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阅读推广助力文化育人建设

2022-04-12陈天琪

科技视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育人图书馆文化

陈天琪

(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 通辽 028000)

1 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优势

1.1 纸质图书的优势

(1)便捷性、成本低。纸质图书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就可以翻开阅读。相较于电子图书需要电源、网络等条件,纸质图书阅读的门槛就低多了。纸质图书在需要深度阅读的专业学习和科研中的传统优势是电子图书不能替代的。纸质图书阅读条件要求低,没有机器依赖性,可满足大部分读者随时阅读以及深度阅读的需求。另外,长久以来,许多读者对纸质图书的书香情结也是它在电子图书巨大冲击中仍受读者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1]。

(2)具有典藏价值。珍贵版本的考古价值和收藏价值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孤本、善本,其承载着当时社会的文化取向、道德观念、印刷技术以及审美情操等,这些书籍见证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2]。

1.2 电子图书的优势

电子图书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发展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具有储存量大、易于保存查找、便于利用、更新及时等优点。由于时效性强,对于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前言领域研究优势明显,尤其是读者第一时间对外文文献的查阅更为便利。

无论是纸质图书还是电子图书,提升两者的阅读量是阅读推广工作的首要目标,现在大多数高校阅读量明显低于教育部的要求,青年一代不读书何以建设国家?民族的希望又在哪里?因此,阅读推广势在必行。秉承着用文化去熏陶心灵、用美育去陶冶情操、用德育去提升素质的宗旨,引导大学生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校园里营造优质的阅读氛围,逐步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2 文化育人的内涵、特点与功能

2.1 文化育人的内涵

我国最早的关于文化育人的内容来源于《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查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化成天下”。人创造了文化,同时也在接受着文化的熏陶。文化是用人文去化成天下,文化的目的是培育和塑造人[3]。

目前学术界认为高校文化育人的内涵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活动文化四个方面,但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因此有的学者已经将网络文化纳入高校文化育人的内涵当中。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包括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实质上是一个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

2.2 文化的特点

文化的特点即文化发挥育人功能时的属性。

(1)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世界上的其他古老文明,或中断或湮灭,而中华文明则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中华文化是由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其中的代表有汉字和史书典籍。汉字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2)地域性。文化无处不在,人的行为举止无一不是文化的外化形态。生活的方方面面,吃、穿、住、行都是文化的产物。地域性表现在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民族性。民族性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二是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三是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包容性。各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3 文化育人的功能

(1)引导思想功能。大学是思想意识快速成长的阶段,大学生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中,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新思想、新风潮。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应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使其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陶冶情操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的身体与心灵得到净化。宽敞明亮的教学楼、资源丰富的图书馆、绿茵遍地的操场,无一不为学生情操的陶冶提供便利和保障。

(3)全面发展功能。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应在日常的教学和实践中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

3 阅读推广对文化育人的助推意义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于1975年在法国里昂举行了关于图书馆职能的学术研讨会,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职能作为现代图书馆的首要职能。图书馆作为文化储藏的载体,从古至今一直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图书馆作为文化育人的第二阵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书馆馆藏丰富,人类文明的瑰宝可谓都在这座“黄金屋”里。图书馆开展的各项阅读推广活动其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通过各种深阅读、浅阅读活动,带领学生走进“书海”,徜徉在知识和文化的海洋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在青年人,社会的发展更是要依靠这一批批的莘莘学子,而阅读是贴近文化和文明最近的方式。结合“00后”求新、求变的特性,阅读推广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贴合大学生的喜好,以他们喜爱的方式开展各项活动。阅读推广是文化育人的有效手段,在提升学生内在素养和全面发展方面功不可没。高校做好阅读推广工作对文化育人来讲意义非凡。

4 高校阅读推广的探索

内蒙古民族大学通过阅读推广实现文化育人功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培训类:主题丰富的信息素养课程、通识文化课程、人文艺术讲座等一系列常规文化活动;

展览类: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览、博物馆校史馆展览;

