的物质循环状况,维系、重塑或新建满足一定功能目标的水流连接通道。董哲仁等[31]认为,水流是物质流(水体、泥沙、营养盐、污染物等)、物种流(树种漂流、鱼类回游等)和信息流(水文情势变化等)的载体,并指出河湖水系连通性是指在河湖纵向、横向和垂向以及时间维度的结构连通性和功能连通性[32]。结构连通性是功能连通性的基础,反映河流地貌结构特征,同时也是功能连通性的约束,功能连通性是河湖生态过程的驱动力。结构和功能连通性的概念不是彼此隔离的,结构连通性表明潜在的水流运动,而功能连通性可以量化实际的水或溶质运动,并且还是输送和传递物质流、物种流和信息流的基础[33]。结构连通性与功能连通性相结合,共同维系栖息地的多样性和种群多样性。因此河湖水系的连通性也是物质流、信息流和物种流的连通性。

综上,笔者认为河湖水系连通性可定义为以水为介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在河流干支流、湖库、湿地等流域水系单元内部或单元之间的传输转移过程及畅通程度,具有动态性、循环性、多维度性等特征,对河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营养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2 河湖水系连通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河湖水系连通是物质流、物种流、信息流的连通。水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高度关联性和互馈性的复杂非线性系统[25],当河湖水系连通发生变化导致三流受阻时,水生态系统中水文水动力、水质与生物进而都会受到联动影响并发生反馈作用,进而降低河湖水环境质量并破坏水生态系统。河湖连通性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图1所示。

图1 河湖连通性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Fig.1 Impact of river and lake connectivity on water ecology

河湖水系连通对水文水动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库、大坝等水利设施的修建改变了河湖自然的水文情势,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流动规律,使水文情势成为一种人工调控模式[34]。具体影响包括河湖水位的季节性变化、淹没面积与频率的变化、流量流速的变化、水体交换与更新(水龄)、河湖之间的补给方式等。河湖水系连通对水质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河湖的水文情势,进而影响河湖水质,河湖连通性受阻会增加河湖的水力停留时间,从而降低河湖的污染物稀释降解能力,其次,河湖连通性受阻也会导致水温、溶解氧等指标的发生时空上的改变[35]。增加河湖水系连通性可以提高湖区水体流动性,改善水系水动力循环条件,使得“死水”变“活水”,从而加快水资源循环更新速率,提高河湖水系的自净能力,增大河湖水系的水环境容量。河湖水系连通对水文水动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水体生境与生物的影响,首先,水沙连通是河湖连通的基础,其中水是塑造河湖地形地貌的动力条件,而泥沙是塑造河湖地形地貌的物质基础[25],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塑造了生物生境的多样性,故水体生境必然受到河湖连通的影响。其次,河湖连通性受阻导致河湖的年度丰枯变化和洪水脉冲受阻,从而影响生物信号的传输,进而影响鱼类等其他生物的产卵、索饵、迁徙等活动[31]。

3 河湖水系生态连通工程技术体系构建

在自然和社会活动双重胁迫下,河湖水系连通性受到退化或破坏。在较短的时间尺度内,社会活动的影响更为显著。结构连通性受损主要体现在闸坝阻隔和不透水的河湖护坡护岸、堤防衬砌结构;功能连通性受损主要体现在河湖间水体吞吐受阻、自然水文节律受到影响等。河湖水系生态连通的目的是调整结构、恢复过程和保障功能,调整河湖水系间的连通程度,恢复结构连通关系和水力关系;顺畅水系间物质、物种、信息流动和传播,使河湖水体尽可能保留天然的水文及其伴随过程节律及生态系统功能;达到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目的,保障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正常发挥。以生态保护为主要功能的连通性修复任务表述为:修复河流纵向、横向和垂向三维空间维度以及时间维度上的结构连通性和功能连通性,改善水动力条件,促进物质流、物种流和信息流的畅通流动,即河湖水系三流四维连通性修复。

在河湖水系生态连通工程技术中,为提高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改善河湖水体流通性,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修复水生态功能,需通过各种技术,恢复河流和湖泊的纵向、横向和垂向的连通性。因此,将河湖生态水系生态连通工程技术分为纵向连通工程技术、横向连通工程技术和垂向连通工程技术。笔者所在课题组依托水利部水利行业专项“河湖水系连通规划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基于三流四维理论模型(三流四维理论模型介绍可参考董哲仁等研究)[32],研发构建了河湖水系生态连通工程技术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河湖水系生态连通工程技术空间分布示意图(USEPA,2015)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iver and lake system connectivity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USEPA,2015)

3.1 纵向连通工程技术

在河流上建造大坝和水闸等水利设施,不但使物质流(水体、泥沙、营养物质等)和物种流(洄游鱼类、漂浮性鱼卵、树种等)运动受阻,而且因水库径流调节造成自然水文过程变化导致信息流改变,影响鱼类产卵和生存。恢复和改善纵向连通性的措施,包括绿色小水电建设、引水式水电站生态改建、水库退役、建设过鱼设施等。

3.1.1 绿色小水电发展及引水式电站闸坝生态改建

我国小型水电站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且多为引水式电站。引水式电站对于河流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引水式电站除了汛期短期弃水闸坝溢洪以外,在非汛期,电站运行会造成闸坝与厂房间河段断流、干涸,其长度往往达到几公里至十几公里。其后果直接影响沿河居民饮水和用水,使水生植物失去水源供给,加之拦河闸坝阻碍了鱼类和底栖动物运动,给滨河带植被和水生生物群落带来摧毁性的打击,造成河流生态系统严重退化。2016年水利部印发了《水利部关于推进绿色小水电发展的指导意见》[36],从小水电规划、新建小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最低生态流量保障、已建小水电站改造、监控系统建立以及管理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政策要求。2017年水利部批准发布了《绿色小水电评价标准》[37]。该标准规定了绿色小水电评价的基本条件、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

3.1.2 水库退役

我国目前有大批水库经多年运行库区淤积严重,有效库容已经或基本淤满,水库已丧失原设计功能。另外,有些水库大坝阻断了水生生物洄游通道,威胁濒危、珍稀、特有生物物种生存。对于这些有重大安全隐患、功能丧失或严重影响生物保护的水库,经论证评估应对水库降等或报废。水库降等与报废以及大坝拆除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充分论证,确保科学决策,避免决策任意性。2003年5月,水利部发布了《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试行)》[38],2013年10月水利部发布了《水库降等与报废标准》[39]。从行政规章和技术准则两个方面,规范了水库降等与报废工作。

3.1.3 过鱼设施设置技术

在河湖水系生态纵向连通工程技术中,过鱼设施设置技术是指为使洄游鱼类繁殖时能溯河或降河通过河道中的水利枢纽或天然河坝而设置的建筑物及设施的总称,通常采用的过鱼设施包括鱼道、仿自然通道、鱼闸、升鱼机和集运鱼船等[40]。

我国发布了两种鱼道设计行业技术标准,分别是2013年水利部发布的《水利水电工程鱼道设计导则》[41]和2015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水电工程过鱼设施设计规范》[42]。鱼道设计基本资料主要包括河段形态、水文、地质、工程布置、工程特征水位及调度运行方式。过鱼对象资料包括种类、体长、体宽、游泳能力、生活史、行为习性、主要过鱼季节、洄游路线以及枢纽下游聚集区域状况。鱼道设计应进行水力学计算和工程结构计算,必要时开展水工模型试验。

3.2 横向连通工程技术

在河流横向有两类连通性受到人类活动干扰。一类是河流与湖泊之间连通性受到围垦和闸坝工程影响受到阻隔。另一类是河流与河漫滩之间连通性受到堤防约束而受到损害。恢复横向连通性可以采取的工程措施包括恢复通江湖泊连通性、堤防后靠和重建、连通河漫滩孤立湿地、生态护岸技术、开口式生态堤坝等。

3.2.1 恢复通江湖泊连通性

历史上,由于围湖造田和防洪等目的,建设闸坝等工程设施,破坏了河湖之间自然连通格局,造成江湖阻隔,使一些通江湖泊变成孤立湖泊,失去与河流的水力联系。江湖阻隔使湖泊成为封闭水体,水体置换缓慢,使多种湿地萎缩。加之上游污水排放和湖区大规模围网养殖污染,湖泊水质恶化,呈现富营养化趋势[43]。河湖阻隔的综合影响是特有的河湖复合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服务功能下降。

河湖连通工程,应以历史上的河湖连通状况为理想状况,确定恢复连通性目标。但是完全恢复到大规模河湖改造和水资源开发前的自然连接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以自然状况下的河湖水系连通状况作为参照系统,立足现状,制定恢复连通性规划。具体可取大规模水资源开发和河湖改造前的河湖关系状况,如20世纪50、60年代的河湖水系连通状况作为理想状况,通过调查获得的河湖水系水文—地貌历史数据,重建河湖水系连通的历史景观格局。但通江湖泊连通性的恢复,应综合考虑区域防洪安全等限制因素,通过多目标优化决策分阶段分区域逐步恢复通江湖泊的连通性。