竞赛类:阅读百部经典读书会(“诺沐”共读活动)、中华经典美文诵读、Super Reader角色换位体验挑战赛、征文活动。

不定期开展培训类阅读推广活动,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曾邀请中科院专家王渝生教授做了一场“当代科技发展的态势与前瞻”的公益讲座,他向同学们讲述了当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的发展和21世纪方兴未艾的六大高科技前言知识,为我校学生打开了奇幻的科技之门,在学生心中种下了科技之光的种子。通过新生在线教育、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微信移动服务,举办信息素质培训、科普讲座和文化讲座等,探索创新用户教育方式,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和人文素养教育。

以活动促服务,创新读者服务形式与内容,通过“诺沐共读”“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Super Reader角色换位体验挑战赛”等阅读品牌活动,深化阅读推广,引领和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发挥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功能和优势。

5 阅读推广在促进文化育人道路上的问题

5.1 缺少专业的阅读推广部门或团队

在各高校图书馆内,由于人员数量受限,设立专门阅读推广部的少之又少,大多数是像我校图书馆这样,从各部室抽调专业人才,组建阅读推广团队。但由于每位团队成员也是各部室的工作主力,有繁重的常规工作,想要将阅读推广做细做精较有难度。况且,阅读推广有时需要多部门协调联动,这也需要彼此间的默契配合。所以,一般以部室为单位开展的活动效果较好。若想将阅读推广工作更上一个台阶,还是应设立阅读推广部,由专人负责,以便将全部精力和好的想法付诸实践。

5.2 深度不足、持续性较差

很多高校阅读推广只在每年4月读书月进行,每次都是仓促开展,结束后又没有总结,第二年未见改进和升级。活动深度明显不足,连续性和持续性欠佳是很多图书馆的弊病。因此,阅读推广的各项活动要提前准备,设置总负责人,动员全馆馆员积极参与、配合,上下联动才能有好的效果。

5.3 数字资源利用不便利

在做“好书推荐”工作时,笔者发现有些师生对推荐的图书感兴趣,但由于没有时间来馆借阅或者没有整块时间来阅读,他们更希望能够获得电子版,利用零散时间阅读。但是没有经费引进像喜马拉雅、京东阅读、微信阅读那么便利、智能的软件或程序,因此,一些好书也难以被高频阅读。另外,对于经费有限的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不能购买外文数据库全库,无法满足博士教师的科研需求;大学生经典阅读的基础需求也得不到满足,这是很多学校面临的窘境。最终的结果就是花了很多经费,实际利用率很低,造成资源的浪费。

5.4 馆际合作有所欠缺

作为高校图书馆,在与本地区其他高校馆、公共图书馆的合作有所欠缺,公共图书馆往往有更先进、完备的电子阅览设备,加强合作可弥补自身的不足。比如微型录音棚,学生在感受阅读的乐趣和录音的新鲜感时,就可能对所读的片段感兴趣,紧接着就会到借阅室阅览该书。教师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配以图文,把这样的设备打造成校园“网红”打卡地,这就成功地激发了他们的阅读热情,无形间便可提升借阅率。在阅读推广的路上,应多以轻松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

6 阅读推广促进文化育人建设的发展方向

6.1 传承与发展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传统文化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工作要求,定下高校“立德树人”的发展基调。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文化育人”的基本任务是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应从千年经典中汲取精华,实现有内涵、有深度的文化育人。正如语言文字学家王宁强调的,要坚持“师古但不复古,坚守但不保守”的基本原则,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发展的眼光传承好传统文化。同时,秉承创新精神,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将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作为己任。

6.2 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

高校应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

6.3 要做好体系化设计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关乎国家的兴衰存亡。校园文化是教育的灵魂,关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入手。这就对新时代高等院校文化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明确了文化育人的方向。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平台,如何做好文化育人工作是每位馆员教师面临的具有时代特性的挑战[5]。

猜你喜欢

育人图书馆文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图书馆
去图书馆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文化之间的摇摆