3.2.2 堤防后靠和重建

在防洪工程建设中,一些地方将堤防间距缩窄,目的是腾出滩地用于经济开发和农业耕地,其后果一方面切断了河漫滩与河流的功能连通性,造成河漫滩萎缩,丧失了许多湿地和沼泽,导致生态系统退化;另一方面,削弱了河漫滩滞洪功能,增大了洪水风险。生态修复的任务是将堤防后靠和重建,恢复原有的堤防间距,即将图3 现状(c)恢复到历史上的(a)状态。这样既满足防洪要求,也保护了河漫滩栖息地。堤防后靠工程除堤防重建以外,还应包括清除侵占河滩地的建筑设施、农田和鱼塘等。

图3 堤距缩窄导致河漫滩萎缩Fig.3 Shrinkage of river floodplain due to narrowing of dike spacing

3.2.3 连通河漫滩孤立湿地

河流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了河漫滩多样的地貌单元。在历史上大中型河流的主河道由于自然或人工因素改道,原有河道成为脱离主河道的故道。由于河道自然或人工裁弯取直,形成了脱离河流主河道的牛轭湖。河漫滩上还有一些面积较大的低洼地,形成间歇式水塘。这几种地貌单元在降雨或洪水作用下,形成季节性湿地。在自然状况下,这类湿地与主河道之间存在间歇式的功能连通。当汛期洪水漫溢到牛轭湖、故道或低洼地时,河流向这类湿地补水。在非汛期,这类湿地只能依靠降雨和少量的地表径流汇入维持。

由于防洪需要建设堤防,完全割断了河流与故道或牛轭湖的功能连通,使得故道或牛轭湖变成了孤立湿地。因缺乏可靠水源,孤立湿地的水位往往较低,旱季还可能面临干涸的风险。孤立湿地中的水体缺乏流动性,加之污染物排放,夏季常常出现水华现象,甚至变成蚊虫孳生的场所。

故道或牛轭湖湿地的生态修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故道或牛轭湖位于堤防以内,生态修复的任务是修复河流—湿地的结构连通性,控制水位,扩大湿地面积,实现自流式补水。另一种是位于堤防外侧,属于孤立湿地。生态修复的任务是人工恢复河流—湿地的结构连通性和功能连通性,使湿地具有可靠的水源并能满足湿地的生态水文需求,实现河流—湿地泵送补水。

3.2.4 生态护岸建设技术

在河湖水系生态横向连通工程技术中,生态护岸建设技术指拆除硬质不透水护底和岸坡防护结构,采取自然化措施或多孔透水的近自然生态工程技术进行岸坡侵蚀防护。

生态型岸坡防护技术的设计主要需满足规模最小化、外型缓坡化、内外透水化、表面粗糙化、材质自然化及成本经济化等要求。最终目标是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使工程结构对河流的生态系统冲击最小,亦即对水流的流量、流速、冲淤平衡、环境外观等影响最小,同时大量创造动物栖息及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多样性生活空间。生态型护岸技术种类多样,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在设计时进行调整,如土体生态工程技术、生态砖/鱼巢砖等构件、石笼席、天然材料垫、土工织物扁袋、混凝土预制块、土工格室、间插枝条的抛石护岸、椰壳纤维捆、木框墙、三维土工网垫、消浪植生型生态护坡构件等[44]。其中,土体生态工程技术[45]大多利用自然材料,在自然力的作用下达到生态恢复和保护的目的,主要有木桩、梢料层、梢料捆、梢料排、椰壳纤维柴笼以及不同组合形式等。

3.2.5 开口式生态堤坝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堤防工程的人与河流隔断的问题,笔者所在课题组研发了一种开口式生态堤坝结构[46]。堤坝结构包括堤身和预留在堤身内且用于连通堤坝两侧的通道;通道处设有可隔断通道的侧滑门;侧滑门在低水位时为开门位置,通道为连通状态;侧滑门在高水位时为闭门位置,通道为闭合状态。开口式生态堤坝构成的生态型堤防系统,在河道汛期时较低水位下,水位线位于其通道的中部及以下位置,此时侧滑门为开启状态;河道汛期时较高水位下,水位线位于通道的中部以上位置,此时侧滑门为闭合状态。

这种生态堤坝结构打破了传统堤防的构造形式,在防洪的基础上,为人类的亲水需求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更好的满足了人类生活亲水的需求,有利于汛期主流的侧向漫溢,为主流与滩地之间物种流、信息流、物质流及能量流的沟通提供渠道。其优势在于建筑原理简洁明了,便于施工,有利于普遍推广,同时在满足防洪及生态性的要求下,可保持较好的整体稳定性。

3.3 垂向连通工程技术

河流垂向连通性反映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连通性。人类活动导致河流垂向连通性受损,主要缘于地表水与地下水交界面材料性质发生改变,诸如城市地区用不透水地面铺设代替原来的土壤地面,改变了水文下垫面特征,阻碍雨水入渗;不透水的河湖护坡护岸和堤防衬砌结构,阻碍了河湖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通道。恢复垂向连通性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恢复原有的水文循环特征,缓解垂向连通性受损引起的生态问题,主要包括拟自然减渗技术、生态清淤技术、滨水区低影响开发技术等。

3.3.1 拟自然减渗技术

在河湖水系生态垂向连通工程技术中,拟自然减渗技术是通过模拟天然河道致密保护层的结构特性,利用人为技术措施,形成减渗结构层,达到河道减渗的目的。在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中,可根据河湖床质特性及水资源情况等具体环境条件,具体环境条件,通过材料配比、施工工艺调整等,调配确定适合具体河湖水系生态垂向连通工程需要的减渗材料施工方案。

拟自然减渗技术的典型结构从上至下分为保护层、减渗层、找平层及砂砾石基础。保护层起着对减渗核心层的保护作用,防止减渗层被水流冲刷破坏,就地取材,利用当地卵砾石,节约资金成本。减渗层是拟自然减渗技术的核心部分,需要根据河床质材料土工物理特性,利用河床质、壤土、调理剂等材料进行配比形成适宜河湖减渗目标的减渗材料,铺设形成减渗层。找平层位于减渗层和基础层之间,起平整场地、防止砾石突兀、破坏防渗结构的功能。砂砾石基础是在基础平整的基础上进行碾压夯实,起到称重的作用。

图4 拟自然减渗技术Fig.4 Proposed natural seepage reduction technology

3.3.2 生态清淤技术

在河湖水系生态垂向连通工程技术中,生态清淤技术是指为了改善河湖生态环境,通过生态清淤机械设备清除河湖水体中含有污染物的底泥,通过阻断污染源以减少水体的污染而采取的工程措施,同时亦可改善地表-地下水体交换频率,保持垂向连通性。

3.3.3 滨水区低影响开发技术

在城市河湖滨水区采用低影响开发(LID)技术保持垂向连通性。低影响开发技术采用分散式微观管理方式,使土地开发活动对场地水文功能的影响达到最小,保持场地水体的渗透和存储功能,延长水体汇集径流时间。进行场地规划时,重点要识别影响水文条件的敏感区域,包括溪流及其支流、河漫滩、湿地、跌水、高渗透性土壤区和林地。为基本维持开发前的场地水文功能,应采用生物滞留设施、增加水流路径、渗滤技术、排水洼地、滞留区等方法,还可能增添场地的美学价值和休闲娱乐功能。在小型流域、集水区、住宅区和公用区采用微管理技术,对通过这些场地的雨洪进行分散式控制。微管理技术的目标是维持场地的水文功能,包括渗透、洼地储水、拦截以及延长水流汇集时间。源头控制雨洪,将土地利用活动的水文影响最小化并将其降低到接近开发前的状况,对水文功能的补偿或恢复措施,应尽可能布置在产生干扰或影响的源头。小型、分散、微控制的设施,不会影响整体雨洪控制功能,小型设施设计多用浅洼地、浅水沼泽、缓坡水道等地貌单元,降低了安全风险。LID 将雨洪管理技术整合成一种多功能景观地貌,对暴雨径流实施源头微管理和微控制,各种城市景观和基础设施要素,可设计成具有滞留、渗透、延迟、径流利用等多功能单元。在LID设计中,应在不影响城市防洪排涝的前提下,展开相关设计。

4 讨论与展望

(1)河湖水系连通的目的是调整结构、恢复过程和保障功能。河湖水系连通性是指在河流纵向、横向和垂向的结构连通性和功能连通性。结构连通性是连通的基础,反映河流地貌结构特征。功能连通性是河湖生态过程的驱动力。结构连通性与功能连通性相结合,共同维系栖息地的多样性和种群多样性。河湖水系连通的功能并不仅限于输送水体,水是输送和传递物质、信息和生物的载体和介质。河湖水系连通性是输送和传递物质流、物种流和信息流的基础。在自然力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河湖水系连通性发生退化或破坏。在较短的时间尺度内,人类活动影响更为显著。河湖水系连通的目的是调整结构、恢复过程和保障功能:调整河湖水系间的连通程度,恢复结构连通关系和水力关系;顺畅水系间物质、物种、信息流动和传播,使河湖水体尽可能保留天然的水文及其伴随过程节律及生态系统功能;达到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目的,保障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正常发挥。

(2)河湖水系连通的主要任务是修复河流纵向、横向和垂向3 维空间维度以及时间维度上的结构连通性和功能连通性,改善水动力条件,促进物质流、物种流和信息流的畅通流动,即河湖水系三流四维连通性修复。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具有综合效益。恢复河湖水系连通性,在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和防洪抗旱等方面,都具有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河湖水系连通可以改善水域栖息地的水文条件和水动力条件,恢复和创造多样的栖息地条件,维系物种多样性,同时也为洄游鱼类和其他生物的迁徙提供廊道。以生态保护为主要功能的连通性修复任务表述为:修复河流纵向、横向和垂向3维空间维度以及时间维度上的结构连通性和功能连通性,改善水动力条件,促进物质流、物种流和信息流的畅通流动,即河湖水系三流四维连通性修复。

(3)河湖水系连通规划应与流域综合规划相协调,发挥河湖水系连通的综合功能。应在流域尺度上制定恢复河湖水系连通规划,而不宜在区域或河段尺度上进行。至于跨流域水系连通,则属于跨流域调水工程范畴,其生态环境影响和社会经济复杂性远远超过流域内的河湖连通问题,需要深入论证和慎重决策,本项目不涉及跨流域调水问题。流域综合规划是流域水资源战略规划。恢复河湖水系连通性规划应在综合规划的原则框架下,成为水资源配置和保护方面的专业规划。

恢复河湖水系连通性规划除了需要论证在生态修复方面的功能以外,还需论证在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和防洪抗旱方面的作用。通过河湖水系连通和有效调控手段,实现流域内河流—湖泊间、湖泊—湖泊间、水库—水库间的水量调剂,优化水资源配置。恢复连通性对改善湖泊水动力学条件,防止富营养化方面也具有明显作用。恢复河流与湖泊、河漫滩和湿地之间的连通性,有助于提高蓄滞洪能力,降低洪水风险。恢复河湖水系连通性,还能改善规划区内自然保护区和重要湿地的水文条件,提升规划区内城市河段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功能。

(4)实现河湖水系连通需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结构连通与功能连通相结合。在以自然为导向、适度人工干预原则下,实现河湖水系连通性目标,不仅要靠包括纵向、横向和垂向的连通工程措施,还要依靠多种管理措施。管理措施包括立法执法,加强岸线管理和河漫滩管理;在满足防洪和兴利要求的前提下,改善水库调度方案,兼顾生态保护和修复;在水网地区,制定合理的水闸群调度方案,改善水网水质;建设河道与河漫滩湿地的连通闸坝,合理控制湿地补水和排水设施,恢复河漫滩生态功能等。利用图论等方法分析计算河湖水系的结构连通性,特别注意处理好各级河道纵坡衔接关系,通过水量水质水生态模型计算,规划功能连通性,通过多种方案的经济技术合理性比选,确定总体连通方案。

(5)河湖水系连通的同时需考虑潜在风险。河湖水系连通性恢复工程在带来多种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源于连通工程规划本身,也可能来自于气候变化等外界因素。这些风险包括污染转移、外来生物入侵、底泥污染物释放、有害细菌扩散以及血吸虫病传播等。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频发,造成流域暴雨、超标洪水、高温、冻害以及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不可避免地对恢复连通性工程构成威胁。因此在规划阶段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充分论证各种不利因素和工程负面影响,制定适应性管理预案,应对多种风险和不测事件。□

猜你喜欢

连通性水系河湖
植被覆盖度和降雨侵蚀力变化对小流域泥沙连通性的影响
超越视野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水清岸绿生态美
邯郸在全市范围内招募“民间河长”
花博园水系整治工程中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
打造河湖长制“武汉样板”
我省一大批重要河湖水质达近30年来最好水平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神兮 魂兮——感怀于许昌水系建设和曹魏古城修复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